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梁東麗:這個教授“涼粉”多

走進教室,她脫下風衣,擼起了灰色毛衣袖子,說起了一口發音純正、聲音洪亮的英語;講臺上她來回踱著步子,時而點名提問,時而用英文板書重點內容;圖文並茂、動靜結合、色彩和諧、條理清楚的課件隨著講課進程不斷變化著,

她的眼睛愈加明亮起來,綠白相間帶暗花的圍巾不時飄揚起來。這時候的她,盡顯知識女性的精幹與儒雅。

這一節課,她PPT課件翻過近60頁,手書英文單詞兩板40餘個,20余名學生挺直了身子在傾聽,在記錄。

這一節課,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全英文理論課“環境化學”教學中的普通一幕,授課物件是該校資環學院環境科學和環境工程兩個專業的2014級學生,

授課教師就是她——梁東麗教授。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梁東麗教授講授全英文理論課——環境化學

2005年,42歲的梁東麗第一次走上講臺當教師,此前21年她一直是學校土壤肥料研究所一名科研人員。在幾次國際國內會議上,她擔任翻譯,口齒伶俐、思路清晰,

引起了與會專家的關注,一位瑞典專家評價她很適合當教師。“我的博士生導師李生秀教授也極力推薦我去當教師。”就這樣,梁東麗成了一名教學科研型教師。

“搞教學,我不是科班出身。”怎樣才能當一個好教師,梁東麗說,這些學生和我的孩子一般大,要把他們當自己的孩子看,只要盡職盡責就好。

她給本科生上的課程主要是“環境監測”“環境化學”的理論課與實驗課,

每一門課她都用心備課,她說每年的學生都不一樣,教學需要有針對性的設計。經過不斷實踐和探索,這兩門課程先後成為陝西省精品資源分享課,也都獲得了學校教學成果一等獎。

“環境化學”由中文授課變成英漢雙語授課和全英文授課後,她專門編寫了一本雙語講義,講義以國內現有教材為框架,融入了《水化學》《水環境化學》《土壤環境化學》《環境化學關鍵概念》等10多部國外教材中的相關資訊,

厚達269頁,而全英課的講義在此基礎上還增加了輔助閱讀材料。之所以自找“麻煩”,梁東麗說,“想讓學生獲得教材之外更多的知識。”

她的每節課,課前有溫習提問,課後有作業,每章一次總結討論,兩週一次測驗。總結討論可以是PPT彙報,也可以是紙質版展示,“就是要讓學生把厚書讀薄。”她反對一次考試定終身,能體現學習過程的上課筆記、回答問題等都記入成績,

一門課程下來僅測驗就有6次,而這些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比例達到70%。

有同事說,做梁東麗的學生很累,但學生一般不缺她的課。她的學生評教從來不差,站講臺第一年,她的評教結果就是全院第一名。

每年,她都建有課程QQ群,將學生們聚攏在互聯網上,解答學生問題,推薦好資料,共用課件。為了方便學生用手機閱讀,她還將課程網站上的FLASH課件轉換成PDF版。

在教給學生科學知識的同時,梁東麗更注意育人,“這是我們對孩子的責任。”課堂內外,她常常將自己工作、生活中的所見所聞與學生分享,組織他們討論,“要讓孩子們做有情感有溫度的人。”在本科生的實驗課中,她發現個別學生為了結果好看故意更改或編造資料,於是就從這個事情入手教育學生,試驗可以改進,要學會忠實於自己的資料,保持誠信,“如果從學生開始就作假,我們國家還有什麼希望?”

她對學生要求嚴格在資環學院是出了名的,“這一點深受我的大學老師李酉開教授的影響。”梁東麗介紹,李酉開教授是著名農化分析專家,70歲了還給中國農業大學本科生帶農化分析實驗課,做實驗時要求學生不准說話,不能坐凳子,桌子上不能灑水,操作稍有不當他就喊“誰誰誰,你的操作有問題”。帶上實驗課後,梁東麗也注重學生做實驗的方式和態度,對於學生的不當操作,除了現場嚴格糾錯外,還用手機拍下來集中播放講解。

逢年過節,梁東麗收到的賀卡、鮮花是學院最多的。2013年暑假,梁東麗帶全校23名學生去美國訪學,雖然只相處了七周時間,卻“意外圈粉”。現在,這些學生已經在世界各地求學,每到教師節,他們就紛紛給梁老師寄賀卡、送祝福,彙報學習生活情況。

“梁老師是我們的楷模。”提起梁東麗教授,資環學院環境科學系青年教師王鐵成、屈廣周都深為敬佩,入職後第一年他們都曾做過梁東麗的“學生”,如今在教學風格和教學投入上也在向梁老師看齊,“走在校園裡,常有學生問候,讓我們很有獲得感。”“我們系本科生考研,很受浙大、哈工大、南大、中農等名校歡迎。”

“學生在你心中有多重要,你在他們心中就有多重要。”梁東麗說,這一學期,除了帶9名碩士、5名博士外,還有2014級環境科學專業、環境工程專業的“環境化學”雙語課和“環境化學”全英文課,“本科生總共107個人,他們的名字我都能叫上來。”

“第一次被感動是看到梁老師批改我的實驗報告。”該校環科141班李雁娜說,紅色的字跡密密麻麻,大到回答報告的問題,小到標點符號,梁老師批改得一絲不苟,連她寫錯的“pH”,老師每一個都批註並修改了過來,“我沒有想到,一位教授在本身繁忙的工作之外會這麼認真負責地帶學生。”

該校環科141班的楊婷忘不了上學期的耶誕節,“梁老師給我們送了賀卡和糖果。而且每個人的卡片內容都不一樣。”當楊婷看到“愛笑的女孩運氣不會差”的時候,她感受到梁老師對自己的特別關注。而第一次收到老師的聖誕禮物,李雁娜再次感動了,“梁老師是我在離家一千多公里的地方,遇到的最可愛也最溫暖的人。”2014級本科生們都自稱“涼粉”,而稱梁老師為“梁媽”。

百度搜索“梁東麗”,會發現“涼粉”早在2009年就有了,學生自發在評師網上推薦梁東麗和她帶的“環境化學”,推薦原因裡寫著:“老師人很好,講課很細緻,讓我們能很快理解。”“講課有水準,很多人都喜歡聽。”“老師是極為負責的老師,也許您的負責能使學生學到東西吧。”

“接觸越久越發現,當年傳說裡的‘大咖’,其實就是有血有肉、知疼知熱的普通人。她會給我們做飯,會和我們一起賞花踏春,會關心我們每個人的‘終身大事’,真的就像媽媽一樣,事無巨細,全心全意。”回憶起當年的點點滴滴,現在又師從梁東麗治學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資環學院環科專業2011級學生郭璋,把自己的感動寫成了文章《我的導師並不“涼”》。

2015年畢業後,郭璋成為學校第十七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赴陝西省澄城縣王莊鎮劉家窪學校擔任初一年級班主任。她將全班42個學生喚作“我的娃娃們”,很快也能一一叫出這些娃娃們的名字,她給他們搜羅科教片播放、每天一測驗、贈送小禮物、縫製坐墊,短短一年時間,孩子們的學習成績和精神面貌都發生了很大變化。“我要讓他們擁有好的學習習慣,做一個奮發進取的人,做一個知恩圖報、懂得感恩的人……”郭璋的言行之間,讓人看到了梁東麗的影子。

4月中旬的南校區1號教學樓前,金黃色的棣棠、粉色的櫻花、白色的海棠在一片綠海裡熠熠生輝,一群群師生來來往往。梁東麗教授急匆匆走出教學樓,“還有一些試卷沒閱完,得回辦公室加班。” 她個子不高,身材微胖,馬尾辮在腦後隨意紮起來,一副普通近視眼鏡,一件老式的駝色風衣,白底藍碎花的手提包,一雙普通的白底休閒鞋。她的背影很快消失在花海盡頭。

梁東麗更注意育人,“這是我們對孩子的責任。”課堂內外,她常常將自己工作、生活中的所見所聞與學生分享,組織他們討論,“要讓孩子們做有情感有溫度的人。”在本科生的實驗課中,她發現個別學生為了結果好看故意更改或編造資料,於是就從這個事情入手教育學生,試驗可以改進,要學會忠實於自己的資料,保持誠信,“如果從學生開始就作假,我們國家還有什麼希望?”

她對學生要求嚴格在資環學院是出了名的,“這一點深受我的大學老師李酉開教授的影響。”梁東麗介紹,李酉開教授是著名農化分析專家,70歲了還給中國農業大學本科生帶農化分析實驗課,做實驗時要求學生不准說話,不能坐凳子,桌子上不能灑水,操作稍有不當他就喊“誰誰誰,你的操作有問題”。帶上實驗課後,梁東麗也注重學生做實驗的方式和態度,對於學生的不當操作,除了現場嚴格糾錯外,還用手機拍下來集中播放講解。

逢年過節,梁東麗收到的賀卡、鮮花是學院最多的。2013年暑假,梁東麗帶全校23名學生去美國訪學,雖然只相處了七周時間,卻“意外圈粉”。現在,這些學生已經在世界各地求學,每到教師節,他們就紛紛給梁老師寄賀卡、送祝福,彙報學習生活情況。

“梁老師是我們的楷模。”提起梁東麗教授,資環學院環境科學系青年教師王鐵成、屈廣周都深為敬佩,入職後第一年他們都曾做過梁東麗的“學生”,如今在教學風格和教學投入上也在向梁老師看齊,“走在校園裡,常有學生問候,讓我們很有獲得感。”“我們系本科生考研,很受浙大、哈工大、南大、中農等名校歡迎。”

“學生在你心中有多重要,你在他們心中就有多重要。”梁東麗說,這一學期,除了帶9名碩士、5名博士外,還有2014級環境科學專業、環境工程專業的“環境化學”雙語課和“環境化學”全英文課,“本科生總共107個人,他們的名字我都能叫上來。”

“第一次被感動是看到梁老師批改我的實驗報告。”該校環科141班李雁娜說,紅色的字跡密密麻麻,大到回答報告的問題,小到標點符號,梁老師批改得一絲不苟,連她寫錯的“pH”,老師每一個都批註並修改了過來,“我沒有想到,一位教授在本身繁忙的工作之外會這麼認真負責地帶學生。”

該校環科141班的楊婷忘不了上學期的耶誕節,“梁老師給我們送了賀卡和糖果。而且每個人的卡片內容都不一樣。”當楊婷看到“愛笑的女孩運氣不會差”的時候,她感受到梁老師對自己的特別關注。而第一次收到老師的聖誕禮物,李雁娜再次感動了,“梁老師是我在離家一千多公里的地方,遇到的最可愛也最溫暖的人。”2014級本科生們都自稱“涼粉”,而稱梁老師為“梁媽”。

百度搜索“梁東麗”,會發現“涼粉”早在2009年就有了,學生自發在評師網上推薦梁東麗和她帶的“環境化學”,推薦原因裡寫著:“老師人很好,講課很細緻,讓我們能很快理解。”“講課有水準,很多人都喜歡聽。”“老師是極為負責的老師,也許您的負責能使學生學到東西吧。”

“接觸越久越發現,當年傳說裡的‘大咖’,其實就是有血有肉、知疼知熱的普通人。她會給我們做飯,會和我們一起賞花踏春,會關心我們每個人的‘終身大事’,真的就像媽媽一樣,事無巨細,全心全意。”回憶起當年的點點滴滴,現在又師從梁東麗治學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資環學院環科專業2011級學生郭璋,把自己的感動寫成了文章《我的導師並不“涼”》。

2015年畢業後,郭璋成為學校第十七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赴陝西省澄城縣王莊鎮劉家窪學校擔任初一年級班主任。她將全班42個學生喚作“我的娃娃們”,很快也能一一叫出這些娃娃們的名字,她給他們搜羅科教片播放、每天一測驗、贈送小禮物、縫製坐墊,短短一年時間,孩子們的學習成績和精神面貌都發生了很大變化。“我要讓他們擁有好的學習習慣,做一個奮發進取的人,做一個知恩圖報、懂得感恩的人……”郭璋的言行之間,讓人看到了梁東麗的影子。

4月中旬的南校區1號教學樓前,金黃色的棣棠、粉色的櫻花、白色的海棠在一片綠海裡熠熠生輝,一群群師生來來往往。梁東麗教授急匆匆走出教學樓,“還有一些試卷沒閱完,得回辦公室加班。” 她個子不高,身材微胖,馬尾辮在腦後隨意紮起來,一副普通近視眼鏡,一件老式的駝色風衣,白底藍碎花的手提包,一雙普通的白底休閒鞋。她的背影很快消失在花海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