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孩子不去幼稚園,是家庭教育不達標

普通人都難以忍受孤獨,處在逆境的人由於不信任任何人,對這種孤立更加敏感。

——巴爾扎克

導讀

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孩子在剛入園的時候有這麼一個現象:孩子不喜歡幼稚園的生活,有的甚至排斥性很強。每天送孩子上學成為家長的一大難題。這不是個別現象,造成這種現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家庭教育不達標。

現在孩子由於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家長們著實是“寶貝得很”,對孩子總是“有求必應”,於是,孩子都是王子公主的待遇,光是玩具就數不勝數。也正是如此,孩子總是一個人在家玩自己的這些玩具,時間久了就表現出越來越孤僻的性格,很難合群。但是孩子總是會上學,會和很多小朋友一起度過學習時光,所以孩子出現這種對上學逆反心理也很正常。

小路就是生活在一個備受呵護的世界裡,爸爸媽媽工作很忙,平時是爺爺奶奶帶他,很少有出去玩的時候,更不要說和其他小朋友接觸了。

一個學生向班主任大喊:“老師,小路又哭了!”

老師尋聲望去,原來是小路的爺爺送他來上學了。小路不想進教室,於是和爺爺哭喊著:“我不進去,

不想進去……我不願意在學校待著……不想和他們玩……”

爺爺很無奈地看著他,這時老師出去把小路叫了進來。

下午課外活動,同學們都在操場上做遊戲,小路自己坐在角落裡在地上畫圈玩,都懶得看其他同學,更不要說和其他同學一起玩了。起初還會有同學走到他身邊邀請他一起玩,但每次小路都會拒絕他們,於是同學們沒人願意理他了。老師看見了孤獨的小路,

於是走上前去說:“你和老師一起玩行嗎?”誰知,小路大哭起來:“我要回家……”這讓老師也很沒辦法。

養育者一直讓孩子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已經適應了只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玩耍,自己思考問題,一旦走出自己的世界,面對那麼多和他一樣大的孩子,

他便不知所措了。集體生活讓他感到非常不適應,所以一時一刻都不想在學校待著,對同學總是不理不睬,即使是身在學校,但心靈上還只是在自己的世界而已。

基於這種情況,養育者可以從下面兩個方面來培養孩子,慢慢的改變孩子的孤僻性格,讓孩子儘快走進並適應群體的快樂。

方法一 應該改變對孩子過分保護的態度

作為合格的家長,不能對孩子百般嬌慣、萬般放任,採取過分保護孩子的態度。家長必須讓孩子從不正常的“優越感”中走出來,引導孩子為自己設立小目標,然後照著目標前進。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就算受些挫折、吃些苦頭,都是正常而有必要的。這種適當的磨煉能夠讓孩子逐漸養成堅韌的性格,當孩子再受到傷害時,也不會不知所措。

方法二 家長要積極應對

家長對孩子一定要充滿熱情和耐心,因為家長的情緒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處事思維和態度。親切、和藹的言語能夠讓孩子減輕心理壓力,從而建立起和孩子的親密關係,這樣在博得孩子的信任之後逐漸引導孩子消除恐懼心理,接受周圍的事物,讓孩子認為其實這些都不會影響到自己,自己是充滿安全感的。

家長要多給孩子提供一些能夠和其他人接觸的機會,給孩子創造出一個和諧的環境,讓孩子可以不受限制地和他人交往。在交往過程中家長還要引導孩子學會關心、愛護他人,積極地參與到集體中去。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想法要達成一致,就是共同努力培養孩子擁有樂觀的心態和能夠面對、處理挫折的信心。

【小貼示】

孩子不合群的後果就是缺少甚至沒有朋友,如果家長不及時幫助孩子走出孤僻的話,那孩子定會難以適應任何新環境。家長可以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邀請鄰居小朋友來家裡做客,如果是在自己家的話,孩子會更容易放得開,家長再多鼓勵一下孩子,讓孩子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擔當好主人的身份。時間長了,孩子便會在他人面前逐漸從容自在。

方法一 應該改變對孩子過分保護的態度

作為合格的家長,不能對孩子百般嬌慣、萬般放任,採取過分保護孩子的態度。家長必須讓孩子從不正常的“優越感”中走出來,引導孩子為自己設立小目標,然後照著目標前進。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就算受些挫折、吃些苦頭,都是正常而有必要的。這種適當的磨煉能夠讓孩子逐漸養成堅韌的性格,當孩子再受到傷害時,也不會不知所措。

方法二 家長要積極應對

家長對孩子一定要充滿熱情和耐心,因為家長的情緒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處事思維和態度。親切、和藹的言語能夠讓孩子減輕心理壓力,從而建立起和孩子的親密關係,這樣在博得孩子的信任之後逐漸引導孩子消除恐懼心理,接受周圍的事物,讓孩子認為其實這些都不會影響到自己,自己是充滿安全感的。

家長要多給孩子提供一些能夠和其他人接觸的機會,給孩子創造出一個和諧的環境,讓孩子可以不受限制地和他人交往。在交往過程中家長還要引導孩子學會關心、愛護他人,積極地參與到集體中去。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想法要達成一致,就是共同努力培養孩子擁有樂觀的心態和能夠面對、處理挫折的信心。

【小貼示】

孩子不合群的後果就是缺少甚至沒有朋友,如果家長不及時幫助孩子走出孤僻的話,那孩子定會難以適應任何新環境。家長可以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邀請鄰居小朋友來家裡做客,如果是在自己家的話,孩子會更容易放得開,家長再多鼓勵一下孩子,讓孩子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擔當好主人的身份。時間長了,孩子便會在他人面前逐漸從容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