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水滸傳裡梁山好漢魯智深、林沖、晁蓋、宋江等面對逐客令時的表現

各位朋友,大家好,感謝你們點開閱讀,今天小編說說《水滸傳》這部大書裡的逐客令,說的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批評、指正,學無止境,唯批評才能進步。

欲逐還迎

逐客令,顧名思議就是趕客人走的意思。也就是說,一個客人來家裡很長時間了,他還沒有走的意思,那麼,怎麼辦呢?有朋友說,趕他走哇。是的,趕他走,這就叫逐客令。

可是,我們中國人比較含蓄,不大好意思趕客人走,結果弄得主人、客人都難受,最後連朋友都沒得做,《水滸傳》中就有這樣的例子,

在小編的記憶裡,梁山好漢中的魯智深、林沖、晁蓋、吳用、宋江等人就遭受過這樣的尷尬。

按出場順序,先來看一看魯智深。

魯智深在渭州三拳打死鎮關西後逃到雁門縣,在這裡他遇上了自己救下的金氏父女,其時,金翠蓮已傍上趙員外做了小三。魯智深逃亡了一個多月,終於在趙員外莊上找到了落腳點,住了六七日沒有走的意思,因此,趙員外不得不下逐客令,

不過,趙員外的逐客令很巧妙。

魯提轄

對於趙員外而言,他不缺錢,養幾個閒人還是養得起的,長期把魯智深養起來也不是問題。但是,這裡面不是錢的事兒,在小編看來,趙員外趕魯智深走,有這樣幾個原因:

第一,魯智深不拿自己當外人,以趙員外的恩人自居,

對趙員外不夠恭敬,認為自己與趙員外是平等的,因此,趙員外心裡不爽;

第二,魯智深一身的江湖氣,趙員外雖然也耍槍使棒,但他不是江湖中人,容忍不了這種江湖氣,更怕這種江湖氣給自己惹來麻煩;

第三,趙員外可能認為魯智深對金翠蓮抱有不良用心,害怕魯智深挖自己的牆角,趙員外不太相信路見不平一聲吼,他認為魯智深救金翠蓮是別有用心的,

是沖著美色去的。

總之,趙員外就是不想讓魯智深留在自己的莊上,而魯智深又不主動走,有點吃霸王餐的意思。趙員外左思右想,知道得罪不起魯智深,直接下逐客令會落個鎮關西的下場,所以做足了前☆禁☆戲,然後一通忽悠把魯智深弄到五臺山做了和尚,徹底斷了他勾搭金翠蓮的念頭。

雖然趙員外的這個逐客令非常巧妙,不動聲色的把魯智深趕走了,可是後來魯智深大鬧五臺山,給趙員外惹了個很大的麻煩,趙員外為此事花了不少銀子,看來這樣下逐客令也不是上上之策。

同樣的遭遇也讓林沖遇上了,林沖雪夜上樑山后,王倫也不想收留,所以也下了逐客令。王倫對待林沖就比較直接,直接了當的端出銀子讓他下山,林沖實在沒地方可去,所以還是死乞白賴的留在了梁山,這是王倫逐客令不成功的地方,也表明王倫沒有鐵了心的要把林沖趕走。

林沖

晁蓋、吳用、公孫勝、三阮、劉唐幹了黃泥崗大劫案後前來投靠梁山,王倫故技重演,用對付林沖的方法來對付他們,結果把自己的小命弄丟了。

相對于趙員外的逐客令而言,王倫的方法比較直接,可直接也不好,直接的結果就是把小命弄沒了,看來這種方法也不是好方法。

七星聚義

宋江殺了賤人閻婆惜走上江湖逃亡路後,分別去了白虎莊、柴家莊、清風山等地,他有沒有遇上逐客令呢?應該是沒有的,宋江是那種能夠反客為主的人,走到那裡他都要強出頭,面對強人,不管多麼強大的主人,也不好意思給他下逐客令,宋江是懂政治的人。

從逐客令上也能看出一個人的政治水準,相對來說,趙員外要比王倫高明許多,因為王倫的小命丟了,而趙員外卻能壽終正寢,如果王倫有趙員外這樣的政治手腕,不那麼直接,或許晁蓋、吳用等人也拿他沒什麼辦法。

如果王倫能活過來,小編一定要對他說,政治,你一定要懂政治!

那麼,怎樣下逐客令才更好呢?讀者朋友,要是你是當事人,你會怎樣處理呢?不妨說來聽聽,大家共同探討一下。

林沖實在沒地方可去,所以還是死乞白賴的留在了梁山,這是王倫逐客令不成功的地方,也表明王倫沒有鐵了心的要把林沖趕走。

林沖

晁蓋、吳用、公孫勝、三阮、劉唐幹了黃泥崗大劫案後前來投靠梁山,王倫故技重演,用對付林沖的方法來對付他們,結果把自己的小命弄丟了。

相對于趙員外的逐客令而言,王倫的方法比較直接,可直接也不好,直接的結果就是把小命弄沒了,看來這種方法也不是好方法。

七星聚義

宋江殺了賤人閻婆惜走上江湖逃亡路後,分別去了白虎莊、柴家莊、清風山等地,他有沒有遇上逐客令呢?應該是沒有的,宋江是那種能夠反客為主的人,走到那裡他都要強出頭,面對強人,不管多麼強大的主人,也不好意思給他下逐客令,宋江是懂政治的人。

從逐客令上也能看出一個人的政治水準,相對來說,趙員外要比王倫高明許多,因為王倫的小命丟了,而趙員外卻能壽終正寢,如果王倫有趙員外這樣的政治手腕,不那麼直接,或許晁蓋、吳用等人也拿他沒什麼辦法。

如果王倫能活過來,小編一定要對他說,政治,你一定要懂政治!

那麼,怎樣下逐客令才更好呢?讀者朋友,要是你是當事人,你會怎樣處理呢?不妨說來聽聽,大家共同探討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