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呼和浩特至鄂爾多斯高速公路選址獲批!看看路過哪裡?

5月8日,根據《內蒙古自治區建設專案選址規劃管理辦法》,內蒙古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批復了S27呼和浩特至鄂爾多斯高速公路工程規劃選址意見,此項批復意見為下一步報批土地預審等奠定了良好基礎。

根據意見書,本專案主線路全長約180.6公里,其中呼和浩特市境內全長約54.5公里,鄂爾多斯市境內全長約126.1公里;

康巴什連接線起點與公路主線灶火壕互通相接,向南沿東烏鐵路西側向南佈線,終點止于康巴什新區,與鄂爾多斯大街東段相接,

康巴什連接線全長約7.3公里;

本項目總投資約259.94億元。截至目前,S27呼和浩特至鄂爾多斯高速公路工程前期工作繼續有序推進。

S27呼和浩特至鄂爾多斯高速公路是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通往資源富集區鄂爾多斯市重要通道,也是連接呼鄂兩市運營里程最短、通行最便捷的通道。

該段公路的建設對加快呼包鄂一體化的發展,完善呼包鄂區域路網結構,提升自治區高速公路網服務水準,發揮綜合交通的聯動功能,縮短呼鄂兩市出行時間,深入貫徹落實國家“一帶一路”、西部大開發等戰略和自治區黨委促進社會穩定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該規劃路線總體呈東西走向,起點位於巴爾旦營東南,設置機場南樞紐互通,與規劃S43呼和浩特機場高速相接,路線在新機場南側約1.5公里佈線,經圪報村、前一間房村、小營子村,之後路線與S103線交叉處設置永聖域互通,在氈匠營村西跨越呼准鐵路和呼准鄂鐵路,向西經官地營村,在大北窯南與S31呼准高速公路交叉處設置托縣北樞紐互通,

經小北窯、珠日乾巴彥,在苗家壕北與呼托舊路交叉處設置托縣互通,後沿托克托縣環城公路西北側佈線,經陳家梁,小井壕、哈拉板申村,在忻州圪旦西側跨越大黑河,經新發村、柳林灘東側,距頭道拐水文站下游約3.5公里處佈設黃河特大橋,後路線向西,沿天順圪梁村西北佈設,路線與沿黃高速交叉處設置十二連城東樞紐互通,沿十二連城東側佈線,
與規劃國道512線(原羊巴線)交叉處設置十二連城南互通,後穿越庫布齊沙漠邊緣地帶,與沿河鐵路馬何段交叉,途經布林陶亥西側,設置布林陶亥西互通,路線經敖包壕向西南佈線,與德薩線交叉處設置杜家圪旦互通,後繼續向西南佈線,經王家壕在敖包梁與德敖線交叉處設置敖包梁互通,路線沿准鄂鐵路北側100米向西佈線,在潮腦梁至郝家店段約5公里路線佔用現有的G109線位進行佈線,繼續向西至東勝區銅川鎮東設置東勝東互通,與包府路交叉處設置銅川互通,之後路線繼續沿准鄂鐵路北側佈線,在高家梁煤礦西與包神鐵路交叉,在昆獨龍川西岸與機場高速(東康高速)交叉,設置東勝南互通,在灶火壕規劃區東北角下穿東銅鐵路,終點止于格頂蓋互通東側1.5公里處接榮烏高速,設置灶火壕互通。

康巴什連接線起點與灶火壕互通相接,沿鄂爾多斯油坊保護區和民辦學校西側佈線,終點止於鄂爾多斯大街。

繼續向西至東勝區銅川鎮東設置東勝東互通,與包府路交叉處設置銅川互通,之後路線繼續沿准鄂鐵路北側佈線,在高家梁煤礦西與包神鐵路交叉,在昆獨龍川西岸與機場高速(東康高速)交叉,設置東勝南互通,在灶火壕規劃區東北角下穿東銅鐵路,終點止于格頂蓋互通東側1.5公里處接榮烏高速,設置灶火壕互通。

康巴什連接線起點與灶火壕互通相接,沿鄂爾多斯油坊保護區和民辦學校西側佈線,終點止於鄂爾多斯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