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海上絲路貿易指數首發 與南亞地區貿易潛力大

反映中國與海上絲路沿線國家貿易發展趨勢的海上絲路貿易指數(STI)昨日(10日)在京首發。

編制指數的專家分析,東南亞、中東地區貿易雖然占比大,但整體呈下降趨勢,南亞地區則保持較快增速,顯示中國與該地區貿易潛力較大。

“一帶一路”建設評價指標

海上絲路貿易指數(M aritim eSilkR oadTrade Index,簡稱STI)是一套月度發佈的貿易發展指數體系,由進出口貿易指數、出口貿易指數和進口貿易指數構成,並從總體、分區域、分運輸貨類等不同維度衡量中國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重要國家間的經貿發展水準,

反映中國與海上絲路沿線重要國家間的貿易發展變化趨勢。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王曉濤說,“海上絲路貿易指數”的發佈豐富了“海上絲路指數”體系(M aritim e SilkR oadIndex,簡稱M SR I)。2016年3月,“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打造具有國際航運影響力的海上絲路指數。除本次發佈的海上絲路貿易指數外,海上絲路指數下屬的指數還有寧波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寧波航運經濟指數等均已發佈。

海上絲路貿易指數的發佈將成為中國“一帶一路”建設實施成果的評價指標之一,既可以為“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提供資訊參考和趨勢判斷,又可為各國政府評估“一帶一路”倡議實施效果和政策調整提供重要依據。

進口指數漲幅明顯大於出口

海上絲路貿易指數能反映東南亞、南亞、中東、紅海、中東歐5個區域與中國的貿易趨勢。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說,2014-2016年分區域貿易指數(終值)變化看,東南亞、中東地區雖然在中國與海上絲路沿線進出口貿易中占比較大,但走勢呈下降態勢,南亞地區則保持較快增速,顯示該地區貿易最活躍、潛力較大,在以後“一帶一路”建設中值得深度研究。

2014-2016年主要運輸方式中,集裝箱類貿易所占比重最大,其次為液貨類貿易。蔡進指出,有人說中國提出“一帶一路”是為了追求全球的資源,

但從海上絲路貿易指數可以看出,集裝箱類貿易占比越來越大,“集裝箱運輸的一定是高附加值的產品,不可能是煤炭、鐵礦石”,這說明中國和海上絲路沿線國家的貿易不斷高端化,是互利共贏的。

進出口情況來看,今年一季度,進口貿易指數(終值)均值114 .99,比上年同期增長7.71%,出口貿易指數(終值)均值為105.09,比上年同期增長37.66%,進口指數漲幅明顯大於出口。

蔡進表示,這說明通過“一帶一路”建設,中國為沿線國家提供了非常好的市場。

海上絲路貿易指數在國家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統籌協調和指導下,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寧波市人民政府組織寧波航運交易所等單位編制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