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嶺南水鄉畫,尋找新的表達方式

葉其嘉《暮雨水鄉》,68x68cm,2015。

南都訊 記者朱蓉婷 5月13日,“南方家園-2017珠三角水鄉題材中國畫作品聯展”作品品鑒會將於佛山市禪城區新石灣美術館舉行。

本次聯展共邀請了18位廣東畫壇從事水鄉田園題材創作多年的代表性畫家,包括蔡長平、陳兆鵬、何次聯、何海鷹、何婉薇、黃利娟、黃澤森、黎明暉、林亞謹、盧德平、羅禮文、莫肇生、伍海成、冼漢強、楊竣、葉其嘉、張健儀、周志航。

廣東水鄉畫派享譽全國

本次展覽學術主持、廣州美術學院教授梁江介紹,

珠三角水鄉題材作品近二三十年的興盛,讓全國知道廣東有一“水鄉畫派”。其實,廣東鍾情水鄉題材的畫家尚多,包括有李仁康、蘇華、王維寶、李醒韜、陽日、張石培、淩鏡清等專業畫家。其中,山水畫家林豐俗,題材多為水鄉村居,而且嶺南韻味十足。

而早在1982年,廣東舉辦綠化美展,百多件作品有一成出自佛山順德小鎮容奇。當時的省美協副主席、著名畫家廖冰兄率十多人到順德考察,

讚歎容奇水鄉畫“完全可以和專業畫家競爭”。接著,關山月發表署名文章《大有希望的畫壇新軍》予以推舉,順德水鄉畫廣受關注。

探索珠三角水鄉文化內涵

“珠江三角洲的村居幽徑、石橋泥湧、竹叢蕉林、鴨寮茅舍、綠野雜花……這是水鄉田園景致,是嶺南生活情趣。在當今的現代化和城市化的進程中,它們越來越稀有,鄉土與平凡不知不覺已變為一種奢望。”

梁江感慨道,

如今,城市化浪潮席捲之後,“水鄉畫”確實高峰已過風光不再。“但我們亟待反省的,是有沒有新的體驗和新的表達方式。”這是藝術家面前一道不輕鬆的課題,“繼續沿用以往的眼光,水鄉田園只是驀然發見的,是有待觀照的他者。”

因此,本次展覽呈現的作品,不僅涵蓋作者不同時期精心創作的優秀水鄉畫,在表現水鄉景觀的同時,更通過具體內涵的深入表徵來探索珠三角水鄉文化的價值特殊性與現代性。

梁江表示,藝術家們不斷思考和闡釋“南方家園”的本質與內涵,力求呈現田園牧歌似的水鄉風景和精神家園似的文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