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5月1日起浙江迎來史上最長禁漁期 不要急,跨境海鮮全球供浙江!

八種常見海鮮及其冰鮮禁售

蝦蛄

龍頭魚

銀鯧

小黃魚

大黃魚

三疣梭子蟹

鮐魚

帶魚

5月8日,三門漁民周某因涉嫌“非法捕撈水產品案”被刑拘,這是今年休漁期調整以來,全省首例伏季休漁期期間非法捕撈水產品案。

從今年起,全國伏季休漁期統一調整為5月1日到9月16日。相比以往的6月1日休漁,今年整整提前一個月,各類捕撈作業類型休漁期也分別延長一個月。

同時,根據省海洋與漁業局印發的《關於海洋漁業資源重點保護品種最小可捕過渡性規格的通告》,結合浙江省實際,明確了帶魚、大黃魚、小黃魚、銀鯧、鮐魚、三疣梭子蟹等6種海洋漁業資源品種的最小可捕過渡性規格。

如果以上六種海鮮重量小於規定,全年禁止捕撈、銷售,過渡期到2020年12月31日止。

這是1995年實行海洋伏季休漁制度以來,維持時間最長、也最嚴厲的伏休政策。

為什麼禁售這八種海鮮?

2016年12月23日,省人大常委會通過《關於加強海洋幼魚資源保護促進浙江漁場修復振興的決定》,明確規定:海洋伏季休漁期起始之日起七日後,至首批捕撈漁船結束休漁正式開漁之日止,

禁止銷售帶魚、大黃魚、小黃魚、銀鯧、鮐魚、三疣梭子蟹、龍頭魚、蝦蛄等海洋捕撈冰鮮或活體水產品。

之所以選這八種,因為它們都屬於常見經濟型海鮮。

“簡單來說,這八種海鮮出現在飯桌上的頻率較高,隨著近幾年海洋濫捕,一度發生過無魚可吃的尷尬情況。”台州市海洋與漁業執法支隊副支隊長吳軍傑說,如果能從終端,也就是市場和飯店控制八種海鮮的違規銷售,

那麼禁漁期內,可以保證這些魚類繁殖,有利於海洋資源修復。

禁漁期內違規怎麼處理?

4月21日,台州查獲一起違規收購違禁漁獲物案件,並成功辦結。

據市民舉報,椒江一菜場有商販處理一批個頭較小的梭子蟹,疑似違禁漁獲物,接報後,台州市海洋與漁業局下屬執法支隊會同市場監管部門當即開展現場檢查,發現該商販出售的部分梭子蟹體重未達到浙江省規定的最小可捕過渡性規格明確帶魚等6種海洋漁業資源品種的最小可捕過渡性規格,分別是:帶魚60克、大黃魚125克、小黃魚30克、銀鯧60克、鮐魚65克、三疣梭子蟹70克。

《通告》也將嚴格執行省人大常委會《關於加強海洋幼魚資源保護促進浙江漁場修復振興的決定》,明確要求全年禁止在農貿市場、超市、臨時攤點等各類市場和飯店、大排檔等餐飲場所銷售消費未達到最小可捕過渡性規格的幼魚。

象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稽查大隊大隊長陳建定表態,他們將到餐飲飯店、海鮮排檔等,張貼禁止銷售的幼魚標準尺寸宣傳板,現場稱重、測量,對比標準,加大檢查執法力度,一旦發現從嚴查處。

對此,寧波市路林海鮮批發市場負責人戎永敢認為,幼魚保護力度的加大,短期來看各大海鮮市場、海鮮攤位上海鮮種類將會有所減少,但是平均品質會大幅提升,有助於長遠的經濟效益。

禁漁期開啟後 浙江海鮮供應情況如何

4月24日,57噸自秘魯進口的凍帶魚抵達寧波梅山口岸,寧波海關在保證監管的前提下,迅速為其辦結通關手續,這批進口海鮮將以最快速度運往各海鮮市場。今年海洋伏季休漁提前一個月,但市場上冰凍海鮮,養殖海鮮供應量非常充足。此外,還有不少跨境海購平臺,給消費者帶來全球各地的海鮮產品。

大宗類海鮮價格上漲兩成左右

“這段時間進貨地方變了,以前都是到當地大型水產批發市場,或者碼頭去收購,現在得到象山、舟山一帶的冰凍海鮮加工廠的倉庫去拉貨。”世紀聯華負責海鮮採購的王士賓說。

王士賓說,伏季休漁季節前,大型經營企業很早就開始備貨,有些是在漁船上直接冷凍處理,所以冰凍海鮮供應充足,像海蝦、海蟹、鯧魚和魷魚等大路貨,市場上並不缺貨。

因為今年休漁時間比往年提前一個月,這樣一來,海鮮價格略有上漲:“普通海鮮大概漲幅在10%左右,像8兩重的鯧魚,之前進貨價大概在27元/斤左右,現在漲到32元/斤;魷魚的價格從10元/斤漲到12元/斤。蝦蟹的價格漲幅也在10%-20%之間。”王士賓說,反而是一些批發價在8元/斤以下的低檔海鮮,因為不具有冰凍加工後的商業價值,目前市場上暫時買不到了,比如之前單價在4-7元的銅盆魚、老虎魚和龍頭魚,目前市面上很難見到。

此外,在養殖類的海鮮中,蟶子、扇貝和鮑魚等,價格基本沒變,略有3%-5%的上漲,而高檔產品趁新鮮野生海鮮斷檔期,價格有明顯的上漲。比如上個月批發價只賣50元/斤的馬頭魚,目前的價格上漲到70多元/斤,金線魚價格從25元/斤上漲到35元/斤。

進口海鮮數量增長

杭州人最喜歡珍寶蟹

寧波海關的相關負責人表示,許多海鮮產品經銷商瞄準時機,利用寧波港口區位優勢,提早籌備海鮮進口,補充國內海鮮市場供應斷層。“進口海產現在能夠享受寧波海關的‘綠色通道’,高效便利的通關服務幫我們節約了時間。”浙江鑫隆遠洋漁業有限公司經理宋曉波拿著已經放行的提貨單說。

據寧波海關統計,今年一季度,寧波口岸累計進口各類水海產品1.03萬噸,貨值2.8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8.18%。

此外,據杭州海關統計,今年前4個月,杭州市進口水海產品0.9億元,增長5.9%,從品種上來說,已經從以往較為單一的三文魚、珍寶蟹等,增加為目前的波士頓龍蝦、石斑魚、鮑魚、青蟹、貽貝等品種。這其中,最受杭州人歡迎的當數珍寶蟹,杭州蕭山機場口岸的工作人員介紹,這或許跟杭州人喜愛東南亞料理有關。

跨境海鮮 全球供浙江

2014年9月,徐玉平上線了一個專門做跨境海鮮的微商城“跨鮮”,把法國的生蠔;美國的波士頓龍蝦、珍寶蟹;丹麥的三文魚;紐西蘭的青口以及加拿大的牡丹蝦等全球各地的100多個海鮮產品,空運到內地銷售。目前,他們的銷售量和創立時期相比,增幅超過200%,用戶數超過10萬人,其中30%集中在杭州。

“我們的海鮮主要是空運到廣州白雲機場的保稅倉,那裡建有全國罕見的海鮮池,所以我們的經營範圍中,除了冰鮮海鮮產品外,還能做新鮮的進口海鮮產品,然後再空運到各銷售地,像杭州我們就會送到城北勾莊的倉庫,再配送到各個門店,最後送到消費者手裡。少量產品則通過上海口岸空運進來。”徐玉平說。

從事跨境海鮮銷售的電商平臺也越來越多。去年11月,杭州口岸首次進口了一批澳大利亞活雪蟹。這批雪蟹的進口商“澳海之聲”是澳大利亞Chaceon公司在中國設立的第一家獨資企業,在澳洲西海岸有30%以上的雪蟹配額。

徐玉平認為,進口高端產品的增幅比較明顯,主要是送星級酒店、西餐廳等商業用途。居民消費近期也有所增長,而禁漁期就是個好機會:“一個法國生蠔在40元左右,但進口海鮮不會因為禁漁期漲價,相比最近貴了兩三成,還不是新鮮的海鮮,不如花點錢嘗嘗進口海鮮。”

分別是:帶魚60克、大黃魚125克、小黃魚30克、銀鯧60克、鮐魚65克、三疣梭子蟹70克。

《通告》也將嚴格執行省人大常委會《關於加強海洋幼魚資源保護促進浙江漁場修復振興的決定》,明確要求全年禁止在農貿市場、超市、臨時攤點等各類市場和飯店、大排檔等餐飲場所銷售消費未達到最小可捕過渡性規格的幼魚。

象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稽查大隊大隊長陳建定表態,他們將到餐飲飯店、海鮮排檔等,張貼禁止銷售的幼魚標準尺寸宣傳板,現場稱重、測量,對比標準,加大檢查執法力度,一旦發現從嚴查處。

對此,寧波市路林海鮮批發市場負責人戎永敢認為,幼魚保護力度的加大,短期來看各大海鮮市場、海鮮攤位上海鮮種類將會有所減少,但是平均品質會大幅提升,有助於長遠的經濟效益。

禁漁期開啟後 浙江海鮮供應情況如何

4月24日,57噸自秘魯進口的凍帶魚抵達寧波梅山口岸,寧波海關在保證監管的前提下,迅速為其辦結通關手續,這批進口海鮮將以最快速度運往各海鮮市場。今年海洋伏季休漁提前一個月,但市場上冰凍海鮮,養殖海鮮供應量非常充足。此外,還有不少跨境海購平臺,給消費者帶來全球各地的海鮮產品。

大宗類海鮮價格上漲兩成左右

“這段時間進貨地方變了,以前都是到當地大型水產批發市場,或者碼頭去收購,現在得到象山、舟山一帶的冰凍海鮮加工廠的倉庫去拉貨。”世紀聯華負責海鮮採購的王士賓說。

王士賓說,伏季休漁季節前,大型經營企業很早就開始備貨,有些是在漁船上直接冷凍處理,所以冰凍海鮮供應充足,像海蝦、海蟹、鯧魚和魷魚等大路貨,市場上並不缺貨。

因為今年休漁時間比往年提前一個月,這樣一來,海鮮價格略有上漲:“普通海鮮大概漲幅在10%左右,像8兩重的鯧魚,之前進貨價大概在27元/斤左右,現在漲到32元/斤;魷魚的價格從10元/斤漲到12元/斤。蝦蟹的價格漲幅也在10%-20%之間。”王士賓說,反而是一些批發價在8元/斤以下的低檔海鮮,因為不具有冰凍加工後的商業價值,目前市場上暫時買不到了,比如之前單價在4-7元的銅盆魚、老虎魚和龍頭魚,目前市面上很難見到。

此外,在養殖類的海鮮中,蟶子、扇貝和鮑魚等,價格基本沒變,略有3%-5%的上漲,而高檔產品趁新鮮野生海鮮斷檔期,價格有明顯的上漲。比如上個月批發價只賣50元/斤的馬頭魚,目前的價格上漲到70多元/斤,金線魚價格從25元/斤上漲到35元/斤。

進口海鮮數量增長

杭州人最喜歡珍寶蟹

寧波海關的相關負責人表示,許多海鮮產品經銷商瞄準時機,利用寧波港口區位優勢,提早籌備海鮮進口,補充國內海鮮市場供應斷層。“進口海產現在能夠享受寧波海關的‘綠色通道’,高效便利的通關服務幫我們節約了時間。”浙江鑫隆遠洋漁業有限公司經理宋曉波拿著已經放行的提貨單說。

據寧波海關統計,今年一季度,寧波口岸累計進口各類水海產品1.03萬噸,貨值2.8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8.18%。

此外,據杭州海關統計,今年前4個月,杭州市進口水海產品0.9億元,增長5.9%,從品種上來說,已經從以往較為單一的三文魚、珍寶蟹等,增加為目前的波士頓龍蝦、石斑魚、鮑魚、青蟹、貽貝等品種。這其中,最受杭州人歡迎的當數珍寶蟹,杭州蕭山機場口岸的工作人員介紹,這或許跟杭州人喜愛東南亞料理有關。

跨境海鮮 全球供浙江

2014年9月,徐玉平上線了一個專門做跨境海鮮的微商城“跨鮮”,把法國的生蠔;美國的波士頓龍蝦、珍寶蟹;丹麥的三文魚;紐西蘭的青口以及加拿大的牡丹蝦等全球各地的100多個海鮮產品,空運到內地銷售。目前,他們的銷售量和創立時期相比,增幅超過200%,用戶數超過10萬人,其中30%集中在杭州。

“我們的海鮮主要是空運到廣州白雲機場的保稅倉,那裡建有全國罕見的海鮮池,所以我們的經營範圍中,除了冰鮮海鮮產品外,還能做新鮮的進口海鮮產品,然後再空運到各銷售地,像杭州我們就會送到城北勾莊的倉庫,再配送到各個門店,最後送到消費者手裡。少量產品則通過上海口岸空運進來。”徐玉平說。

從事跨境海鮮銷售的電商平臺也越來越多。去年11月,杭州口岸首次進口了一批澳大利亞活雪蟹。這批雪蟹的進口商“澳海之聲”是澳大利亞Chaceon公司在中國設立的第一家獨資企業,在澳洲西海岸有30%以上的雪蟹配額。

徐玉平認為,進口高端產品的增幅比較明顯,主要是送星級酒店、西餐廳等商業用途。居民消費近期也有所增長,而禁漁期就是個好機會:“一個法國生蠔在40元左右,但進口海鮮不會因為禁漁期漲價,相比最近貴了兩三成,還不是新鮮的海鮮,不如花點錢嘗嘗進口海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