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赴港上市一年後 浙商銀行A股上市時間尚難預估

於去年3月登陸H股的浙商銀行,在5月11日的銀監會例會上透露,

回歸A股的上市時間尚難以準確預估。

和很多銀行一樣,為更好地獲得資金補充,提高境內的品牌影響力,在成功赴港上市一年後,今年3月初,浙商銀行董事會審議通過了A股發行相關議案,擬在上交所發行不超過44.9億股的A股股票。不過,在5月11日的銀監會例會上,浙商銀行副行長徐仁豔透露,相關議案尚待5月底召開的股東大會審議及銀監會、證監會等監管機構核准,

將有序、穩定地推進後續資本補充事宜,爭取早日實現“A+H”兩地上市。

資料顯示,截至2016年末,浙商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和一級資本充足率均為9.28%,資本充足率11.79%。今年3月底發行21.75億美元境外優先股後,該行一級資本充足率和資本充足率有了進一步的顯著提升。

同浙商銀行一樣,已經赴港上市,正在A股大門外等候的,還有青島銀行、哈爾濱銀行、重慶銀行、鄭州銀行等。不過,除了等候上市,

今年以來,讓銀行業普遍感到較有壓力的,還有一行三會金融去杠杆的持續發力,令金融市場流動性持續收緊。近月來,已有多家企業取消或推遲發債,多隻企業債發行利率突破7%,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已升至3.7%。

郵儲銀行金融市場部副總經理薛宏立在此前一天的公開講話中還提到,市場甚至一度出現流動性的瞬間消失。比如在今年1月,曾出現某些股份制銀行沒券借錢的現象,

因為債券是有限的,到了某一點,質押回購時沒券了,這就形成了瞬間消失。

對於金融機構自身如何去杠杆,徐仁豔表示,一方面就是儘量降低存款的結構比重。“一般性存款不存在增加杠杆的概念,因為本身就是吸收公眾存款。所以我們降低和減少同類負債的控制、同類資金融入的比例。”徐仁豔說道。值得一提的是,同業業務正是此輪監管“開刀”的一個重要物件,

日前有調查顯示,很多銀行都已經收縮了同業“戰線”。

另外,容易暗藏風險的資產錯配行為,也是本輪監管整肅的一個目標。徐仁豔也指出,“杠杆問題可能都是機構自身有期限錯配的問題才會出現的。因此銀行在資產管理方面也要注重,尤其是在期限錯配方面儘量減少,雖然銀行不期限錯配也不可能,但要控制它的總量,當中就要把負債的期限來匹配,合理地來確定長期和短期的資產與負債比重,

相應的資產負債的均衡對應關係,減少錯配的部分。從而保證我們的資金流動性,前提下這個過程中我們自身的業務方面儘量減少期限錯配、減少同業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