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是一份接地氣的資料方案!——能源化工生產管理資料分析

文| 帆軟資料應用研究院 船長

更多大資料資訊和企業案例可關注 :知乎專欄《帆軟資料應用研究院》

筆者最近參加了帆軟上海的化工行業沙龍,與眾多知名化工企業CIO聊天,有不少思考與收穫。

今天就就來談談能源化工生產管理資料分析,說是能源化工業,但其他行業也都可參考!

能源化工行業有什麼特點?

能源化工行業資源密集、技術密集、設備密集、人員密集、高度封閉。(能源化工行業特點研究可看之前的文章:《如何引導企業資料“價值變現”,看能源化工業的資料化管理》

能源化工生產管理有什麼特點?

在生產管理上,資源依賴性強、技術依賴性強、生產流程特殊、設備專業化強。

由於能源化工行業的生產特點,大部分企業都非常重視程序控制方面的系統建設,在重要的裝置上都實施了自動化控制系統DCS或PLC,並且注重即時資料的採集、存儲及整理,實現了過程監控。為了優化生產過程管理,MES也廣泛應用了。而更上一層的ERP系統,實現了資源和業務管理。這主要的三層系統,為我們企業提供了大量的業務資料和生產過程資料。

生產運營分析體系有哪些模組?

能源化工企業的生產運營分析體系,可以從兩條線梳理。一條是根據企業經營指標核算方式,也就是集團到分廠、分廠到各車間、各車間到各工藝流程再到具體的設備。這條線路執行下來,主要分析的是生產運行狀態、產量、品質、能耗、儲量等等,關注的是每個環節生產出來的成品(含廢品)的指標和綜合績效。另一條是根據企業的經營管理職權分配,

也就是高層企業總覽,中層的生產、物料、品質、倉儲等管理,到具體的生產線的操作小組。這條線路下來,關注的是每個具體環節的效率和效益

筆者今天主要和大家探討的是第二條線路。生產運營詳細劃分為8大模組:企業總覽、生產運營管理、物料管理、KPI管理、能源管理、HSE管理、工廠模型,

各模組中關鍵的分析主題我做了如下一張圖。

都是報表,沒什麼的新鮮的啊?

生產運營分析體系,核心是如何做生產運營分析,報表是最後的展現形式,這背後其實還有個關鍵點:報表之間的邏輯。

不同的報表解決了生產運營資料到資料監控的邏輯,不同報表之間的先後解讀關係則是生產運營的業務指導方式。這些報表從哪裡來?

有個好消息:企業的MES、ERP中,有不少能用得上的報表,甚至有些規劃到位、實施完整的項目,加上後期的良好運維,相當數量的報表都能“直接使用”。也就是說,各個業務系統之中已經存在分散的生產運營報表和分析。但“直接使用”僅僅指的是可以內容可用,這要起到作用,還需要轉化。想一般報告需要列印成冊給領導一樣,我們的報表和分析也會被要求從MES、ERP等系統介面轉換為PPT或者紙質檔。而現如今,大屏和移動端展現成為趨勢。

有個新挑戰:企業越來越重視資料資產的價值,企業也開始明確要資料驅動生產運營戰略,可是資料怎麼驅動,sql取數+excel 做報表趕不上企業需求,傳統BI的報表系統也只能滿足少數高層,我們的生產運營如何實現資料驅動?

下面筆者從生產即時監控、庫存、設備運行狀況、廠部月會、集團辦公室會議等方面來分享下心得。

生產運營監控分析

如下是生產綜合管理的一個辦公室大屏,也就是掛在辦公室牆上,或者放在單獨的一張顯示器上應用。我們可以直接從“生產進度展示“看板部分監測到原料煤、甲醇、煤焦油等銷量和產量情況。從”庫存展示“看板部分清晰看到甲醇儲量超高預警,而粗苯、硫氫、液氧庫存處於低位。”重大事件“看板部分滾動最新生產事件。”設備運行狀況展示“看板部分監測和預警生產線設備的運行時長,部分設備已經超負荷運行。補充的”原料成本趨勢展示“和”經濟技術指標成果展示“則把不同分廠績效、不同產品績效綜合分析展示,讓能及時關注生產效益。除了埋頭苦幹,狠抓生產效率;不忘分析,關注產品效益。

(附上一張供銷存主題的辦公室大屏案例圖)

廠務月度彙報

企業一般都會有定期的會議,但是會議可能多半沒有和企業經營報表與分析關聯。這樣會議不是解決問題,而是成了情況通報會。由於這樣的會議對解決生產問題幫助不大,所以往往被擠佔,真正的經營分析會議寥寥無幾。

我們將經營分析與會議體系結合,實現“開A會議用A報表組合,開B會議用B報表組合”。明確經營指標的分析頻率,把使用報表分析和會議結合起來。我們看下“廠務會上產彙報”(截圖資料已脫敏)如何成為企業管理的發動機。

月度總產值35億元,環比上升3.45個百分點,但是同比下降3.57個百分點。說明上月(2016年9月)生產,對比近期,有所提升,但是對比往年同月,仍有下降。結合該公司經營背景:本年度(2016年)生產有所調整,我們重點關注的是環比資料。環比上升,說明生產能力正在逐步提高,這是可喜的好消息。再看產銷存分析,產品期末庫存大於期初庫存,月度銷量低於產量,只達到了87.4個百分點。考慮到目標是減少庫存,那麼顯然應該重點關注銷量是否可以提升,或者是否考慮適當降低該系列產品產量。分析日產量完成率,明顯發現,生產重點放在了斜鋼和半鋼上,超額完成2倍。而全鋼生產只達到了計畫的37.47個百分點。如此重大的產品生產配比,必然是需要生產部門來會上解釋,然後做出決策,是繼續保持還是要調整生產,保證全鋼生產。前面我們看到產值環比上升,半鋼、斜鋼超額生產。煉焦庫存量已經到了最低安全庫存邊緣,急需幹預處理。最終,一張報表結合其他報表,確定下來是調整生產還是調整銷售。用資料來支撐決策,建立參會人員信服的業務處理流程。

集團會議大屏

集團會議大屏,核心要點是兩個實實在在的詞:好看、整合。如何理解好看?從IT供應商到我們的能源化工企業,甚至整個社會市場,大家基本公認,大屏就是要好看,要炫(輪播效果、3D效果、聲光交互等),這塊典型的就是各種開源的外掛程式做出來的效果。筆者認為,企業將效益,講利潤,如果確實需要酷炫效果來爭取高層認可、同行認可、甚至一些政治資源,大屏酷炫還是相當必要的,這就是實用價值。如何理解整合?我們看下面第一個應用插圖。集團會議室將MES系統的生產頁面直接掛到資料分析平臺中,與下面第二個應用插圖同在一個門戶下。高層會議直接利用一個大屏,通過頁面切換,直接能分析不同系統的資料。中層進行彙報,無需PPT支撐即可,而且這些都是實際業務系統運營的即時資料,一般在企業的管理制度下,無法作假或者美化。無法增刪改指標和報表來突出經營政績,隱藏業務問題。

可不可以不整合呢?這個沒有標準答案。從經驗來看,領導對OA、ERP、MES,以及其他生產系統中的報表關注是積極有限的,甚至好些半年都不一定登錄兩次。那領導想要的分析,MES裡面有,可他卻看不到,怎麼辦?是讓領導改變,增加高層的辦公時間還是我們尋求其他方案,節約高層時間?對於決策層,用有限的金錢換決策層的時間,從長遠來看,是正確選擇。

今天重點聊的是能源化工的生產模組,關於銷售、供應鏈等模組的資料分析,可以翻看筆者的另一篇文章(本文開頭有連結)。

前文一些當下心得,筆者不是能源化工行業的專家,可能不少謬誤,歡迎指正,也歡迎留言交流下你做的資料分析工作或對生產大屏報表的見聞。聽說大家都很喜歡資料分析模組化的指標體系,來,附上一張!

這要起到作用,還需要轉化。想一般報告需要列印成冊給領導一樣,我們的報表和分析也會被要求從MES、ERP等系統介面轉換為PPT或者紙質檔。而現如今,大屏和移動端展現成為趨勢。

有個新挑戰:企業越來越重視資料資產的價值,企業也開始明確要資料驅動生產運營戰略,可是資料怎麼驅動,sql取數+excel 做報表趕不上企業需求,傳統BI的報表系統也只能滿足少數高層,我們的生產運營如何實現資料驅動?

下面筆者從生產即時監控、庫存、設備運行狀況、廠部月會、集團辦公室會議等方面來分享下心得。

生產運營監控分析

如下是生產綜合管理的一個辦公室大屏,也就是掛在辦公室牆上,或者放在單獨的一張顯示器上應用。我們可以直接從“生產進度展示“看板部分監測到原料煤、甲醇、煤焦油等銷量和產量情況。從”庫存展示“看板部分清晰看到甲醇儲量超高預警,而粗苯、硫氫、液氧庫存處於低位。”重大事件“看板部分滾動最新生產事件。”設備運行狀況展示“看板部分監測和預警生產線設備的運行時長,部分設備已經超負荷運行。補充的”原料成本趨勢展示“和”經濟技術指標成果展示“則把不同分廠績效、不同產品績效綜合分析展示,讓能及時關注生產效益。除了埋頭苦幹,狠抓生產效率;不忘分析,關注產品效益。

(附上一張供銷存主題的辦公室大屏案例圖)

廠務月度彙報

企業一般都會有定期的會議,但是會議可能多半沒有和企業經營報表與分析關聯。這樣會議不是解決問題,而是成了情況通報會。由於這樣的會議對解決生產問題幫助不大,所以往往被擠佔,真正的經營分析會議寥寥無幾。

我們將經營分析與會議體系結合,實現“開A會議用A報表組合,開B會議用B報表組合”。明確經營指標的分析頻率,把使用報表分析和會議結合起來。我們看下“廠務會上產彙報”(截圖資料已脫敏)如何成為企業管理的發動機。

月度總產值35億元,環比上升3.45個百分點,但是同比下降3.57個百分點。說明上月(2016年9月)生產,對比近期,有所提升,但是對比往年同月,仍有下降。結合該公司經營背景:本年度(2016年)生產有所調整,我們重點關注的是環比資料。環比上升,說明生產能力正在逐步提高,這是可喜的好消息。再看產銷存分析,產品期末庫存大於期初庫存,月度銷量低於產量,只達到了87.4個百分點。考慮到目標是減少庫存,那麼顯然應該重點關注銷量是否可以提升,或者是否考慮適當降低該系列產品產量。分析日產量完成率,明顯發現,生產重點放在了斜鋼和半鋼上,超額完成2倍。而全鋼生產只達到了計畫的37.47個百分點。如此重大的產品生產配比,必然是需要生產部門來會上解釋,然後做出決策,是繼續保持還是要調整生產,保證全鋼生產。前面我們看到產值環比上升,半鋼、斜鋼超額生產。煉焦庫存量已經到了最低安全庫存邊緣,急需幹預處理。最終,一張報表結合其他報表,確定下來是調整生產還是調整銷售。用資料來支撐決策,建立參會人員信服的業務處理流程。

集團會議大屏

集團會議大屏,核心要點是兩個實實在在的詞:好看、整合。如何理解好看?從IT供應商到我們的能源化工企業,甚至整個社會市場,大家基本公認,大屏就是要好看,要炫(輪播效果、3D效果、聲光交互等),這塊典型的就是各種開源的外掛程式做出來的效果。筆者認為,企業將效益,講利潤,如果確實需要酷炫效果來爭取高層認可、同行認可、甚至一些政治資源,大屏酷炫還是相當必要的,這就是實用價值。如何理解整合?我們看下面第一個應用插圖。集團會議室將MES系統的生產頁面直接掛到資料分析平臺中,與下面第二個應用插圖同在一個門戶下。高層會議直接利用一個大屏,通過頁面切換,直接能分析不同系統的資料。中層進行彙報,無需PPT支撐即可,而且這些都是實際業務系統運營的即時資料,一般在企業的管理制度下,無法作假或者美化。無法增刪改指標和報表來突出經營政績,隱藏業務問題。

可不可以不整合呢?這個沒有標準答案。從經驗來看,領導對OA、ERP、MES,以及其他生產系統中的報表關注是積極有限的,甚至好些半年都不一定登錄兩次。那領導想要的分析,MES裡面有,可他卻看不到,怎麼辦?是讓領導改變,增加高層的辦公時間還是我們尋求其他方案,節約高層時間?對於決策層,用有限的金錢換決策層的時間,從長遠來看,是正確選擇。

今天重點聊的是能源化工的生產模組,關於銷售、供應鏈等模組的資料分析,可以翻看筆者的另一篇文章(本文開頭有連結)。

前文一些當下心得,筆者不是能源化工行業的專家,可能不少謬誤,歡迎指正,也歡迎留言交流下你做的資料分析工作或對生產大屏報表的見聞。聽說大家都很喜歡資料分析模組化的指標體系,來,附上一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