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昆明市各部門與共用單車企業“宣戰”車輛亂停放

街頭上亂停亂放的共用單車 都市時報 記者張悅

昆明資訊港·都市時報 記者李瑞瑩 實習記者丘敏共用單車已密佈昆明街頭,市民借此享受到便利實惠,也踐行了低碳出行。不過,隨之而來的損壞車輛、不文明騎行等問題也引人深思,其中,亂停亂放可謂最令人心煩的問題。隨著昆明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的不斷推進,昆明市各部門與共用單車企業已經對“亂停放”問題正式“宣戰”。

亂象

不分場合亂停 有的直接躺倒

昆明的氣候和城市規模,

絕對是單車最易生存的“土壤”。據ofo今年4月發佈的《2017年第一季度中國主要城市騎行報告》顯示,在車均使用次數方面,昆明高居榜首,成為最愛騎共用單車的城市。但是,這份騎行的熱情,卻難以掩飾亂停亂放引發的爭議。

“在昆明,共用單車亂停亂放的問題確實很明顯,作為市民我很希望這個問題能得到控制。”在白雲路附近,一位騎行結束將車推進共用單車推薦停放點的劉先生說。

他表示,共用單車除了隨意放在人行道、盲道甚至是車道上外,在超市、銀行、購物中心、學校等人群密集的地方,隨處躺倒的共用單車也屢見不鮮。“躺倒在地上也就算了,但是那些把車停在機動車道上的騎行者,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想的。”劉先生說。

小西門大觀商業城商圈是昆明人流量較大的地段,雖然前門入口橫著一塊寫有“禁止停放”的指示牌,

可還是有不少橫七豎八停放的共用單車和電動車。

在公園,隨意丟棄共用單車的現象更普遍。在篆塘公園,不少共用單車隨意停在公園各處,有的車已倒伏在花壇。 “一些年輕人直接騎車進來,隨便停車,非常影響公園的景觀。”公園內遊玩的遊客說。

停車點僅幾步之遙 偏要亂停

實際上,共用單車亂停放問題從進入昆明就存在,無論是車企還是城市管理部門,都採取了一些措施,

比如劃定建議停車點、安排專人值守等方式。但這些措施作用不大。

“現在有停車點了,還劃了停車區域,再亂停亂放就說不過去了。”昨天上午9點,當正在華昌路口停放點停車的市民周先生如此說時,尷尬的一幕就出現在一旁。在距周先生所處的“文明停放”區域不到10米的地方,幾輛共用單車“不規矩”地躺在樹下乘涼。

“急著去趕公交,就想著把車停在離車站近些的地方,

沒注意有停放區域。”亂停放者不好意思地說,隨後把車輛推進了停車點。

而市民張先生還碰到過更惡劣的情況:“有天晚上9點多,我和朋友在地鐵站口看到一個男的,把車亂停,還粗暴地順倒了旁邊的共用單車。我和朋友上前勸說,還被罵瞎操心。”最終,李先生沒再堅持勸說,而是和朋友一起收拾了殘局。

這種情況並非個例,在位於東站十字路口的麥當勞門前,數百輛電動車、共用單車停在路邊,雖然戴有“文明志願者”標識紅袖套的工作人員在不停引導,仍有一些人裝作看不見、聽不到,隨意把車丟棄在路邊、樹下、店鋪門前,甚至是公交月臺上。

“把車停在指定區域,並不屬於我的工作職責,但我就是看不慣。”對於佩戴著“文明衛生監督崗”標識的志願者木易楊來說,他們的主要工作是清理小廣告,但現在他和同事們還主動負責亂停放的共用單車重新“歸位”,無形中增加了工作量。

疑惑

共用單車已經太多了?

除了缺少專屬停車區、騎行者太任性,不少人也在探究更多共用單車亂停放的原因。走訪中,一些市民疑惑:“是不是共用單車太多了,才造成無法管理的局面?”然而,資料顯示,事情似乎並非如此。

據昆明市生活環境整治工作指揮部提供的資料顯示,目前,昆明市的3家共用單車企業共投放了約15.5萬輛共用單車,註冊用戶達到130萬人,其中ofo投放約9.5萬輛,摩拜投放約4.5萬輛,永安行投放約1.5萬輛。

同時,由市城管綜合行政執法局牽頭,市公交集團主建的公共自行車建設也在加速推進。截至5月1日,呈貢已投放了近2000輛,主城區投放了2800輛。

不到16萬輛的車,真的夠多了嗎?絕大多數受訪市民認為,亂停放現象,和車輛多少沒有太大關係,歸根結蒂,一是停放措施尚未全面實施,二是部分市民沒有文明概念,急需提升素質。

雲南省設計院集團高級工程師郭凱峰也有自己的觀點:“當前在一些大中城市,部分地段,特別是人流相對密集的區域,往往可見共用單車種類豐富、規模龐大地聚集在一起,給人一種龐雜、擁擠、無序的感覺。但原因是共用單車太多了嗎?其實不然,根源在於共用單車的時空分佈合理性和規範管理可行性上。”郭凱峰說。

郭凱峰表示,共用單車一個重要特徵就是靈活,最大程度實現“所需即所見”、“所看即所得”的訴求,因此它就必然會表現出對人流密集場所的粘性和吸附性。結合出行高峰期、交通樞紐、人流密集區等客觀原因,足額的共用單車才能保證短距出行需求。因此,也就造成了在局部地區共用單車規模會如此“震撼人心”。

要緩解這一問題,郭凱峰認為,需要優化共用單車供給的時空安排,通過大資料和出行軌跡的分析,綜合研判、評估不同時間、區域的共用單車需求量和供應量,通過市場行為及時配給、轉運和疏解。同時,各方仍需建立健全共用單車的有序規範停靠、品質安全保障、老舊破損回收等機制,確保不給城市公共空間添堵、添亂。

措施

全市已建立近800個規範停車點

雖然是工作日,但中午12點的南屏街東口公交站附近,ofo工作人員小王還站在一排排車前向路人解釋該如何使用、為什麼不能騎到南屏街去等問題,他還必須一邊觀察著附近有沒有需要歸置整齊的車輛。

這樣的規範停車點,只是昆明數百個停車點的一個縮影。據瞭解,設立大規模的規範停車點,是從官渡區城管局開始做起的。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昆明市各區已經有近800個推薦停放點,同時這些停放點還在繼續增加。“我們將設置充足的免費停放點,為廣大市民出行提供方便。在此也呼籲市民將車輛放到推薦停車點,為城市文明和市容環境做一份貢獻。”市城管局道橋處金小海表示。

宣戰

政府和企業共同向“亂停放”說不

除了目前設置規範停車點的措施外,昆明市城管執法局等部門,也與共用單車企業一起向亂停放行為說不。

金小海介紹,從下周起,昆明市將在全國率先採取“數字城管監督員”兼職“自行車停放規範員”的方式,讓昆明市2000餘名數字城管監督員,和各個社區文明城市志願者一起走上街頭,在巡邏發現城市問題的同時,將亂停放的共用單車就近停入規範停車點。“通過網格化管理的方式,我們可以請監督員和志願者參與到共用單車規範停放的工作中來,同時,企業的運營人員可以和數管監督員形成相互督促的機制,提高工作效率。而各家運營企業也會根據數位監督員放置車輛的比例和工作量提供一定的補助。” 金小海透露,這項工作將從下周在主城試點,等試點方案完成,會向社會公佈。同時,為了加強對共用單車的長效管理,目前,市城管綜合行政執法局還會同有關部門擬制了《昆明市關於鼓勵規範共用單車發展的指導意見(試行)》,現正在徵求各相關單位意見。

而在公園內部或公園周邊等特殊區域,昆明市園林綠化局公園管理相關部門也與3家共用單車運營企業達成了共識,在公園周邊設點進行共用單車的規範管理。

此外,共用單車運營企業,也在不斷更新技術手段,鼓勵市民文明停放、舉報不文明行為。“以摩拜為例,在我們的APP中就有用戶舉報違停措施。一旦後臺核實,違停用戶會被扣除信用分,舉報用戶會加分。”摩拜單車城市運營經理邱陽介紹,下一步他們將努力嘗試將信用分接入到信用體系中,與貸款等信用環節掛鉤。

雖然戴有“文明志願者”標識紅袖套的工作人員在不停引導,仍有一些人裝作看不見、聽不到,隨意把車丟棄在路邊、樹下、店鋪門前,甚至是公交月臺上。

“把車停在指定區域,並不屬於我的工作職責,但我就是看不慣。”對於佩戴著“文明衛生監督崗”標識的志願者木易楊來說,他們的主要工作是清理小廣告,但現在他和同事們還主動負責亂停放的共用單車重新“歸位”,無形中增加了工作量。

疑惑

共用單車已經太多了?

除了缺少專屬停車區、騎行者太任性,不少人也在探究更多共用單車亂停放的原因。走訪中,一些市民疑惑:“是不是共用單車太多了,才造成無法管理的局面?”然而,資料顯示,事情似乎並非如此。

據昆明市生活環境整治工作指揮部提供的資料顯示,目前,昆明市的3家共用單車企業共投放了約15.5萬輛共用單車,註冊用戶達到130萬人,其中ofo投放約9.5萬輛,摩拜投放約4.5萬輛,永安行投放約1.5萬輛。

同時,由市城管綜合行政執法局牽頭,市公交集團主建的公共自行車建設也在加速推進。截至5月1日,呈貢已投放了近2000輛,主城區投放了2800輛。

不到16萬輛的車,真的夠多了嗎?絕大多數受訪市民認為,亂停放現象,和車輛多少沒有太大關係,歸根結蒂,一是停放措施尚未全面實施,二是部分市民沒有文明概念,急需提升素質。

雲南省設計院集團高級工程師郭凱峰也有自己的觀點:“當前在一些大中城市,部分地段,特別是人流相對密集的區域,往往可見共用單車種類豐富、規模龐大地聚集在一起,給人一種龐雜、擁擠、無序的感覺。但原因是共用單車太多了嗎?其實不然,根源在於共用單車的時空分佈合理性和規範管理可行性上。”郭凱峰說。

郭凱峰表示,共用單車一個重要特徵就是靈活,最大程度實現“所需即所見”、“所看即所得”的訴求,因此它就必然會表現出對人流密集場所的粘性和吸附性。結合出行高峰期、交通樞紐、人流密集區等客觀原因,足額的共用單車才能保證短距出行需求。因此,也就造成了在局部地區共用單車規模會如此“震撼人心”。

要緩解這一問題,郭凱峰認為,需要優化共用單車供給的時空安排,通過大資料和出行軌跡的分析,綜合研判、評估不同時間、區域的共用單車需求量和供應量,通過市場行為及時配給、轉運和疏解。同時,各方仍需建立健全共用單車的有序規範停靠、品質安全保障、老舊破損回收等機制,確保不給城市公共空間添堵、添亂。

措施

全市已建立近800個規範停車點

雖然是工作日,但中午12點的南屏街東口公交站附近,ofo工作人員小王還站在一排排車前向路人解釋該如何使用、為什麼不能騎到南屏街去等問題,他還必須一邊觀察著附近有沒有需要歸置整齊的車輛。

這樣的規範停車點,只是昆明數百個停車點的一個縮影。據瞭解,設立大規模的規範停車點,是從官渡區城管局開始做起的。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昆明市各區已經有近800個推薦停放點,同時這些停放點還在繼續增加。“我們將設置充足的免費停放點,為廣大市民出行提供方便。在此也呼籲市民將車輛放到推薦停車點,為城市文明和市容環境做一份貢獻。”市城管局道橋處金小海表示。

宣戰

政府和企業共同向“亂停放”說不

除了目前設置規範停車點的措施外,昆明市城管執法局等部門,也與共用單車企業一起向亂停放行為說不。

金小海介紹,從下周起,昆明市將在全國率先採取“數字城管監督員”兼職“自行車停放規範員”的方式,讓昆明市2000餘名數字城管監督員,和各個社區文明城市志願者一起走上街頭,在巡邏發現城市問題的同時,將亂停放的共用單車就近停入規範停車點。“通過網格化管理的方式,我們可以請監督員和志願者參與到共用單車規範停放的工作中來,同時,企業的運營人員可以和數管監督員形成相互督促的機制,提高工作效率。而各家運營企業也會根據數位監督員放置車輛的比例和工作量提供一定的補助。” 金小海透露,這項工作將從下周在主城試點,等試點方案完成,會向社會公佈。同時,為了加強對共用單車的長效管理,目前,市城管綜合行政執法局還會同有關部門擬制了《昆明市關於鼓勵規範共用單車發展的指導意見(試行)》,現正在徵求各相關單位意見。

而在公園內部或公園周邊等特殊區域,昆明市園林綠化局公園管理相關部門也與3家共用單車運營企業達成了共識,在公園周邊設點進行共用單車的規範管理。

此外,共用單車運營企業,也在不斷更新技術手段,鼓勵市民文明停放、舉報不文明行為。“以摩拜為例,在我們的APP中就有用戶舉報違停措施。一旦後臺核實,違停用戶會被扣除信用分,舉報用戶會加分。”摩拜單車城市運營經理邱陽介紹,下一步他們將努力嘗試將信用分接入到信用體系中,與貸款等信用環節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