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南京這個地方,不僅曾是中華民國的中樞,還是清代江南的政治中心

在民國舊都南京,總統府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裡曾是中華民國的政治中樞。民國元年1月1日,孫中山先生在此處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並組建中華民國。這裡見證了民國時期中國歷史的滄桑變化。

但總統府一開始並不叫總統府。在民國前,這地方一直是中國的政治重心之一。這次,小生和大家分享一下總統府過去的雲煙歲月。

青蔥年少

總統府最早建于明朝,當時朱元璋在統一全國的戰爭中,擊敗了佔據武漢的陳友諒。

為了鞏固政權,收買人心,他在洪武元年讓陳友諒的兒子陳理承襲他父親的漢王封號,並在明皇宮西側辟了一處地方作為漢王府,這就是總統府的起源。

朱元璋

繁華漸起

明末清軍入關後,清朝政府為了便於對南方的統治,在漢王府的基礎上先後設立了江甯織造署、江南總督署、兩江總督署。

其中設置的兩江總督署,管理今天江蘇、安徽、江西三省和上海市廣大地區。當時兩江地區是清王朝統治核心區,是清王朝的財賦重地,也是文化昌盛、經濟繁榮的人文薈萃之區。自然,兩江總督署便成為當時中國的重要政治重心。

康熙六下江南,四次居住在當年的江甯織造府,因此就把江甯織造府所在地稱為大行宮,並沿用至今。

慘遭毀滅

清朝後期歷史跌宕起伏,國勢風雨飄搖。1851年廣西爆發了著名的太平天國起義。1853年太平天國攻克南京後,洪秀全在兩江總督署原址建造宮殿,俗稱“天王府”。在那時的中國,外來侵略、民族戰爭交織在一起,掀起了一幕幕時代抗爭的高☆禁☆潮。

總統府作為歷史的見證者,默默注視著那世情的巨變。

但是,1854年,隨著清軍攻破天京,宮殿灰飛煙滅。

重生

所幸,總統府又活了過來。太平天國後,清廷重建兩江總督署,基本形成了今天的建築格局。而這時的歷史,距離兩江總督署變成眾人所熟知的總統府,

已經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