華文網

李亞鵬:做爸爸的連這4個字都做不到,還談什麼窮養富養?

點擊「麼麼親子網」 科學育兒走近你!

最近被董卿新錄製的《朗讀者》圈粉了,這個節目充滿了感動與感慨,簡直是綜藝節目中的一股清流。尤其是李亞鵬與女兒李嫣之間的故事那一期,

更是讓小幫暗自呐喊:好想要一個李亞鵬同款的爸爸。

在節目中,李亞鵬在讀信之前,他打開了李嫣給他準備的情人節禮物,很簡單,卻又誠意滿滿:一盒自製巧克力,一張手寫卡片。

卡片畫的Q感十足,卡片上的內容更是活潑可愛:

“爸爸我愛你,我永遠愛你。但是如果你能夠不抽煙的話,我想我會愛你更多一點。”

簡單的一張小卡片,簡單的幾行字,卻透露出李嫣對李亞鵬無限的愛意,也透露出父女倆相處得十分溫馨和諧。

兩人仿佛一邊旅遊一邊約會,各種風格的照片都有,可以說是旅行拍照必備的教程~各種充滿了街拍藝術感的照片,

相當有范兒。

還有一些“偷拍”視角的照片,記錄了旅程的隨性。

父女之間的小互動也十分有愛。

女兒在爸爸眼裡一定是最美的。

李嫣是李亞鵬鏡頭下絕對的女主角。

還要加上人物“中二”感十足的個性自拍,融合了場景和人物,記錄旅行中的點滴。

喜歡看書,也帶著她一起看吧

給我一片大海,我要用盡力氣去奔跑

我聽見有人在說我酷~~

參加活動,帶上個大保鏢

即使身在畫框中,我也深深愛著我的爸比。

照片中的李嫣總是看起來那麼陽光,那麼自信,讓人感到如沐春風。

視頻中,李嫣一副自信俏皮的模樣,完全沒有因為先天性唇齶裂和父母離異而自卑,如此的古靈精怪,一時間深得網友們的喜愛,被親切地稱呼為“李老師”。

看到如此朝氣蓬勃的李嫣,不少網友評價說:

“嫣兒在‘拼爹’上算是贏家了,出生的時候爸爸給成立了基金會,生病了爸爸建立了兒童醫院,要讀書了爸爸創立了培德書院,要學英語了爸爸又發起了‘對話世界’。可以說嫣兒人生的每一步,李亞鵬都有為她準備一份禮物。”

能得到出了名的難搞的中國網友的如此高的評價,可見李亞鵬在對女兒教育這件事上,的確是可圈可點。

那麼,李亞鵬平時到底是如何教育李嫣的呢?對於教育這回事,他重點強調了四個字:言傳身教。

如果你想要孩子成為某種人,別光用嘴說,自己做示範。當家長認真去做一件事的時候,孩子自然就會模仿,孩子在小的時候,講述大道理其實沒有價值,因為理解能力和自我約束能力有限,但孩子天生就有模仿力。

窮樣富養,不如愛的滋養

當一個有愛的人,不容易。而想孩子成為一個有愛的人,家長必須創造一個有愛的環境。

都說爸爸給孩子最好的愛的教育就是愛媽媽。但是有些時候,大人們有屬於自己的煩惱,以至於不得不分開。在這種情況下,是否就不可能有愛了呢?

現實生活中有太多的反面教材,一旦夫妻離婚,兩人就開始胡撕,開演財產爭奪戰,孩子爭奪戰······每當看到這種情況,小幫總是為那個夾在中間的孩子感到難過。

在前面我們的《“爸爸出軌了,但我更痛恨媽媽。”》中也提到,離婚後,跟著母親過的孩子變得無所適從,整天活得小心翼翼。他不明白,平時溫柔恬靜的媽媽,為何變成了一個時刻張牙舞爪的惡魔?

這是個很難解決的問題,而李亞鵬卻給出了最佳答案。

王菲和李亞鵬可以說是“中國好前妻/夫”,和諧分手後也從沒有“出惡聲”攻擊過對方,而是有事時互挺。

即使分開了,倆人關係很和諧友好,母女關係也沒有因為離婚而受影響,王菲會陪李嫣去上舞蹈課,李嫣過生日,更是一大家子人都參加了,即使不在同一個家庭裡生活,也能感受到“爸爸媽媽依然愛你”,真的是很棒的愛的教育。

消極抱怨,不如積極接受現實

“上帝給了你傷痕,我要讓這傷痕成為你的榮耀”。李亞鵬曾經對女兒這樣說。

眾所周知,李嫣是先天性唇齶裂患者,無論醫學多麼發達,這個印記永遠會跟隨著李嫣。這是她無法逃避的一個事實,也是這個家庭無法逃避的事實。

為了讓李嫣坦然面對自己身體的缺陷,李亞鵬不僅成立了嫣然基金會,平時還會帶著她一起參加基金會的活動,跟著醫療團隊一起去山區,看望患有同樣病症的人。

正是因為李亞鵬這種正向的用行動說話,才讓李嫣懂得,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不幸是我們無法選擇的。既然如此,那不如以最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

所以,現在的李嫣,會在面對別人詫異的眼光時,回報一個最甜美的微笑。

不強加自己的夢想給孩子

去引導而非教導

父母的格局會影響孩子成長的“高度”和生命的“寬度”。

李亞鵬曾發表過一個演講,講到對女兒的期望,“我希望她是一個有愛的人,有才情的人”。 當然,現在小李嫣還是個十歲出頭的孩子,愛彈琴,會畫畫,有這個年紀小女孩的小才情。

但李嫣的這些興趣愛好,並不是李亞鵬強迫她去學習的。

在李嫣剛剛學會走路和刨土的時候,李亞鵬就為她帶來各類的標本樣本,讓她擺弄。他教女兒認識各種各樣的植物,繪畫和鋼琴也都有涉獵。

可見,這樣做並不是為了讓李嫣全都學會,全都做個專家,而是更有機會遇到真正感興趣的東西,並在遇到的那一刻發展成畢生的才情。

“我從來不會逼迫她學習任何一個,如果她說我不想學了,OK,就不學了,迅速就放棄了,我希望她儘快涉及到更多,接觸到更多,從而讓她能夠選擇到一個她真正適合的。”

有人曾問李亞鵬會不會讓女兒也為基金會工作,李亞鵬的回答特別精彩,“這是我面對我人生問題時所做的選擇,我並無意強加於她,我會非常樂意看到她的加入,我更樂意看到的是將來她敢於接受和面對生活給予她的一切,無論是成功或是失敗,無論是鮮花或是雞蛋。”

一比較,很多家長都有點相形見絀。想想我們有些家長,多多少少都會將自己的夢想強加在孩子身上,“我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我覺得孩子應該學習什麼”,我們經常想這些問題,規劃自己的宏偉藍圖,卻很少問問自己“孩子喜歡些什麼”“我該如何幫助孩子去挖掘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

既不迫孩子堅持,也不強加自己的夢想給孩子,會希望讓孩子做獨一無二的自己。這些潛移默化成就了自信成熟的李嫣老師的教育理念,也是時候該在我們這些家長身上生生根,發發芽了。

適當挫折教育,言傳身教

“我更希望我的孩子不那麼容易被將來人生道路中所碰到的各種困難,阻力所打倒,我希望她有一個堅韌的神經,一個堅強的生命力,這是作為一個家長我更願意訴求和培養的。”

在李嫣一歲半的元旦,大冬天的北京,李亞鵬就帶著她去爬北京郊區的靈山。到她五歲的時候再去靈山,從山腳下到山頂往返大概17公里的路程,她可以獨立不需要攙扶,可以從山腳下完成整個行程,用時七八個小時。甚至李亞鵬會要求她把所有的水到山頂全部喝完。下山是沒有水喝的,5歲的她就要學會分配體力了。

關於堅強,在她三歲多的時候,她可以倒讀《金剛經》。怎麼做到?很難嗎?一點都不難。教育是有方法的。

如果你想試試,你只要每天在她睡覺之前在她旁邊拿出《金剛經》很認真指著每一個字“如是我聞”,每天晚上念兩小節就可以了,只是把她放在旁邊,無需干涉她,堅持兩年半,你的孩子一樣可以做到這一點。

這種培養孩子的堅韌意志的教育是很多家長在家庭教育中所缺失的。

小時候,很多孩子被叫做“小祖宗”“小霸王”,甚至成人後,還有無數的“巨嬰”“媽寶男”“公主病”。可是孩子在過度依賴父母的時候,有一些孩子,卻在以身作則的家長調教下,在幾歲的孩提時,就擁有了獨立的人格的堅韌勇敢的性格。

看了這些,有些人又要開始鍵盤俠了。

“明星有錢,可以給孩子最好的物質條件,給我一億,我也能培養出自信優秀的孩子。”

如果你一直認為李亞鵬是因為有錢,才把李嫣教育得陽光自信。黃磊是因為有錢,才把多多教育得有才優秀,你將所有的“孩子的優秀”都跟錢劃等號,那麼我想你應該自我反省一下了。

畢竟,養孩子這事,就跟李亞鵬說的一樣,必須得“言傳身教”。你渾身散發著仇富心理,萬事拿錢說事,將來孩子可能也會有樣學樣。

所以,少抱怨,看清事實,然後在有限的條件下,做一個精神富足的家長,用自身行動去引導孩子,讓他成為更好的人。

交流育兒經驗,解決育兒難題!

喜歡看書,也帶著她一起看吧

給我一片大海,我要用盡力氣去奔跑

我聽見有人在說我酷~~

參加活動,帶上個大保鏢

即使身在畫框中,我也深深愛著我的爸比。

照片中的李嫣總是看起來那麼陽光,那麼自信,讓人感到如沐春風。

視頻中,李嫣一副自信俏皮的模樣,完全沒有因為先天性唇齶裂和父母離異而自卑,如此的古靈精怪,一時間深得網友們的喜愛,被親切地稱呼為“李老師”。

看到如此朝氣蓬勃的李嫣,不少網友評價說:

“嫣兒在‘拼爹’上算是贏家了,出生的時候爸爸給成立了基金會,生病了爸爸建立了兒童醫院,要讀書了爸爸創立了培德書院,要學英語了爸爸又發起了‘對話世界’。可以說嫣兒人生的每一步,李亞鵬都有為她準備一份禮物。”

能得到出了名的難搞的中國網友的如此高的評價,可見李亞鵬在對女兒教育這件事上,的確是可圈可點。

那麼,李亞鵬平時到底是如何教育李嫣的呢?對於教育這回事,他重點強調了四個字:言傳身教。

如果你想要孩子成為某種人,別光用嘴說,自己做示範。當家長認真去做一件事的時候,孩子自然就會模仿,孩子在小的時候,講述大道理其實沒有價值,因為理解能力和自我約束能力有限,但孩子天生就有模仿力。

窮樣富養,不如愛的滋養

當一個有愛的人,不容易。而想孩子成為一個有愛的人,家長必須創造一個有愛的環境。

都說爸爸給孩子最好的愛的教育就是愛媽媽。但是有些時候,大人們有屬於自己的煩惱,以至於不得不分開。在這種情況下,是否就不可能有愛了呢?

現實生活中有太多的反面教材,一旦夫妻離婚,兩人就開始胡撕,開演財產爭奪戰,孩子爭奪戰······每當看到這種情況,小幫總是為那個夾在中間的孩子感到難過。

在前面我們的《“爸爸出軌了,但我更痛恨媽媽。”》中也提到,離婚後,跟著母親過的孩子變得無所適從,整天活得小心翼翼。他不明白,平時溫柔恬靜的媽媽,為何變成了一個時刻張牙舞爪的惡魔?

這是個很難解決的問題,而李亞鵬卻給出了最佳答案。

王菲和李亞鵬可以說是“中國好前妻/夫”,和諧分手後也從沒有“出惡聲”攻擊過對方,而是有事時互挺。

即使分開了,倆人關係很和諧友好,母女關係也沒有因為離婚而受影響,王菲會陪李嫣去上舞蹈課,李嫣過生日,更是一大家子人都參加了,即使不在同一個家庭裡生活,也能感受到“爸爸媽媽依然愛你”,真的是很棒的愛的教育。

消極抱怨,不如積極接受現實

“上帝給了你傷痕,我要讓這傷痕成為你的榮耀”。李亞鵬曾經對女兒這樣說。

眾所周知,李嫣是先天性唇齶裂患者,無論醫學多麼發達,這個印記永遠會跟隨著李嫣。這是她無法逃避的一個事實,也是這個家庭無法逃避的事實。

為了讓李嫣坦然面對自己身體的缺陷,李亞鵬不僅成立了嫣然基金會,平時還會帶著她一起參加基金會的活動,跟著醫療團隊一起去山區,看望患有同樣病症的人。

正是因為李亞鵬這種正向的用行動說話,才讓李嫣懂得,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不幸是我們無法選擇的。既然如此,那不如以最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

所以,現在的李嫣,會在面對別人詫異的眼光時,回報一個最甜美的微笑。

不強加自己的夢想給孩子

去引導而非教導

父母的格局會影響孩子成長的“高度”和生命的“寬度”。

李亞鵬曾發表過一個演講,講到對女兒的期望,“我希望她是一個有愛的人,有才情的人”。 當然,現在小李嫣還是個十歲出頭的孩子,愛彈琴,會畫畫,有這個年紀小女孩的小才情。

但李嫣的這些興趣愛好,並不是李亞鵬強迫她去學習的。

在李嫣剛剛學會走路和刨土的時候,李亞鵬就為她帶來各類的標本樣本,讓她擺弄。他教女兒認識各種各樣的植物,繪畫和鋼琴也都有涉獵。

可見,這樣做並不是為了讓李嫣全都學會,全都做個專家,而是更有機會遇到真正感興趣的東西,並在遇到的那一刻發展成畢生的才情。

“我從來不會逼迫她學習任何一個,如果她說我不想學了,OK,就不學了,迅速就放棄了,我希望她儘快涉及到更多,接觸到更多,從而讓她能夠選擇到一個她真正適合的。”

有人曾問李亞鵬會不會讓女兒也為基金會工作,李亞鵬的回答特別精彩,“這是我面對我人生問題時所做的選擇,我並無意強加於她,我會非常樂意看到她的加入,我更樂意看到的是將來她敢於接受和面對生活給予她的一切,無論是成功或是失敗,無論是鮮花或是雞蛋。”

一比較,很多家長都有點相形見絀。想想我們有些家長,多多少少都會將自己的夢想強加在孩子身上,“我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我覺得孩子應該學習什麼”,我們經常想這些問題,規劃自己的宏偉藍圖,卻很少問問自己“孩子喜歡些什麼”“我該如何幫助孩子去挖掘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

既不迫孩子堅持,也不強加自己的夢想給孩子,會希望讓孩子做獨一無二的自己。這些潛移默化成就了自信成熟的李嫣老師的教育理念,也是時候該在我們這些家長身上生生根,發發芽了。

適當挫折教育,言傳身教

“我更希望我的孩子不那麼容易被將來人生道路中所碰到的各種困難,阻力所打倒,我希望她有一個堅韌的神經,一個堅強的生命力,這是作為一個家長我更願意訴求和培養的。”

在李嫣一歲半的元旦,大冬天的北京,李亞鵬就帶著她去爬北京郊區的靈山。到她五歲的時候再去靈山,從山腳下到山頂往返大概17公里的路程,她可以獨立不需要攙扶,可以從山腳下完成整個行程,用時七八個小時。甚至李亞鵬會要求她把所有的水到山頂全部喝完。下山是沒有水喝的,5歲的她就要學會分配體力了。

關於堅強,在她三歲多的時候,她可以倒讀《金剛經》。怎麼做到?很難嗎?一點都不難。教育是有方法的。

如果你想試試,你只要每天在她睡覺之前在她旁邊拿出《金剛經》很認真指著每一個字“如是我聞”,每天晚上念兩小節就可以了,只是把她放在旁邊,無需干涉她,堅持兩年半,你的孩子一樣可以做到這一點。

這種培養孩子的堅韌意志的教育是很多家長在家庭教育中所缺失的。

小時候,很多孩子被叫做“小祖宗”“小霸王”,甚至成人後,還有無數的“巨嬰”“媽寶男”“公主病”。可是孩子在過度依賴父母的時候,有一些孩子,卻在以身作則的家長調教下,在幾歲的孩提時,就擁有了獨立的人格的堅韌勇敢的性格。

看了這些,有些人又要開始鍵盤俠了。

“明星有錢,可以給孩子最好的物質條件,給我一億,我也能培養出自信優秀的孩子。”

如果你一直認為李亞鵬是因為有錢,才把李嫣教育得陽光自信。黃磊是因為有錢,才把多多教育得有才優秀,你將所有的“孩子的優秀”都跟錢劃等號,那麼我想你應該自我反省一下了。

畢竟,養孩子這事,就跟李亞鵬說的一樣,必須得“言傳身教”。你渾身散發著仇富心理,萬事拿錢說事,將來孩子可能也會有樣學樣。

所以,少抱怨,看清事實,然後在有限的條件下,做一個精神富足的家長,用自身行動去引導孩子,讓他成為更好的人。

交流育兒經驗,解決育兒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