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朱夏炎代表:文化是娛樂,更是“化人”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論自信、文化自信”,

堅定文化自信,構築文化高地,作為意識形態工作者,如何做到有所作為?

3月9日上午,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局長朱夏炎發言時說,文化是娛樂,更是“化人”,應該重視汲取歷史文化的優秀成分,創作、傳播更多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精品,助力實現“文化小康”和“中國夢”。

張德江委員長在報告中說,要“堅定理想信念,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謝伏瞻書記在省十次黨代會上提出,“加快構築全國重要的文化高地”。3年來,河南廣電人在樹立文化自信、傳承創新文化上銳意進取,大膽改革,取得良好的業績。

朱夏炎舉例說,河南衛視始終堅持“文化衛視”定位不動搖,不斷推出創新文化欄目。像《梨園春》《華豫之門》《漢字英雄》《成語英雄》《武林風》等。

“這些綜藝節目,在全國率先走出同質化、奢靡化、‘泛娛樂化’的喧囂。我們清醒地認識到,文化需要娛樂,但不能娛樂至上,更不能娛樂一切,應該擔當起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使命。”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和“五位一體”總體佈局,

打響了精准扶貧攻堅戰。朱夏炎說,實現全面小康有三層含義:一是扶貧先扶志,脫貧先立志,思想問題不解決,一切無從談起,即“精神扶貧”、“精神脫貧”;二是“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三是在提高物質生活水準的同時,還要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提升精神文明程度,主要任務是促進文化發展繁榮,實現“文化小康”。如果沒有文化的小康,就不是真正的小康。

“但今天,打開省級衛視,泛娛樂化的節目充斥著每晚80%以上的黃金檔,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朱夏炎認為,發掘歷史文化資源,不能只熱衷於宮廷鬥爭之類的題材,一味搞“戲說”“新編”,而應該重視汲取優秀的傳統文化和優秀現當代文化的精髓,探究內外在發展規律,比如很快殺青的《興衰之鑒》。電視劇《花開的季節》反映的是河南每年十萬大軍去新疆摘棉花的動人場景,這個震撼世界的獨一無二的故事。

朱夏炎說,河南廣電通過三年的探索實踐,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習總書記提出的“成風化人”的深刻內涵。下一步,將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特別是“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地跟著黨中央令旗走,創作、傳播更多的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精品,助力實現“文化小康”和“中國夢”。

日前,中辦、國辦印發了《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意見》,由於河南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有著5000多年的文化資源,特別豐厚,河南省委省政府對文化建設也非常重視。

為此,朱夏炎建議,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實施過程中,希望中央及有關單位給予河南更多的文化支援,在資源配置、專案落地等方面,更多地向河南傾斜。

猛獁編輯:曹亞勤

泛娛樂化的節目充斥著每晚80%以上的黃金檔,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朱夏炎認為,發掘歷史文化資源,不能只熱衷於宮廷鬥爭之類的題材,一味搞“戲說”“新編”,而應該重視汲取優秀的傳統文化和優秀現當代文化的精髓,探究內外在發展規律,比如很快殺青的《興衰之鑒》。電視劇《花開的季節》反映的是河南每年十萬大軍去新疆摘棉花的動人場景,這個震撼世界的獨一無二的故事。

朱夏炎說,河南廣電通過三年的探索實踐,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習總書記提出的“成風化人”的深刻內涵。下一步,將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特別是“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地跟著黨中央令旗走,創作、傳播更多的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精品,助力實現“文化小康”和“中國夢”。

日前,中辦、國辦印發了《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意見》,由於河南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有著5000多年的文化資源,特別豐厚,河南省委省政府對文化建設也非常重視。

為此,朱夏炎建議,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實施過程中,希望中央及有關單位給予河南更多的文化支援,在資源配置、專案落地等方面,更多地向河南傾斜。

猛獁編輯:曹亞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