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全國經濟發展最不平衡的省份

隨著2016年全國地方GDP統計資料匯總,林林總總的各項資料引人關注。對於資料中揭示的一些問題也引發了廣泛的討論。從各省區總的情況來看,經濟發展最不平衡的省份當屬西部經濟和人口大省四川了。

我們先看看下面這張2016年四川省各市州GDP總量一覽表。

2016年四川省各市州GDP總量一覽表

成都以GDP12170億元位列全國第八,在同級別的15個副省級城市中更是排名第三,僅次於廣州和深圳,這樣的成績固然可喜。在四川省內成都一騎絕塵,

GDP足足是省內第二名綿陽的6.65倍。綜合其他省份的情況看,可以說四川省是經濟發展最不平衡的省份。除開成都,再不計入地廣人稀的阿壩州、甘孜州,以及人口少和轄區面積小的雅安、巴中的話,剩下的16個市州倒是比較均衡,大家彼此彼此,相差不多。

部分省份拔尖城市GDP情況概覽表

通過上面這張表,我們可以把四川省成都一家獨大的局面和全國部分兄弟省份做個比較。成都GDP占到了全省37.24%,雖然湖北省會武漢GDP占全省比重只比成都小一點,但湖北省第二梯隊的領頭羊宜昌和襄陽表現就比四川省的綿陽和德陽好得多了。其他經濟發達的省份內,第一名所占比重沒有超過25%的。而且經濟發達省份GDP前三名城市之間差距不大,

多數是一倍多,最多兩倍多,呈現出多極化均衡發展的健康態勢,與四川省的狀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川北大營-----綿陽

當初,四川省除了加速建設成都之外,也提出過“北安營、南開門”的發展戰略思想。就是在川北以綿陽為中心,依託區域重工和科技優勢,

打造現代化產業基地;在川南以宜賓為中心,依託長江黃金水道和川、渝、滇、黔結合部的區位優勢,著力現代內河航運和物流商貿。但從實際效果上看,北營安的不夠扎實,南門開得不夠敞亮。

川南大門-----宜賓

四川在成都發展取得階段性成果之後,

應該以成都為龍頭,合理調配資源,帶動其他市州共同發展,才能充分發揮各地優勢,盤活四川經濟。否則,成都難以擺脫外人“舉全川之力發展成都”的詬病。希望四川在新一輪經濟建設中能出現百舸爭流的大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