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透視南山違建別墅群:建成十幾年倒手兩三次拆了5小時

5月11日,濟南終於向“後花園”中的違建別墅開刀。當日濟南出動近700人,開始拆除位於南山管委會西營鎮大南營村青龍峪片區內的違建別墅。此次違建別墅群建設於2003年,總數超過150棟,分為3片。

首批開拆的這片共42棟,當日先拆除其中已騰空的17棟。據瞭解,這是濟南首次拆除南部山區違建別墅。

11日上午,南山管委會正在拆除違建別墅。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張阿鳳攝

打生態林果園旗號
深山建豪華別墅群

5月11日,在南山管委會西營鎮大南營村的深山裡,山路入口處站著近百名全副武裝的特勤人員,沿山路往上走,每隔幾百米,都佈置著同樣的特勤人員。

11日,南部山區管委會西營鎮聯合公安、國土、供電、交通、安保等部門進行執法,出動安保、專業作業人員約700余人,強制拆除別墅17棟,包括聯排別墅6棟、獨棟別墅11棟,總建築面積約8000餘平方米,估價3000余萬元。

早上6點,機械人員就已全部就位,拆除工作立即開始。為儘快完成拆除工作,10輛挖掘機同時作業,在別墅群的不同位置同時開工。

附近駐山部隊主動派出高壓水車,為拆除工作降塵。

南山管委會工作人員介紹,日前南山管委會收到群眾舉報,稱青龍峪有大片豪華別墅群,是打著建生態林果觀光健身園的旗號的違法建築。

據瞭解,被舉報的違建別墅群名為“青龍峪”,位於西營鎮大南營村。2003年8月,某海鮮副食品公司、山東三通生物公司、開發商張某與濟南市曆城區西營鎮大南營村委會簽訂《開發建設青龍峪生態林果觀光健身園合同書》,將這片地域承租下來。

後打著建生態林果觀光健身園的旗號,未按照合同約定,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擅自改變了土地的使用性質,於2005年10月佔用該村未利用地私自投資建設別墅群,屬於歷史遺留違建。

17棟違建住著23戶人家

“據我們前期摸底和調查,青龍峪別墅群的別墅總數接近150棟。

這個別墅群分三片,目前在拆的這片區域大約是42棟。今天先拆除42棟中已經騰空的17棟。”西營鎮副鎮長龔志國說。

他介紹,當天拆除的17棟別墅中,其實居住有23戶人家。“17棟中有兩棟連體別墅,一棟是五連體,一棟是六連體,其中六連體的實際居住是10戶。”

龔志國稱,2006年發現青龍峪違建之後,濟南市國土資源局曾立案對其處罰,要求其停工停售,限期拆除,並處罰款,但對方仍有蒙混過關的僥倖心理。

“接到群眾舉報後,我們將調查情況如實上報給南山管委會。管委會頂著很大壓力,決定今天就組織700多人進行強拆。”

早在5月5日,西營鎮執法部門就對青龍峪別墅區內部分違建下達了責令限期拆除公告,但公告期滿後仍未自行拆除。眾多建設者和購買者看到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失,曾組織100餘人到西營鎮上訪。

“我們專門與業主代表召開座談會,明確告知他們青龍峪建設別墅群沒有任何合法建設批准手續,改變了土地用途,嚴重破壞山體,屬於違建。西營鎮頂住各方面壓力和購房業主繼續上訪阻力,敢於碰真動硬,決定依法依規對部分別墅群實施強制拆除。”龔志國說。這是濟南首次對南部山區違建別墅“動刀”。

中午11點半,17棟別墅全部拆除完畢。據瞭解,拆後西營鎮將及時清運建築垃圾和渣土,儘快對“受傷”山體進行生態修復治理,建綠透綠為山體“療傷”。

別墅基本倒了三手
有的裝修費比房價還貴

在拆除現場一處別墅內,房主稱自己就是本地村子裡的村民,買下這棟別墅已多年,但入住才兩年。“這棟別墅已經倒了好幾手了,我買的時候售價已經將近80萬元。”

房主稱,該違建別墅群之所以存在這麼長時間難以拆除,就是因為牽扯到的人眾多。“為什麼說牽扯的人多呢?因為青龍峪這邊的別墅,基本都已經是第三手了,我這棟就是第三手。”

拆除現場另一棟別墅入口處,一位房主站在鐵柵欄內一直向拆除處觀望。“我2008年在這裡買了一棟別墅,大約花費60萬元,購買的是別墅50年的使用權。當時合同裡寫的半年之內把錢交上,就給我們辦理宅基地證,但到現在也沒有辦。”房主隋女士說。

隋女士介紹,當初有到南山買套別墅的想法,在仲宮、柳埠、西營、章丘等幾個地方轉了一圈,最後看中了這個地方環境優美。“週末叫上朋友,開車40來分鐘,到山上的房子來玩多好。現在我一周在這兒住4個晚上,市區住3個晚上,到這兒來心情可好了。”隋女士說。

“我瞭解的這裡的別墅價格,在60萬元到80萬元之間,主要根據環境、地理位置等整體環境定價,不是單純根據面積。有的房主拿出七八十萬元買房子,之後裝修的費用甚至大於買房子的費用,總花費一百四五十萬元。”西營鎮副鎮長龔志國說

歷史欠帳必須得還
讓建違者人人自危

在青龍峪別墅群區後面,原來茂密的植被已被破壞,部分山體被大肆刨開,部分裸☆禁☆露的山體與周圍尚未遭到墾刨的自然山體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對這麼一個生態優美的鎮子,難得的、稀缺的生態資源,造成的破壞令人痛心。”南山管委會主任王道忠說。

拆除現場,王道忠還召集了轄區內仲宮、柳埠、西營三個街鎮和高而、錦繡川兩個辦事處的主要幹部到現場觀摩學習。“像這樣的違法違章建築,南部山區可能還有很多,我們任重而道遠。今天拆的別墅群是2003年建設,距今已有十三四年,南山還有比這歷史更長的違建。”王道忠說。

王道忠說,南部山區違章建築形成的原因十分複雜,形成的時間比較長,違建涉及的人多,跨度也比較大。“社會各界所謂名人、企業家、藝術家等等人事交織在一起,造成了南山今天這種局面。”

南山拆違又有面臨著和市區、農村都不相同的壓力。“城區拆違不會有過多的親情壓力,農村不會有社會各界的壓力,南部山區這兩種壓力,甚至這兩種之外的壓力並存。”王道忠說。

“南部山區的青山綠水,歷史欠帳太多,但必須得還。過去有過處罰,不代表違法建設就合法;這麼多的違法建設蓋起來,當時有關部門應該追究責任。要製造氣氛,形成氛圍,讓違法別墅的購買和建造者人人自危,讓助長違法建設的幹部人人自危。”南山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編輯:小青

西營鎮頂住各方面壓力和購房業主繼續上訪阻力,敢於碰真動硬,決定依法依規對部分別墅群實施強制拆除。”龔志國說。這是濟南首次對南部山區違建別墅“動刀”。

中午11點半,17棟別墅全部拆除完畢。據瞭解,拆後西營鎮將及時清運建築垃圾和渣土,儘快對“受傷”山體進行生態修復治理,建綠透綠為山體“療傷”。

別墅基本倒了三手
有的裝修費比房價還貴

在拆除現場一處別墅內,房主稱自己就是本地村子裡的村民,買下這棟別墅已多年,但入住才兩年。“這棟別墅已經倒了好幾手了,我買的時候售價已經將近80萬元。”

房主稱,該違建別墅群之所以存在這麼長時間難以拆除,就是因為牽扯到的人眾多。“為什麼說牽扯的人多呢?因為青龍峪這邊的別墅,基本都已經是第三手了,我這棟就是第三手。”

拆除現場另一棟別墅入口處,一位房主站在鐵柵欄內一直向拆除處觀望。“我2008年在這裡買了一棟別墅,大約花費60萬元,購買的是別墅50年的使用權。當時合同裡寫的半年之內把錢交上,就給我們辦理宅基地證,但到現在也沒有辦。”房主隋女士說。

隋女士介紹,當初有到南山買套別墅的想法,在仲宮、柳埠、西營、章丘等幾個地方轉了一圈,最後看中了這個地方環境優美。“週末叫上朋友,開車40來分鐘,到山上的房子來玩多好。現在我一周在這兒住4個晚上,市區住3個晚上,到這兒來心情可好了。”隋女士說。

“我瞭解的這裡的別墅價格,在60萬元到80萬元之間,主要根據環境、地理位置等整體環境定價,不是單純根據面積。有的房主拿出七八十萬元買房子,之後裝修的費用甚至大於買房子的費用,總花費一百四五十萬元。”西營鎮副鎮長龔志國說

歷史欠帳必須得還
讓建違者人人自危

在青龍峪別墅群區後面,原來茂密的植被已被破壞,部分山體被大肆刨開,部分裸☆禁☆露的山體與周圍尚未遭到墾刨的自然山體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對這麼一個生態優美的鎮子,難得的、稀缺的生態資源,造成的破壞令人痛心。”南山管委會主任王道忠說。

拆除現場,王道忠還召集了轄區內仲宮、柳埠、西營三個街鎮和高而、錦繡川兩個辦事處的主要幹部到現場觀摩學習。“像這樣的違法違章建築,南部山區可能還有很多,我們任重而道遠。今天拆的別墅群是2003年建設,距今已有十三四年,南山還有比這歷史更長的違建。”王道忠說。

王道忠說,南部山區違章建築形成的原因十分複雜,形成的時間比較長,違建涉及的人多,跨度也比較大。“社會各界所謂名人、企業家、藝術家等等人事交織在一起,造成了南山今天這種局面。”

南山拆違又有面臨著和市區、農村都不相同的壓力。“城區拆違不會有過多的親情壓力,農村不會有社會各界的壓力,南部山區這兩種壓力,甚至這兩種之外的壓力並存。”王道忠說。

“南部山區的青山綠水,歷史欠帳太多,但必須得還。過去有過處罰,不代表違法建設就合法;這麼多的違法建設蓋起來,當時有關部門應該追究責任。要製造氣氛,形成氛圍,讓違法別墅的購買和建造者人人自危,讓助長違法建設的幹部人人自危。”南山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編輯: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