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秦始皇“焚書坑儒”平反,其實他早有另一手準備!

提到秦始皇那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是”焚書坑儒”,有多少人安撫不住心中的那朵小怒火?又有多少文人想破口大駡?秦始皇的一個小舉動讓多少珍貴的書籍毀於一旦,讓文人墨客不能研究歷史,

其實不然秦始皇在焚書坑儒的時候可是有備份的。

兵馬俑

秦始皇在同一六國,合併天下思想為一家,為了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考慮,必須統一學說才能穩定江山,如果經常有人聚在一起,說的不同,影響國家命脈。於是秦始皇同意李斯的說法,決定焚書坑儒。

兵馬俑

焚書坑儒的根本目的並不是想讓這些書籍從此消失,而是告誡老百姓,什麼書能看什麼書不能看,不能藏。其實秦始皇自己也明白,這些書只是不能給老百姓看,宮中還是有備份的,只是這些書中,有些詞語不利於秦國的和平統一,但還是有很多地方值得學習借鑒的。

所以說焚書坑儒只是一種手法,俗稱:殺雞儆猴,意思差不多,

這樣一來秦國人自然就不討論一些不利於國家的話題,這樣才能長治久安。

焚書坑儒

這樣看來焚書坑儒只是一個假像,因為絕大多數書籍都被完好無損的保存了下來,其實大家都忽略了一個罪魁禍首,他就是“項羽”。

項羽在攻入咸陽後,燒殺搶掠,

最後火燒秦宮,大火連燒三月,這才使得這些書籍從此付之一炬。還有一個原因是,在漢代以後對古籍的保存不是很完整,據史料記載,漢代約有80%的書籍現在已經不復存在了。

所以真相大白了:秦始皇焚書坑儒不是很多人想的那樣,一把火完事兒。從這一點來看秦始皇還是有很大的遠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