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父親借債20萬買寶馬:為讓幼稚園兒子有“高起點”

我們不想讓他攀比,不想讓他當第一,但也不想讓他當最後,中上水準就行。幼稚園裡更貴的車也不少,這輛新車算中等偏上吧。

這種生活,不是之前想到了並且說好了的嗎?但為何我們還要吵架?本來買車是很開心的……結果這輛車把我們的生活基本上全部打亂了,我也不曉得做對了還是做錯了。

3月10日晚上10點,仁壽新南街一社區,李豔抱著兒子沖出門,高跟鞋敲擊著樓梯,樓道裡的聲控燈陸續亮起。片刻,一輛寶馬車轟鳴著駛出社區,

門衛揮手致意,但這一次,寶馬車的車窗沒有搖下來回應。

年過五旬的門衛不知道,為了讓在高檔幼稚園學習的兒子有更多選擇和"更高的起點",去年,李豔和丈夫鄭軍背上20余萬元債務,買了這輛香檳色的寶馬車,從此過上節衣縮食的日子。

3月10日,是李豔30歲生日,出於節約,鄭軍婉拒了李豔同事和閨蜜們要求聚會的提議。回家後,夫妻倆因此發生爭吵,李豔摔門而去。

3月14日,四天過去,春寒料峭,入夜溫度更低,社區裡的人陸續駕車回家,但自家車位和兒子房間都空空如也,33歲的鄭軍用力關上窗戶,一拳砸在牆上:我一天這樣,到底為了啥?

花五百元買雙童鞋

只為兒子融入小朋友們當中

" 和花錢相比,讓兒子有更多圈子,這是幾百元錢所不能買到的"。

去年國慶後,5歲兒子牛牛有點反常,不願去幼稚園。李豔問了好幾次,有天晚上睡覺前,牛牛終於開了口:媽媽,

我想要一雙毛毛蟲鞋子。

國慶才給兒子買了一雙童鞋,才過了一周又要買?啥是毛毛蟲鞋子?李豔和鄭軍都覺得奇怪,牛牛繼續嘟囔:幼稚園裡,只有穿毛毛蟲鞋子的小朋友才在一起玩。兩人上網一查:這種毛毛蟲鞋由某運動品牌推出,一雙均價約四百元。

33歲的鄭軍是仁壽縣某機關單位中層幹部,副科級。李豔是仁壽一重點中學英語教師,兩人每月有超五千元收入,

花四百元買雙童鞋,其實問題不大。但兩人不想買,兒子上的這所位於城北新區的私立幼稚園每學期學費加生活費近萬元,除了不願讓兒子自小養成攀比的習慣,另外兒子身體長得快,四百元買雙鞋,最多一年就會穿不了,不划算。隨後,通過電話溝通,幼稚園老師否認"只有穿毛毛蟲鞋子的小朋友才在一起玩",這讓李豔覺得事情沒那麼嚴重。次日,李豔去接兒子放學時,
發現兒子班上確有10來個小朋友都穿著這種鞋,其中幾個小朋友出幼稚園後,伸出腳圍成一個圈互相說再見,但沒有小朋友給牛牛打招呼,接連幾天都是如此。李豔覺得該處理一下這事了。

隨後,李豔帶著兒子去商場花了近五百元買了一雙毛毛蟲鞋。回家後,鄭軍有些意見:不是說好不買嗎?但他很快被妻子說服:和花錢相比,讓兒子有更多圈子,這是幾百元錢所不能買到的。

第二天,牛牛起床後,早飯都沒吃就嚷著要去幼稚園,放學後,牛牛也圍在那群小朋友中,互相說了再見。幼稚園老師後來告訴李豔:牛牛越來越活潑,有時還主動拉著其他小朋友唱歌跳舞。

上最貴的私立幼稚園

兒子的起點跟自己那代人不同了

" 兒子至少會從一個縣城人開始起步,所以讓他上最貴的私立幼稚園,因為接觸到的圈子不一樣"

和許多年輕人一樣,來自陝西農村的鄭軍初到仁壽時,只能選擇努力打拼融入這個陌生的城市。如今,他成家生子,一開口已是滿嘴四川話。

經歷"毛毛蟲童鞋事件"後,鄭軍認為,兒子的起點跟自己那代人確實不一樣了,至少會從一個縣城人開始起步,他身邊的小夥伴基本也都成長在縣城裡,屬於"見多識廣"型。這也是當初夫妻倆決定送兒子上這所當地最貴的私立幼稚園的初衷:孩子接觸到的圈子不一樣。

鄭軍也很快發現,這個圈子確實有些不一樣。這所私立幼稚園有的班級,基本上每月都會組織一次自願參加的戶外活動。

第一次活動是野炊,六個家庭一組。活動定於早上9點出發,當鄭軍帶著妻兒開著自家的某國產品牌車趕到幼稚園時,幼稚園門口已變成了"停車場",其中賓士、寶馬不少,還有不少越野車。車旁,小朋友和家長們已開始整理物品。鄭軍把車開到了幼稚園門口,剛下車,保安馬上喊道:那個門口不能停車,開走。

周圍家長齊刷刷地望過來,鄭軍臉上有點發燙,他趕緊解釋,自己也是家長,是來參加活動的。找到牛牛所在的小組時,鄭軍發現,六個家庭裡有兩輛寶馬、兩輛賓士、一輛奧迪Q5,自己不到十萬元的車是最差的。

到了目的地,小朋友們在老師帶領下玩耍去了,幾個母親洗菜擇菜,幾個父親聊完車又聊生意。鄭軍不太插得上話,只能往灶裡猛添柴火。

晚上到家,牛牛興奮地不斷在畫板上畫著各種車,鄭軍和李豔卻有點失落,"其實別人也沒有明說什麼,但是怎麼說呢,總覺得不是一個圈子的"。

此前,鄭軍和李豔都自認為還是有一定的優越感:在仁壽縣城,一個是副科級,身為單位中層;另一個身為中學英語教師,學生家長看到自己也很尊敬。

借債20萬換輛寶馬

" 不想讓他當第一,也不想讓他落最後"

換了新車,不僅引來其他家長詢問,出遊時兒子也再沒主動要求坐其他叔叔的車

之後的幾次出遊,牛牛似乎也熟悉了其他的車,幾次吵鬧著要坐其他叔叔的"快車",但沒有一個小朋友主動來乘坐鄭軍的車。

鄭軍和李豔不約而同地決定,該考慮換輛車了。

2016年元旦節,夫妻倆在車展上選中一輛寶馬車,但10余萬元的存款和30多萬的車價相差甚遠。在制定償還計畫後,鄭軍和李豔在兩天之內找好朋友借到了20余萬元。

拿到車後沒幾天,就是幼稚園小組寒假前的最後一次出行。這次,鄭軍香檳色的寶馬車依舊開在最後,但出發前,幾個家長主動問了問鄭軍的新車,還有一個小朋友主動要求"想坐坐新車",雖然對方家長並未許可,但鄭軍和李豔心裡還是竊喜了好一陣。

另一個變化就是,牛牛再也沒有主動要求去坐其他叔叔的車。

鄭軍覺得,雖然買車背了債,但從此後的經歷來看,還是買對了。特別是兒子的反應,更讓他覺得,自己的選擇是對的。"他如果只知道兩種生活,他就只能在這兩種生活裡面選擇,但他如果知道十種生活,他就有十種選擇,他只有見多識廣,經歷得足夠多,起點才會更高,他追求的境界也才會更高……我們不想讓他攀比,不想讓他當第一,但也不想讓他落最後,中上水準就行。幼稚園裡更貴的車也不少,這輛新車算中等偏上吧。"

兒子開心了 日子拮据了

省錢還債處處節省

一場爭吵 妻攜兒離家

換了寶馬車,兒子的開心,同事們的稱讚,讓鄭軍夫妻倆受用了好一陣。但與此同時,他們的生活也因20多萬元債務一天天起了變化。

為存錢還債 不敢旅遊不敢請客處處節省

寒假一放假,學校幾個同事又約著去旅遊,從不缺席的李豔第一次拒絕了。因為她算了一下,如果要去的話,自己和兒子兩人需要四千元左右。

之前在借錢時,他們答應了一個朋友,在2017年五一節前還款5萬元。這5萬元,鄭軍和李豔計畫每月存三千元,再加上年終獎等,五一節前能勉強湊夠,因此不能有任何額外的大筆開支。

在和閨蜜們聚會時,李豔有時也會直截了當地說,我要存錢,這頓你請哈。此時,閨蜜們的"責怪"也不知真假:你開起寶馬還請不起老娘一杯水啊?

" 我要是給大家說,我為了兒子才借錢買的寶馬?會有幾個人信?"買車後,朋友們要求請客的次數明顯增多,也讓鄭軍苦惱不已,不得已,他只能不時領一幫朋友回家,美其名曰"家宴"。但這樣雖然節約了錢,但每次都讓下廚的李豔累得夠嗆。

春節回李豔老家,嶄新的寶馬車讓鄭軍在岳父母面前有了大聲說話的底氣,但發給晚輩們變薄的紅包招來了表兄妹的"嘲笑":硬是越有錢越摳啊?

所幸,正月初七鄭軍就要開始上班,一家人回到縣城,李豔有些慶倖:春節期間同學安排的幾場聚會,名正言順地推掉了,"幾次聚會平攤下來,又是上千元"。

省錢引爭吵

30歲生日宴取消 妻子委屈出走

3月11日,是李豔30歲生日,閨蜜和同事們主動談及"要好好給李老師慶個生"。按照往年的標準,兩桌人吃飯、唱歌、宵夜,至少得花三四千元。出於節約開支,鄭軍建議婉拒。即便改成更省錢的"家宴",但家裡也容不下兩桌人。

因此,在丈夫反對之下,李豔的生日聚會只得取消。同事們大惑不解,一位同事悄悄發來短信:李豔,感覺你買了車後,完全就變了個人了,女人三十歲是個很重要的日子……無論如何,生日快樂。李豔不知如何回答,她也明白,還差一萬元就能湊夠五萬元,但如果生日聚會請客,五月一日前可能就很難如約還上別人的錢了。

回家路上,坐在寶馬車內抱著兒子,李豔有些委屈:30歲的"大生",卻因沒錢不敢請客,為什麼別人都能過得很好,只有我過成這樣?

一到家,看到妻子明顯不高興,鄭軍開始盤算起債務給李豔解釋,不過,這讓李豔徹底爆發:平時你說不參加聚會就算了,連三十歲生日聚會都不行?就不能想點其他辦法?

鄭軍也上了火:有多少錢你心裡又不是沒有數,啥子時候要還錢,你也不是沒有數……沖我冒火啥意思,我沒出息?

一番爭吵後,李豔摔門而去,把兒子和寶馬車都帶回了父母家。

3月14日,酒桌上,鄭軍幾次抱頭,他還沒有想好如何去面對岳父母和妻子,他無奈地說:"這種生活,不是之前想到了並且說好了的嗎?但為何我們還要吵架?說實話,本來買車是很開心的……結果這輛車把我們的生活基本上全部打亂了,我也不曉得做對了還是做錯了。"

李豔暫時也還沒想好怎麼跟丈夫開口:也不是他的錯,但當時心裡就是委屈,火一下就起來了……

應培養孩子綜合素質 重視精神上的豐富 教會孩子正確的財富觀

這樣的父愛 是對還是錯?

對於鄭軍夫婦的舉動與遭遇,專家認為在當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並對他們的行為與對孩子的愛,做了進一步分析。

在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看來,舉債買車不可取,即使騎自行車帶孩子去參加活動,也可以借機教育孩子這是綠色出行,非常環保,有何不好?覺得自己的車低檔,讓孩子沒有面子,純粹是父母為自己的攀比找理由。

熊丙奇認為,很多時候,所謂孩子的"攀比"心理都來自成人世界,是成人世界在他們身上的投射,"與其說是孩子攀比,不如說是父母攀比"。

他建議,家長應告訴孩子,父母的財富與自己沒有多大關係,每個優秀的學生需要通過後天的努力與進步來獲得別人的尊重。

綿陽師範學院社會學教授蔣洪認為,鄭軍夫妻倆的故事在當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生活中此類例子比比皆是。

追求更好的生活,這當然沒錯,這也是追求上進的一種表現,不能一味地鼓勵清貧樂道、安於現狀。並且,人是社會性動物,要融入社會,他人的態度和評價是我們行為的重要參考。

但這當中的度如何把握,就值得思考了。如果太在意別人的態度和評價,活在他人的世界中,那就不是真正的自我,誠如法國哲學家薩特所說的"他人是地獄"。因此,我們在為他人而活的同時更要為自己而活。還是那句話,量力而行,根據自身經濟實力進行消費。

蔣洪同時指出,作為家長,遇到類似的困惑時,在滿足孩子基本的物質需求之外,還應該多想想其他的辦法,在愛好、特長、勇敢、愛心、擔當、自立等方面進行綜合素質的培養,這些精神上的豐富對孩子的成長更重要。

(應當事人要求,鄭軍、李豔系化名)

第二天,牛牛起床後,早飯都沒吃就嚷著要去幼稚園,放學後,牛牛也圍在那群小朋友中,互相說了再見。幼稚園老師後來告訴李豔:牛牛越來越活潑,有時還主動拉著其他小朋友唱歌跳舞。

上最貴的私立幼稚園

兒子的起點跟自己那代人不同了

" 兒子至少會從一個縣城人開始起步,所以讓他上最貴的私立幼稚園,因為接觸到的圈子不一樣"

和許多年輕人一樣,來自陝西農村的鄭軍初到仁壽時,只能選擇努力打拼融入這個陌生的城市。如今,他成家生子,一開口已是滿嘴四川話。

經歷"毛毛蟲童鞋事件"後,鄭軍認為,兒子的起點跟自己那代人確實不一樣了,至少會從一個縣城人開始起步,他身邊的小夥伴基本也都成長在縣城裡,屬於"見多識廣"型。這也是當初夫妻倆決定送兒子上這所當地最貴的私立幼稚園的初衷:孩子接觸到的圈子不一樣。

鄭軍也很快發現,這個圈子確實有些不一樣。這所私立幼稚園有的班級,基本上每月都會組織一次自願參加的戶外活動。

第一次活動是野炊,六個家庭一組。活動定於早上9點出發,當鄭軍帶著妻兒開著自家的某國產品牌車趕到幼稚園時,幼稚園門口已變成了"停車場",其中賓士、寶馬不少,還有不少越野車。車旁,小朋友和家長們已開始整理物品。鄭軍把車開到了幼稚園門口,剛下車,保安馬上喊道:那個門口不能停車,開走。

周圍家長齊刷刷地望過來,鄭軍臉上有點發燙,他趕緊解釋,自己也是家長,是來參加活動的。找到牛牛所在的小組時,鄭軍發現,六個家庭裡有兩輛寶馬、兩輛賓士、一輛奧迪Q5,自己不到十萬元的車是最差的。

到了目的地,小朋友們在老師帶領下玩耍去了,幾個母親洗菜擇菜,幾個父親聊完車又聊生意。鄭軍不太插得上話,只能往灶裡猛添柴火。

晚上到家,牛牛興奮地不斷在畫板上畫著各種車,鄭軍和李豔卻有點失落,"其實別人也沒有明說什麼,但是怎麼說呢,總覺得不是一個圈子的"。

此前,鄭軍和李豔都自認為還是有一定的優越感:在仁壽縣城,一個是副科級,身為單位中層;另一個身為中學英語教師,學生家長看到自己也很尊敬。

借債20萬換輛寶馬

" 不想讓他當第一,也不想讓他落最後"

換了新車,不僅引來其他家長詢問,出遊時兒子也再沒主動要求坐其他叔叔的車

之後的幾次出遊,牛牛似乎也熟悉了其他的車,幾次吵鬧著要坐其他叔叔的"快車",但沒有一個小朋友主動來乘坐鄭軍的車。

鄭軍和李豔不約而同地決定,該考慮換輛車了。

2016年元旦節,夫妻倆在車展上選中一輛寶馬車,但10余萬元的存款和30多萬的車價相差甚遠。在制定償還計畫後,鄭軍和李豔在兩天之內找好朋友借到了20余萬元。

拿到車後沒幾天,就是幼稚園小組寒假前的最後一次出行。這次,鄭軍香檳色的寶馬車依舊開在最後,但出發前,幾個家長主動問了問鄭軍的新車,還有一個小朋友主動要求"想坐坐新車",雖然對方家長並未許可,但鄭軍和李豔心裡還是竊喜了好一陣。

另一個變化就是,牛牛再也沒有主動要求去坐其他叔叔的車。

鄭軍覺得,雖然買車背了債,但從此後的經歷來看,還是買對了。特別是兒子的反應,更讓他覺得,自己的選擇是對的。"他如果只知道兩種生活,他就只能在這兩種生活裡面選擇,但他如果知道十種生活,他就有十種選擇,他只有見多識廣,經歷得足夠多,起點才會更高,他追求的境界也才會更高……我們不想讓他攀比,不想讓他當第一,但也不想讓他落最後,中上水準就行。幼稚園裡更貴的車也不少,這輛新車算中等偏上吧。"

兒子開心了 日子拮据了

省錢還債處處節省

一場爭吵 妻攜兒離家

換了寶馬車,兒子的開心,同事們的稱讚,讓鄭軍夫妻倆受用了好一陣。但與此同時,他們的生活也因20多萬元債務一天天起了變化。

為存錢還債 不敢旅遊不敢請客處處節省

寒假一放假,學校幾個同事又約著去旅遊,從不缺席的李豔第一次拒絕了。因為她算了一下,如果要去的話,自己和兒子兩人需要四千元左右。

之前在借錢時,他們答應了一個朋友,在2017年五一節前還款5萬元。這5萬元,鄭軍和李豔計畫每月存三千元,再加上年終獎等,五一節前能勉強湊夠,因此不能有任何額外的大筆開支。

在和閨蜜們聚會時,李豔有時也會直截了當地說,我要存錢,這頓你請哈。此時,閨蜜們的"責怪"也不知真假:你開起寶馬還請不起老娘一杯水啊?

" 我要是給大家說,我為了兒子才借錢買的寶馬?會有幾個人信?"買車後,朋友們要求請客的次數明顯增多,也讓鄭軍苦惱不已,不得已,他只能不時領一幫朋友回家,美其名曰"家宴"。但這樣雖然節約了錢,但每次都讓下廚的李豔累得夠嗆。

春節回李豔老家,嶄新的寶馬車讓鄭軍在岳父母面前有了大聲說話的底氣,但發給晚輩們變薄的紅包招來了表兄妹的"嘲笑":硬是越有錢越摳啊?

所幸,正月初七鄭軍就要開始上班,一家人回到縣城,李豔有些慶倖:春節期間同學安排的幾場聚會,名正言順地推掉了,"幾次聚會平攤下來,又是上千元"。

省錢引爭吵

30歲生日宴取消 妻子委屈出走

3月11日,是李豔30歲生日,閨蜜和同事們主動談及"要好好給李老師慶個生"。按照往年的標準,兩桌人吃飯、唱歌、宵夜,至少得花三四千元。出於節約開支,鄭軍建議婉拒。即便改成更省錢的"家宴",但家裡也容不下兩桌人。

因此,在丈夫反對之下,李豔的生日聚會只得取消。同事們大惑不解,一位同事悄悄發來短信:李豔,感覺你買了車後,完全就變了個人了,女人三十歲是個很重要的日子……無論如何,生日快樂。李豔不知如何回答,她也明白,還差一萬元就能湊夠五萬元,但如果生日聚會請客,五月一日前可能就很難如約還上別人的錢了。

回家路上,坐在寶馬車內抱著兒子,李豔有些委屈:30歲的"大生",卻因沒錢不敢請客,為什麼別人都能過得很好,只有我過成這樣?

一到家,看到妻子明顯不高興,鄭軍開始盤算起債務給李豔解釋,不過,這讓李豔徹底爆發:平時你說不參加聚會就算了,連三十歲生日聚會都不行?就不能想點其他辦法?

鄭軍也上了火:有多少錢你心裡又不是沒有數,啥子時候要還錢,你也不是沒有數……沖我冒火啥意思,我沒出息?

一番爭吵後,李豔摔門而去,把兒子和寶馬車都帶回了父母家。

3月14日,酒桌上,鄭軍幾次抱頭,他還沒有想好如何去面對岳父母和妻子,他無奈地說:"這種生活,不是之前想到了並且說好了的嗎?但為何我們還要吵架?說實話,本來買車是很開心的……結果這輛車把我們的生活基本上全部打亂了,我也不曉得做對了還是做錯了。"

李豔暫時也還沒想好怎麼跟丈夫開口:也不是他的錯,但當時心裡就是委屈,火一下就起來了……

應培養孩子綜合素質 重視精神上的豐富 教會孩子正確的財富觀

這樣的父愛 是對還是錯?

對於鄭軍夫婦的舉動與遭遇,專家認為在當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並對他們的行為與對孩子的愛,做了進一步分析。

在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看來,舉債買車不可取,即使騎自行車帶孩子去參加活動,也可以借機教育孩子這是綠色出行,非常環保,有何不好?覺得自己的車低檔,讓孩子沒有面子,純粹是父母為自己的攀比找理由。

熊丙奇認為,很多時候,所謂孩子的"攀比"心理都來自成人世界,是成人世界在他們身上的投射,"與其說是孩子攀比,不如說是父母攀比"。

他建議,家長應告訴孩子,父母的財富與自己沒有多大關係,每個優秀的學生需要通過後天的努力與進步來獲得別人的尊重。

綿陽師範學院社會學教授蔣洪認為,鄭軍夫妻倆的故事在當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生活中此類例子比比皆是。

追求更好的生活,這當然沒錯,這也是追求上進的一種表現,不能一味地鼓勵清貧樂道、安於現狀。並且,人是社會性動物,要融入社會,他人的態度和評價是我們行為的重要參考。

但這當中的度如何把握,就值得思考了。如果太在意別人的態度和評價,活在他人的世界中,那就不是真正的自我,誠如法國哲學家薩特所說的"他人是地獄"。因此,我們在為他人而活的同時更要為自己而活。還是那句話,量力而行,根據自身經濟實力進行消費。

蔣洪同時指出,作為家長,遇到類似的困惑時,在滿足孩子基本的物質需求之外,還應該多想想其他的辦法,在愛好、特長、勇敢、愛心、擔當、自立等方面進行綜合素質的培養,這些精神上的豐富對孩子的成長更重要。

(應當事人要求,鄭軍、李豔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