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在中國出售泰國三艘潛艇之際,盤點影史上最好看的五部潛艇電影

作者:孤舟明月

近日,我國武器出口取得重大進展。

泰國國會通過了購買中國潛艇的撥款。泰國軍方購買三艘S26T常規潛艇的採購協議在北京正式簽署。

泰國海軍參謀長與中船重工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分別代表雙方在協議書上簽字。

潛艇是一種很有魅力的武器,我曾經玩過一款遊戲叫做《獵殺潛航》。

操作很真實,很好玩。

我曾在一次巡航中擊傷了大和號,當時我太興奮,一股腦把前端六根魚雷管全部打空了,結果有幾顆魚雷沒擊中。

《獵殺潛航》是SSI公司開發的最為真實的潛艇模擬遊戲,是極少數能讓玩家深陷其中的遊戲佳作之一。

在遊戲中玩家要扮演一名潛艇指揮官的角色,

操縱自己的潛艇奔波于各大洋之上,尋找並擊沉敵方的艦艇。遊戲迄今為止共推出5代,每代的畫面、場景都比前代更為逼真。

遊戲以1941年至1944年的太平洋戰爭為背景,玩家扮演美國海軍在太平洋戰區的一名潛艇指揮官,

駕駛潛艇航行於太平洋中,或埋伏於日軍的航線上切斷敵人的海上運輸線,或偷偷穿越封鎖線,進入敵軍港,向敵方艦艇實施攻擊。

影史上也有很多潛艇題材的佳片

.

.

《從海底出擊》

1981年,德國豆瓣9.0分

二戰期間,德軍的一艘U型深海潛水艇,在海戰中出沒無蹤、無往不利。

在完成對英國船隊的襲擊任務後,潛艇奉命返航,卻遭遇上前所未見的重重危機,威脅著艦艇上官兵的生命安全。

所有官兵頑強作戰,奮力求生,但是在回到基地後,卻遭遇重大打擊......

點評:史上最寫實的潛艇戰爭片,魚雷從海底出擊、忍受深水炸彈攻擊、被飛機掃射,狩獵、鏖戰、忍耐、崩潰。

封閉空間內的煎熬,絕望中不放棄希望,憾人心魄,生與死的對抗。

純爺們電影

《U-571》

(2000年 美國)豆瓣7.9分

1942年4月,二戰期間,大西洋上,德軍戰艦採取“狼群”戰術,令盟軍損失慘重。

美國海軍上尉泰勒在S-33老爺級潛艇上擔任副艇長,奉命執行秘密任務。

一艘德軍受創潛艇U-571,正在發出求救信號。S-33偽裝成德軍維修艦,以維修作掩護,試圖從U-571上獲取德國最先進的解碼設備。

偷襲成功後,德軍真正的維修艇意外出現,兩艇發生激烈交戰。

美軍突擊小隊被迫撤進德軍潛艇,他們命懸一線,生死未蔔……

點評:在真實歷史上,英格瑪編碼機是英國海軍在1941年繳獲的,這部電影改成了1944年美國人繳獲。而且,從純技術角度來說,電影還是有些失實失實和破綻,但並不妨礙整部片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絕處逢生的節奏。

電影後半段高☆禁☆潮不斷,壯觀、精彩,大製作投入,影片情節曲折、緊張、險象環生,看著很過癮。

音效很棒,可以作為測音碟。

《獵殺紅色十月》

(1990年,美國)豆瓣7.7分

1984年11月,美、蘇冷戰高☆禁☆潮時期。

蘇聯研製了一艘新型核潛艇“紅十月號”,技術上領先美國。

在首次試航途中,老練的艇長雷米斯殺死了政委並命令潛艇改變航向。他向全體官兵宣佈此次任務是要利用該艇先進的無聲推進系統去通過美國海軍的監視網並縱情遊覽美國的海岸線。

蘇聯高層收到一封信,確認雷米斯要叛逃。

與此同時,美國海軍發現了紅十月號,開始獵殺。

於是,整個蘇聯海軍和全部美國海軍都在追殺紅色十月號。

是叛逃?還是核戰爭?

紅色十月號九死一生……

點評:這片其實是《傑克·賴恩“追擊三部曲”》之一。第二部叫《愛國者遊戲》,第三部叫《燃眉追擊》,後來還有個第四部《恐懼的總和》。篇幅原因,不展開說了。

肖恩·康納利太帥了,眼神堅毅,沉穩老道。

冷戰肅殺的氣氛,狹窄潛艇內的猜疑與信任,與昔日敵人的鬥智鬥勇,敘事推進沉穩內斂,角色內心豐富。

全片氣勢恢巨集,畫面和音效上不俗。

就像冷戰一樣,營造出看不見的緊張局面,劇情血脈賁張、扣人心弦。

《紅潮風暴》

(1995年,美國)豆瓣7.8分

蘇聯發生政變時,叛變者控制了一個核彈基地,威脅要攻擊美國。

美國命令阿拉巴馬號核子潛艇準備反攻,但就在要下達攻擊令的關鍵時刻,潛艇的通訊系統發生故障,無法判斷攻擊令的真偽。

潛艇指揮官決定發射, 丹澤爾·華盛頓飾演的副官華盛頓卻認為事關重大,應確定訊息再說,不惜為此發動兵變囚禁上司……

點評:

前半部分稍顯沉悶。兩艦長發生分歧後,開始進入緊張,驚悚的氛圍。

令人窒息的節奏感、劍拔弩張的對壘、恢宏的配樂,核戰爭的爆發只在一念之間。

核潛艇都是具備一艦滅一國的實力的,世界就在核大戰的邊緣戰慄,驚悚而又可怕。

《K-19:寡婦製造者》

(2002年,美國)豆瓣7.7分

哈里森·福特飾演的船長出任蘇聯核動力導彈潛艇K-19的指揮官。他的任務是儘快將這艘維護不當的潛艇投入作戰戒備,執行其處☆禁☆女航行。

當時他們在北冰洋底遊弋時,一個核反應爐發生故障,一個危險的燃料棒即將溶融、發生核爆炸,這將使艇上所有人員葬身海底。

船長及全體船員們憑藉勇敢和職責感最終挽救了K-19,避免了一場即將發生的核災難。

點評:

根據歷史事件改編的。

老帥哥哈里森福特在本片有精彩的表演。

全片大氣、沉重、緊張,也是一部純爺們電影,是關於責任和信念的故事。

恐怖的核輻射、勇敢的戰士、感人的同袍之情,職責所在,義無反顧。

衝突、複雜、政治、個性、集體英雄主義,一部值得看的潛艇片。

除了這五部電影,另外還有《緊急下潛》、《太平洋潛艇戰》、《潛艇總動員》、《在敵之手》、《海底喋血戰》等潛艇片,要麼太老,要麼影響力比較小,不一一介紹了。

拋開電影,簡單聊聊現代潛艇。

現代潛艇分常規潛艇和和核潛艇兩大類。

常規潛艇是用柴油機作為動力源,邊航行邊帶動發電機給電池充電的。

核潛艇是以核反應爐為動力來源設計的潛艇。

核潛艇一般分為兩種:攻擊型核潛艇與戰略核潛艇。

很多人分不清這兩者的區別。

簡單說,攻擊型核潛艇是常規潛艇的升級版,主要是反潛、反艦,武器基本是魚雷、巡航導彈之類的。

它發起飆來,頂多幹翻一個艦隊。

戰略核潛艇就牛逼大了,帶的都是射程超過1萬公里的導彈,發起飆來,能幹翻一個國家。

美國,有14艘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每艘帶192顆核彈頭,合計2688枚核彈,占美帝核彈總數的50%。

俄羅斯,北方之神955型戰略核潛艇,計畫10艘,正在服役的3艘,在建的5艘,還有2艘停在紙面上。每艘帶96顆,8艘全下水帶768顆核彈,雖數量略少,但抗反導能力很強。

英法不提了。

中國,數量是個謎,092、094、096型號的是戰略核潛艇,其他不詳。

這篇文太長了,都看累了吧,最後來個歡樂的。

印度國產殲敵者號核潛艇,排水量5000噸,只有英法的三分之一,造價是兩倍,29億美元。

每艘配12枚700公里射程的K15短程導彈。

每次說到印度的導彈,都必須要強調一下,我沒少寫一個0,射程是700公里。

試射時,導彈順利出水,然後下落不明。

然後印度媒體客氣的說:只領先了中國十年。

電影是他人的生活,生活是自己的電影

分享精彩,感悟生活

希望能結識志同道合的朋友

所有官兵頑強作戰,奮力求生,但是在回到基地後,卻遭遇重大打擊......

點評:史上最寫實的潛艇戰爭片,魚雷從海底出擊、忍受深水炸彈攻擊、被飛機掃射,狩獵、鏖戰、忍耐、崩潰。

封閉空間內的煎熬,絕望中不放棄希望,憾人心魄,生與死的對抗。

純爺們電影

《U-571》

(2000年 美國)豆瓣7.9分

1942年4月,二戰期間,大西洋上,德軍戰艦採取“狼群”戰術,令盟軍損失慘重。

美國海軍上尉泰勒在S-33老爺級潛艇上擔任副艇長,奉命執行秘密任務。

一艘德軍受創潛艇U-571,正在發出求救信號。S-33偽裝成德軍維修艦,以維修作掩護,試圖從U-571上獲取德國最先進的解碼設備。

偷襲成功後,德軍真正的維修艇意外出現,兩艇發生激烈交戰。

美軍突擊小隊被迫撤進德軍潛艇,他們命懸一線,生死未蔔……

點評:在真實歷史上,英格瑪編碼機是英國海軍在1941年繳獲的,這部電影改成了1944年美國人繳獲。而且,從純技術角度來說,電影還是有些失實失實和破綻,但並不妨礙整部片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絕處逢生的節奏。

電影後半段高☆禁☆潮不斷,壯觀、精彩,大製作投入,影片情節曲折、緊張、險象環生,看著很過癮。

音效很棒,可以作為測音碟。

《獵殺紅色十月》

(1990年,美國)豆瓣7.7分

1984年11月,美、蘇冷戰高☆禁☆潮時期。

蘇聯研製了一艘新型核潛艇“紅十月號”,技術上領先美國。

在首次試航途中,老練的艇長雷米斯殺死了政委並命令潛艇改變航向。他向全體官兵宣佈此次任務是要利用該艇先進的無聲推進系統去通過美國海軍的監視網並縱情遊覽美國的海岸線。

蘇聯高層收到一封信,確認雷米斯要叛逃。

與此同時,美國海軍發現了紅十月號,開始獵殺。

於是,整個蘇聯海軍和全部美國海軍都在追殺紅色十月號。

是叛逃?還是核戰爭?

紅色十月號九死一生……

點評:這片其實是《傑克·賴恩“追擊三部曲”》之一。第二部叫《愛國者遊戲》,第三部叫《燃眉追擊》,後來還有個第四部《恐懼的總和》。篇幅原因,不展開說了。

肖恩·康納利太帥了,眼神堅毅,沉穩老道。

冷戰肅殺的氣氛,狹窄潛艇內的猜疑與信任,與昔日敵人的鬥智鬥勇,敘事推進沉穩內斂,角色內心豐富。

全片氣勢恢巨集,畫面和音效上不俗。

就像冷戰一樣,營造出看不見的緊張局面,劇情血脈賁張、扣人心弦。

《紅潮風暴》

(1995年,美國)豆瓣7.8分

蘇聯發生政變時,叛變者控制了一個核彈基地,威脅要攻擊美國。

美國命令阿拉巴馬號核子潛艇準備反攻,但就在要下達攻擊令的關鍵時刻,潛艇的通訊系統發生故障,無法判斷攻擊令的真偽。

潛艇指揮官決定發射, 丹澤爾·華盛頓飾演的副官華盛頓卻認為事關重大,應確定訊息再說,不惜為此發動兵變囚禁上司……

點評:

前半部分稍顯沉悶。兩艦長發生分歧後,開始進入緊張,驚悚的氛圍。

令人窒息的節奏感、劍拔弩張的對壘、恢宏的配樂,核戰爭的爆發只在一念之間。

核潛艇都是具備一艦滅一國的實力的,世界就在核大戰的邊緣戰慄,驚悚而又可怕。

《K-19:寡婦製造者》

(2002年,美國)豆瓣7.7分

哈里森·福特飾演的船長出任蘇聯核動力導彈潛艇K-19的指揮官。他的任務是儘快將這艘維護不當的潛艇投入作戰戒備,執行其處☆禁☆女航行。

當時他們在北冰洋底遊弋時,一個核反應爐發生故障,一個危險的燃料棒即將溶融、發生核爆炸,這將使艇上所有人員葬身海底。

船長及全體船員們憑藉勇敢和職責感最終挽救了K-19,避免了一場即將發生的核災難。

點評:

根據歷史事件改編的。

老帥哥哈里森福特在本片有精彩的表演。

全片大氣、沉重、緊張,也是一部純爺們電影,是關於責任和信念的故事。

恐怖的核輻射、勇敢的戰士、感人的同袍之情,職責所在,義無反顧。

衝突、複雜、政治、個性、集體英雄主義,一部值得看的潛艇片。

除了這五部電影,另外還有《緊急下潛》、《太平洋潛艇戰》、《潛艇總動員》、《在敵之手》、《海底喋血戰》等潛艇片,要麼太老,要麼影響力比較小,不一一介紹了。

拋開電影,簡單聊聊現代潛艇。

現代潛艇分常規潛艇和和核潛艇兩大類。

常規潛艇是用柴油機作為動力源,邊航行邊帶動發電機給電池充電的。

核潛艇是以核反應爐為動力來源設計的潛艇。

核潛艇一般分為兩種:攻擊型核潛艇與戰略核潛艇。

很多人分不清這兩者的區別。

簡單說,攻擊型核潛艇是常規潛艇的升級版,主要是反潛、反艦,武器基本是魚雷、巡航導彈之類的。

它發起飆來,頂多幹翻一個艦隊。

戰略核潛艇就牛逼大了,帶的都是射程超過1萬公里的導彈,發起飆來,能幹翻一個國家。

美國,有14艘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每艘帶192顆核彈頭,合計2688枚核彈,占美帝核彈總數的50%。

俄羅斯,北方之神955型戰略核潛艇,計畫10艘,正在服役的3艘,在建的5艘,還有2艘停在紙面上。每艘帶96顆,8艘全下水帶768顆核彈,雖數量略少,但抗反導能力很強。

英法不提了。

中國,數量是個謎,092、094、096型號的是戰略核潛艇,其他不詳。

這篇文太長了,都看累了吧,最後來個歡樂的。

印度國產殲敵者號核潛艇,排水量5000噸,只有英法的三分之一,造價是兩倍,29億美元。

每艘配12枚700公里射程的K15短程導彈。

每次說到印度的導彈,都必須要強調一下,我沒少寫一個0,射程是700公里。

試射時,導彈順利出水,然後下落不明。

然後印度媒體客氣的說:只領先了中國十年。

電影是他人的生活,生活是自己的電影

分享精彩,感悟生活

希望能結識志同道合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