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項目觀摩會丨火龍果帶火“果”文章 特色產業“耕耘”百姓獲得感

多彩貴州網訊火龍果,以及果脯、果酒、果凍、果汁飲料等經過深加工的火龍果產品,五花八門,不僅好看,還好吃!在2017年全省項目建設現場觀摩會第四組觀摩點——貞豐縣雙果產業園現場,

這些東西讓到場觀摩代表眼前一亮。

貞豐縣雙果產業園內種植的火龍果樹木

貞豐縣白層鎮沿北盤江龍之穀打造的高標準精品火龍果示範園,是省級農業觀光園區,也是貞豐縣農旅結合產業扶貧示範基地。示範園以公司帶動合作社帶動農戶,

通過共商問需、技能培訓、結對幫扶三個全覆蓋,探索出讓農戶(貧困戶)實現土地流轉租金、進園務工薪金、返包定產獎金、專案分紅股金的“四金”收入扶貧模式。

首先,農戶將土地每畝按260元至400元不等流轉給園區獲取租金,戶均流轉土地5畝,戶均年收入1500元。然後示範園動員農戶進園務工,零工每天收入60元,固定工每月收入2000元,戶均年收入18000元至24000元。實行園區網格化管理,按2至5畝返包給貧困戶,

畝產量達3000斤以上獎勵產值的5%,達4000斤以上的獎勵產值的6%,戶均增收1500元至2000元。最後,每戶貧困戶還可以通過申請5萬元特惠貸入股園區,每年按6%分紅,戶均年收益3000元,既解決了園區建設資金困難,又增加了農戶收入。

觀摩代表瞭解園區種植的精品水果

貞豐縣白層鎮坡爛村人梁國顯和毛安村的黃書元都是示範園的受益者。

梁國顯多年來一直在外打工,家裡的地荒了多年。今年過年回家,他把家裡的5畝地流轉給了園區,一年有幾千塊錢的租金收入。他和妻子也來到園區打工,每個人一個月有2300元的基本工資。“這只是剛開始,隨著工齡增加,工資會上漲,而且還能參加分紅,這可比出門划算多了。”

黃書元2014年12月來到園區工作,

參與了園區前期的開發創建。如今,他已是負責2000多畝果園的片區負責人,一個月能拿到3600元的基本工資,加上銷售分紅,年收入有7、8萬元,而且園區還包吃包住。

園區開發的火龍果果酒等精深加工產品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白層鎮還利用建檔立卡貧困戶戶均2萬元的到戶扶貧資金鼓勵其實施林下養鵝,

既可幫助除草除蟲,還可用鵝糞便滋養火龍果苗,實現生態種植與農戶增收的雙贏。據統計,“四金”收入讓農戶年收入達3萬元以上,可實現一人入園,整戶脫貧。目前,該園區已覆蓋白層鎮坡們、興龍兩村農戶635戶2757人,土地流轉農戶314戶1364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92戶391人,每天平均用工120人以上(其中扶貧戶80人左右)。

“這裡位於峽谷地段,氣候濕熱,非常適合火龍果生長,貞豐縣產業項目選擇上找得很准。”觀摩代表、黎平縣縣委書記王茂才在觀摩後點贊道,貞豐在找准專案後,通過高標準、高規格、多元化的打造,挖掘出了產品的附加價值,讓專案形成規模,讓產品走了出去,遠銷海外,形成長久的生命力。

氣候濕熱,非常適合火龍果生長,貞豐縣產業項目選擇上找得很准。”觀摩代表、黎平縣縣委書記王茂才在觀摩後點贊道,貞豐在找准專案後,通過高標準、高規格、多元化的打造,挖掘出了產品的附加價值,讓專案形成規模,讓產品走了出去,遠銷海外,形成長久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