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煙臺對經濟犯罪高壓打擊 2016年挽回經濟損失1.1億元

經偵民警向群眾面對面宣傳如何預防經濟犯罪

中國山東網煙臺5月12日訊 (記者 盧偉霞 通訊員 徐忠 子琪 張悅) 近年來,我國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經濟犯罪形勢也更趨複雜。面對嚴峻形勢,煙臺市公安經偵部門保持高壓態勢,2016年以來,受理經濟犯罪案件428起,抓獲犯罪嫌疑人350人,挽回直接經濟損失1.1億元,有力維護了全市金融秩序和融資環境,保障服務經濟發展。

從煙臺市公安經偵部門提供的資料顯示,近年來,

重點領域經濟犯罪居高不下,金融詐騙、非法集資、傳銷等涉眾型經濟犯罪日趨增多,互聯網經濟犯罪日趨突出,傳統的網路制假售假、非法買賣銀行卡犯罪持續高發,網路非法集資、非法經營證券期貨業務等新型犯罪不斷滋生,涉案地域經常跨越多個省市乃至多個國家和地區,防範打擊難度加大。

2017年1-4月份,煙臺市公安經偵部門共受理各類經濟犯罪案件133起,立案118起,

破案46起,抓獲犯罪嫌疑人97人,挽回經濟損失1493.12萬元,其中非法集資類犯罪和傳銷犯罪占比較大。

前4個月,全市共受理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10起,立案偵查8起,立案偵查傳銷案件6起。隨著公安機關對此類案件打擊力度的持續加大和群眾防範意識的提升,犯罪分子也逐漸“完善”其犯罪手段。犯罪分子發現,利用P2P平臺開展純線上業務集資速度較慢,於是多數平臺開展“地推”業務,走上“線下+線上”、甚至更偏重線下的經營模式上,

由於資金鏈斷裂,引發大案、要案攀升。

傳銷犯罪依託互聯網發展和傳播後擴張迅猛,短時間內裹挾大量人員和資金,成為社會重大隱患。另外,詐騙類案件比重也是不斷加大,其中以合同詐騙和信用卡詐騙居多,合同詐騙案又以簽訂工程發包合同騙取對方保證金的詐騙方式最多。

煙臺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支隊副支隊長劉旭東介紹,

從煙臺情況看,非法集資犯罪已經出現向周邊縣市蔓延態勢,打擊和預防非法集資犯罪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重要而又艱巨的任務。同時,對假幣、假髮票、假銀行卡、傳銷、侵犯智慧財產權、互聯網經濟犯罪保持高壓態勢。深入打擊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犯罪,嚴厲打擊合同詐騙、職務侵佔等破壞市場秩序和公司企業管理秩序犯罪。

目前,煙臺市公安局已經制定印發了《煙臺市公安局涉眾型經濟犯罪偵查工作機制》,

不斷提升涉眾型經濟犯罪偵查工作水準,切實維護經濟秩序、人民群眾合法利益和社會和諧穩定。同時要加強行業管理,加大風險隱患排查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