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國際護士節|鏡頭下的德州白衣天使

春夏秋冬,寒來暑往,身穿潔白工作服、頭戴潔白燕帽的護士無時無刻不走在與病人打交道的路上。當她們一襲白衣走近患者時,總帶著天使般的微笑,給患者帶去溫暖和關愛……在護士節到來前,

記者走進護士的日常工作,用鏡頭和文字記錄他們真實的狀態。

牛興華是十三局醫院內三科的一名護士,從事護理工作已經25年了。

早上7:45,牛興華像往常一樣來到醫院,穿好護士服,對著鏡子仔細整理儀錶,這樣便開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早上8點上班,但我們都會提前一會兒到病房,做好一天的準備工作。”牛興華說。

開晨會、交接班、查房……從一上班,牛興華就幾乎是馬不停蹄地工作著。

內三科實行責任護士制,一個護士負責8個病人,病人的配藥、輸液、換藥、基礎護理等全部交給責任護士。別看都是瑣事,常常是這邊還在扎針,那邊護士站的呼叫鈴聲又響了。“一刻都停不下來,加班也是常事。”這是牛興華對一天工作的感受。

內三科的病人大多是患有腫瘤、呼吸、內分泌方面疾病的。“我們科室遇到的病人尤其被確診為腫瘤的病人,疾病本身讓他們痛苦不堪,心理負擔很大,我們只能盡力開導每位病人,增強他們抗腫瘤的信心。”牛興華說,“腫瘤患者的康復除了需要科學的治療,良好的心態也是重要的一部分”。

於是,拉家常成為了工作之一,牛興華和她的護士同事們用親切的問候、悉心的照料向患者們傳遞著正能量,用病人的話說,“護士們就像自己的親生兒女”。

十三局醫院內三科護士合影

如果能夠每天面對一群天真純潔的孩子,

是不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德州市婦幼保健院做艾灸,翻身,扣背。劉大媽身材較肥胖,再加上疾病導致全身無力,幫她翻身是何等困難!而在同事的配合下,程美英卻輕鬆完成了翻身動作。“動作做多了就習慣了,也能找到一些竅門兒,和同事配合也會默契。”程美英說。中醫講究穴位,人體上大大小小的穴位就有上千個,只有精確取穴才能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為此,程美英和其他護士人手一張穴位圖,有時間就拿出來識記。

康復醫學科的病人大多數自理能力差。人一旦不能自理,心理上總會出現一些煩躁、消極的情緒。護士不僅要擔心他們的安全問題,還要經常做心理疏導,給他們戰勝病魔的信心和勇氣,更好地配合接受治療。“大爺你已經很棒了!再抬高一點!”“今天比昨天狀態好了不少!不要著急,只要堅持鍛煉,一定會康復的!”這是程美英幫助患者做康復訓練時經常鼓勵的話。

體力活兒、細心活兒得幹,髒活兒也得幹。程美英介紹說,由於康復醫學科的病人運動量少,便秘是普遍現象,有時候患者大便排不下來,護士就用手摳,就連年輕未婚的小女護士也絲毫不嫌髒臭。

康復醫學科的病人一般治療時間都在一個月以上,時間較長,和護士之間也就建立了感情。每當患者誇她人好,會照顧人時,她都或多或少想到自己的父母。“我的父母在禹城,我天天這樣照顧病人,從來都沒有細心照顧過父母呢。”程美英說著,眼中朦朧出一層淚霧。

德州市中醫院康復醫學科護士合影

如果說護士界也分簡單、複雜、困難模式,那“最困難的模式”一定是被安排在了德州市第二人民醫院的“精神衛生中心”。

袁立君是精神衛生中心一科的護士長,從參加工作到現在,她在二院精神衛生中心工作32年了,天天和精神病人打交道,各種酸甜苦辣,常人難以想像。

“有時候病人飯吃得好好的,突然就潑你身上了,從頭到腳,都是飯、菜湯,那種味道洗很久都洗不掉。有時候病人暴躁起來,就會撲上來打你抓你,一米七多大的老爺們兒,我們女護士根本招架不住,受傷是經常的事。”袁立君說。

就在前幾天,有個病人由於想家,聯合了多個病人一起“出逃”。趁著晚上值班護士只有兩個人,他們在護士巡視的時候搶走了鑰匙,企圖打開房門。護士見情況不好,拼命用身體抵住門,並和門外的值班護士配合,和病人僵持了一段時間之後終於把門牢牢鎖死,避免了病人走失。一切平復後,這名拼命守門的護士才發現自己的腿被卡得紅腫了一大塊。袁立君給記者看了當時護士受傷的照片,眼裡滿是心疼。

精神病患者住院治療沒有家人陪護,從生活起居到用藥檢查,都由醫護人員照料。有的病人不吃飯,護士就一口口喂給他們吃;有的病人自理能力差,全身髒兮兮的,護士們就要定期給他們洗澡,髒臭不說,病人還不配合,需要好幾個護士共同完成洗澡。

因為長期與精神病患者打交通,精神衛生中心的醫護人員們每天都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和心理壓力,有的因此不堪重負,自己精神也受到了影響。“這就是必須面對的現實,既然現實改變不了,我們就想辦法自己排解,同事之間相互鼓勵、安慰,儘量給彼此一些正能量。我們不怪病人,因為他們自己也不想生病,我們能夠理解他們的痛苦。”袁立君說。

現在精神衛生中心有70多個患者,13個護士,護士中大多有十年以上的工作經驗,也有畢業不久的新鮮血液加入進來。作為護士長的袁立君常常教導年輕護士,不要抱怨這份特殊的職業,既然選擇了就一定要盡心盡力做好,每個病人都值得被溫柔對待。

德州市第二人民醫院精神衛生中心部分護士合影

編後:每個城市都有多所醫院,每個醫院都配備多名護士,此次被訪的護士只是其中最普通的五名。每當我們的身體出現疾病,在我們身旁護理的永遠是她們,她們耐心仔細,不怕辛苦,她們共同的願望就是看著病人康復出院。今天是5.12護士節,請允許我們代表所有曾經被悉心照顧的患者及家屬,向所有擁有南丁格爾精神的護士們,致敬!

為此,程美英和其他護士人手一張穴位圖,有時間就拿出來識記。

康復醫學科的病人大多數自理能力差。人一旦不能自理,心理上總會出現一些煩躁、消極的情緒。護士不僅要擔心他們的安全問題,還要經常做心理疏導,給他們戰勝病魔的信心和勇氣,更好地配合接受治療。“大爺你已經很棒了!再抬高一點!”“今天比昨天狀態好了不少!不要著急,只要堅持鍛煉,一定會康復的!”這是程美英幫助患者做康復訓練時經常鼓勵的話。

體力活兒、細心活兒得幹,髒活兒也得幹。程美英介紹說,由於康復醫學科的病人運動量少,便秘是普遍現象,有時候患者大便排不下來,護士就用手摳,就連年輕未婚的小女護士也絲毫不嫌髒臭。

康復醫學科的病人一般治療時間都在一個月以上,時間較長,和護士之間也就建立了感情。每當患者誇她人好,會照顧人時,她都或多或少想到自己的父母。“我的父母在禹城,我天天這樣照顧病人,從來都沒有細心照顧過父母呢。”程美英說著,眼中朦朧出一層淚霧。

德州市中醫院康復醫學科護士合影

如果說護士界也分簡單、複雜、困難模式,那“最困難的模式”一定是被安排在了德州市第二人民醫院的“精神衛生中心”。

袁立君是精神衛生中心一科的護士長,從參加工作到現在,她在二院精神衛生中心工作32年了,天天和精神病人打交道,各種酸甜苦辣,常人難以想像。

“有時候病人飯吃得好好的,突然就潑你身上了,從頭到腳,都是飯、菜湯,那種味道洗很久都洗不掉。有時候病人暴躁起來,就會撲上來打你抓你,一米七多大的老爺們兒,我們女護士根本招架不住,受傷是經常的事。”袁立君說。

就在前幾天,有個病人由於想家,聯合了多個病人一起“出逃”。趁著晚上值班護士只有兩個人,他們在護士巡視的時候搶走了鑰匙,企圖打開房門。護士見情況不好,拼命用身體抵住門,並和門外的值班護士配合,和病人僵持了一段時間之後終於把門牢牢鎖死,避免了病人走失。一切平復後,這名拼命守門的護士才發現自己的腿被卡得紅腫了一大塊。袁立君給記者看了當時護士受傷的照片,眼裡滿是心疼。

精神病患者住院治療沒有家人陪護,從生活起居到用藥檢查,都由醫護人員照料。有的病人不吃飯,護士就一口口喂給他們吃;有的病人自理能力差,全身髒兮兮的,護士們就要定期給他們洗澡,髒臭不說,病人還不配合,需要好幾個護士共同完成洗澡。

因為長期與精神病患者打交通,精神衛生中心的醫護人員們每天都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和心理壓力,有的因此不堪重負,自己精神也受到了影響。“這就是必須面對的現實,既然現實改變不了,我們就想辦法自己排解,同事之間相互鼓勵、安慰,儘量給彼此一些正能量。我們不怪病人,因為他們自己也不想生病,我們能夠理解他們的痛苦。”袁立君說。

現在精神衛生中心有70多個患者,13個護士,護士中大多有十年以上的工作經驗,也有畢業不久的新鮮血液加入進來。作為護士長的袁立君常常教導年輕護士,不要抱怨這份特殊的職業,既然選擇了就一定要盡心盡力做好,每個病人都值得被溫柔對待。

德州市第二人民醫院精神衛生中心部分護士合影

編後:每個城市都有多所醫院,每個醫院都配備多名護士,此次被訪的護士只是其中最普通的五名。每當我們的身體出現疾病,在我們身旁護理的永遠是她們,她們耐心仔細,不怕辛苦,她們共同的願望就是看著病人康復出院。今天是5.12護士節,請允許我們代表所有曾經被悉心照顧的患者及家屬,向所有擁有南丁格爾精神的護士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