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耶路撒冷國際馬拉松 3萬多名跑友聖城開跑

馬拉松選手跑進老城。3月17日,第7屆國際馬拉松比賽在聖城耶路撒冷拉開帷幕。

來自65個國家的3萬多名選手參加了比賽,其中外國選手大約3500名,包括來自中國的100多名馬拉松愛好者。來自肯亞的26歲的選手沙紮克以2:17:36獲得了馬拉松冠軍。不過正像耶路撒冷市長巴卡特所說,這不僅是一項體育盛事,更像是一場精神的洗禮,因為人們都奔跑在耶路撒冷這個古老而神聖的地方,耶路撒冷馬拉松帶給人們更多的是歡樂。

耶路撒冷是個山城,

道路高低不平,需要消耗很多能量,對馬拉松選手是個不小的挑戰。不過人們更多感受的還是耶路撒冷人民的熱情和對體育的熱愛。在街道兩邊,除了時不時出現的供應礦泉水的補給站,還有小樂隊現場演奏輕鬆歡快的音樂給選手加油助威。尤為熱鬧的是老城的雅法門,當選手們奔跑著進入老城時,慷慨激昂的樂曲和啦啦隊的加油喝彩聲讓選手們忍不住興奮地跳躍起來。

來自義大利的弗蘭西斯卡曾經在紐約參加過兩次馬拉松,這是她第一次參加耶路撒冷馬拉松,雖然上坡下坡很考驗體力,但是她說訓練一段時間就適應了,她對耶路撒冷人民的熱情開朗印象深刻:“非常令人激動,雖然跑馬拉松很累,但是當人們向你歡呼時,你會感覺非常開心,這是很棒的感覺。”

54歲的佩德羅來自西班牙,他也是第一次參加耶路撒冷馬拉松,

花了4個小時跑完了全程,累得他想趕快睡上一覺,但是他還是感覺很快樂,因為這次活動組織得很好。“我很累,但是這是很棒的比賽,這是很有歷史的城市,所以我們很開心在這裡跑步。”

來自中國的武新迪由於膝蓋受傷,只參加了10公里比賽,不過他還是感受到了耶路撒冷的獨特魅力。

“很多人以為這地方不是很安全,但是來了之後會發現這地方非常安全,環境非常棒,

人也特別熱情,感受真是非常棒,並且整個馬拉松的活動組織也是非常棒的,供給方面很好。(這裡)文化氣息更濃一些,像新加坡巴黎可能更多的是現代的氣息,耶路撒冷更多的是有歷史的沉澱在裡面,這是非常棒的。”

14歲的耶路撒冷女孩莉特曼是第二次參加5公里比賽了,她很喜歡跑步,也很喜歡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的人來到耶路撒冷,大家共同參與比賽,體驗奔跑的樂趣。

“很棒,我很喜歡。這裡和別的城市不一樣,很有趣,有很多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我去跑過別的馬拉松,但是我知道這裡的馬拉松是很受人們歡迎的,人們來自世界各地,在這裡找到了很多樂趣。”

耶路撒冷一家跑步俱樂部的經理歐姆裡帶著他的學員也參加了比賽,不過他說他一直在和跑得慢的學員一起跑,為他們加油鼓勁,讓他們別掉隊,因為只要大家從奔跑中體驗了快樂,比賽成績沒那麼重要。比賽開始5個小時後,終點站沙克公園裡仍然十分熱鬧,還陸陸續續有選手沖過終點線,人們為這些勇敢參與、能堅持到最後的選手喝彩歡呼。

老城熱烈的音樂和熱情的啦啦隊讓選手們很興奮。(攝影 孫伶俐)

路上的玩偶表演。(攝影 孫伶俐)

沖過終點線的中國選手。(攝影 孫伶俐)

在老城城牆下奔跑。(攝影 孫伶俐)

在老城裡奔跑。(攝影 孫伶俐)

邊跑邊做鬼臉的女孩。(攝影 孫伶俐)

跑進老城。(攝影 孫伶俐)

肯亞選手獲得了冠軍。(攝影 孫伶俐)

比賽成績沒那麼重要。比賽開始5個小時後,終點站沙克公園裡仍然十分熱鬧,還陸陸續續有選手沖過終點線,人們為這些勇敢參與、能堅持到最後的選手喝彩歡呼。

老城熱烈的音樂和熱情的啦啦隊讓選手們很興奮。(攝影 孫伶俐)

路上的玩偶表演。(攝影 孫伶俐)

沖過終點線的中國選手。(攝影 孫伶俐)

在老城城牆下奔跑。(攝影 孫伶俐)

在老城裡奔跑。(攝影 孫伶俐)

邊跑邊做鬼臉的女孩。(攝影 孫伶俐)

跑進老城。(攝影 孫伶俐)

肯亞選手獲得了冠軍。(攝影 孫伶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