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43年前的5.11,雲南永善縣團結發生7.1級強烈地震!

▲牆壁用石塊砌成的校舍全部倒塌

1974年5月11日淩晨3時25分,

在昭通地區大關,永善兩縣交界處的團結,木杆鄉一帶(北緯28.1度/東經103.9度)發生7.1級地震,震中烈度達九度。地震使永善、大關、鹽津、奚江以及四川雷波等縣30多個鄉鎮的房屋建築,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壞。

▲山岩崩塌形成堰塞湖

▲石橋欄杆被震落

▲鐵索吊橋被震壞

由於大量山體崩滑阻塞江河,毀壞房屋良田,壓死人畜。此次地震共死亡1423人,傷2000餘人,其中永善死亡717人,傷748人。倒塌房屋達28000餘間,

交通阻塞20餘天,破壞水利500餘頃,耕地4萬畝。是雲南省較大的一次地震災害。

▲救援隊冒險通過山體崩塌區域

▲山體崩塌

“大女兒死在我的腳上,

二女兒死在了我的懷裡,我只有頭在牆外面。”想起1974年的那場地震,雷波縣渡口鄉下坪村60多歲的老人廖供珍仍然感覺後怕,親人離去了,但地震的傷痛還沒緩解。

提起地震,廖供珍悲痛萬分:當時自己剛生下老三,而老三由於疾病,於前兩天過世了。自己還沒滿月,只能躺在床上。大女兒5歲,二女兒3歲,自己在坐月子,老公是在樓上單獨睡的。地震來臨,瞬間的地動山搖之後,

牆倒向自己,自己隨後就什麼也不知道了。隱隱地聽到外面有人大聲喊地震了。不知道過了多久,老公和許多鄉親跑過來拉自己。當他們把自己和兩個女兒從泥牆下面扒出來的時候,女兒已經死了,而自己也受了很重的傷。老公是從樓梯上面滾下來的,腳已經被荊棘插滿,差不多廢了。之後自己被送往對面的山上休養,全部村民也在山上搭棚子睡覺。持續了近1年時間,
有的村民便回來了,而自己卻在棚子裡過了近2年時間。自己的身體康復之後,才回到原來的家裡,逐漸開始從事生產勞動。

▲崩塌將盤繞山坡的公路阻塞

▲土木結構的房屋被震垮

下坪村的佘啟秀家是當年地震中死人最多的一家,全家7個人同時被埋,最後搶救出來的時候,已經死了4個。父母親和2個兄弟在地震中喪生。

鹿角灣村的李康伍說,鹿角灣村在當年的地震中雖然僅死了1個人,但當時房屋大多數都垮塌了,四處都有石頭在飛,現在想起來還是後怕不已。

▲參加救援的解放軍戰士

1974年7月8日,在團結雙河村新橋二隊抗震救災的0277部隊高定安等5名戰士為保護群眾生命財產壯烈犧牲。

▲團結大地震搶險烈士陵園落成揭幕

▲祭陵緬懷烈士英魂

只有經歷地獄般的磨難,

才能煉出創造天堂的力量。

今天,團結大地震43周年,

悼念逝去的同胞!

▲土木結構的房屋被震垮

下坪村的佘啟秀家是當年地震中死人最多的一家,全家7個人同時被埋,最後搶救出來的時候,已經死了4個。父母親和2個兄弟在地震中喪生。

鹿角灣村的李康伍說,鹿角灣村在當年的地震中雖然僅死了1個人,但當時房屋大多數都垮塌了,四處都有石頭在飛,現在想起來還是後怕不已。

▲參加救援的解放軍戰士

1974年7月8日,在團結雙河村新橋二隊抗震救災的0277部隊高定安等5名戰士為保護群眾生命財產壯烈犧牲。

▲團結大地震搶險烈士陵園落成揭幕

▲祭陵緬懷烈士英魂

只有經歷地獄般的磨難,

才能煉出創造天堂的力量。

今天,團結大地震43周年,

悼念逝去的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