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在中美均創票房新紀錄的印度電影,為何走出去比國產電影快這麼多

(本文為作者投稿,有需要開通白名單的公號請後臺回復“轉載”)

文/ 陳鑌

5月6日,由印度影星阿米爾·汗主演《摔跤吧!爸爸》在國內上映,即便面對漫威《銀河護衛隊2》的強大競爭,首週末依舊斬獲近8千萬人民幣,9日單日人次逆襲《銀護2》,10日單日票房登頂,已輕鬆打破《我的個神啊》1.18億的寶萊塢電影中國內地票房紀錄。同時豆瓣口碑居高不下,穩穩維持在9分以上。

與此同時,另一部印度影片也在大洋彼岸的北美掀起波瀾:截至上周日,《巴霍巴厘王2:終結》公映僅10天就拿下1618萬美元,

超過《季風婚宴》保持了15年的北美票房紀錄;截止目前《巴霍巴厘王2:終結》在全球已經進賬超過80億盧比(約合人民幣8.59億),成為全球票房最高的印度電影。

在中美兩個最大的電影市場,同時出現兩部印度影片角逐票房榜,這不得不讓人心生好奇和敬佩。然而,從一個更長時間的維度來看,以寶萊塢為代表的印度影片早已出海多年,這一結果正是長期耕耘後結出的果實。

不過在此之前,先讓我們掀起層層的薄紗,對印度的電影工業作初步的瞭解。

印度電影問世已百年,多維收入格局初定

據公開資料,印度的本土電影始於1913年印度斯坦影片公司拍攝的神話故事片《哈裡什昌德拉國王》。這與1905年由《定軍山》開啟中國電影篇章相差並不遠,兩大文明古國的現代電影發端幾乎同步。

隨後印度的電影工業發展迅猛,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在數量上超過了好萊塢。

現在印度每年出產的電影有一千來部,其中4成出自孟買的“寶萊塢”。

對此還需要對印度電影和“寶萊塢”的概念做下澄清。

世人皆知“寶萊塢”,但實際上寶萊塢廣義上指的是“印地語電影”,狹義上則為孟買西北郊外的孟買電影城。

由於印地語是印度的官方語言,因此寶萊塢影片不僅行銷北印度(以英語和印地語為主語言),在印度全境也頗受歡迎。

而在南印度,根據當地使用的方言不同,還有托萊塢(Tollywood)、考萊塢(Kollywood)、莫萊塢(Mollywood)和桑達塢(Sandalwood)四大電影生產基地,這四大基地也構成了整個南印度電影。

上文提及的《摔跤吧!爸爸》即由寶萊塢出品,使用語言為印地語;而《巴霍巴厘王2:終結》則出自托萊塢,對白主要為泰盧固語和泰米爾語。

《摔跤吧!爸爸》劇照

由此我們可以更清晰地對印度電影的情況進行分析。據德勤2016年9月發佈的《印度電影行業報告》披露,在印度電影產業的整體收入中,本土票房占比近75%,接下來是有線&衛星電視授權(13%)、海外票房(7%)、線上點播(5%)和家庭影院(1%)等。與中國市場相仿,本土觀眾貢獻的票房也是印度電影產業最大的收入來源,而海外票房已上漲到本土的近1/10,正成長為新的利潤引擎之一。

另外按語言分類,印地語電影佔據了43%的市場份額,泰米爾語和泰盧固語分別以19%和17%分列其後,其他方言合計為14%。而以好萊塢為代表的進口影片僅占7%,而早年這一比例通常在5%左右;相比中國市場近半份額由進口片瓜分,印度觀眾無疑更加傾向於本土出產的電影。

接下來筆者將從資料的角度,對印度影片征戰北美等海外市場的情況進行分析。

本土票房增長受限,積極拓展海外市場

上述的德勤報告中顯示,印度每年出產電影1500到2000部,數量穩居世界第一(美國和加拿大的年產量只有700部左右),這些電影使用的語言總計超過了20種。

而印度總票房在2020年預計將達到37億美元(247億元人民幣),預期年增速為11%。但是,這一數字距離目前北美的110億美元(733億元人民幣)的產值相距甚遠,也遠不及去年中國市場逾450億人民幣的規模。

印度電影本土票房的不振有若干原因,比如多影廳影院較少,票價漲速遲緩等。而在銀幕普及率方面,印度距離其他國家也有明顯差距,比如每百萬印度人平均只擁有6塊,而中國是23塊,美國則高達126塊。

此外,盜版問題也不容忽視:據估計,印度電影因為盜版每年損失1900億盧比(190億元人民幣)。

為此,印度電影的從業人員將目光投到了海外市場。早在上世紀90年代,便有印度電影來到美國取景拍攝。隨著越來越多南亞的移民遷居到英美等西方國家,電影劇情中的外國元素和場景也在增加,包括《荊棘》、《愛,沒有明天》、《藏秘巧克力》等影片。

《永不說再見》劇照

英國和北美等市場的表現也成為部分影片挽回票房失利的關鍵。例如《永不說再見》:該片在印度電影院首映時成績慘澹,但在國外卻獲得巨大成功。在英國,具有代表性的印度影片票價是10英鎊(約合800盧比),遠高於本土單張50到150盧比的定價。

隨著印度電影的知名度持續上升,康卡斯特還推出了”寶萊塢點播“的視頻服務,同時借由百視達的通路拓展了影碟銷售的數位。在2006年,印度最大的製片商之一雅什-拉吉影片公司(Yash Raj Films)就指出,印度電影在北美的影院放映、碟片銷售等綜合收入超過了1百萬美元,而且增長速度相當迅速。

與此同時,印度政府也開始認識到本國電影業的潛力,2000年便出臺政策明確把電影作為一個產業看待,並在2006年正式將電影業列入國家重點扶持的支柱產業。這個舉措使電影工作者第一次可以得到合法的銀行貸款,印度的銀行業也加入了電影業的經營改革中來。

正是這樣的多管齊下,印度電影的海外拓展取得了顯著的成果:據統計,印度電影的出口世界排名第二,僅次於美國的好萊塢,而海外市場尤以英美為主。若將本土和海外的數字加總,印度電影全球觀眾數量高達36億,將好萊塢等競爭對手遠遠甩下。

印度多強引領增長,連年蟬聯外語片桂冠

通過考察印度電影在北美的成長史,我們可以加深思考並從中借鏡。

從1999年開始,印度電影便在北美市場穩紮穩打,從16部影片合計僅698萬美元,成長至去年30部影片累計4396萬美元,穩居外語片的頭名寶座。今年在《巴霍巴厘王2:終結》的強勢助推下,有望一舉突破4500萬美元大關。

與此相比,去年的華語片冠軍《美人魚》在北美拿下323萬美元,創《一代宗師》後的國產單片新高,但所有影片合計約為1368萬美元,僅相當於印度影片的三成左右。

在這個過程中,印度的三大電影公司功不可沒:首先是在1977年由阿揚(Arjan)創建的伊洛斯(Eros)公司,從90年代開始便在全世界範圍內積極推銷寶萊塢電影。自1999年的《拉爾王》至今,已有超過200部印度影片由Eros引進上映,累計票房超過1.38億美元,成為當之無愧的“印度電影之王”。

其次是成立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成立的雅什-拉吉影片公司(Yash Raj Films,簡稱:YRF),創始人是印度導演雅什・曹帕拉(Yash Chopra)。該公司在北美同樣實力雄厚,從2000年的《難民》至今已經引進超過40部印度影片,累計票房達到5994萬美元。

而成立於1990年的UTV最為年輕,但近年的上升勢頭非常迅猛:從2004年的《目標》至今,UTV引進的95部影片已經累計了8842萬美元的票房,取代雅什-拉吉成為印度電影在北美的第二號操盤手。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1年UTV被迪士尼以2.9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由此插上了資本的翅膀,從2014年的《我的個神啊》(1062萬美元)到去年斬獲1239萬美元的《摔跤吧!爸爸》,UTV的高票房影片層出不窮,有望追趕Eros業界老大的地位。

除此之外,還有多家專注於印度影片的發行商在北美活躍,包括信實影業Reliance Big Pictures(《三傻大鬧寶萊塢》)、AdLabs(《未知死亡》)和FIP(《遇上我的真命天子》),而近期大熱的《巴霍巴厘王2:終結》則由新成立的Great India Films負責發行,可見印度影片在北美市場的活力之盛。

《三傻大鬧寶萊塢》劇照

在這項對比中,中國電影業再度落於人後:常年專注發行華語片的僅有成立於2010年的華獅(China Lion),雖然經過連年開拓已經小有成果,但僅憑孤掌恐難以將票房最大化。而更多的華語影片則是交由索尼經典(《臥虎藏龍》、《功夫》)、Well Go USA(《葉問3》、《港囧》)和韋恩斯坦(《一代宗師》)等廠牌來運作,無法更加深入挖掘華語片的潛在觀眾群。

不過這一趨勢正在改變中:2016年華獅得到華人文化控股集團(CMC)的注資,並推出名為“中國電影,普天同映”的國產電影全球發行平臺,意在配合“文化走出去”的國家戰略。相信在更多資源的挹注下,國產影片將會得到更多國際曝光度,與印度電影在海外一較高下。

不過這一趨勢正在改變中:2016年華獅得到華人文化控股集團(CMC)的注資,並推出名為“中國電影,普天同映”的國產電影全球發行平臺,意在配合“文化走出去”的國家戰略。

當然,印度影片的起步受益于龐大的僑民群體,尤以西方國家的印度裔社區為重心。但如何在此基礎上拓展更多的觀眾來源,印度影片的策略是——改變經年不變的情節套路化、角色單一化的特點,不斷豐富故事內容,採用創新思維和先進製作技術,提高整體品質。不論是阿米爾·汗極具社會反思精神的《三傻大鬧寶萊塢》、《我的個神啊》和《摔跤吧!爸爸》,到耗資5500萬美元製作的上下兩部《巴霍巴厘王》,故事、題材、特效的精進持續深化,事實證明優秀的內容可以得到全球影迷的喜愛。

也因為此,國內觀眾對印度電影的固有印象已經有所改觀:以往“一言不合就跳舞”的寶萊塢,如今能夠在眾多尖銳的社會問題上直戳人心,在視覺和劇情上同樣不遜於其他國家的大製作。這對於曾與功夫片劃等號的華語電影而言,無疑是極具借鑒意義的案例。

所以,問題的關鍵又回到了加強內容建設的老課題:只有電影品質和管道拓展雙頭並舉,國產電影才有可能得到更多的國際曝光度,並和印度影片在海外一較高下。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與中國市場相仿,本土觀眾貢獻的票房也是印度電影產業最大的收入來源,而海外票房已上漲到本土的近1/10,正成長為新的利潤引擎之一。

另外按語言分類,印地語電影佔據了43%的市場份額,泰米爾語和泰盧固語分別以19%和17%分列其後,其他方言合計為14%。而以好萊塢為代表的進口影片僅占7%,而早年這一比例通常在5%左右;相比中國市場近半份額由進口片瓜分,印度觀眾無疑更加傾向於本土出產的電影。

接下來筆者將從資料的角度,對印度影片征戰北美等海外市場的情況進行分析。

本土票房增長受限,積極拓展海外市場

上述的德勤報告中顯示,印度每年出產電影1500到2000部,數量穩居世界第一(美國和加拿大的年產量只有700部左右),這些電影使用的語言總計超過了20種。

而印度總票房在2020年預計將達到37億美元(247億元人民幣),預期年增速為11%。但是,這一數字距離目前北美的110億美元(733億元人民幣)的產值相距甚遠,也遠不及去年中國市場逾450億人民幣的規模。

印度電影本土票房的不振有若干原因,比如多影廳影院較少,票價漲速遲緩等。而在銀幕普及率方面,印度距離其他國家也有明顯差距,比如每百萬印度人平均只擁有6塊,而中國是23塊,美國則高達126塊。

此外,盜版問題也不容忽視:據估計,印度電影因為盜版每年損失1900億盧比(190億元人民幣)。

為此,印度電影的從業人員將目光投到了海外市場。早在上世紀90年代,便有印度電影來到美國取景拍攝。隨著越來越多南亞的移民遷居到英美等西方國家,電影劇情中的外國元素和場景也在增加,包括《荊棘》、《愛,沒有明天》、《藏秘巧克力》等影片。

《永不說再見》劇照

英國和北美等市場的表現也成為部分影片挽回票房失利的關鍵。例如《永不說再見》:該片在印度電影院首映時成績慘澹,但在國外卻獲得巨大成功。在英國,具有代表性的印度影片票價是10英鎊(約合800盧比),遠高於本土單張50到150盧比的定價。

隨著印度電影的知名度持續上升,康卡斯特還推出了”寶萊塢點播“的視頻服務,同時借由百視達的通路拓展了影碟銷售的數位。在2006年,印度最大的製片商之一雅什-拉吉影片公司(Yash Raj Films)就指出,印度電影在北美的影院放映、碟片銷售等綜合收入超過了1百萬美元,而且增長速度相當迅速。

與此同時,印度政府也開始認識到本國電影業的潛力,2000年便出臺政策明確把電影作為一個產業看待,並在2006年正式將電影業列入國家重點扶持的支柱產業。這個舉措使電影工作者第一次可以得到合法的銀行貸款,印度的銀行業也加入了電影業的經營改革中來。

正是這樣的多管齊下,印度電影的海外拓展取得了顯著的成果:據統計,印度電影的出口世界排名第二,僅次於美國的好萊塢,而海外市場尤以英美為主。若將本土和海外的數字加總,印度電影全球觀眾數量高達36億,將好萊塢等競爭對手遠遠甩下。

印度多強引領增長,連年蟬聯外語片桂冠

通過考察印度電影在北美的成長史,我們可以加深思考並從中借鏡。

從1999年開始,印度電影便在北美市場穩紮穩打,從16部影片合計僅698萬美元,成長至去年30部影片累計4396萬美元,穩居外語片的頭名寶座。今年在《巴霍巴厘王2:終結》的強勢助推下,有望一舉突破4500萬美元大關。

與此相比,去年的華語片冠軍《美人魚》在北美拿下323萬美元,創《一代宗師》後的國產單片新高,但所有影片合計約為1368萬美元,僅相當於印度影片的三成左右。

在這個過程中,印度的三大電影公司功不可沒:首先是在1977年由阿揚(Arjan)創建的伊洛斯(Eros)公司,從90年代開始便在全世界範圍內積極推銷寶萊塢電影。自1999年的《拉爾王》至今,已有超過200部印度影片由Eros引進上映,累計票房超過1.38億美元,成為當之無愧的“印度電影之王”。

其次是成立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成立的雅什-拉吉影片公司(Yash Raj Films,簡稱:YRF),創始人是印度導演雅什・曹帕拉(Yash Chopra)。該公司在北美同樣實力雄厚,從2000年的《難民》至今已經引進超過40部印度影片,累計票房達到5994萬美元。

而成立於1990年的UTV最為年輕,但近年的上升勢頭非常迅猛:從2004年的《目標》至今,UTV引進的95部影片已經累計了8842萬美元的票房,取代雅什-拉吉成為印度電影在北美的第二號操盤手。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1年UTV被迪士尼以2.9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由此插上了資本的翅膀,從2014年的《我的個神啊》(1062萬美元)到去年斬獲1239萬美元的《摔跤吧!爸爸》,UTV的高票房影片層出不窮,有望追趕Eros業界老大的地位。

除此之外,還有多家專注於印度影片的發行商在北美活躍,包括信實影業Reliance Big Pictures(《三傻大鬧寶萊塢》)、AdLabs(《未知死亡》)和FIP(《遇上我的真命天子》),而近期大熱的《巴霍巴厘王2:終結》則由新成立的Great India Films負責發行,可見印度影片在北美市場的活力之盛。

《三傻大鬧寶萊塢》劇照

在這項對比中,中國電影業再度落於人後:常年專注發行華語片的僅有成立於2010年的華獅(China Lion),雖然經過連年開拓已經小有成果,但僅憑孤掌恐難以將票房最大化。而更多的華語影片則是交由索尼經典(《臥虎藏龍》、《功夫》)、Well Go USA(《葉問3》、《港囧》)和韋恩斯坦(《一代宗師》)等廠牌來運作,無法更加深入挖掘華語片的潛在觀眾群。

不過這一趨勢正在改變中:2016年華獅得到華人文化控股集團(CMC)的注資,並推出名為“中國電影,普天同映”的國產電影全球發行平臺,意在配合“文化走出去”的國家戰略。相信在更多資源的挹注下,國產影片將會得到更多國際曝光度,與印度電影在海外一較高下。

不過這一趨勢正在改變中:2016年華獅得到華人文化控股集團(CMC)的注資,並推出名為“中國電影,普天同映”的國產電影全球發行平臺,意在配合“文化走出去”的國家戰略。

當然,印度影片的起步受益于龐大的僑民群體,尤以西方國家的印度裔社區為重心。但如何在此基礎上拓展更多的觀眾來源,印度影片的策略是——改變經年不變的情節套路化、角色單一化的特點,不斷豐富故事內容,採用創新思維和先進製作技術,提高整體品質。不論是阿米爾·汗極具社會反思精神的《三傻大鬧寶萊塢》、《我的個神啊》和《摔跤吧!爸爸》,到耗資5500萬美元製作的上下兩部《巴霍巴厘王》,故事、題材、特效的精進持續深化,事實證明優秀的內容可以得到全球影迷的喜愛。

也因為此,國內觀眾對印度電影的固有印象已經有所改觀:以往“一言不合就跳舞”的寶萊塢,如今能夠在眾多尖銳的社會問題上直戳人心,在視覺和劇情上同樣不遜於其他國家的大製作。這對於曾與功夫片劃等號的華語電影而言,無疑是極具借鑒意義的案例。

所以,問題的關鍵又回到了加強內容建設的老課題:只有電影品質和管道拓展雙頭並舉,國產電影才有可能得到更多的國際曝光度,並和印度影片在海外一較高下。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