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汶川地震九周年 防災減災成為民眾生活的一部分

中新社成都5月12日電 (王鵬)5月12日,陽光強烈,青山巍峨,悠遠的思念曲響起,岷江畔的四川省汶川縣映秀鎮深沉肅穆。漩口中學地震遺址處,被震垮的巨大廢墟巍然聳立,觸目驚心,

提醒來者莫忘9年前的災難。

當日,汶川縣在此處舉行祭奠活動,600餘名當地各族幹部民眾及過往遊客在地震遺址前整齊列隊,大家手捧菊花,默哀、鞠躬,向當年的遇難同胞和在抗震救災中英勇犧牲的烈士獻上菊花,寄託哀思。

“這些年來,村民們更加注重鄰里間的關心,

很珍惜現在的生活,也學到了很多防災減災知識。”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九周年紀念日,四川省汶川縣映秀鎮中灘堡村村支書楊雲兵談到了當地民眾的生活近況。

汶川特大地震已過去9年。9年來,人們走出地震陰影,也不斷收穫防災減災的智慧和力量。

5月9日,四川省在眉山市彭山區舉行了“2017年抗震救災綜合演練”,11支省級救援隊、13支市級救援隊、8支區級救援隊等共3200餘人參與。

自2009年起,5月12日被定為全國防災減災日,此後每一年,四川省都會在此期間開展省級抗震救災綜合演練。

當天的演練共設置省、市、區指揮決策部署及增援隊伍馳援拉動、學校師生緊急疏散、危化品處置、堤防除險、山體滑坡處置等12個科目,啟用了衛星通訊車、無人機、直升機、衝鋒舟、渦噴消防車、遙控救援機器人、搜救犬等救援裝備設備。

“汶川地震以後,我們的抗災應急救援力量在不斷增強。

”四川省政府應急辦副處長秦啟貴告訴記者,力量的增強體現在救援裝備設備上,也體現在官員救災指揮能力、民眾的防災減災意識上。

“汶川地震時,災區通訊中斷成為‘孤島’,這樣的情況再也不會發生了。”秦啟貴說,如今四川省的每一個市縣、重點地區鄉鎮都配備了衛星電話。汶川地震之後,四川還發生了“4·20”蘆山地震、“11·22”康定地震等大地震,抗震應急救援工作更加科學有序。

中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災害種類多、分佈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在四川省地震局震害防禦處處長周瑋看來,防災減災必須成為民眾生活的一部分,對學生的教育很重要。

周瑋說,四川省很多地區的中小學都已設立了減災課,同時四川省地震局還聯合教育部門編制防震減災書籍,下發到學生手中,“部分重點地區如龍門山斷裂帶、甘孜等地,

學生們幾乎‘每週一跑’。”汶川縣教育局提供的資料則顯示,近10年來全縣學校開展各類安全教育宣傳活動總計達7300餘次。

“9年了,不管我人生再過多少個9年,2008年5月12日對我來說都像在昨天。”林代忠是原成都軍區某測繪大隊退伍老兵,9年前曾赴地震災區搶險救援,並參與了北川新縣城的選址測繪。

這些年來,林代忠多次回到“戰鬥過的地方”,“我去了新北川、去了都江堰,人們生活很幸福。災難使人成長,這體現了不屈不撓的四川力量,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他說。

人們生活很幸福。災難使人成長,這體現了不屈不撓的四川力量,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