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遊記 山西平遙古城 “晉商”文化的發源地

我喜歡遊古城,喜歡古的那種韻味,那種文化。山西的平遙古城,是一座幾千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是目前我國唯一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古縣城。

古城裡面的地標性建築是市樓,市樓興建年代現無從考證,有明確記載的是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曾重建,據說在明朝相關文本中有平遙的記載。

市樓在平遙古城的位置,按今天來看的話,就是中央商務區,想一下當年,晉商在平遙雲集,市樓就是一個聚齊兒的地界,不少票號、商號就在市樓附近,今天,市樓一帶是平遙最熱鬧的購物街。

市樓,還與人類早期活動有關,先民開始群居的時候,

共食一井水,井邊就成了眾人相聚的地方,不免就有了以物易物的交易,這就成了市,因此“市井”就成為最初的市場。

記得古書《漢書貨殖傳序》言,
“凡言市井者,市,交易之處;井,共汲之所,故總而言之。”市井的含義有出處,可不是我編的。市井也成為交際場所,人一多便開始嚼舌根子,這就是市井文化。這意思是我編的。

在市井即市場處蓋上一個門樓子,也是可以稱作市樓的,還別說,

當地傳說在市樓附近有一口水井,裡面都是金水,可見市井和市樓是一脈相承的。不過這口金井找不見了,市樓上倒是懸掛有“金井古跡”匾。

直到今天,市樓還是市樓,至今同商業市場密不可分,沿街的商店一個挨著一個,叫賣聲此起彼伏,逛街者熙熙攘攘,

連門洞內鬥成了做小買賣的場所,幾塊古碑隱藏在市樓的角落,倒是現出了歷史般的淡定。

默默地矗立了幾百年的市樓,這老傢伙俯視著平遙街巷,看商海沉浮,聽市井之聲,品味著人間煙火。

清一代,晉商稱雄天下,平遙市面空前繁榮,當政者無不注重市容建設,而且商家也爭相資助。市樓於清代中晚期以及20世紀90年代曾先後數次修葺。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平遙古城民居,為磚牆瓦頂的木結構四合院為主,佈局嚴謹,左右對稱,尊卑有序。大家族則修建二進、三進院落甚至更大的院群,院落之間多用裝飾華麗的垂花門分隔。

民間有句俗語:“平遙古城十大怪”,其中一條是“房子半邊蓋。”

滄桑的古城平遙古城的交通脈絡由縱橫交錯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條蚰蜒巷構成。

民居院內大多裝飾精美,進門通常建有磚雕照壁,簷下樑枋有木雕雀替,柱礎、門柱、石鼓多用石雕裝飾。

山西平遙古城 “晉商”文化的發源地,古味濃郁,古建築依舊,古文化源遠流長。

清一代,晉商稱雄天下,平遙市面空前繁榮,當政者無不注重市容建設,而且商家也爭相資助。市樓於清代中晚期以及20世紀90年代曾先後數次修葺。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平遙古城民居,為磚牆瓦頂的木結構四合院為主,佈局嚴謹,左右對稱,尊卑有序。大家族則修建二進、三進院落甚至更大的院群,院落之間多用裝飾華麗的垂花門分隔。

民間有句俗語:“平遙古城十大怪”,其中一條是“房子半邊蓋。”

滄桑的古城平遙古城的交通脈絡由縱橫交錯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條蚰蜒巷構成。

民居院內大多裝飾精美,進門通常建有磚雕照壁,簷下樑枋有木雕雀替,柱礎、門柱、石鼓多用石雕裝飾。

山西平遙古城 “晉商”文化的發源地,古味濃郁,古建築依舊,古文化源遠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