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1980-2000 年的紐約,人們走上街頭都在抗議什麼?【好奇心日報】

布朗克斯紀錄中心(the Bronx Documentary Center)是一個非盈利的畫廊和教育中心。

聯合創始人 Michael Kamber 曾為《紐約時報》拍攝衝突與戰爭的影像。當他 2011 年從阿富汗回來後,回到了自己出生的紐約布朗克斯區,買下一棟廢棄的建築,將其變成一個 1000 平方英尺的畫廊,舉辦紀錄性的影像、電影和新媒體展覽,以及開展社會教育性的活動。

布朗克斯區是紐約犯罪率最高、最窮的一個區之一,作為一個基於社區教育的文化中心,布朗克斯紀錄中心在 3 年內吸引了超過一萬個訪客,

其中 70% 來自布朗克斯區。但憑藉著 Michael Kamber 的媒體資源,布朗克斯紀錄中心的專案和資訊在 CBS, the NY Times, BBC, al Jazeera, the New York Daily News 等媒體上均有曝光。他不僅是布朗克斯區重要的資訊教育中心,也被人們認為是刺激討論嚴肅議題和促進和平與社會進步的地方。

最近布朗克斯紀錄中心辦了一個攝影展:“Whose Streets? Our Streets!” New York City: 1980-2000 ,由 The Village Voice 報紙編輯 Meg Handler、歷史學家和作家 Tamar Carroll 以及創始人 Michael Kamber 聯合策展,展示了 38 個新聞攝影工作者關於紐約街頭遊行的作品

這些照片拍攝於 1980-2000 年間,當時還沒有社交網路,因此鮮有流傳,也從來沒有一起展出過。儘管展覽已經結束,但這些照片在網站上保留下來,我們挑選了一些值得關注的社會事件和影像,如果想要瞭解全部的影像及資料,可以點擊這裡。

種族問題

黑人民權運動在 20 世紀 50 年代興起,一直到現在依舊是重要的政治議題。1980 年到 1990 年,紐約民主黨市長 Ed Koch (1978-1989) 推行種族隔離政策。他關閉了位於黑人住宅區 Harlem 以雇傭非洲裔美國醫生和護士為名的醫院 Sydenham,

並且在員警暴行和出於種族歧視的謀殺事件中沒有充分明確的回應,激起了黑人民權者的憤怒。

1989-1990,三個黑人: Willie Turks, Michael Griffith, 以及 Yusuf Hawkins 死在了白人暴民手中,攻擊者被無罪釋放。民權領導人 Rev. Al Sharpton 在 Yusuf Hawkins 遇害街區—義大利裔美國人聚集地 Bensonhurst 舉行了抗議遊行。在遊行中,許多當地街區的居民拿著西瓜,或者朝遊行隊伍扔西瓜,以嘲弄遊行者。

西瓜染上種族主義的色彩可以追溯到 19 世紀。

在當時歐洲人心中,西瓜是窮人喜歡吃的東西,是骯髒(吃西瓜的時候樣子狼狽)、懶惰(西瓜種植很容易)和幼稚(甜、色彩鮮豔,但缺乏營養價值)的象徵。

美國奴隸主以給黑奴吃西瓜作為憐憫心的體現,19 世紀 60 年代,美國內戰中解放了的黑奴種植出售西瓜,並在公共場合“聚眾吃瓜”,西瓜變成了他們自由的象徵。南方的白人受到自由了的黑人的威脅,

出於政治目的,借用 19 世紀西瓜的寓意來攻擊黑人。

布魯克林法院門前,一個男人因為過失殺人的義大利裔美國人 Keith Mondello 無罪釋放而爭論

拍攝:Mark Peterson

 義大利裔美國人嘲弄非洲裔美國人

(布魯克林 Bensonhurst,1990.5.19)拍攝:Ricky Flores

 當地居民在反種族遊行上舉著西瓜以示嘲弄

(布魯克林,1991.10.8) 拍攝:Les Stones

 Rev. Al Sharpton 發起的遊行,居民向街上扔西瓜。

(布魯克林 Bensonhurst,1991)拍攝:Mark Peterson

酷兒(Queer)運動

在 30 年前,同性戀還是一種需要治療的病,受到教會的抨擊。同性戀權利運動從 60 年代“性解放”興起,依舊以性別二元論下的男同性戀和女同性戀區分這個群體。

上世紀 90 年代,著名的女權主義者 Teresa de Lauretis 發明了“酷兒理論(Queer Theory)” ,簡單來說,它是對性別二分結構的挑戰,對異性戀霸權的反對。酷兒理論認為人的性向是流動的、表演性的、可變的。

酷兒理論的出現,讓分散的性少數群體結成了政治聯盟,紐約是當時酷兒(Queer)運動的中心。

為了抗議越來越多針對 LGBT 群體的暴力行為,1990 年 Queer Nation 成立,他們用遊行和當街親吻的方式增加 LGBT 群體的存在感。

1992 年“女同性戀復仇者聯盟(The Lesbian Avengers)”在紐約組建,她們平權的方式更為激進。在一個 lesbian 和一個 gay 因為燃燒彈被扔進他們的公寓而被活活燒死的事情發生後,“復仇者聯盟”在街頭遊行時用戲劇性的表演,比如說吃火,來引起人們的注意。

1993 年 4 月,“女同性戀復仇者聯盟(The Lesbian Avengers)”在華盛頓組織了第一屆同性戀遊行 Dyke March ,為同性戀和雙性戀平權,2 萬名婦女加入到這次遊行當中。 Dyke March 也變成了一年一度的活動。

一個 Gay 在紐約 Staten Island 被謀殺,男同社會活動者們掛起的橫幅

(Staten Island,1990.2) 拍攝:THOMAS MCGOVERN

反同遊行

(曼哈頓,1992) 拍攝:RICHARD SANDLER

面對 Queer Nation 抗議恐同者的示威遊行中的一位旁觀者

(曼哈頓,1992) 拍攝:RICKY FLORES

女同性戀復仇者聯盟(The Lesbian Avengers)在第五大道上組織的第一屆 Dyke March

(曼哈頓,1993) 拍攝:CAROLINA KROON

第一屆 Dyke March,兩個女人在遊行隊伍的床上親吻

(曼哈頓,1993) 拍攝:CAROLINA KROON

反戰和環保:

1980 年代一位年輕的國防和裁軍研究員 Randall Forsberg 發起了核武器凍結運動( Nuclear Freeze Movement),導火索並非真正的戰爭,而是美國參議院沒有批准已經與蘇聯達成的 SALT II 武器控制協定。潛在戰爭的威脅下,100 萬人聚集在中央公園支持核武器凍結運動,要求美國和蘇聯停止原子能武器競賽,成為美國歷史上單次人數最多的抗議遊行。

1990-1991 反對由美國帶領的海灣戰爭的遊行在紐約興起,社會活動家們聚集美國的移民社區,為伊朗與中東的宗教衝突而抗議,他們利用美國全球媒體中心的地位向全球傳達訊息。

於此同時,當時的環保活動家則在抗議焚燒爐的建設和擴展,要求增加廢氣處理設施和植被的種植。許多活動家在軍事和環境政策中建立聯繫,他們認為戰爭造成極大的環境污染,比如科威特和伊拉克燃燒油井,而軍事開支對聯邦預算施加壓力則導致環保資金難以確保。

海灣戰爭抗議遊行,一個帶著總統 George H Bush 面具的人與第六大道上代表媒體的示威者隊伍一起走

(曼哈頓,1991.1.30)拍攝:LISA KAHANE

紐約中央公園凍結核武器遊行,吸引了幾乎所有的和平組織、主流宗教、專業人士、勞工組織、以及大部分民眾的支持,一百萬人參與了此次遊行,成為美國歷史上單次遊行人數最多的抗議。

(曼哈頓,1982.6.12)拍攝:RICHARD SANDLER

環保人士在紐約大街上引起人們對毒害氣體的關注

(布魯克林 Williamsburg,1992)拍攝:CATHERINE SMITH

題圖、文中圖來自:whosestreets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報 ,每天看點不一樣的。

 義大利裔美國人嘲弄非洲裔美國人

(布魯克林 Bensonhurst,1990.5.19)拍攝:Ricky Flores

 當地居民在反種族遊行上舉著西瓜以示嘲弄

(布魯克林,1991.10.8) 拍攝:Les Stones

 Rev. Al Sharpton 發起的遊行,居民向街上扔西瓜。

(布魯克林 Bensonhurst,1991)拍攝:Mark Peterson

酷兒(Queer)運動

在 30 年前,同性戀還是一種需要治療的病,受到教會的抨擊。同性戀權利運動從 60 年代“性解放”興起,依舊以性別二元論下的男同性戀和女同性戀區分這個群體。

上世紀 90 年代,著名的女權主義者 Teresa de Lauretis 發明了“酷兒理論(Queer Theory)” ,簡單來說,它是對性別二分結構的挑戰,對異性戀霸權的反對。酷兒理論認為人的性向是流動的、表演性的、可變的。

酷兒理論的出現,讓分散的性少數群體結成了政治聯盟,紐約是當時酷兒(Queer)運動的中心。

為了抗議越來越多針對 LGBT 群體的暴力行為,1990 年 Queer Nation 成立,他們用遊行和當街親吻的方式增加 LGBT 群體的存在感。

1992 年“女同性戀復仇者聯盟(The Lesbian Avengers)”在紐約組建,她們平權的方式更為激進。在一個 lesbian 和一個 gay 因為燃燒彈被扔進他們的公寓而被活活燒死的事情發生後,“復仇者聯盟”在街頭遊行時用戲劇性的表演,比如說吃火,來引起人們的注意。

1993 年 4 月,“女同性戀復仇者聯盟(The Lesbian Avengers)”在華盛頓組織了第一屆同性戀遊行 Dyke March ,為同性戀和雙性戀平權,2 萬名婦女加入到這次遊行當中。 Dyke March 也變成了一年一度的活動。

一個 Gay 在紐約 Staten Island 被謀殺,男同社會活動者們掛起的橫幅

(Staten Island,1990.2) 拍攝:THOMAS MCGOVERN

反同遊行

(曼哈頓,1992) 拍攝:RICHARD SANDLER

面對 Queer Nation 抗議恐同者的示威遊行中的一位旁觀者

(曼哈頓,1992) 拍攝:RICKY FLORES

女同性戀復仇者聯盟(The Lesbian Avengers)在第五大道上組織的第一屆 Dyke March

(曼哈頓,1993) 拍攝:CAROLINA KROON

第一屆 Dyke March,兩個女人在遊行隊伍的床上親吻

(曼哈頓,1993) 拍攝:CAROLINA KROON

反戰和環保:

1980 年代一位年輕的國防和裁軍研究員 Randall Forsberg 發起了核武器凍結運動( Nuclear Freeze Movement),導火索並非真正的戰爭,而是美國參議院沒有批准已經與蘇聯達成的 SALT II 武器控制協定。潛在戰爭的威脅下,100 萬人聚集在中央公園支持核武器凍結運動,要求美國和蘇聯停止原子能武器競賽,成為美國歷史上單次人數最多的抗議遊行。

1990-1991 反對由美國帶領的海灣戰爭的遊行在紐約興起,社會活動家們聚集美國的移民社區,為伊朗與中東的宗教衝突而抗議,他們利用美國全球媒體中心的地位向全球傳達訊息。

於此同時,當時的環保活動家則在抗議焚燒爐的建設和擴展,要求增加廢氣處理設施和植被的種植。許多活動家在軍事和環境政策中建立聯繫,他們認為戰爭造成極大的環境污染,比如科威特和伊拉克燃燒油井,而軍事開支對聯邦預算施加壓力則導致環保資金難以確保。

海灣戰爭抗議遊行,一個帶著總統 George H Bush 面具的人與第六大道上代表媒體的示威者隊伍一起走

(曼哈頓,1991.1.30)拍攝:LISA KAHANE

紐約中央公園凍結核武器遊行,吸引了幾乎所有的和平組織、主流宗教、專業人士、勞工組織、以及大部分民眾的支持,一百萬人參與了此次遊行,成為美國歷史上單次遊行人數最多的抗議。

(曼哈頓,1982.6.12)拍攝:RICHARD SANDLER

環保人士在紐約大街上引起人們對毒害氣體的關注

(布魯克林 Williamsburg,1992)拍攝:CATHERINE SMITH

題圖、文中圖來自:whosestreets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報 ,每天看點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