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該國空軍以掉飛機聞名 因飛行員水準不足迷戀雙座機

在外人的印象中說起印度空軍,除了萬國造以外,最讓人影響深刻的就是印度空軍的墜機速度,這個指標可能全世界都沒有人比的過三哥。這不,在3月15日這天,當中國吃瓜群眾等著晚上看哪些企業又要“出名”的時候,

印度一聲不響的在這天墜毀了一架蘇-30MKI戰鬥機和一架”印度豹“直升機。據不完全統計,印度在20年內墜毀191架各型飛機,共有 294名飛行員喪生 。

除了對墜機有深厚的興趣以外,印度空軍還對雙座型戰機情有獨鍾。目前印度空軍的主力機型有從俄羅斯引進的蘇-30MKI(已掉了7架)、米格-29和從法國引進的幻影-2000。

而這些戰機大都是雙座機,像是蘇-30MKI全都是雙座型號。

而印度計畫引進的法國“陣風”同樣也是雙座型的,為什麼印度空軍如此癡迷雙座型號的戰機勒?在幾次的印巴戰爭中,

印度空軍面對巴基斯坦空軍都處於上風,並且在第三次印巴戰爭中,使用航母擊沉了東巴基斯坦(今孟加拉)8艘主力艦艇。至此印度就開始強調戰機對地、對海的作戰能力。

雙座型戰機一般來說由前排的飛行員負責飛行,後排飛行員負責操作武器系統,

這樣分工確實有利於對地作戰。但相比同型號的單座戰機,雙座戰機由於機體結構的變化,導致氣動外形改變,速度就會降下來,同時機體的載油量也有下降,航程也因此縮短。所以雙座戰機雖然有利於對地作戰,但不利於對空作戰。

如果說印度只是因為實際的作戰需求而對雙座戰機情有獨鍾,

那便無可厚非,但現實中印度對於雙座戰機的執念已經和其閱兵式上那些“奇葩”動作有的一比。在俄印共同計畫研製的T50專案中,印度版的T50是雙座型的,T50本來就薄的機體,印度人非要在上面多加一個座位。為了彌補損失的空間,印度版的T-50發動機將會挨的很緊。本身T-50就是一款空優戰機,同時四代機相比其他戰機,
機體上的感測器和航電設備就先進的多,單個飛行員就可以很輕鬆地操作武器,即便是美軍強調對陸打擊的F-35都沒有雙座型的,所以根本沒有必要再搞一個嚴重削弱性能的雙座型。而印度之所以堅持要搞,這背後就是印度空軍滿滿的情懷吧。

作為南亞大國,印度一直不惜重金從國外引進裝備來維持自己在南亞地區的主導地位,即便賣家開出了幾倍於自身採購的單價,還是說好了一起研究,給了錢卻不讓看,印度一直都含淚跳下一個又一個的坑。但因為地緣政治的關係,印度總能買到自己想要的裝備,這比自己造省事的多了,所以印度的武器上寫著許多國家的文字。但這對整個軍隊的後勤維護系統來說簡直就是噩夢。其自行維護的能力遠遠達不到出口國的標準,同時印度飛行員的訓練水準也不如其他強國。根據印度統計署的資料,印度戰機的技術故障占墜毀比率的39.5%,飛行員的操作失誤占39%,這就是為啥印度人總愛掉飛機。

印度一直不惜重金從國外引進裝備來維持自己在南亞地區的主導地位,即便賣家開出了幾倍於自身採購的單價,還是說好了一起研究,給了錢卻不讓看,印度一直都含淚跳下一個又一個的坑。但因為地緣政治的關係,印度總能買到自己想要的裝備,這比自己造省事的多了,所以印度的武器上寫著許多國家的文字。但這對整個軍隊的後勤維護系統來說簡直就是噩夢。其自行維護的能力遠遠達不到出口國的標準,同時印度飛行員的訓練水準也不如其他強國。根據印度統計署的資料,印度戰機的技術故障占墜毀比率的39.5%,飛行員的操作失誤占39%,這就是為啥印度人總愛掉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