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社科院胡濱:加強投資者教育 從根本上杜絕微觀金融風險

新華網北京5月12日電(陳凱茵)今日,新華網投資者教育基地與金融界網站聯合主辦的“股市e事廳——強監管下蘊育投資者教育新格局”在北京舉行,

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胡濱發表了以“證券市場中小投資者保護的問題及對策”為題的主題演講。

胡濱表示:“投資者教育,包括機構投資者的教育,是基礎也是權益保護的基石,只有加強投資者的教育才能從根本上杜絕微觀的金融風險的發生。因此我們對於投資者教育的問題不是監管部門一家的事,

也不是僅是投資者的教育,而要有國家層面的整體方案和戰略。”

胡濱指出,當前投資者教育仍然面臨著三個挑戰。

“投資者的結構問題和投資的習慣問題仍然沒有獲得根本性的改變;現有的分業監管的體制也對我們投資者教育產生一定的影響;當前新技術、新產品日新月異、快速反覆運算,這種情況對於我們投資者教育而言是前所未有的,

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教育的難度顯而易見。”胡濱說道。

那麼,當前需要什麼樣的投資者教育?胡濱從四個層面給出了建議。

第一個是國家層面。投資者教育需要有規劃、有戰略,在整體的國家戰略規劃的指導下,現有的監管部門、金融機構、金融投資個體等可以有步驟、有規劃地推進整體的投資者教育。

第二個層面是監管部門。監管部門要加強監管協調。在金融投資者的教育領域要加強協調,

形成合力,打造整體金融投資者的實踐教育基地,傳播正確的投資理念,強化機構投資者的監管。

第三個層面是金融機構層面。在目前風險防控情況下,應該更多地提供簡單化的、透明的、風險可見的金融產品,讓投資者本身更容易識別風險。而不是提供一種高度複雜的,即使是專業人員都看不清風險的金融產品。

第四個層面是個人層面。

“對於個人投資者教育的目標不是讓每個投資者都成為一個金融專家,讓他鑒別某種金融產品的偽劣,”胡濱坦言,“而要通過投資者教育幫助個人投資者樹立科學理性的投資理念;使得個人投資者形成行使權利的意識,維護權利的思維;幫助個人投資者樹立正確的風險觀念,使投資者對於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有一個清醒的評估和認識,提高風險防範意識,有一定的止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