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什麼我強烈反對大人對著孩子說“要乖要聽話”

先給大家看一篇我自己的親身經歷

看完後也許你會問“你還是沒有說明白為什麼從小很乖很聽話的孩子,長大後反而更痛苦”啊!

這個時候,你就可以接下去看下面這篇文章了。

“聽話”和“乖” 是家長、大人們給小孩硬扣的紳士帽

在中國長期的教育觀念下,父母們總認為一個孩子如果“聽話”“乖”就是個好孩子,反之就不是好孩子。每天,每個家庭裡總有一個大人時不時地對著孩子說:

你今天去學校要乖哦,要聽老師話哦!

跟媽媽回家要乖哦,

要聽話哦!

去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家的時候,要乖哦,要聽話哦!

有時候這樣說了還不甘休,還要加上一句“你不聽話的話我就沒收你的玩具,我就不給你看電視,就會....”家長們、鄰居們互相聊到自己的孩子時,也總是以“你家孩子真乖,我們家孩子要是有你們家孩子那麼乖就好了”之類的話作為開場白和結束語。

長此以往,小孩子心裡也就摸透了大人們的心思,孩子們會覺得:只有我表現得“乖”,

只要我“聽話”,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老師同學才會高興,才會喜歡我。然後順便自己認為自己這樣就是好孩子,好孩子是要懂事的。

而家長們之所以希望孩子能夠“聽話”“乖”,主要是潛意識裡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過這一輩子。

那些聽話和乖的孩子,總是會被家人、老師表揚,而那些頑皮、叛逆、反抗的孩子總是會被認為是壞孩子,會被懲罰、會失去被愛的權利。

大部分孩子不能接受被懲罰、不想要失去被愛的機會,所以為了少受到處罰和責駡,孩子們漸漸學會了將自己真正的感受藏起來,並且假裝做出那個“乖”的樣子。因為這樣大家都能喜歡自己了。

可是,我觀察下來發現,和我一樣從小乖乖聽話、循規蹈矩長大起來的孩子,

成年後卻有更多的內心痛苦。而這些痛苦,往往又會被父母忽視,他們覺得我們這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這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越“乖”的孩子,

長大以後反而心理問題越多?

我一直在通過回顧自己的成長來反思這個問題,

希望找到一些解答。

“乖”意味著壓抑

迷失自我

我很清楚地記得,我小的時候,媽媽帶我出去的時候,我從來不會主動提要求買什麼東西,因為我懂事早,總是記得媽媽生活很節儉,知道有些東西可買可不買的,就不要買了,免得讓我媽媽為難。畢竟父母賺錢不容易嘛。

於是,從此以後我就養成了不敢表達自己訴求的習慣。而這一點在很多父母看來恰恰是最好的。他們很開心地對所有人說:我們這個孩子很懂事,很乖的,從來不提要求。

可是從心底深處來看,那時的我,其實真的很想要那些東西。我曾經夢想有一屋子的娃娃可以讓我躺在裡面睡覺,有一抽屜的文具本子可以讓我寫字畫畫,可以想吃零食的時候就吃、不用憋著。

這一切當時被壓抑起來的小願望,在當時父母看起來都是可有可無的東西,等到我長大以後再表現出渴望時,他們又覺得不是時候了。殊不知,那些沒有被滿足的願望,成年後就會變成爆發式的欲望。

所以當我遇到我先生的時候,他像那個小時候父親寵愛女兒一樣寵著我、給我一個個娃娃往家裡搬的時候起,我就不想放掉他了;當他給我做一種種好吃的煎餅開始,我就有一種模糊的錯覺,我把他當成原來我期望的父親的樣子了。

然而這種錯覺,有時候是很危險的。我會無形中給他壓力和責任銬。

“乖”意味著討好別人

忽視/否定自己

另一方面,當一個孩子認為,我“乖”就會讓大人滿意開始,這個孩子就會變得非常敏感。這個孩子會誤以為只有當自己去討好別人的時候,別人才能愛自己、不離開自己。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很容易變成一個不懂拒絕別人的“老好人”。

很多小時候很乖的孩子,長大了心理問題較多,原因就是,他們以滿足他人意願、獲得他人首肯為生活主導,失去表達自我的聲音,忽略自己的真實需求,內心壓抑十分痛苦。

比如:很多家長總是習慣性地對孩子說:“你不乖我就不喜歡你了。”或是“再這樣你媽媽就不要你了。”最忌諱的就是把自己的欲望和恐懼,強加在別人身上,強制要求孩子來為大人買單。

這會使孩子突然變得像小大人一樣成熟,而這種偽裝起來的“乖”孩子,內心其實更叛逆。

“乖”意味著逃避責任 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

曾經有一位媽媽問過我:我的孩子一直很乖,從小到大學習生活從來沒讓我操過心,但是自從談了戀愛,學業一落千丈,我說他他更逆反,天天夜不歸宿。我非常擔心影響孩子學習,沒收了孩子的手機,斷了家裡網路。本以為孩子能夠逐漸斷了念想,沒想到他更加變本加厲。孩子爸爸一直工作忙都不管,總是覺得孩子沒教育好是我的責任。但對一個青春期的男孩子來說,媽媽管太多真的沒用。我現在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與其說你的孩子乖和聽話,不如說你的孩子的內心是空洞的。因為他從父親身上得不到關注,又不願意面對母親的嘮叨,所以他要逃。再加上”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青春期的時候,孩子通過與異性間交往來確認自己的身份和性別認同,進而才能有責任心和擔當。只不過看父母如何引導,如何以身作則來告訴孩子什麼才是愛。

如果父母親之間不能做到真正相愛、彼此關心和照顧,那麼孩子看在眼裡也會對愛情和婚姻產生迷茫。正因為迷茫,所以孩子才需要通過各種外界管道去尋找答案。

越“乖”的孩子

獨立能力越差

小時候班級裡”乖“、”聽話“的孩子往往成績都很好,都是老師眼裡的好孩子、班裡的領軍人物。但是往往長大以後發現,這些乖孩子都沒了聲音,反而是曾經那些皮大王都混得不錯、成為了社會中上層人物。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越“乖”的孩子依附性越強,自主性越差,自主思考的能力越弱。“乖”孩子身上有家長太多的控制感。

父母期望我們可以過著一個自己認同的理想生活,這就是“乖孩子”。但是隨著他長大,他就會從一個不提問的“乖”學生、成為一個唯唯諾諾的“乖”員工、感情上讓婆婆包辦的“媽寶男”、生活上不能完全自主的爛好人。

我們可以來看一個鏡頭重播:一個3歲的孩子,他不願意去幼稚園,他大哭,然後他父母就開始叫他”乖“、”聽話“。試問一個三歲的孩子要是對與父母的分離絲毫沒有焦慮,那不是更奇怪?如果孩子不哭不鬧,說明她覺得要做一個你們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她知道不哭鬧才會讓你們更喜歡她。換句話說,她在壓抑自己真實的內心想法。以這樣一種模式長大的孩子,其實是偽獨立。

小子就是一個典型的”對抗型“的孩子,他有時候表現出”乖“、”聽話“反而讓我覺得擔心,因為我會覺得這是我教育的失敗,肯定是我無意識或潛意識裡也希望他不要那麼調皮搗蛋,這樣我才不會被家裡人說沒教育好孩子。

他的天性不是這樣。他會在操場上肆無忌憚奔跑,他會在看病的時候還在醫院的走廊裡跳來跳去,他也會有很多自己的主見想要表達。我不能因為我自己被家裡人要求,就同樣去要求孩子。

父母們不應該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到孩子身上,這樣只會害了孩子的一生。

越“乖”的孩子

越容易落後於時代

我在填高考志願的時候,清一色填寫了”醫學類“和”化學分析類“的專業,我是抱著一定能考進醫大的心情,但是我媽媽那個時候就強烈反對,她就是希望我不要考進,因為覺得當醫生會很辛苦,她希望我去考師範類、當老師。因為老師是受人尊重的、又相對生活有規律的工作。而我爸覺得”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最後,醫大沒考進,讀了理工科。畢業後陰差陽錯當過了幼兒老師、語言老師、留學指導老師。後來又因為家裡人的期望,期望我工作穩定、退居家庭,所以我改從了文職,當起了一個小編輯。兜了一圈,我發現我既滿足了我媽的原文,也滿足了我爸的期待。

可是我的內心是不服氣的,我依然有著那個未圓的夢。雖然當不成病理學醫生了,但是也許我可以當心理醫生也沒一定。作家和心理學家,很多時候也是一體的。所以我決定推翻這一切固有的觀念,勇敢選擇自己的人生。

不管結果如何,至少我有過一次真正的選擇,才不枉此生。

“乖”

有時候是個貶義詞

這個時代很多東西來得快去得更快。但因為時代不同,每代人之間必定有差異,有分歧。如果父母總是覺得要讓孩子按照自己的腳步走,但至少父母自己先要活得漂亮才行。

沒有鐵飯碗、沒有少了你不能轉的公司,只有缺了心的空心人和巨嬰。如果不能做一次自己想做的事,只是每天忙忙碌碌為了生計奔波,也許生活上看著還可以,但卻會讓孩子的內心注入同樣的匱乏感,並攜帶終身。

很多父母覺得自己奮鬥、賺夠了錢,就能供孩子出國留學,就能拓寬孩子的眼界、結交一些優秀的同行者。這樣的想法本身沒錯,但漏了一點就是:如果父母本身都還沒有處理好自己的焦慮和不安,沒有辦法接受不同的三觀,沒有辦法接受孩子終將跟自己分離的話,那麼給孩子再好的教育資源和環境,也無法填滿孩子內心的空虛。

明白這一點,是需要經歷很多痛苦,甚至有些父母一輩子都不明白,或不想明白。但是如果有一天你發現:你給的孩子並不需要、你付出的你的另一半並不領情時,你也許就該想想,你是不是心裡也住著一個“沒長大的乖小孩”

這就是我為什麼一直強調:請不要再對著我的孩子說“乖,聽話”的原因了。

父母的故事

真實與非真實

PS

思成媽媽的話很乖的,從來不提要求。

可是從心底深處來看,那時的我,其實真的很想要那些東西。我曾經夢想有一屋子的娃娃可以讓我躺在裡面睡覺,有一抽屜的文具本子可以讓我寫字畫畫,可以想吃零食的時候就吃、不用憋著。

這一切當時被壓抑起來的小願望,在當時父母看起來都是可有可無的東西,等到我長大以後再表現出渴望時,他們又覺得不是時候了。殊不知,那些沒有被滿足的願望,成年後就會變成爆發式的欲望。

所以當我遇到我先生的時候,他像那個小時候父親寵愛女兒一樣寵著我、給我一個個娃娃往家裡搬的時候起,我就不想放掉他了;當他給我做一種種好吃的煎餅開始,我就有一種模糊的錯覺,我把他當成原來我期望的父親的樣子了。

然而這種錯覺,有時候是很危險的。我會無形中給他壓力和責任銬。

“乖”意味著討好別人

忽視/否定自己

另一方面,當一個孩子認為,我“乖”就會讓大人滿意開始,這個孩子就會變得非常敏感。這個孩子會誤以為只有當自己去討好別人的時候,別人才能愛自己、不離開自己。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很容易變成一個不懂拒絕別人的“老好人”。

很多小時候很乖的孩子,長大了心理問題較多,原因就是,他們以滿足他人意願、獲得他人首肯為生活主導,失去表達自我的聲音,忽略自己的真實需求,內心壓抑十分痛苦。

比如:很多家長總是習慣性地對孩子說:“你不乖我就不喜歡你了。”或是“再這樣你媽媽就不要你了。”最忌諱的就是把自己的欲望和恐懼,強加在別人身上,強制要求孩子來為大人買單。

這會使孩子突然變得像小大人一樣成熟,而這種偽裝起來的“乖”孩子,內心其實更叛逆。

“乖”意味著逃避責任 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

曾經有一位媽媽問過我:我的孩子一直很乖,從小到大學習生活從來沒讓我操過心,但是自從談了戀愛,學業一落千丈,我說他他更逆反,天天夜不歸宿。我非常擔心影響孩子學習,沒收了孩子的手機,斷了家裡網路。本以為孩子能夠逐漸斷了念想,沒想到他更加變本加厲。孩子爸爸一直工作忙都不管,總是覺得孩子沒教育好是我的責任。但對一個青春期的男孩子來說,媽媽管太多真的沒用。我現在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與其說你的孩子乖和聽話,不如說你的孩子的內心是空洞的。因為他從父親身上得不到關注,又不願意面對母親的嘮叨,所以他要逃。再加上”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青春期的時候,孩子通過與異性間交往來確認自己的身份和性別認同,進而才能有責任心和擔當。只不過看父母如何引導,如何以身作則來告訴孩子什麼才是愛。

如果父母親之間不能做到真正相愛、彼此關心和照顧,那麼孩子看在眼裡也會對愛情和婚姻產生迷茫。正因為迷茫,所以孩子才需要通過各種外界管道去尋找答案。

越“乖”的孩子

獨立能力越差

小時候班級裡”乖“、”聽話“的孩子往往成績都很好,都是老師眼裡的好孩子、班裡的領軍人物。但是往往長大以後發現,這些乖孩子都沒了聲音,反而是曾經那些皮大王都混得不錯、成為了社會中上層人物。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越“乖”的孩子依附性越強,自主性越差,自主思考的能力越弱。“乖”孩子身上有家長太多的控制感。

父母期望我們可以過著一個自己認同的理想生活,這就是“乖孩子”。但是隨著他長大,他就會從一個不提問的“乖”學生、成為一個唯唯諾諾的“乖”員工、感情上讓婆婆包辦的“媽寶男”、生活上不能完全自主的爛好人。

我們可以來看一個鏡頭重播:一個3歲的孩子,他不願意去幼稚園,他大哭,然後他父母就開始叫他”乖“、”聽話“。試問一個三歲的孩子要是對與父母的分離絲毫沒有焦慮,那不是更奇怪?如果孩子不哭不鬧,說明她覺得要做一個你們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她知道不哭鬧才會讓你們更喜歡她。換句話說,她在壓抑自己真實的內心想法。以這樣一種模式長大的孩子,其實是偽獨立。

小子就是一個典型的”對抗型“的孩子,他有時候表現出”乖“、”聽話“反而讓我覺得擔心,因為我會覺得這是我教育的失敗,肯定是我無意識或潛意識裡也希望他不要那麼調皮搗蛋,這樣我才不會被家裡人說沒教育好孩子。

他的天性不是這樣。他會在操場上肆無忌憚奔跑,他會在看病的時候還在醫院的走廊裡跳來跳去,他也會有很多自己的主見想要表達。我不能因為我自己被家裡人要求,就同樣去要求孩子。

父母們不應該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到孩子身上,這樣只會害了孩子的一生。

越“乖”的孩子

越容易落後於時代

我在填高考志願的時候,清一色填寫了”醫學類“和”化學分析類“的專業,我是抱著一定能考進醫大的心情,但是我媽媽那個時候就強烈反對,她就是希望我不要考進,因為覺得當醫生會很辛苦,她希望我去考師範類、當老師。因為老師是受人尊重的、又相對生活有規律的工作。而我爸覺得”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最後,醫大沒考進,讀了理工科。畢業後陰差陽錯當過了幼兒老師、語言老師、留學指導老師。後來又因為家裡人的期望,期望我工作穩定、退居家庭,所以我改從了文職,當起了一個小編輯。兜了一圈,我發現我既滿足了我媽的原文,也滿足了我爸的期待。

可是我的內心是不服氣的,我依然有著那個未圓的夢。雖然當不成病理學醫生了,但是也許我可以當心理醫生也沒一定。作家和心理學家,很多時候也是一體的。所以我決定推翻這一切固有的觀念,勇敢選擇自己的人生。

不管結果如何,至少我有過一次真正的選擇,才不枉此生。

“乖”

有時候是個貶義詞

這個時代很多東西來得快去得更快。但因為時代不同,每代人之間必定有差異,有分歧。如果父母總是覺得要讓孩子按照自己的腳步走,但至少父母自己先要活得漂亮才行。

沒有鐵飯碗、沒有少了你不能轉的公司,只有缺了心的空心人和巨嬰。如果不能做一次自己想做的事,只是每天忙忙碌碌為了生計奔波,也許生活上看著還可以,但卻會讓孩子的內心注入同樣的匱乏感,並攜帶終身。

很多父母覺得自己奮鬥、賺夠了錢,就能供孩子出國留學,就能拓寬孩子的眼界、結交一些優秀的同行者。這樣的想法本身沒錯,但漏了一點就是:如果父母本身都還沒有處理好自己的焦慮和不安,沒有辦法接受不同的三觀,沒有辦法接受孩子終將跟自己分離的話,那麼給孩子再好的教育資源和環境,也無法填滿孩子內心的空虛。

明白這一點,是需要經歷很多痛苦,甚至有些父母一輩子都不明白,或不想明白。但是如果有一天你發現:你給的孩子並不需要、你付出的你的另一半並不領情時,你也許就該想想,你是不是心裡也住著一個“沒長大的乖小孩”

這就是我為什麼一直強調:請不要再對著我的孩子說“乖,聽話”的原因了。

父母的故事

真實與非真實

PS

思成媽媽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