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禦窯·皇家——明代官窯瓷器展”即將亮相山東博物館

明洪武 釉裡紅纏枝牡丹紋軍持 故宮博物院藏

明永樂 甜白釉罐 故宮博物院藏

明永樂 折角白瓷塔磚

中國山東網5月11日訊(記者 馬文文) 中國是瓷器的故鄉,瓷器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初夏時節,山東博物館將聯合故宮博物院、江西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舉辦“禦窯·皇家——明代官窯瓷器展”讓觀眾走進明代禦窯,以皇家御用瓷器為媒介,感受明代皇帝生活的美與奢華。展覽以時間為序,分為前言、明代早期、明代中期、明代晚期四個單元,這不僅是一次明代官窯精品瓷器的集中展現,更是一次明代官窯瓷器從生產端到使用終端的再次聚首。
展覽是山東博物館獻禮“5.18國際博物館日”的重磅展覽,以期更全面地反映明代官窯瓷器的面貌及官窯生產制度,進而揭示明代景德鎮官窯所反映的優秀文化內涵,為觀眾提供一個全面瞭解明代景德鎮官窯燒造瓷器品種和欣賞標準器的機會。

明成化 青花海水異獸圖碗-1 故宮博物院藏

明成化 鬥彩雞缸杯(半成品) 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展期:2017年5月18日至11月18日

地點:山東博物館三樓19號展廳

展覽將是近30年來全國規模最大、展品最豐富、最為精美的明代官窯瓷器展。同時,今年是丁酉雞年,展覽中最大的亮點是將展出景德鎮出土的禦窯瓷器——“雞缸杯”,

讓觀眾近距離感受成化鬥彩雞缸杯的製作過程,對明代瓷器的發展有更加深刻的瞭解。

明洪武 釉裡紅纏枝蓮紋大碗 山東博物館藏

此次展覽將故宮博物院、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山東博物館三家博物館的重量級館藏集中展示,

通過景德鎮考古出土禦窯落選品與故宮皇家收藏的明代禦窯瓷器的正品、山東博物館收藏的傳世品的三家對比方式進行展示,將為觀眾提供一個全面瞭解明代官窯瓷器發展歷程、欣賞明代官窯瓷器精品,以及通過考古學方式認識明代官窯瓷器的難得機會。據瞭解,此次展覽將展出故宮博物院、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山東博物館極具代表性的明代官窯瓷器200餘件,不僅兼具專業性和學術性,在可視性上又有所突破。

明代禦窯瓷器是凸顯皇帝絕對權威的御用物資之一,除供皇帝及其家人使用外,若非皇帝賞賜,任何人不得擁有或使用。御用瓷器從產品樣式設計,到生產、驗收、運輸直至使用,各個環節都有嚴格的管理制度。景德鎮禦窯等官府窯場作為御用瓷器的生產基地,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一直是全國瓷器生產先進技術的引領者,其精美的產品不僅供應和保障了宮廷用瓷,也引導並促進了景德鎮民窯生產技術的進步,進而影響了中國和世界瓷器的生產。在禦窯產品經嚴格挑選被源源不斷地送進紫禁城的同時,其落選品和殘次品被就地集中處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堆積在窯址。20世紀80年代以來,經考古工作者對位於景德鎮珠山的明代禦窯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取得了豐碩成果,發現了明代窯爐、作坊等遺跡,出土了數以噸計的禦窯瓷片標本,成為研究明代禦窯生產制度的珍貴實物資料。隨著對出土瓷片標本的不斷修復、展示和出版,人們發現其中有大量瓷器能與傳世品相互印證、補充,而且寄希望於能看到將傳世品與出土物進行對比展示。此次“禦窯·皇家——明代官窯瓷器展”將為觀眾從多個角度、不同層面帶來一種欣賞明代官窯瓷器的全新感受。

不僅兼具專業性和學術性,在可視性上又有所突破。

明代禦窯瓷器是凸顯皇帝絕對權威的御用物資之一,除供皇帝及其家人使用外,若非皇帝賞賜,任何人不得擁有或使用。御用瓷器從產品樣式設計,到生產、驗收、運輸直至使用,各個環節都有嚴格的管理制度。景德鎮禦窯等官府窯場作為御用瓷器的生產基地,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一直是全國瓷器生產先進技術的引領者,其精美的產品不僅供應和保障了宮廷用瓷,也引導並促進了景德鎮民窯生產技術的進步,進而影響了中國和世界瓷器的生產。在禦窯產品經嚴格挑選被源源不斷地送進紫禁城的同時,其落選品和殘次品被就地集中處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堆積在窯址。20世紀80年代以來,經考古工作者對位於景德鎮珠山的明代禦窯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取得了豐碩成果,發現了明代窯爐、作坊等遺跡,出土了數以噸計的禦窯瓷片標本,成為研究明代禦窯生產制度的珍貴實物資料。隨著對出土瓷片標本的不斷修復、展示和出版,人們發現其中有大量瓷器能與傳世品相互印證、補充,而且寄希望於能看到將傳世品與出土物進行對比展示。此次“禦窯·皇家——明代官窯瓷器展”將為觀眾從多個角度、不同層面帶來一種欣賞明代官窯瓷器的全新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