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老許遊天下:非洲的希望之星

【金秋會】會員【老許遊天下】授權發表。

迦納是西部非洲一個值得拜訪的國家。她位於象牙海岸與多哥兩國之間,南臨大西洋的幾內亞灣,北靠布吉納法索,人口2740萬,國土面積238537平方公里,

與我國的廣西自治區相似。

早在西元3-4世紀,這裡就曾經建立了古迦納王國。到了15世紀,葡萄牙人、荷蘭人以及英國人先後入侵使之成為殖民地,當時被稱為"黃金海岸"。1957年,迦納脫離英國宣佈獨立,1960年正式建立共和國。毎逢獨立日(3月6日),在迦納首都阿克拉的獨立廣場都會舉行隆重的閱兵儀式。我們是2017年3月1日到達阿克拉的,正好趕上一場閱兵預演,對迦納的參觀遊覽便從這裡開始了。

阿克拉獨立廣場

閱兵預演進行中(二幅)

在獨立廣場正門的對面, 是莊重雄偉的凱旋門。"自由、正義"以及"1957"(獨立起始年)醒目地刻在門楣上,整個建築的上方是爍爍生輝的巨大黑色五角星,它是迦納的國家標誌,在國旗和國徽上都有它的身影。黑色代表他們的膚色,五角星象徵自由和希望的北極星。

凱旋門上的黑色五角星爍爍生輝

阿克拉最大的清真寺

國家博物館

中國駐迦納大使館

恩克魯瑪是迦納的第一任總統,也是非洲統一組織和不結盟運動的發起人之一,深受迦納及整個非洲人民的喜歡和愛戴。他的陵園坐落於阿克拉市中心一處幽靜的地方,是遊人必到的重要景點。

恩克魯瑪總統陵園

恩克魯瑪總統雕像及陵墓

某次事件使恩克魯瑪總統的雕像遭到破壞而身首分離,後來重修者並沒有將雕像復原,而是尊重了既成的事實。舊雕像被安置在陵墓的側面,以便人們銘記歷史。

這樣的安置是否有些特別?

阿克拉還有一個很有味道的地方是由英國殖民者建立的詹姆斯小鎮。

詹姆斯小鎮

百年歷史的燈塔

漁村及碼頭(二幅)

從首都阿克拉向西北方向大約250公里,是迦納的第二大城市庫馬西。這裡有一處直徑大約10公里的神秘湖泊---博蘇姆推湖,其幾乎完美的圓錐形被譽為世界上最圓的湖。科學家們認為,在130萬年前,一顆隕星撞擊地球從而形成了現在深達70米深的隕坑湖。

風光旖旎的博蘇姆推湖

湖畔

依湖而居的漁民

古時的庫馬西是當時西非最強大的"阿散蒂王國"的首都,目前這裡依然保存著當時的一些建築及物品,其中有一個皇家使用的金凳子,是舉世罕見的無價之寶。

阿散蒂王宮

阿散蒂國王的畫像(注意:他的頭上方就是那個價值連城的金凳子)

金凳子在阿散蒂王國是權力的象徵,當年英國殖民軍進攻迦納,阿散蒂人民進行了長達數十年的抗爭。1896年,英軍終於攻陷庫馬西並逮捕了國王。但阿散蒂人巧妙地藏起國王的金凳子,並以此為號召,一次次地發動了反抗殖民者的起義和鬥爭。

縮小版的金凳子(複製品)

還有一個故事:據說在若干年前有一把插在泥土裡的寶劍,由於無人能夠拔起被稱為神劍。後來殖民者發現了,他們便實施了一系列的搶奪手段,甚至動用了挖掘機,但是寶劍若隱若現,殖民者始終無法得到它,最後無功而返。如今這把寶劍依舊插在原地,只是到目前為止仍無人能將其拔起,拳王阿裡來此訪問時,也嘗試過,結果還是甘拜下風。

藏劍亭坐落在一個醫療機構的院子裡

神奇故事娓娓道來

真劍就藏在這個枯井裡

對,就是這樣一把劍(複製品)

阿散蒂的民居是西非地區最具特色的建築精品。因其獨特的造型、結構、裝飾及功用等,於198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世界文化遺產阿散蒂傳統建築

注意牆壁和基座上獨一無二的裝飾花紋

阿散蒂人後裔

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在哪裡?答案是迦納。西非第二大河沃爾特河在迦納境內綿延1100公里,最後注入大西洋,被譽為迦納的母親河。其下游築有阿科松博水壩,從而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沃爾特人工湖,面積達到8482平方公里。

沃爾特人工湖及阿科松博水壩

船遊沃爾特河

沃爾特河兩岸風光(三幅)

在整個非洲被殖民的過程中,有一段歷史讓人倍感屈辱和難以釋懷,那就是臭名昭著的奴隸貿易。由於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迦納是奴隸貿易的集散地和中轉站。

被保存完好的海岸角奴隸堡和埃爾米納奴隸堡是見證奴隸交易的最好歷史實物。兩座城堡相距不遠,位於迦納南部海岸,是非洲通往美洲的門戶。由於時間原因,我們重點入內參觀了海岸角奴隸堡。

海岸角奴隸堡外觀

海岸角奴隸堡內景

炮臺(二幅)

關押黑奴的地牢

不歸門—黑奴從這裡走出,飄洋過海,一去不返

美國總統奧巴馬曾於2009年訪問過這裡

埃爾米納奴隸堡雖比海岸角奴隸堡的規模稍小,但修建的時間更早。只是因時間關係,沒有入內參觀。

埃爾米納奴隸堡(二幅)

奴隸堡的周邊散佈著許多漁村、漁港,一些漁民在從事各種生產、勞作,值得觀光和拍攝。

漁村

漁港

曬魚幹

漁船與漁網

最後,我們來到距離海岸角不遠的卡昆國家公園,那裡有一個非洲乃至世界都非常有名的森林吊橋。

茂密的卡昆森林

漫步森林吊橋(二幅)

Tips(景點總匯)

阿克拉(首都):獨立廣場、凱旋門、國家博物館、恩克魯瑪總統陵園、詹姆斯小鎮

阿達:沃爾特河及出海口

霍城:沃爾特人工湖及阿克松博水壩

庫馬西:博蘇姆推湖、阿散蒂傳統建築、王宮、文化中心、Kongo smoky劍亭

海岸角:海岸角奴隸堡、埃爾米納奴隸堡、埃爾米納漁村、卡昆國家公園

迦納遊覽地圖

舊雕像被安置在陵墓的側面,以便人們銘記歷史。

這樣的安置是否有些特別?

阿克拉還有一個很有味道的地方是由英國殖民者建立的詹姆斯小鎮。

詹姆斯小鎮

百年歷史的燈塔

漁村及碼頭(二幅)

從首都阿克拉向西北方向大約250公里,是迦納的第二大城市庫馬西。這裡有一處直徑大約10公里的神秘湖泊---博蘇姆推湖,其幾乎完美的圓錐形被譽為世界上最圓的湖。科學家們認為,在130萬年前,一顆隕星撞擊地球從而形成了現在深達70米深的隕坑湖。

風光旖旎的博蘇姆推湖

湖畔

依湖而居的漁民

古時的庫馬西是當時西非最強大的"阿散蒂王國"的首都,目前這裡依然保存著當時的一些建築及物品,其中有一個皇家使用的金凳子,是舉世罕見的無價之寶。

阿散蒂王宮

阿散蒂國王的畫像(注意:他的頭上方就是那個價值連城的金凳子)

金凳子在阿散蒂王國是權力的象徵,當年英國殖民軍進攻迦納,阿散蒂人民進行了長達數十年的抗爭。1896年,英軍終於攻陷庫馬西並逮捕了國王。但阿散蒂人巧妙地藏起國王的金凳子,並以此為號召,一次次地發動了反抗殖民者的起義和鬥爭。

縮小版的金凳子(複製品)

還有一個故事:據說在若干年前有一把插在泥土裡的寶劍,由於無人能夠拔起被稱為神劍。後來殖民者發現了,他們便實施了一系列的搶奪手段,甚至動用了挖掘機,但是寶劍若隱若現,殖民者始終無法得到它,最後無功而返。如今這把寶劍依舊插在原地,只是到目前為止仍無人能將其拔起,拳王阿裡來此訪問時,也嘗試過,結果還是甘拜下風。

藏劍亭坐落在一個醫療機構的院子裡

神奇故事娓娓道來

真劍就藏在這個枯井裡

對,就是這樣一把劍(複製品)

阿散蒂的民居是西非地區最具特色的建築精品。因其獨特的造型、結構、裝飾及功用等,於198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世界文化遺產阿散蒂傳統建築

注意牆壁和基座上獨一無二的裝飾花紋

阿散蒂人後裔

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在哪裡?答案是迦納。西非第二大河沃爾特河在迦納境內綿延1100公里,最後注入大西洋,被譽為迦納的母親河。其下游築有阿科松博水壩,從而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沃爾特人工湖,面積達到8482平方公里。

沃爾特人工湖及阿科松博水壩

船遊沃爾特河

沃爾特河兩岸風光(三幅)

在整個非洲被殖民的過程中,有一段歷史讓人倍感屈辱和難以釋懷,那就是臭名昭著的奴隸貿易。由於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迦納是奴隸貿易的集散地和中轉站。

被保存完好的海岸角奴隸堡和埃爾米納奴隸堡是見證奴隸交易的最好歷史實物。兩座城堡相距不遠,位於迦納南部海岸,是非洲通往美洲的門戶。由於時間原因,我們重點入內參觀了海岸角奴隸堡。

海岸角奴隸堡外觀

海岸角奴隸堡內景

炮臺(二幅)

關押黑奴的地牢

不歸門—黑奴從這裡走出,飄洋過海,一去不返

美國總統奧巴馬曾於2009年訪問過這裡

埃爾米納奴隸堡雖比海岸角奴隸堡的規模稍小,但修建的時間更早。只是因時間關係,沒有入內參觀。

埃爾米納奴隸堡(二幅)

奴隸堡的周邊散佈著許多漁村、漁港,一些漁民在從事各種生產、勞作,值得觀光和拍攝。

漁村

漁港

曬魚幹

漁船與漁網

最後,我們來到距離海岸角不遠的卡昆國家公園,那裡有一個非洲乃至世界都非常有名的森林吊橋。

茂密的卡昆森林

漫步森林吊橋(二幅)

Tips(景點總匯)

阿克拉(首都):獨立廣場、凱旋門、國家博物館、恩克魯瑪總統陵園、詹姆斯小鎮

阿達:沃爾特河及出海口

霍城:沃爾特人工湖及阿克松博水壩

庫馬西:博蘇姆推湖、阿散蒂傳統建築、王宮、文化中心、Kongo smoky劍亭

海岸角:海岸角奴隸堡、埃爾米納奴隸堡、埃爾米納漁村、卡昆國家公園

迦納遊覽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