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警惕!腎臟不好的人,身體出現這5個信號,可能患有尿毒癥!

警惕!腎臟不好的人,身體出現這5個信號,可能患有尿毒癥!

腎臟健康對於人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沒有腎臟的正常運行,那麼就會到會導致血液中的毒素無法排除,尿液無法排泄,

嚴重危害人類的生命健康。

中老年人群隨著年齡的增大,各個器官開始逐漸衰退,腎臟也不例外。如何人們沒有合理的對腎臟進行保養,就會導致腎臟疾病的出現,嚴重的就會引發尿毒癥。

尿毒癥在中老年人群中發病率非常的高,而有些年輕人沒有注意腎臟的保養,喝過量的碳酸飲料也會引發尿毒癥。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聊,尿毒癥早期都有哪些徵兆,如何進行合理的預防,

一起來看看吧。

【尿毒癥概述】

尿毒癥是慢性腎衰竭晚期病症。慢性腎衰竭,是指各種腎臟病導致腎臟功能漸進性不可逆性減退,直至功能喪失所出現的一系列症狀和代謝紊亂所組成的臨床綜合征,簡稱慢性腎衰。慢性腎衰的終末期即為人們常說的尿毒癥。

尿毒癥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而是各種晚期的腎臟病共有的臨床綜合征,是慢性腎功能衰竭進入終末階段時出現的一系列臨床表現所組成的綜合征。

【尿毒癥早期徵兆】

尿毒癥其實就是腎臟衰竭晚期的綜合征統稱,也就是說,患有尿毒癥就說明這時的腎臟功能已經完全不能正常工作了,必須換腎才能保命。尿毒癥多是由於腎臟疾病導致的,

因此尿毒癥在早期都有跡可循的。如果發現的及時,就可能挽救生命。下面我們來看看,早期尿毒癥都有哪些徵兆。

1、臉色發黃或發白:這是由於貧血所致,腎功能受損常常伴隨貧血,但是貧血的發展也非常緩慢,一段時間裡反差一般不會太大,常常引不起重視。

2、浮腫:這是一個比較容易察覺的早期尿毒癥症狀,是因為腎臟不能及時清除體內多餘的水分所致。早期僅有足踝部和眼瞼浮腫,休息後消失。進一步發展到持續性或全身浮腫時,一般已進入典型的尿毒癥期。

3、消化系統症狀是尿毒癥最早期、最常見的症狀:主要表現為胃口不好、味覺障礙、噁心嘔吐等,少數情況下可有腹瀉、腹脹和便秘等。尿毒素瀦留後影響消化功能會導致食欲下降,

但是多數人不會把它和腎病聯繫起來。

4、容易疲倦、乏力:這可能是最早的症狀,但是很容易被忽略,因為能夠引起疲倦乏力的原因實在太多了。特別是那些在事業上“全力搏殺”的人,疲勞是家常便飯,如果稍作休息後症狀好轉,就更容易忽視,究竟容易疲倦、乏力。這可能是最早的症狀,但是很容易被忽略,因為能夠引起疲倦乏力的原因實在太多了。特別是那些在事業上“全力搏殺”的人,疲勞是家常便飯,如果稍作休息後症狀好轉,就更容易忽視。

5、尿量減少:由於腎臟濾過功能下降,部分病人隨病情進展會出現尿量減少。也有很多患者尿量正常,但是隨尿液排出的毒素減少,所以不能完全靠尿量來判斷腎功能的好壞。所以,全面瞭解尿毒癥的症狀都是什麼是很重要的。

6、高血壓:腎臟受損後不能正常排水排鈉,體內出現水和鈉的瀦留。另外腎臟受損後還會分泌一些升高血壓的物質。因此,尿毒癥的早期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高血壓。

【哪些人是尿毒癥高危人群】

尿毒癥是一種綜合症狀,它不像癌症那樣,癌細胞會轉移。尿毒癥就是腎臟衰竭無法工作。因此,對於尿毒癥患者,十有八九是腎臟疾病導致的。但是除了腎臟疾病,還有一些慢性疾病也會間接的影響到腎臟的健康,從而引發尿毒癥。下面我們來看看,哪些人群屬於尿毒癥高危人群,應著重對腎臟進行保養。

1、高血壓病人中的15%會直接轉為尿毒癥。我國1998年的統計,高血壓病人占總人口的10%,也就是說,每10個人中就有1個高血壓患者,其中有1、5個人會成為尿毒癥患者。

2、30%的糖尿病患者直接轉歸就是尿毒癥糖尿病。近期的統計資料表明,在我國人群中,現有糖尿病患者4320萬人,糖耐量降低者5064萬人,二者之和為9384萬。也就是說,僅因為糖尿病我國就有約1300萬尿毒癥患者和1500多萬尿毒癥高危人群。

3、腎病是尿毒癥的主要原因,所有慢性腎臟疾病的最終結局都將是尿毒癥。這其中慢性腎炎是首要原因,在導致尿毒癥的疾病中,慢性腎小球腎炎占55、7%。

4、泌尿系感染或尿路感染引起。根據統計資料,我國尿感的發病率男性為0、23%,女性為2、37%。男女老少皆可發病,尤以育齡已婚婦女為常見,在我國,慢性腎盂腎炎是尿毒癥的第二位因素,占21、2%。

5、藥物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引起。研究表明,約25%的腎功能衰竭患者與藥物的腎毒性相關。

6、與年齡相關。隨著年齡的增長,腎臟的結構和功能都發生明顯的退行性改變。在體檢中發現,有17.3%的老年人罹患有不同類型的腎臟疾病。在住院病人中,患泌尿系統疾病的老年人占3.4%~6.3%,是老年住院病人的第八位死因。

7、愛滋病病毒感染引起的尿毒癥呈上升趨勢。此原因現已占到尿毒癥誘因的1%。

【如何預防尿毒癥的發生】

尿毒癥的引發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人們長期的對腎臟健康損害導致的。因此,對於以上尿毒癥高危人群,應該經常關注自己的腎臟健康,對於一些傷害腎臟健康的疾病,也應該及時的治療和控制。下面我們來看看,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尿毒癥的發生。

1、要注意腎病轉變成尿毒癥

腎病很容易導致尿毒癥,所以腎病病人要及時治療,要積極應用抗生素藥物。有慢性腎病引發的尿毒癥均有所減少。

2、少喝碳酸飲料

國外研究表明,過量飲用碳酸飲料會增加患腎結石、腎衰竭及其他腎病的風險。

3、泌尿系統感染要及時治療

泌尿系感染如治療不當,能引起病菌逆行感染,進而損傷腎單位,影響腎功能的進行性下降,導致尿毒癥。

4、嚴格控制血壓

高血壓患者常須終生服藥,要嚴格的控制血壓而不可中斷。

5、隔絕環境污染

從事污染行業及居住在污染的環境中,許多有機溶劑和金屬,如:鉛、鉻、鎘,都可能引起慢性腎臟病變,須注意腎臟保健之道。

6、避免隨便服用止痛藥物、打針、偏方和中、草藥的習慣。

7、重視尿毒癥的早期表現與症狀,對於防治尿毒癥尤為重要。

疲勞是家常便飯,如果稍作休息後症狀好轉,就更容易忽視。

5、尿量減少:由於腎臟濾過功能下降,部分病人隨病情進展會出現尿量減少。也有很多患者尿量正常,但是隨尿液排出的毒素減少,所以不能完全靠尿量來判斷腎功能的好壞。所以,全面瞭解尿毒癥的症狀都是什麼是很重要的。

6、高血壓:腎臟受損後不能正常排水排鈉,體內出現水和鈉的瀦留。另外腎臟受損後還會分泌一些升高血壓的物質。因此,尿毒癥的早期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高血壓。

【哪些人是尿毒癥高危人群】

尿毒癥是一種綜合症狀,它不像癌症那樣,癌細胞會轉移。尿毒癥就是腎臟衰竭無法工作。因此,對於尿毒癥患者,十有八九是腎臟疾病導致的。但是除了腎臟疾病,還有一些慢性疾病也會間接的影響到腎臟的健康,從而引發尿毒癥。下面我們來看看,哪些人群屬於尿毒癥高危人群,應著重對腎臟進行保養。

1、高血壓病人中的15%會直接轉為尿毒癥。我國1998年的統計,高血壓病人占總人口的10%,也就是說,每10個人中就有1個高血壓患者,其中有1、5個人會成為尿毒癥患者。

2、30%的糖尿病患者直接轉歸就是尿毒癥糖尿病。近期的統計資料表明,在我國人群中,現有糖尿病患者4320萬人,糖耐量降低者5064萬人,二者之和為9384萬。也就是說,僅因為糖尿病我國就有約1300萬尿毒癥患者和1500多萬尿毒癥高危人群。

3、腎病是尿毒癥的主要原因,所有慢性腎臟疾病的最終結局都將是尿毒癥。這其中慢性腎炎是首要原因,在導致尿毒癥的疾病中,慢性腎小球腎炎占55、7%。

4、泌尿系感染或尿路感染引起。根據統計資料,我國尿感的發病率男性為0、23%,女性為2、37%。男女老少皆可發病,尤以育齡已婚婦女為常見,在我國,慢性腎盂腎炎是尿毒癥的第二位因素,占21、2%。

5、藥物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引起。研究表明,約25%的腎功能衰竭患者與藥物的腎毒性相關。

6、與年齡相關。隨著年齡的增長,腎臟的結構和功能都發生明顯的退行性改變。在體檢中發現,有17.3%的老年人罹患有不同類型的腎臟疾病。在住院病人中,患泌尿系統疾病的老年人占3.4%~6.3%,是老年住院病人的第八位死因。

7、愛滋病病毒感染引起的尿毒癥呈上升趨勢。此原因現已占到尿毒癥誘因的1%。

【如何預防尿毒癥的發生】

尿毒癥的引發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人們長期的對腎臟健康損害導致的。因此,對於以上尿毒癥高危人群,應該經常關注自己的腎臟健康,對於一些傷害腎臟健康的疾病,也應該及時的治療和控制。下面我們來看看,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尿毒癥的發生。

1、要注意腎病轉變成尿毒癥

腎病很容易導致尿毒癥,所以腎病病人要及時治療,要積極應用抗生素藥物。有慢性腎病引發的尿毒癥均有所減少。

2、少喝碳酸飲料

國外研究表明,過量飲用碳酸飲料會增加患腎結石、腎衰竭及其他腎病的風險。

3、泌尿系統感染要及時治療

泌尿系感染如治療不當,能引起病菌逆行感染,進而損傷腎單位,影響腎功能的進行性下降,導致尿毒癥。

4、嚴格控制血壓

高血壓患者常須終生服藥,要嚴格的控制血壓而不可中斷。

5、隔絕環境污染

從事污染行業及居住在污染的環境中,許多有機溶劑和金屬,如:鉛、鉻、鎘,都可能引起慢性腎臟病變,須注意腎臟保健之道。

6、避免隨便服用止痛藥物、打針、偏方和中、草藥的習慣。

7、重視尿毒癥的早期表現與症狀,對於防治尿毒癥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