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我這麼拼,是為了讓我媽有“別人家的孩子”可以炫耀

文|三尺晴

-1-

我是跟著奶奶長大的孩子。

小時候爸媽工作忙,

不能每天陪我。於是每星期最期待的,就是週五可以被媽媽接回自己家。

媽媽騎著一輛粉紅色的自行車,車筐裝著行李,後座載著我,從橋東區穿越到橋西區,將近兩小時路程。

微風吹,樹葉搖,路漫長,車蹬響。但我在鬧,媽媽在笑,便是記憶中最美的時光。

有相聚的快樂,便有離別的不舍。每週日,我總會重複那句“媽媽下周早點兒來接我”一遍又一遍,媽媽也會回以“你要乖,

等媽媽接你回家”,一遍又一遍。

就這樣,一晃很多年。

-2-

升了初中,我如願跟父母一起住。不到30平米的房子,三人擠在一張大床上。冬天沒有暖氣,夏天不能洗澡,雨下的大了牆壁還會因滲水而花掉。最誇張的一次,床上擺了大大小小三個盆來接雨水。

可我是快樂的,因為我可以跟爸爸媽媽在一起。

只要家人在一起,再多的苦都是甜的。

某次體育課不小心崴了腳,足足有兩個月要父母騎車輪番接送。

媽媽換了輛淺藍色的自行車,因為之前騎了很多年的小粉被偷走了。

而我的回憶沒有被偷走。

我又可以坐在媽媽的單車後座,微風吹,樹葉搖,路漫長,車蹬響。只是我不再像小時候那樣輕盈,媽媽載我也不再像小時候那樣輕鬆。

汗水濕透了她的後背,這時候,我才意識到自己長大了。猝不及防。

還好,那句熟悉的“放學媽媽接你回家”沒有變,我的鬧騰,媽媽的笑容,

沒有變。

-3-

我也曾是那個“別人家的孩子”。

小學六年學委,小升初跨區以第二名考入重點班,中考以近萬塊獎學金直升本校高中。

命運卻在最順風順水的時候給我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

沉重的課業負擔,巨大的心理壓力,讓我在一次期末考試暈場,自此罹患美尼爾氏綜合症。眼前天旋地轉,手臂千瘡百孔,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最誇張是在高三,病情復發住了半個月醫院。

自出院後至高考前,便是爸媽起早貪黑接送我,未曾有一天落下。

有了電動車,單車小藍便被淘汰掉了。媽媽騎著小電驢,我把腦袋靠在她的後背,微風吹,樹葉搖,路漫長,電機響。

一切似乎都沒變。只是我不再鬧騰,媽媽也不再笑。

-4-

高考會跌入低谷,完全在意料之中,

儘管我無數次抱著“萬一考好了呢”的僥倖。

收到一所聽都沒聽說過的二本院校發來的錄取通知書,心中有太多失落和不甘,更多的,是無可奈何。

體會到夢想和現實之間的落差,隨波逐流,厭學蹺課,便成了家常便飯。

跟媽媽出門遇到熟人,對方總會關心地問“孩子上大幾啦?讀哪個大學呀?”媽媽在回答完學校名稱後,總會裝作不經意地補充一句“是個本二”。

似乎加了“本二”兩個字,聽上去會更高級一點。或許她在自欺欺人,又或許,她在安慰要強的我。

我第一次意識到,從小是媽媽驕傲的我,已不再是她炫耀的資本了。我早已忘記自己也曾是那個“別人家的孩子”,也忘了,媽媽其實也很要強。

大學離家並不算太遠,兩個多小時的火車,每個假期,無論風雨再大,媽媽都會來接我回家。但她從不送我,她說看著我揮手告別的身影,她會難受地想哭。

實習期間有學生問我,老師你這麼厲害是哪個大學的?我下意識便撒了謊。原來,那些偽裝出來的不介意,終究只是偽裝。

就像一根細小的刺紮進血肉,表面看上去完好如初,可一碰就會鑽心的疼。

-5-

會拼命考研,是想要改變現狀,或者說,是為了找回曾經的自己。

暑假最熱的那個月,我住在學校特意騰出來的宿舍樓裡。屋子沒有窗紗,一到晚上,各種各樣的飛蛾、蟲子甚至壁虎都會跑進來。

而關上窗戶,室內又跟蒸桑拿一般灼熱,令人窒息。我向來怕昆蟲,很多個夜晚不能成眠,又不敢開檯燈看書,只得跑到樓道借微弱的燈光複習。知識點邊背邊哭,又邊哭邊背。

但到底過去了。人類向來擅長“好了傷疤忘了疼”,當初的苦難艱辛,如今早已可以笑著說出來。

學校是普通的一本,比不上被捧入雲端的985、211,但它坐落在我居住的城市,是我高中時代的夢想。

沒有了離別的傷感,媽媽終於願意送我回學校了。微風吹,樹葉搖,我在鬧,她在笑。

每次踏入校門,她都感慨“姑娘竟然真考回來了,我老覺得做夢一樣”。遇到熟人,她也開始內心得意又故作謙虛地炫耀“我家姑娘在某某大學讀研呢!”

是虛榮嗎?是吧。

是得意嗎?好像也是的。

我曾經很煩她在別人面前毫不謙虛地炫耀,現在卻覺得能滿足她小小的虛榮心,真好。

於是我終於明白,沒有哪一種人生無法改變,只要努力,你丟掉的驕傲,總有一天會被你親手找回來。

-6-

我媽初中畢業,學歷不高。但就是我這個沒讀過幾年書的媽媽,含辛茹苦把我供到了研究生。

她捨不得吃捨不得穿,以一個並不富裕的家庭背景富養著她的女兒,只為我能有更好的生活環境,能挺直腰杆,不低人一等。

我有多明白她的辛苦,就有多想回報她。為此,我只能拼一點,更拼一點。

平時上課、週末輔導班兼職代課、擔任某知名寫作平臺主編、經營個人公號、淩晨碼字發文審稿,占滿了我本就忙碌的日常生活。

會一筆帶過,是因為個中辛苦不欲與人說,是因為我享受其中,累並快樂著。

好在研究生補助、輔導班代課費、約稿的稿費,徵文比賽獎金和讀者打賞,不僅維持了我日常的生活開支,還在參加某徵稿比賽拔得頭籌後,帶我媽跨越大半個中國玩了趟雲南。

那是她第一次坐飛機,雖然有些難受和不適應,旅途中各種吃不習慣住不習慣,拍的照片還特難看,但我仍覺得能帶她出門走走真好。

父母的天性使然,親戚好友問起,總會故作漫不經心來一句:“要不是怕以後老了走不動,我才不出去受罪呢!好在這麼大歲數終於坐了次飛機,還是沾了姑娘的光,哈哈……”

嗯哼,誰跟我抱怨辛苦,說以後再也不跟我出門了來著?這個口是心非的老女人!

-7-

我的媽媽只是全天下母親中最普通不過的一個。

我們之間沒有什麼“大雨天辛苦背我去醫院”的煽情,也少有“媽媽捨不得吃東西全留給我”的感動,但我們有二十多年的單車後座時光,以及那句平凡又動人的“媽媽接你回家”。

後來,我飛的再遠都不怕,是因為我知道,風箏的線頭永遠握在媽媽手裡。她會在每個困難時刻,給予我最堅強的臂膀,讓我去鬧,然後她笑。

我不知道在你們的人生中,父母承擔著多重要的角色?我只知道,他們是我的軟肋和鎧甲;是別人不能輕易觸碰的,心底最柔軟的那根弦;也是我所有天不怕地不怕勇氣的源頭和靠山。

所以我只能拼命努力,趁著年輕,趁著還有力氣。

我這麼拼,是為了讓她後半生衣食無憂不將就;

我這麼拼,是為了永遠不要有“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

我這麼拼,是為了讓她有“別人家的孩子”可以炫耀;

我這麼拼,是為了用行動告訴她,我很愛她。

聽上去會更高級一點。或許她在自欺欺人,又或許,她在安慰要強的我。

我第一次意識到,從小是媽媽驕傲的我,已不再是她炫耀的資本了。我早已忘記自己也曾是那個“別人家的孩子”,也忘了,媽媽其實也很要強。

大學離家並不算太遠,兩個多小時的火車,每個假期,無論風雨再大,媽媽都會來接我回家。但她從不送我,她說看著我揮手告別的身影,她會難受地想哭。

實習期間有學生問我,老師你這麼厲害是哪個大學的?我下意識便撒了謊。原來,那些偽裝出來的不介意,終究只是偽裝。

就像一根細小的刺紮進血肉,表面看上去完好如初,可一碰就會鑽心的疼。

-5-

會拼命考研,是想要改變現狀,或者說,是為了找回曾經的自己。

暑假最熱的那個月,我住在學校特意騰出來的宿舍樓裡。屋子沒有窗紗,一到晚上,各種各樣的飛蛾、蟲子甚至壁虎都會跑進來。

而關上窗戶,室內又跟蒸桑拿一般灼熱,令人窒息。我向來怕昆蟲,很多個夜晚不能成眠,又不敢開檯燈看書,只得跑到樓道借微弱的燈光複習。知識點邊背邊哭,又邊哭邊背。

但到底過去了。人類向來擅長“好了傷疤忘了疼”,當初的苦難艱辛,如今早已可以笑著說出來。

學校是普通的一本,比不上被捧入雲端的985、211,但它坐落在我居住的城市,是我高中時代的夢想。

沒有了離別的傷感,媽媽終於願意送我回學校了。微風吹,樹葉搖,我在鬧,她在笑。

每次踏入校門,她都感慨“姑娘竟然真考回來了,我老覺得做夢一樣”。遇到熟人,她也開始內心得意又故作謙虛地炫耀“我家姑娘在某某大學讀研呢!”

是虛榮嗎?是吧。

是得意嗎?好像也是的。

我曾經很煩她在別人面前毫不謙虛地炫耀,現在卻覺得能滿足她小小的虛榮心,真好。

於是我終於明白,沒有哪一種人生無法改變,只要努力,你丟掉的驕傲,總有一天會被你親手找回來。

-6-

我媽初中畢業,學歷不高。但就是我這個沒讀過幾年書的媽媽,含辛茹苦把我供到了研究生。

她捨不得吃捨不得穿,以一個並不富裕的家庭背景富養著她的女兒,只為我能有更好的生活環境,能挺直腰杆,不低人一等。

我有多明白她的辛苦,就有多想回報她。為此,我只能拼一點,更拼一點。

平時上課、週末輔導班兼職代課、擔任某知名寫作平臺主編、經營個人公號、淩晨碼字發文審稿,占滿了我本就忙碌的日常生活。

會一筆帶過,是因為個中辛苦不欲與人說,是因為我享受其中,累並快樂著。

好在研究生補助、輔導班代課費、約稿的稿費,徵文比賽獎金和讀者打賞,不僅維持了我日常的生活開支,還在參加某徵稿比賽拔得頭籌後,帶我媽跨越大半個中國玩了趟雲南。

那是她第一次坐飛機,雖然有些難受和不適應,旅途中各種吃不習慣住不習慣,拍的照片還特難看,但我仍覺得能帶她出門走走真好。

父母的天性使然,親戚好友問起,總會故作漫不經心來一句:“要不是怕以後老了走不動,我才不出去受罪呢!好在這麼大歲數終於坐了次飛機,還是沾了姑娘的光,哈哈……”

嗯哼,誰跟我抱怨辛苦,說以後再也不跟我出門了來著?這個口是心非的老女人!

-7-

我的媽媽只是全天下母親中最普通不過的一個。

我們之間沒有什麼“大雨天辛苦背我去醫院”的煽情,也少有“媽媽捨不得吃東西全留給我”的感動,但我們有二十多年的單車後座時光,以及那句平凡又動人的“媽媽接你回家”。

後來,我飛的再遠都不怕,是因為我知道,風箏的線頭永遠握在媽媽手裡。她會在每個困難時刻,給予我最堅強的臂膀,讓我去鬧,然後她笑。

我不知道在你們的人生中,父母承擔著多重要的角色?我只知道,他們是我的軟肋和鎧甲;是別人不能輕易觸碰的,心底最柔軟的那根弦;也是我所有天不怕地不怕勇氣的源頭和靠山。

所以我只能拼命努力,趁著年輕,趁著還有力氣。

我這麼拼,是為了讓她後半生衣食無憂不將就;

我這麼拼,是為了永遠不要有“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

我這麼拼,是為了讓她有“別人家的孩子”可以炫耀;

我這麼拼,是為了用行動告訴她,我很愛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