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下月起,天津這些老人又漲錢了!還有一大波福利!

記者從市民政局瞭解到,從今年4月開始,本市將提高困難老人居家養老服務(護理)補貼標準,將輕、中、重三個照料等級的補貼標準由每人每月150元、200元、400元提高到200元、400元、600元。

7類困難老人憑券享受服務

具有本市戶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特困救助和撫恤補助的優撫物件中60周歲以上需要生活照料的老年人;80歲以上獨生子女父母、市級勞動模範、失能老人和空巢老人,且家庭人均收入低於本市最低工資標準、需要生活照料的老年人,

根據照料程度,劃分為輕、中、重度三個等級給予居家養老服務(護理)補貼。

具有本市戶籍的60歲以上農村低保、農村特困救助、農村五保供養和在鄉撫恤補助的優撫對象;80歲以上農村獨生子女父母、農村失能老人和農村空巢老人且家庭人均收入低於本市農民人均純收入的,享受到的補貼標準和城市困難老人一樣。

居家養老服務(護理)補貼以服務券的形式支付給補貼對象。

各區日間照料服務中心將提供助餐、助潔、助浴、助醫、助行、助急等服務,同時兼顧老年人多種需求,提供文化娛樂、學習教育、聊天、心理諮詢等服務。老年人可以拿服務券就近購買服務。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進一步提供公平優質的公共服務,

積極推進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均等化發展,不斷提升養老事業發展水準。2017年,本市在養老方面將有哪些新舉措? 天津老年人可以享受到哪些福利?廣播君給您盤點一番。

退休人員養老金上調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天津將進一步織密紮牢民生保障網。

精心組織20項民心工程,認真實施20項城鄉居民增收措施,全年新增就業48萬人。繼續調整最低工資標準,統一城鄉低保標準,實施全民參保計畫,調整居民基礎養老金、退休人員養老金,居民醫保補助標準提高到800元,住院報銷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與以往《報告》中所用的“企業退休人員”表述不同,今年的《報告》中去掉了“企業”兩字,這意味著,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都將有望上調。

去年,本市已經首次進行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同步調整,惠及全市202.5萬退休人員,月人均增幅為6.7%,其中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增幅為7%,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月人均增幅為5.6%。

此外,去年天津的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也做了調整,由245元提高到261元,每人每月增加16元,增幅6.5%,這是自2013年以來天津市連續第四年調整基礎養老金標準。根據《報告》,今年本市的基礎養老金標準將迎來“五連漲”。

去年7月1日,天津最低工資標準由每月1850元調整為1950元,今年如果繼續按這個漲幅調整的話,預計將有望突破2000元。

無養老金老人每月可領80元補助

為保持本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與城鄉老年人生活補助制度的平穩銜接,鼓勵適齡居民儘快參保按時繳費,本市決定自2015年1月1日起,實施城鄉老年人生活補助過渡辦法。

自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設置3年過渡期,過渡期間年滿60周歲的人員,具有本市正式戶籍、未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且無社會養老保障待遇的,自審核通過的次月起,每人每月發給80元老年人生活補助,過渡期內老年人生活補助不做調整。2018年1月1日後年滿60周歲的人員,不再發給老年人生活補助。

老年人生活補助實行社會化發放。對於過渡期內申請領取老年人生活補助的人員,街鄉鎮勞動保障服務中心應書面告知其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權利,經本人書面確認後,再辦理申領老年人生活補助手續。

過渡期內達到60周歲且未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人員,尚未領取老年人生活補助的,允許在年滿60周歲的年度內參保繳費,並享受相應的養老待遇。

百歲老人營養補貼

日前,河西區老齡辦、河西區財政局聯合出臺了提高百歲老人營養補貼標準政策,戶籍在河西的百歲老人營養補貼費標準由每人每月10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2000元。該政策已從今年1月1日起開始實行。

社保

市人大代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孔長起表示,2017年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和發展要實施好全民參保計畫,在天津市符合國家規定的人員都要納入社會保障範圍,使每一個人能夠享受到社會保障的前提和基礎,實現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傷有所助、失有所補的目標。

門診醫保額度跨年度積累

城鄉居民參保人員門診費用沒有達到最高支付額度3000元的,差額部分可轉移到本人以後年度的住院最高支付額度的18萬元當中,並逐年累加計算,只增不減。這樣調整,有利於緩解年底門診突擊購藥問題,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大病保障水準。

醫保補助標準提高到800元

2017年本市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由每年每人730元提高到800元,城鄉居民醫保的二、三級醫院住院報銷比例分別提高5個百分點。調整後的報銷標準如下:學生兒童在二級醫院報銷比例為75%,在三級醫院為65%。成年居民按照參保繳費的檔次,依高、中、低檔順序,在二級醫院報銷比例分別為75%、70%、65%;在三級醫院分別為65%、60%、55%。

增強城鄉居民醫保補助力度

今年起,城鄉居民醫保對低收入家庭和殘疾人的補助力度進一步增強。

市人力社保局總經濟師高連歡介紹:“對低保戶和低保邊緣戶當中的重殘、單親、失獨、農村五保和城市‘三無’人員,以及優撫對象,參加居民醫保按高檔1380元籌資,政府全額補助,並享受相應的醫保待遇。共計9.6萬人。”

2017年度城鄉居民大病保險

市人社局出臺《關於確定2017至2019年度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籌資標準和待遇水準的通知》(津人社局發〔2016〕109號),規定自2017年1月1日起執行新的大病保險籌資標準和待遇水準。

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就是在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人員患大病發生高額醫療費用的情況下,對城鄉居民醫保補償後需個人負擔的合規醫療費用再給予保障的一項制度性安排。凡是參加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人員,直接納入大病保障。

2017至2019年度,我市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籌資標準為每人每年40元。

在一個年度內,參保人員患病住院(含門診特定疾病),在基本醫療保險報銷後,政策範圍內個人負擔部分的醫療費用,累計超過2萬元至30萬元以下部分,納入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具體標準如圖所示:

參加天津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人員,其患病住院(含門診特定疾病)治療發生的醫療費用,經基本醫療保險報銷後,在政策範圍內年度累計個人負擔金額超過上一年度天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超過的部分納入城鄉居民大病保險保障範圍。

其中政策範圍內指的是:在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符合本市“醫保三目”範圍的住院、門特醫療費用。“醫保三目”包括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診療專案目錄暨醫療服務設施標準。

此外,參保人員轉外地住院或在外地發生的急症住院,也納入大病保險給付範圍。

醫療

白內障援助複明專案

2017年度“慈善光明行”白內障援助複明專案工作會議昨日召開。據瞭解,2017年“慈善光明行”白內障複明援助行動的援助物件和標準是:一是持有本市醫保70歲以上老人、低保特困戶、政府優撫物件的白內障患者,使用本活動指定晶體,可享受市慈善協會給予患者手術自費部分的全額援助。二是持有本市醫保50-70歲老人,使用本活動指定晶體,需自付900元。援助患者數量為1000名。

醫藥耗材加成今年取消

為解決市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本市在去年取消全市公立醫院藥品加成基礎上,今年將取消耗材加成,以減輕患者就醫負擔。到今年底,公立醫院藥占比總體降至30%(不含中藥飲片),百元醫療收入(不含藥品收入)中消耗的衛生材料降至20元以下。

分級診療

今年,本市作為全國分級診療的試點城市,將以家庭責任醫生和醫聯體這樣的具體方式切實推進分級診療工作。

去年12月25日,家庭醫生簽約制在和平、河東和北辰三區啟動試點工作。家庭醫生團隊可為簽約居民提供預約診療、轉診服務,患者還能享受到長處方和報銷比例提高5%的優惠政策。從4月份開始,家庭醫生簽約工作將在全市推廣。

目前,本市16個區都已在各自區域建立了醫聯體,在此基礎上,今年,本市還將深化醫聯體制度建設。根據國家提出的醫聯體建設指導性意見,今後,本市要分別建立區域性醫聯體、醫共體、專科醫聯體以及遠端會診四類醫聯體的模式。

據瞭解,今年本市將在鞏固高血壓、糖尿病分級診療的基礎上,把結核病、冠心病、腦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納入分級診療試點病種。逐步將常見病、多發病診療及康復、健康管理、臨終關懷等醫療服務下沉到基層。

智慧醫療

推進人口健康資訊化基礎設施建設,構建面向公眾的人口健康資訊查詢平臺。推進人口健康資訊互聯互通,加大力度落實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院資訊化建設三年行動任務,實施電子病歷和健康檔案共用文件規範建設,全市80%的三級以上醫院電子病歷系統達到三級標準。實施便民惠民項目,推進智慧門診建設。

按病種付費

日前,市人力社保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衛生計生委、市財政局聯合印發《關於開展基本醫療保險按病種付費和收費試點工作的通知》,決定在實施公立醫院改革的三級醫保定點醫院,開展首批按病種付費和收費改革試點,參保患者病種費用負擔將整體降低30%。

此次首批按病種改革試點涵蓋老年白內障、冠狀動脈搭橋術、鞘膜積液、卵巢囊腫、結節性甲狀腺腫、急性闌尾炎、腰椎間盤突出症等常見的110個病種,包括外科病種46個、心臟科病種22個、骨科病種17個、婦科病種17個、眼科病種8個。試點醫院涵蓋本市實施公立醫院改革的全部三級醫保定點醫院。

(點擊可查看大圖)

首批異地就醫聯網結算

目前,天津市社保中心已完成首批33家異地就醫定點醫療機構網路聯調測試及實地測試工作,具備上線條件。北京市、河北省和吉林省的異地安置退休人員在當地進行登記後,可以在我市開通醫院直接刷卡,進行住院醫療費用結算。

本市首批異地就醫聯網結算定點醫療機構包括: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天津市腫瘤醫院、天津市人民醫院、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分院、天津市第四中心醫院、天津市第五中心醫院、天津市中心婦產科醫院、天津市胸科醫院、天津市環湖醫院、天津市眼科醫院、天津市天津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天津市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天津市北辰醫院、天津市泰達醫院、天津市寶坻區人民醫院、天津市薊州區人民醫院、天津市靜海區醫院、天津市甯河區醫院、天津市武清區人民醫院、中國人民武裝員警部隊後勤學院附屬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五四醫院、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空港醫院、天津市職業病防治院(工人醫院)、天津市南開區三潭醫院、天津市黃河醫院、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濱海醫院、天津市濱海新區漢沽中醫醫院。

京津冀共用影像檢查資料

日前,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衛生計生委研究決定,從2017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三地醫療機構醫學影像檢查資料共用試點工作。這是繼京津冀醫療機構檢驗結果互認試點工作後,三地衛生計生部門推出的又一重要民生舉措,對於方便患者就醫、減輕患者負擔、降低醫療費用、提高區域內醫療資源使用效率和醫療同質化水平均具有積極意義。首批涉及X光片、CT、核磁共振等17項檢查項目。參與試點的26家天津醫院:

加強心血管病防治

天津市2017年20項民心工程提出,今年本市將完善基層醫療服務。加強心血管病防治,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地醫院、體檢中心心血管病防治網路,開展國家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篩查和綜合干預,初篩3.6萬人,管理高危物件9000人。

政府購買10類養老服務專案

本市明年將向社會力量購買10類養老服務專案,評估等級為3A及以上的社會組織可優先獲得政府購買的這10類專案。這些專案包括:基本養老規劃與政策研究,基本養老資訊收 集、資訊系統建設及維護等管理工作,公辦養老設施管理與維護服務,居家養老服務、護理服務及日間照料,社區助餐服務(包括社區食堂、中央廚房等),失智失能老人養老服務,養老服務和服務機構評估、老年人身體狀況評估,養老機構管理服務人員培訓,臨終關懷服務,其他政府委託的基本養老服務。

居家和社區養老

加大基礎設施建設

在推進社區養老服務方面,市人大代表、市民政局局長吳松林表示,今年本市將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新建30個照料中心或農村幸福院;推動社區老年日間照料中心運營改革,使其兼具社區養老、居家養老、照料服務功能;探索社會力量興辦老年日間照料中心。

推進智慧居家養老服務入社區

扶持“互聯網+養老”的企業和社會組織開展線上線下服務,在社區落地、進入家庭,服務覆蓋擴展100個社區,受益老年人擴展到100萬,逐步使智慧化成為本市養老服務的主要方向和重要手段。

養老機構

鼓勵收住失能老年人

本市將進一步降低門檻,簡化審批程式,提高養老機構收住失能老年人運營補貼標準,通過差別化補貼,鼓勵養老機構收住失能老年人,緩解失能老年人家庭護理負擔。

同時,推進公辦養老機構服務轉型。採取“公開輪候、評估入住”的辦法,使公辦養老機構在保障特困老年人自願入住的基礎上,加速轉向以收住失能老年人為主。

看“級”選擇養老機構

從2016年11月起,本市開始對養老機構進行等級評定,到2016年12月27日,首批60家養老機構的等級評定工作已經完成。

本市養老機構等級評定由市民政局指定的協力廠商機構負責,從規模及床位利用率、環境建築與設施設備、服務提供與品質控制、機構管理與制度建設、運營情況與發展等5方面為養老機構打分。

根據《天津市養老機構等級劃分與評定標準》,全市養老機構將被劃分為四個等級,即:一級、二級、三級、四級。其中,一級分為達標和不達標;二級、三級、四級,每級再分為甲等和乙等。四級甲等為最高。

社會救助

4月1日起,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將調整社會救助範圍和標準。本市建立城鄉統一的低保標準,將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統一調整為860元。同時,統一城鄉低收入家庭範圍和救助標準。將城鄉低收入家庭範圍統一調整為家庭月人均收入860元至1290元;城鄉救助標準統一調整為每戶每月258元。

降低失獨老人救助門檻

“失獨家庭”指獨生子女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不能再生育和不願意收養子女的家庭。

今年,本市將加大對失獨家庭的幫扶力度。失獨家庭申請低保時,將家庭收入按城鄉低保標準的50%進行扣除,降低申請門檻;將家庭財產符合本市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相關規定,人均月收入高於城鄉低保標準且低於低保標準的150%的失獨家庭納入低收入家庭救助,享受相關救助待遇。

對於有意願選擇機構養老的失獨老人,優先安排入住國辦養老院。對於想在家養老的,利用日間照料服務中心將服務送到失獨老人家中。

文體

天津市2017年20項民心工程提出,今年本市將豐富群眾文化生活。舉辦名家經典惠民演出季,演出劇碼100台,其中精品劇碼30台,演出總場次不少於200場。在全市公共圖書館(含少兒圖書館)開展中文外借圖書免押金借閱服務。

今年本市將推進全民健身運動。加強健身設施建設,新建侯台城市公園體育園、水上公園環東湖健身步道,新建更新健身園800個,新建籠式足球場等多功能運動場100個。推廣居民和村民健身會100個,創編推廣第三套市民廣播體操,舉辦“迎全運”全民健身系列活動。

這麼一大波好消息,還不快告訴老朋友!

記者 | 顧穎

編輯 | 馮晗

綜合 | 天津廣播、天津日報、北方網、今晚報、每日新報、天津政務網等

天津廣播新媒體編輯部獨家出品

歡迎分享轉發

根據《報告》,今年本市的基礎養老金標準將迎來“五連漲”。

去年7月1日,天津最低工資標準由每月1850元調整為1950元,今年如果繼續按這個漲幅調整的話,預計將有望突破2000元。

無養老金老人每月可領80元補助

為保持本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與城鄉老年人生活補助制度的平穩銜接,鼓勵適齡居民儘快參保按時繳費,本市決定自2015年1月1日起,實施城鄉老年人生活補助過渡辦法。

自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設置3年過渡期,過渡期間年滿60周歲的人員,具有本市正式戶籍、未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且無社會養老保障待遇的,自審核通過的次月起,每人每月發給80元老年人生活補助,過渡期內老年人生活補助不做調整。2018年1月1日後年滿60周歲的人員,不再發給老年人生活補助。

老年人生活補助實行社會化發放。對於過渡期內申請領取老年人生活補助的人員,街鄉鎮勞動保障服務中心應書面告知其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權利,經本人書面確認後,再辦理申領老年人生活補助手續。

過渡期內達到60周歲且未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人員,尚未領取老年人生活補助的,允許在年滿60周歲的年度內參保繳費,並享受相應的養老待遇。

百歲老人營養補貼

日前,河西區老齡辦、河西區財政局聯合出臺了提高百歲老人營養補貼標準政策,戶籍在河西的百歲老人營養補貼費標準由每人每月10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2000元。該政策已從今年1月1日起開始實行。

社保

市人大代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孔長起表示,2017年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和發展要實施好全民參保計畫,在天津市符合國家規定的人員都要納入社會保障範圍,使每一個人能夠享受到社會保障的前提和基礎,實現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傷有所助、失有所補的目標。

門診醫保額度跨年度積累

城鄉居民參保人員門診費用沒有達到最高支付額度3000元的,差額部分可轉移到本人以後年度的住院最高支付額度的18萬元當中,並逐年累加計算,只增不減。這樣調整,有利於緩解年底門診突擊購藥問題,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大病保障水準。

醫保補助標準提高到800元

2017年本市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由每年每人730元提高到800元,城鄉居民醫保的二、三級醫院住院報銷比例分別提高5個百分點。調整後的報銷標準如下:學生兒童在二級醫院報銷比例為75%,在三級醫院為65%。成年居民按照參保繳費的檔次,依高、中、低檔順序,在二級醫院報銷比例分別為75%、70%、65%;在三級醫院分別為65%、60%、55%。

增強城鄉居民醫保補助力度

今年起,城鄉居民醫保對低收入家庭和殘疾人的補助力度進一步增強。

市人力社保局總經濟師高連歡介紹:“對低保戶和低保邊緣戶當中的重殘、單親、失獨、農村五保和城市‘三無’人員,以及優撫對象,參加居民醫保按高檔1380元籌資,政府全額補助,並享受相應的醫保待遇。共計9.6萬人。”

2017年度城鄉居民大病保險

市人社局出臺《關於確定2017至2019年度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籌資標準和待遇水準的通知》(津人社局發〔2016〕109號),規定自2017年1月1日起執行新的大病保險籌資標準和待遇水準。

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就是在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人員患大病發生高額醫療費用的情況下,對城鄉居民醫保補償後需個人負擔的合規醫療費用再給予保障的一項制度性安排。凡是參加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人員,直接納入大病保障。

2017至2019年度,我市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籌資標準為每人每年40元。

在一個年度內,參保人員患病住院(含門診特定疾病),在基本醫療保險報銷後,政策範圍內個人負擔部分的醫療費用,累計超過2萬元至30萬元以下部分,納入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具體標準如圖所示:

參加天津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人員,其患病住院(含門診特定疾病)治療發生的醫療費用,經基本醫療保險報銷後,在政策範圍內年度累計個人負擔金額超過上一年度天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超過的部分納入城鄉居民大病保險保障範圍。

其中政策範圍內指的是:在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符合本市“醫保三目”範圍的住院、門特醫療費用。“醫保三目”包括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診療專案目錄暨醫療服務設施標準。

此外,參保人員轉外地住院或在外地發生的急症住院,也納入大病保險給付範圍。

醫療

白內障援助複明專案

2017年度“慈善光明行”白內障援助複明專案工作會議昨日召開。據瞭解,2017年“慈善光明行”白內障複明援助行動的援助物件和標準是:一是持有本市醫保70歲以上老人、低保特困戶、政府優撫物件的白內障患者,使用本活動指定晶體,可享受市慈善協會給予患者手術自費部分的全額援助。二是持有本市醫保50-70歲老人,使用本活動指定晶體,需自付900元。援助患者數量為1000名。

醫藥耗材加成今年取消

為解決市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本市在去年取消全市公立醫院藥品加成基礎上,今年將取消耗材加成,以減輕患者就醫負擔。到今年底,公立醫院藥占比總體降至30%(不含中藥飲片),百元醫療收入(不含藥品收入)中消耗的衛生材料降至20元以下。

分級診療

今年,本市作為全國分級診療的試點城市,將以家庭責任醫生和醫聯體這樣的具體方式切實推進分級診療工作。

去年12月25日,家庭醫生簽約制在和平、河東和北辰三區啟動試點工作。家庭醫生團隊可為簽約居民提供預約診療、轉診服務,患者還能享受到長處方和報銷比例提高5%的優惠政策。從4月份開始,家庭醫生簽約工作將在全市推廣。

目前,本市16個區都已在各自區域建立了醫聯體,在此基礎上,今年,本市還將深化醫聯體制度建設。根據國家提出的醫聯體建設指導性意見,今後,本市要分別建立區域性醫聯體、醫共體、專科醫聯體以及遠端會診四類醫聯體的模式。

據瞭解,今年本市將在鞏固高血壓、糖尿病分級診療的基礎上,把結核病、冠心病、腦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納入分級診療試點病種。逐步將常見病、多發病診療及康復、健康管理、臨終關懷等醫療服務下沉到基層。

智慧醫療

推進人口健康資訊化基礎設施建設,構建面向公眾的人口健康資訊查詢平臺。推進人口健康資訊互聯互通,加大力度落實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院資訊化建設三年行動任務,實施電子病歷和健康檔案共用文件規範建設,全市80%的三級以上醫院電子病歷系統達到三級標準。實施便民惠民項目,推進智慧門診建設。

按病種付費

日前,市人力社保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衛生計生委、市財政局聯合印發《關於開展基本醫療保險按病種付費和收費試點工作的通知》,決定在實施公立醫院改革的三級醫保定點醫院,開展首批按病種付費和收費改革試點,參保患者病種費用負擔將整體降低30%。

此次首批按病種改革試點涵蓋老年白內障、冠狀動脈搭橋術、鞘膜積液、卵巢囊腫、結節性甲狀腺腫、急性闌尾炎、腰椎間盤突出症等常見的110個病種,包括外科病種46個、心臟科病種22個、骨科病種17個、婦科病種17個、眼科病種8個。試點醫院涵蓋本市實施公立醫院改革的全部三級醫保定點醫院。

(點擊可查看大圖)

首批異地就醫聯網結算

目前,天津市社保中心已完成首批33家異地就醫定點醫療機構網路聯調測試及實地測試工作,具備上線條件。北京市、河北省和吉林省的異地安置退休人員在當地進行登記後,可以在我市開通醫院直接刷卡,進行住院醫療費用結算。

本市首批異地就醫聯網結算定點醫療機構包括: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天津市腫瘤醫院、天津市人民醫院、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分院、天津市第四中心醫院、天津市第五中心醫院、天津市中心婦產科醫院、天津市胸科醫院、天津市環湖醫院、天津市眼科醫院、天津市天津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天津市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天津市北辰醫院、天津市泰達醫院、天津市寶坻區人民醫院、天津市薊州區人民醫院、天津市靜海區醫院、天津市甯河區醫院、天津市武清區人民醫院、中國人民武裝員警部隊後勤學院附屬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五四醫院、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空港醫院、天津市職業病防治院(工人醫院)、天津市南開區三潭醫院、天津市黃河醫院、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濱海醫院、天津市濱海新區漢沽中醫醫院。

京津冀共用影像檢查資料

日前,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衛生計生委研究決定,從2017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三地醫療機構醫學影像檢查資料共用試點工作。這是繼京津冀醫療機構檢驗結果互認試點工作後,三地衛生計生部門推出的又一重要民生舉措,對於方便患者就醫、減輕患者負擔、降低醫療費用、提高區域內醫療資源使用效率和醫療同質化水平均具有積極意義。首批涉及X光片、CT、核磁共振等17項檢查項目。參與試點的26家天津醫院:

加強心血管病防治

天津市2017年20項民心工程提出,今年本市將完善基層醫療服務。加強心血管病防治,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地醫院、體檢中心心血管病防治網路,開展國家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篩查和綜合干預,初篩3.6萬人,管理高危物件9000人。

政府購買10類養老服務專案

本市明年將向社會力量購買10類養老服務專案,評估等級為3A及以上的社會組織可優先獲得政府購買的這10類專案。這些專案包括:基本養老規劃與政策研究,基本養老資訊收 集、資訊系統建設及維護等管理工作,公辦養老設施管理與維護服務,居家養老服務、護理服務及日間照料,社區助餐服務(包括社區食堂、中央廚房等),失智失能老人養老服務,養老服務和服務機構評估、老年人身體狀況評估,養老機構管理服務人員培訓,臨終關懷服務,其他政府委託的基本養老服務。

居家和社區養老

加大基礎設施建設

在推進社區養老服務方面,市人大代表、市民政局局長吳松林表示,今年本市將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新建30個照料中心或農村幸福院;推動社區老年日間照料中心運營改革,使其兼具社區養老、居家養老、照料服務功能;探索社會力量興辦老年日間照料中心。

推進智慧居家養老服務入社區

扶持“互聯網+養老”的企業和社會組織開展線上線下服務,在社區落地、進入家庭,服務覆蓋擴展100個社區,受益老年人擴展到100萬,逐步使智慧化成為本市養老服務的主要方向和重要手段。

養老機構

鼓勵收住失能老年人

本市將進一步降低門檻,簡化審批程式,提高養老機構收住失能老年人運營補貼標準,通過差別化補貼,鼓勵養老機構收住失能老年人,緩解失能老年人家庭護理負擔。

同時,推進公辦養老機構服務轉型。採取“公開輪候、評估入住”的辦法,使公辦養老機構在保障特困老年人自願入住的基礎上,加速轉向以收住失能老年人為主。

看“級”選擇養老機構

從2016年11月起,本市開始對養老機構進行等級評定,到2016年12月27日,首批60家養老機構的等級評定工作已經完成。

本市養老機構等級評定由市民政局指定的協力廠商機構負責,從規模及床位利用率、環境建築與設施設備、服務提供與品質控制、機構管理與制度建設、運營情況與發展等5方面為養老機構打分。

根據《天津市養老機構等級劃分與評定標準》,全市養老機構將被劃分為四個等級,即:一級、二級、三級、四級。其中,一級分為達標和不達標;二級、三級、四級,每級再分為甲等和乙等。四級甲等為最高。

社會救助

4月1日起,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將調整社會救助範圍和標準。本市建立城鄉統一的低保標準,將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統一調整為860元。同時,統一城鄉低收入家庭範圍和救助標準。將城鄉低收入家庭範圍統一調整為家庭月人均收入860元至1290元;城鄉救助標準統一調整為每戶每月258元。

降低失獨老人救助門檻

“失獨家庭”指獨生子女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不能再生育和不願意收養子女的家庭。

今年,本市將加大對失獨家庭的幫扶力度。失獨家庭申請低保時,將家庭收入按城鄉低保標準的50%進行扣除,降低申請門檻;將家庭財產符合本市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相關規定,人均月收入高於城鄉低保標準且低於低保標準的150%的失獨家庭納入低收入家庭救助,享受相關救助待遇。

對於有意願選擇機構養老的失獨老人,優先安排入住國辦養老院。對於想在家養老的,利用日間照料服務中心將服務送到失獨老人家中。

文體

天津市2017年20項民心工程提出,今年本市將豐富群眾文化生活。舉辦名家經典惠民演出季,演出劇碼100台,其中精品劇碼30台,演出總場次不少於200場。在全市公共圖書館(含少兒圖書館)開展中文外借圖書免押金借閱服務。

今年本市將推進全民健身運動。加強健身設施建設,新建侯台城市公園體育園、水上公園環東湖健身步道,新建更新健身園800個,新建籠式足球場等多功能運動場100個。推廣居民和村民健身會100個,創編推廣第三套市民廣播體操,舉辦“迎全運”全民健身系列活動。

這麼一大波好消息,還不快告訴老朋友!

記者 | 顧穎

編輯 | 馮晗

綜合 | 天津廣播、天津日報、北方網、今晚報、每日新報、天津政務網等

天津廣播新媒體編輯部獨家出品

歡迎分享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