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小米中高端突破乏力,是戰略放棄還是實力不足

如今的手機產品正在向著中高端的方向升級,這和人們生活水準消費能力的提高有關,也和手機行業激烈的市場競爭有關,沒有中高端手機撐門面,一個手機品牌就會被認為是低端品牌,

這對品牌的成長是十分不利的。

在目前的國產手機品牌中,小米也在進行著向中高端手機突破的努力,比如去年發佈的小米MIX售價就已經達到了3000-4000元的價位,雖然手機的某些配置並不高,而且量產是個問題,但是從產品設計方面還是能夠看出小米在進行著一些嘗試;再比如說小米在今年發佈的小米6手機,其基礎售價也比小米5高出了500元,逼近3000元大關。

雖然在售價上我們能夠看出小米手機越來越貴,

使用小米最新旗艦的用戶也不再被朋友嘲笑使用廉價手機,但是一些有幸搶到小米6手機的用戶依然覺得使用這款手機並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與一些高品質的手機相比,小米依然擺脫不了廉價的標籤,而且在小米6的發佈會上雷軍也提到“將性價比進行到底”的口號,所以說到底小米6主打的依然不是品質而是性價比。

主打性價比錯了嗎?或許幾年前國產手機崛起的初期這種做法沒錯,但是在消費升級的情況下,主打性價比就是小米的一種戰略失誤,這就有點像現實生活中的“兩元店”和“專賣店”一樣,“兩元店”以低價來吸引用戶購買最終得到的是一個很LOW的定位,

而“專賣店”雖然價格高但是品質好,所以最終得到了品牌的提升和用戶的認可,在這兩者之間相信很多對生活有追求的人都會選擇後者,手機產品也是如此。

所以,很多其他品牌手機的用戶都是瞧不起小米手機用戶的,比如使用華為、榮耀手機的用戶會覺得小米手機品質低、創新弱;OPPO、vivo的手機用戶也從心底看不上廉價的小米,因為小米除了性價比“屌絲機”之外,真的沒有更明顯的標籤了,

而OPPO至少有VOOC閃充,vivo的音質也是小米所遠不能及的;魅族、錘子的手機用戶瞧不起小米 “沒有設計就是最好的設計”主張,更不要說從品牌認同層面,已經被牢牢綁定“屌絲機”標籤的小米,讓當下那些通過品牌尋求自我身份認同的Z世代、Y世代們情何以堪?

其實小米戰略失誤的遠遠不止產品“性價比”的定位,其後來提出的“新零售”和“國際化”的行銷策略也是模仿而來的產物,比如“新零售”意在彌補小米線下的短板,但是當OPPO、vivo、華為、金立,乃至同為互聯網手機品牌的榮耀等廠商已經大量佔領了線下市場的時候,小米這個時候分出精力去開拓線下市場並不是一個明智的舉動,且小米手機品控一直都是個問題,所以線下實體店常常擠滿了等待維修的使用者,這種情況下只會讓差的口碑進一步傳播開來。

而在“國際化”方面,小米手機進軍的並不是一些大的歐美國家,而是印度、緬甸等對價格更敏感的發展中國家,由此可見小米依然是希望通過性價比來打開國際市場,想要靠銷量來獲利,但是卻缺少對其品牌的培養。

就連“十元店界的小米”——MINISO名創優品都已經開始迎合消費升級,注重品質和品牌塑造了,小米卻依然執迷於性價比,究竟是出於戰略放棄,還是因為實力不足呢?

上述兩個原因,雷軍也許都不願意承認。

但顯然,如果小米依然繼續一意孤行下去,很有可能會因為自身的決策失誤而提前出局。

這種情況下只會讓差的口碑進一步傳播開來。

而在“國際化”方面,小米手機進軍的並不是一些大的歐美國家,而是印度、緬甸等對價格更敏感的發展中國家,由此可見小米依然是希望通過性價比來打開國際市場,想要靠銷量來獲利,但是卻缺少對其品牌的培養。

就連“十元店界的小米”——MINISO名創優品都已經開始迎合消費升級,注重品質和品牌塑造了,小米卻依然執迷於性價比,究竟是出於戰略放棄,還是因為實力不足呢?

上述兩個原因,雷軍也許都不願意承認。

但顯然,如果小米依然繼續一意孤行下去,很有可能會因為自身的決策失誤而提前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