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今天發生的這件事,與我們每個人都有關係!

文/紅石

也許很多人並不知道,今天是第一個“中國品牌日”。

有人統計,賣一部iPhone,美國可以分到58.5%的利潤。而有的代工廠僅僅分到0.5%的利潤,即使三星這樣的知名廠商,也僅僅分到4.7%的利潤。

利潤差距的背後體現的是品牌價值。

品牌是一個企業或一種產品特有的符號標識,具有獨特的文化內涵和情感屬性,是企業或產品綜合競爭力的重要體現。

品牌影響力越大,產品附加值就越高。長久以來,我們的自主品牌影響力弱、品牌話語權小、品牌價值低,

一直處於產業鏈底層。雖然幹了很多活、流了很多汗,得到的利潤卻很少。沒辦法,品牌掌握在人家手裡。

為提高自主品牌認知度,擴大自主品牌影響力,經國務院批准,自今年起,5月10日被設立為“中國品牌日”。從國家層面加強品牌建設,自主產品將迎來大好機遇。

自主產品過硬了,我們就能買到更好的產品,享受到更好的服務。實際上品牌對個人還有一層更深的意義,就是品牌不僅對企業發展重要,對個人發展也非常重要。特別是在移動互聯網、自媒體飛速發展的今天,更是如此。

美國管理學大師彼得斯講:“21世紀的工作生存法則,就是建立個人品牌。”他認為,不只是企業、產品需要建立品牌,個人也需要建立個人品牌。

所謂個人品牌,就是指一個人所具有的外在形象和內在氣質集於一體的獨特專屬標籤。它包括個人思想、修養、文化、技能等一系列內容,體現的是一個人在他人心目中的價值和影響。

2007年最新的中國個人品牌排名:第1名柳傳志14090萬元;第2名張瑞敏13910萬元;第3名馬明哲13610萬元;第32名姚明8760萬元;第75名章子怡5160萬元;……

他們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價值?根本原因是他們積累了強大的個人品牌!

有的人覺得,自己又不單獨創業經商,有必要嗎?實際上,無論是自己單幹,還是上班,都應該重視打造個人品牌。你的個人品牌越好,你的信用就會越高,就會贏得更多機會,職場發展就會越好。

身邊不少朋友講,確實應該重視這個問題了,決心從第一個中國品牌日開始,

加強個人品牌打造,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越來越有價值的人。如何打造呢?

1.精准定位:賦予自己獨一無二的標籤

要認真分析自己想幹什麼?自己能幹什麼?自己能為別人解決什麼問題?

你想幹的是不是你能幹的?是不是別人需要的?需要的市場有多大?

如果想幹的與你能幹的恰恰一致,這是最好的,就圍繞這個對自己進行定位,賦予自己一枚特別的標籤。比如你想教別人PPT,而你又比較擅長,那就賦予自己一枚PPT達人的標籤。如果技能達不到給人上課的高度,那就抓緊學習提高。

如果你想幹的並不是你當前具備的,那就從自己興趣出發,結合他人的需求,主動開發一個方向。

有的人覺得,自己什麼特長也沒有,幹啥都不行,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實際上天才只是極少數,一個人絕大部分能力都是後天習得的。你只需找到你的興趣和他人需求的結合點,最重要的就是努力了。

找准定位主要解決我是誰?我是幹什麼的?我能夠提供什麼樣的獨特價值?這是品牌建設的基礎和前提,定位准了,剩下的就是日益精進;如果定位不准,就容易出現“努力半天、成效不大”的問題,甚至最後不得不放棄。

2.反復打磨: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個人之所以有價值,根本的是能為他人解決問題。這種能力越強,你的價值就越高。

一是建立能力體系。圍繞自身定位,認真研究所需要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比如教人做PPT,那就需要精通powerpoint、photoshop等操作軟體,還需要懂設計、審美等知識。為了提高講課效果,最好再學點心理、演講等方面知識,從而建立起自己的PPT能力體系。等你有了一定的品牌效應,有些工作就可以請人做了。

二是不斷學習提高。圍繞構建的能力體系,精心選擇相應的專業書籍,有計劃地進行閱讀學習、研究思考。同時要捨得花點錢,有針對性地參加一些高品質的培訓,提高就會比較快。

不懂不會不怕,關鍵是要有方法地努力去學。除此之外,沒有什麼捷徑可走。像現在一些成名的知識網紅,有的教人寫作,有的教人讀書,有的教人PPT,有的教人微行銷,一堂課收入幾萬、十幾萬。然而他們當初都不是什麼專家,有的甚至也是從零開始一步步做起來的。

不要只羡慕別人的成功,卻吃不了別人的辛苦;一邊埋怨工資低、掙錢少,一邊卻又不願改變自己、提高自己。

3.持續輸出:擴大自己品牌影響的圈子

用是更好的學,學了不用等於零。讀了書,參加了培訓,一定要用起來,邊學邊幹邊提高。

一是閉門練習。自己可以照著鏡子、運用錄影,反復練習。每次練習後看重播,力爭一遍有一遍的提高。比較熟練後,可以請家人、同學或朋友現場聽講,幫助你提高。在反復練習的基礎上,形成較成熟的授課文案。

二是實戰演練。尋找各種上臺講課的機會,比如在網上免費開設微課,參加一些朋友圈的免費分享活動,義務參加朋友舉辦的主題培訓。每次結束進行總結完善,包括文案、講課方式以及個人形象。這樣的實戰,會給你很大的鍛煉提高。

三是推廣傳播。把自己的理論與實踐成果寫下來或錄音錄影,利用自媒體平臺進行傳播。堅持回饋深化,不斷輸出,你的品牌標籤就會逐步固化,品牌影響就會日益擴大,自身價值也會隨之提高,會成為一個越來越值錢的人。

品牌打造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行動越早,受益越大。從現在開始,相信自己的努力,相信積累的力量。

如覺文章對您有益,敬請關注點贊。您的鼓勵是我創作更好文章的最大動力!

如果想幹的與你能幹的恰恰一致,這是最好的,就圍繞這個對自己進行定位,賦予自己一枚特別的標籤。比如你想教別人PPT,而你又比較擅長,那就賦予自己一枚PPT達人的標籤。如果技能達不到給人上課的高度,那就抓緊學習提高。

如果你想幹的並不是你當前具備的,那就從自己興趣出發,結合他人的需求,主動開發一個方向。

有的人覺得,自己什麼特長也沒有,幹啥都不行,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實際上天才只是極少數,一個人絕大部分能力都是後天習得的。你只需找到你的興趣和他人需求的結合點,最重要的就是努力了。

找准定位主要解決我是誰?我是幹什麼的?我能夠提供什麼樣的獨特價值?這是品牌建設的基礎和前提,定位准了,剩下的就是日益精進;如果定位不准,就容易出現“努力半天、成效不大”的問題,甚至最後不得不放棄。

2.反復打磨: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個人之所以有價值,根本的是能為他人解決問題。這種能力越強,你的價值就越高。

一是建立能力體系。圍繞自身定位,認真研究所需要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比如教人做PPT,那就需要精通powerpoint、photoshop等操作軟體,還需要懂設計、審美等知識。為了提高講課效果,最好再學點心理、演講等方面知識,從而建立起自己的PPT能力體系。等你有了一定的品牌效應,有些工作就可以請人做了。

二是不斷學習提高。圍繞構建的能力體系,精心選擇相應的專業書籍,有計劃地進行閱讀學習、研究思考。同時要捨得花點錢,有針對性地參加一些高品質的培訓,提高就會比較快。

不懂不會不怕,關鍵是要有方法地努力去學。除此之外,沒有什麼捷徑可走。像現在一些成名的知識網紅,有的教人寫作,有的教人讀書,有的教人PPT,有的教人微行銷,一堂課收入幾萬、十幾萬。然而他們當初都不是什麼專家,有的甚至也是從零開始一步步做起來的。

不要只羡慕別人的成功,卻吃不了別人的辛苦;一邊埋怨工資低、掙錢少,一邊卻又不願改變自己、提高自己。

3.持續輸出:擴大自己品牌影響的圈子

用是更好的學,學了不用等於零。讀了書,參加了培訓,一定要用起來,邊學邊幹邊提高。

一是閉門練習。自己可以照著鏡子、運用錄影,反復練習。每次練習後看重播,力爭一遍有一遍的提高。比較熟練後,可以請家人、同學或朋友現場聽講,幫助你提高。在反復練習的基礎上,形成較成熟的授課文案。

二是實戰演練。尋找各種上臺講課的機會,比如在網上免費開設微課,參加一些朋友圈的免費分享活動,義務參加朋友舉辦的主題培訓。每次結束進行總結完善,包括文案、講課方式以及個人形象。這樣的實戰,會給你很大的鍛煉提高。

三是推廣傳播。把自己的理論與實踐成果寫下來或錄音錄影,利用自媒體平臺進行傳播。堅持回饋深化,不斷輸出,你的品牌標籤就會逐步固化,品牌影響就會日益擴大,自身價值也會隨之提高,會成為一個越來越值錢的人。

品牌打造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行動越早,受益越大。從現在開始,相信自己的努力,相信積累的力量。

如覺文章對您有益,敬請關注點贊。您的鼓勵是我創作更好文章的最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