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在這個不缺錢的社會裡,為啥你卻這麼窮?

“貨幣超發”、“錢越來越不值錢”是近些年來人們常掛在嘴邊的話題,在當代的信用貨幣體系下,尤其是像我們這種經濟高速增長的國家,貨幣超發幾乎不可避免,君不見房價、物價都已經飛上天,

原地不動的只有收入水準。


前幾天,有人問小方,大家老講什麼“貨幣超發”、“流動性氾濫”,那社會上應該到處是錢,為啥錢流不到我這兒?

事實上,越是在貨幣超發的時代,馬太效應就越嚴重:有錢人的人會越來越有錢,沒錢的人會更加缺錢。

為什麼是這樣,下面小方就從經濟發展的三個階段來帶大家捋一捋其中的邏輯。

第一個階段:經濟高速發展,企業經濟效益很好。為了賺取更多的利潤,企業擴大生產,更多的商品被製造出來,基層員工們加班加點生產商品,工資收入也有所增加;

第二個階段:越來越多的商品被製造出來,但廣大群眾的收入增長是有限的,導致產能過剩,

再發展下去,就是企業關門,工人失業;

第三個階段:國家不能坐視工人大量下崗,經濟蕭條,就會施行寬鬆的貨幣政策來刺激經濟。但這些政策是宏觀層面上的,“多”出來的錢是通過寬鬆的信貸政策放出來的,不可能直接“流”到普通群眾的手裡。這些錢也不會進入實體經濟擴大生產,因為生產出來的商品依舊會過剩,所以逐利的的資本會更多的往阻力最小的方向流:流到股市裡,股市就成了瘋牛,流到樓市里,

房價就飆漲,這就是我們最近幾年看到的現象。


貨幣就像水一樣,會往阻力最小的方向流

一般人不會擁有大量的房產,普通散戶也是在牛市快要達到頂峰的才反應過來,慌忙沖入股市,反而充當了接盤俠。所以,普通人不僅沒有享受到貨幣超發的好處,

反而生活成本更高了(比如房租、物價上漲),與有錢階層的差距也更大了。

難道普通人就真的無法享受到貨幣超發的好處嗎?

前面已經講過,現在是信用貨幣時代,錢是從一筆筆的借貸中產生的。既然知道錢是通過信貸產生的,那你就可以通過貸款來使央行放水的錢流到自己這兒來——去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貸款。一般人能取得的貸款形勢主要有房貸、車貸、信用卡、消費貸等。

舉一個例子:2015年小方貸款50萬,首付50萬在某城市購買市值100萬房產一套,由於是熱點城市,房價上漲很快。兩年後的今天,小方的這套房產市值翻翻,達到200萬。

由於小方使用了杠杆,使用50萬撬動了100萬的資產,又因為樓市的上漲,目前資產市值更是達到200萬。如果小方使用更高的杠杆,比如首付25萬,購買兩套房產,那收益會更加可觀。

上面的例子並不是小方在空想,在過去的幾年裡,不少人都是依靠這個方法實現了財富的迅速增值。而那些沒有使用杠杆(貸款)的人,只是依靠工資收入,財富值遠遠的落在了後面。

這種方法還好使嗎?

依靠杠杆實現財富的快速增值,在過去的幾年裡確實是一個很好的方式,未來能不能用,還是要看貨幣政策會不會轉向。因為單純依靠刺激信貸來拉升經濟,就像一家企業只靠貸款融資來維持運轉,如果企業未來不能提升效益,這種方式總有用盡的時候。等到寬鬆的貨幣政策無以為繼的時候,也就是這種方法的失效之時。

不少人都是依靠這個方法實現了財富的迅速增值。而那些沒有使用杠杆(貸款)的人,只是依靠工資收入,財富值遠遠的落在了後面。

這種方法還好使嗎?

依靠杠杆實現財富的快速增值,在過去的幾年裡確實是一個很好的方式,未來能不能用,還是要看貨幣政策會不會轉向。因為單純依靠刺激信貸來拉升經濟,就像一家企業只靠貸款融資來維持運轉,如果企業未來不能提升效益,這種方式總有用盡的時候。等到寬鬆的貨幣政策無以為繼的時候,也就是這種方法的失效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