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加入合作社也不賺錢?我們告訴您應該這樣做

最近有報導記者經過對數十家規模不同的合作社進行調查採訪,發現由於種植結構單一,面對玉米等農產品價格下行,其中不少的合作社經營遭遇困境,業績大幅下滑,有的即便加上政策性補貼仍然虧損,

甚至面臨倒閉。

截至2016年底,全國依法登記的農民合作社已達179.4萬家,是2007年《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出臺前的68倍,入社農戶占全國農戶總數的44.4%。

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已經實現農業產業的全覆蓋,合作社成員普遍比生產同類產品的農戶增收20%以上。

應當說,合作社已經逐漸成長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現代農業建設的中堅力量。

但是,伴隨著合作社的快速發展,有些問題始終沒有妥善解決。

農村合作社問題出在哪裡?

我國的農民合作社發展尚處於初期階段:經營規模小、經營實力弱、服務層次低、規範化程度不高、帶動能力不強等;

個別地方不當的政策導向:只重視合作社的數量,卻輕視品質,不僅導致一些合作社有名無實、流於形式,更增加了合作社之間的無序競爭。

農村合作社如何保持活力與競爭力?

農民合作社的發展在“風險共擔、利益共用”的原則下,

必須致力於自身做大做強。

需要多途徑擴大經營規模,廣泛運用先進適用科學技術,吸引各方面資金投入,進一步開展聯合合作,不斷提高經濟實力;

實現規模化,可以依靠市場力量,通過不斷兼併重組實現;

對合作社而言:

既要從創新組建形式、運行機制、分配方式和產業業態著手,也要相應地完善章程制度,健全財務制度;

對政府而言:

既要為合作社發展創造寬鬆外部環境,完善並落實在農業補貼、金融保險、用地用電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同時也要謹記不包辦、不代辦。

實習編輯:扶婧穎

編輯:張程

責任編輯:張磊

《致富青年幫》廣播節目收聽: 中波收聽:AM720(華北、華東部分地區)

網上收聽:央廣網(www.cnr.cn或country.cnr.cn)

致富幫,助您

打開財富之門,點亮人生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