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常州90後女老總一手打理公司 一手寫治癒系小說

中國江蘇網5月11日訊 剛舉行過《週末餐廳》新書發佈會的蔣林萍與往常一樣,早上7點就到了公司,趁著還有半小時才正式上班,她打開桌上的電腦,決定為最近正寫的一篇短篇小說再寫上一段,

一會上班後公司還有一堆事情等著她。

作為掌管著年產值達千萬企業的90後女老總,蔣林萍十分珍惜工作間隙僅有的寫作時間。

每天坐1小時公交去上班

《週末餐廳》是蔣林萍寫的第一本書,這是一本涉及生死記憶情感的治癒系懸疑小說。

小說既充滿懸念又飽含暖意,懸疑和治癒這兩種看似十分矛盾的元素,在小說中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

故事中,有一座只有少數人能進入的霧山,有一間只在週末營業的餐廳。週末餐廳的店主會在每週六接待一位特定顧客,而每一位顧客都被一位逝者深深牽掛,他們生死相隔。心懷善念的店主通過一次次冒險,幫助逝者和生者療愈情感的傷口。

“這個故事的題材就來源於我的生活,

身邊一位原本身體康健的親戚,因得了淋巴癌很快就離開了人世,前幾天還在街上和你打招呼的人,一下子就在你的生活中消失了。那種感覺,就是《週末餐廳》中傷感的來源。”蔣林萍說。

蔣林萍說,她身上充滿了矛盾體。她討厭別人說她靠爸爸。2015年,她回到常州還是接過父親交給她的企業,但卻不肯接受父親送她車,每天坐公車1個小時去單位。也正是每天與公車司機的攀談,

讓她有了創作小說的許多素材。“那時我先坐B11路,再轉73路,1個小時的路程,也讓我與73路的幾個司機都熟悉了起來。最近新書發佈,我和73路的司機也約好,要趁他靠站的時候把新書遞給他。”她還告訴記者,書中的主人公叨叨也是她的一位朋友,那位朋友與書中一樣,也在墓園工作。

一直不覺得自己是“富二代”

既是女老闆,又是女作家,兩種不同的身份,用蔣林萍自己的話說,

就是可以“自由切換”。

“雖然我在與客戶談生意,對員工進行管理的時候很強勢,但這並不阻礙我寫出溫情又治癒的文字,我總是在工作間隙堅持閱讀,算是個文藝青年吧,現在也已經熟悉了碎片化的閱讀方式和寫作方式,雖然有時也很痛恨那些突如其來的工作。”蔣林萍說,其實這種身份轉換她在寫書之前就有,卸下了總經理的身份,她就是一個喜歡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運動的普通90後。

對於身上“富二代”這個標籤,蔣林萍表示,因為父母是在她初中的時候才開始創業,所以她一直不覺得自己是“富二代”,就算被貼上了這樣的標籤,她覺得自己起碼是很接地氣的那一個。

《週末餐廳》雖然是蔣林萍的第一本長篇小說,但她寫作過程可以說是一氣呵成。“我的寫作時間斷斷續續,但我感覺這本書寫下來幾乎沒有碰到瓶頸,就是很順地寫了出來。”她還開玩笑地告訴記者,她大學學的專業是畫畫,從用畫筆表達到用文字表達,她在這之間也“自由切換”了。

閱讀,需要你真心去喜歡

聊起閱讀這件事,蔣林萍告訴記者,她對閱讀的喜愛是從小就被培養起來的,一直在堅持這個愛好,小時候愛讀格林童話和安徒生童話,現在喜歡看東野圭吾和村上春樹。

“有一次,出版社的朋友問我平時都愛看什麼書,我突然有些不好意思,立刻說自己看的書都很淺,心裡思量著要不要回去看兩本有深度的,到時候說出來也能顯得自己有點學問。後來我還真的照做了,結果連看了兩晚,還是默默將它們放進了書櫃,改看了東野圭吾。直到自己的小說要出版了,與我熟絡的責任編輯也來問我平時愛看什麼書,我就直截了當地說自己以前愛看郭敬明,現在愛看東野圭吾,也看村上春樹。”

蔣林萍現在覺得,看書沒有層次深淺的問題,而是每個人的閱讀習慣不同,有些人偏愛故事,有些人偏愛描述,閱讀本就是自發性活動,如果連喜歡都滿足不了,又有誰能堅持呢? “閱讀這件事,它需要你真心去喜歡,不管文章內容的深淺,只有你自個兒讀著有勁,才能堅持下去,如果這種堅持能讓你簡單昇華一下,那也完全足夠了。”

蔣林萍說,雖然現在做著企業,但她不會放棄自己的愛好,她的第二本長篇小說已經在醞釀中了。鄭雨露 文 圖片由蔣林萍提供

但她寫作過程可以說是一氣呵成。“我的寫作時間斷斷續續,但我感覺這本書寫下來幾乎沒有碰到瓶頸,就是很順地寫了出來。”她還開玩笑地告訴記者,她大學學的專業是畫畫,從用畫筆表達到用文字表達,她在這之間也“自由切換”了。

閱讀,需要你真心去喜歡

聊起閱讀這件事,蔣林萍告訴記者,她對閱讀的喜愛是從小就被培養起來的,一直在堅持這個愛好,小時候愛讀格林童話和安徒生童話,現在喜歡看東野圭吾和村上春樹。

“有一次,出版社的朋友問我平時都愛看什麼書,我突然有些不好意思,立刻說自己看的書都很淺,心裡思量著要不要回去看兩本有深度的,到時候說出來也能顯得自己有點學問。後來我還真的照做了,結果連看了兩晚,還是默默將它們放進了書櫃,改看了東野圭吾。直到自己的小說要出版了,與我熟絡的責任編輯也來問我平時愛看什麼書,我就直截了當地說自己以前愛看郭敬明,現在愛看東野圭吾,也看村上春樹。”

蔣林萍現在覺得,看書沒有層次深淺的問題,而是每個人的閱讀習慣不同,有些人偏愛故事,有些人偏愛描述,閱讀本就是自發性活動,如果連喜歡都滿足不了,又有誰能堅持呢? “閱讀這件事,它需要你真心去喜歡,不管文章內容的深淺,只有你自個兒讀著有勁,才能堅持下去,如果這種堅持能讓你簡單昇華一下,那也完全足夠了。”

蔣林萍說,雖然現在做著企業,但她不會放棄自己的愛好,她的第二本長篇小說已經在醞釀中了。鄭雨露 文 圖片由蔣林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