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韓國新總統!他曾是盧武鉉的智囊,也曾高考落榜,更是難民之子

5月10日淩晨,韓國中央選舉管理委員會發佈了最新消息,在第19屆總統選舉中,由共同民主黨推選的候選人文在寅,已然獲得多數選票,換而言之,他將成為韓國新一任總統。

文在寅,

他究竟是個怎樣的人?有著怎樣的過去呢?

街頭拉票的文在寅

盧武鉉的“影子”

首先,他不是素人,他曾被稱為盧武鉉的“影子”。

關心東亞政局的同學,應該都還記得盧武鉉,他是韓國第16屆總統——在任期間,韓國經濟曾保持4%的高增長率;而在對朝政策上,他也敢做敢為,

曾徒步穿越三八線,與金正日會談;他曾以“廉潔高效”著稱,然最終卻因樸淵次門事件的牽連,而聲譽盡毀,竟最終墜崖身亡!

而文在寅,正是盧武鉉的助手。1979年,他與盧武鉉一樣成了人權律師。隨後結為密友,在釜山開了一家律師事務所。而再往後,盧武鉉成了政界人物,他卻依舊做律師。直到2002年,他才正式進入政界,作為地區選舉對策委員會委員長,為盧武鉉助選,結果,

自然是成了!

盧武鉉上任之後,作為助選功臣,他也進入青瓦台,擔任民政首席秘書官。2006年更升任總統秘書室長,總攬青瓦台事務,換句話說,他就好比是曹操與荀彧、劉備與諸葛亮一般,成了盧武鉉的智囊,也因這個緣故,被認為是當時最具影響力的角色之一。

當然,後來大家都曉得,盧武鉉出事了,好在醜聞與文在寅無關,他也就此退隱,直到2016年,方才東山再起。

曾經的問題少年

其次,

他還曾是一個問題青年,曾蹲過大牢,曾高考落榜。

中學時代,他喝酒、抽煙,是有名的不求上進。

落榜!也許正是高考的失敗喚醒了一度在頹廢中沉淪的文在寅。洗心革面、重頭再來,畢竟天資還是有的,發奮苦讀一年的結果,是他以高分考進了慶熙大學。

慶熙大學是個什麼樣的學校,1996年至2006年,她在學科綜合評價中,是韓國的No.1,在韓國基本上就相當於中國的北大清華。

所以,

按照一般人的邏輯而言,文在寅的人生從此便該是順遂發達的,正所謂鯉魚躍龍門,既然已經躍上龍門,接下來就應該是做法官、檢察官、政務官,從科員、科長、處長、部長一步步幹上去。

但,文在寅卻實在是一個令普通人咂舌的人物。大學讀到三年級,他便去參加一次政治運動,因而被捕入獄,而在蹲完大牢之後又被徵兵入伍,做了幾年大兵,他加入的是特殊作戰部隊,當兵期間,

由於表現不錯,他曾獲特戰部隊“最優秀特戰軍人”表彰。而後再回校園。

然而,他又去示威,結果再次入獄。

文在寅(最右)與特戰隊同事

不過,對於文在寅而言,他還是有收穫的。這收穫便是愛情,在一次遊行中,他被催淚瓦斯所散發的煙霧熏倒在地,恰在此時有一位學妹送上手帕一塊。而在文在寅被拘留之後,這位學妹還專程去看望——最終的結局,是七年戀愛,終成夫妻。

現如今,這位昔日的學妹,成為了韓國第一夫人。

大學生時代的文在寅(最左側)與夫人金貞淑(左起第二位)

難民之子

文在寅還與朝鮮戰爭期間的“興南大撤退”有著密切聯繫。

“興南大撤退”

他,是誕生在朝鮮戰爭期間的一代。

1950年底,美軍發動耶誕節攻勢,結果在長津湖被擊敗,隨後美韓聯軍便自海上撤離,同時帶走數萬信仰基督教的朝鮮百姓,其中就包括文在寅的父母。

戰爭爆發,他的父母為了逃避戰亂,未必是真的有什麼政治選擇,總之是哪裡太平就往哪裡逃。

他,誕生在韓國南部的難民收容所。

因為這個緣故,他的童年是極其艱苦的,為了有口飯吃,他很小就得幹活,送煤餅、倒賣黃牛票,這些營生他都幹過。

或許,也正是因為這些早期的苦難經歷,他是一個很平民化的政治人物。據說在候選人的記者招待會上,他是少有的願意與上百位元記者一一握手、甚至連最後的攝像記者也不遺漏的候選人。

而且,他很久以來便養成了一種習慣,那就是不打高爾夫球,也不喝洋酒。

在競選總統之初,他還特意引用一句中國的古語,曰:“三年不鳴,一鳴驚人!”

這大概是說在之前的三年中,他曾一度隱退,不問世事。

從政的座右銘,文在寅則引用了《論語》裡的四個字:“政者,正也”。老實說,在韓國至今為止的總統史上,能做到這一點,太不容易了。

作者:司馬路

不過,對於文在寅而言,他還是有收穫的。這收穫便是愛情,在一次遊行中,他被催淚瓦斯所散發的煙霧熏倒在地,恰在此時有一位學妹送上手帕一塊。而在文在寅被拘留之後,這位學妹還專程去看望——最終的結局,是七年戀愛,終成夫妻。

現如今,這位昔日的學妹,成為了韓國第一夫人。

大學生時代的文在寅(最左側)與夫人金貞淑(左起第二位)

難民之子

文在寅還與朝鮮戰爭期間的“興南大撤退”有著密切聯繫。

“興南大撤退”

他,是誕生在朝鮮戰爭期間的一代。

1950年底,美軍發動耶誕節攻勢,結果在長津湖被擊敗,隨後美韓聯軍便自海上撤離,同時帶走數萬信仰基督教的朝鮮百姓,其中就包括文在寅的父母。

戰爭爆發,他的父母為了逃避戰亂,未必是真的有什麼政治選擇,總之是哪裡太平就往哪裡逃。

他,誕生在韓國南部的難民收容所。

因為這個緣故,他的童年是極其艱苦的,為了有口飯吃,他很小就得幹活,送煤餅、倒賣黃牛票,這些營生他都幹過。

或許,也正是因為這些早期的苦難經歷,他是一個很平民化的政治人物。據說在候選人的記者招待會上,他是少有的願意與上百位元記者一一握手、甚至連最後的攝像記者也不遺漏的候選人。

而且,他很久以來便養成了一種習慣,那就是不打高爾夫球,也不喝洋酒。

在競選總統之初,他還特意引用一句中國的古語,曰:“三年不鳴,一鳴驚人!”

這大概是說在之前的三年中,他曾一度隱退,不問世事。

從政的座右銘,文在寅則引用了《論語》裡的四個字:“政者,正也”。老實說,在韓國至今為止的總統史上,能做到這一點,太不容易了。

作者:司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