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史上最有能力的傀儡皇帝與最強權臣的碰撞——被打也要強忍

上一講我們講到高歡在玉壁兵敗後悲憤交加,舊病復發,兩個月後病死于晉陽,長子高澄襲爵繼續把持東魏朝政。那麼這位高大公子又會如何打理老爹留下的龐大家業呢?

我們還是先來簡單瞭解一下高澄的簡歷。

高澄,字子惠,高歡長子,生母為婁昭君。高澄生於懷朔鎮,自幼就聰慧過人,高歡非常喜歡他。高澄十一歲那年曾作為父親的特使多次到洛陽拜見當時的孝武帝,同年被立為渤海王世子。

第二年北魏分裂,高歡脅迫孝靜帝遷都鄴城。高澄娶了孝靜帝的妹妹馮翊長公主為妻,此時的高澄雖然只有十二歲,但明顯早熟,很有能力和主見,

無異于成人。高歡每次詢問他關於朝政的看法,高澄都胸有成竹,對答如流,辯論分析都很有道理,高歡大喜,從此以後處理軍政事務時都會徵詢高澄的意見。“神武試問以時事得失,辯析無不中理,自是軍國籌策皆預之。”——《北齊書·文襄紀》

高澄的表現令高歡非常高興,小小年紀就委以重任,派他做尚書令、大行台兼併州刺史。

東魏天平三年(536),十五歲的高澄主動申請到鄴城輔政。我們知道高歡長年住在晉陽(今山西太原),而東魏朝廷在鄴城(今河北臨漳),兩地相隔較遠,必須在鄴城安插心腹幹將控制朝政。高澄的主動請纓正合高歡心意。於是派高澄進京,加領左右京畿大都督。

東魏朝臣早就耳聞高澄的年輕老成,膽識過人,但一見本人原來是個乳臭未乾的毛頭小子,

心中不免有點輕視他。高澄毫不在意,上班後不久便以有膽有識,做事雷厲風行,從善如流而令群臣刮目相看,個個心悅誠服。高澄的到來一掃朝廷中的暮氣,帶來了嶄新的面貌,“於是朝野振肅。”——《北齊書·文襄紀》

兩年後的元象元年(538)又兼任吏部尚書,掌握了人事權,開始大刀闊斧推行他的行政改革。北魏自崔亮執掌吏部開始長期以來選拔人才就流行論資排輩,

不按才能選錄。高澄一到任就廢除了這項制度,改以才能大小錄用人才,並親自寫書曉諭天下士子為國效力,一時間各地有才華的人紛紛進京,高澄一一審查安排職位。有些一時安排不了的人才就召進府中做他的賓客,頗有戰國四公子之遺風。

面對北魏末年以來愈演愈烈地貪污腐敗風氣,高澄不同于老爹高歡的寬容放縱,而是嚴厲打擊,毫不手軟。

他起用鐵面無私的崔暹出任禦史中尉,高壓反腐,重點打擊那些驕橫不法的權貴,許多權貴高官被繩之以法,官場風氣大為改觀。

在高澄的支持下,朝廷將治國的大政方針以大字報的形式張貼於鄴城的鬧市街頭,供百姓自由評論發表看法。凡是提建議或批評的人都有賞賜,即使言辭激烈的也不加罪責。真正做到了言者無罪(想想今天的嚴禁妄議中央,唯有歎息)。

這一系列的措施使高澄的威望迅速上升,如日中天。高澄在鄴城埋頭苦幹保證了老爹能沒有後顧之憂的和黑獺征戰。

在高澄進京前,鄴城政務由高歡的四個親信孫騰、司馬子如、高岳和高隆之打理。這四人一手遮天,驕橫貪婪,多有不法之事,背著高歡幹了不少見不得人的勾當,而高歡對貪污腐敗的縱容態度使這幫人如魚得水、上躥下跳,被鄴城百姓稱為“四貴”,民憤極大,一些正直朝臣對四人也是深惡痛絕。

高歡應該是聽到了這種呼聲,這才派高澄進京輔政牽制四貴,打壓他們的氣焰。另一方面也是讓高澄入朝歷練一番,為將來接班做準備,畢竟是家族企業嘛。高澄進京後大動作一個接一個,這引起了四貴的恐慌和不滿。孫騰更是對高澄非常傲慢無禮,坐在胡床上見高澄,一下子激怒了高澄,命人將孫騰拉下來用刀背打他,讓他站到門外思過。除此之外高澄對付司馬子如、高隆之、侯景、元坦等驕橫權貴也是鐵腕壓制,很快便樹立了自己的權威。

在打壓元老派的同時,高澄又大量起用漢族官吏,培植少壯派幫助他整肅朝綱。隨後高澄又一手主導了經濟改革,發行新貨幣改革戶籍制度,使東魏迅速步入正軌。也最終穩固了高澄的接班人地位。由此看高澄的功勞是非常大的。

難怪呂思勉先生在他的著作《兩晉南北朝史》一書中總結道:“北齊基業,雖創自神武(高歡),而其能整頓內治,則頗由於文襄(高澄諡號)。”

正當高澄在鄴城幹得熱火朝天之時,晉陽送來了密信,高歡玉壁慘敗,病危速回!高澄當即留下二弟高洋鎮守鄴城,自己火速趕回晉陽。

武定五年(547)正月,高歡病死于晉陽,高澄擔心各地不穩,尤其是那些心懷異志的將領,比如侯景。因此嚴密封鎖消息,自己親自到各地去巡視,穩定人心。到鄴城朝見孝靜帝時為了不引起懷疑,高澄甚至在宴會上親自跳舞,絲毫看不出悲傷的樣子,成功的蒙蔽住了東魏君臣。

高歡是春節死的,一直到了夏天,晉陽方面才公佈死訊。這也是為什麼孝靜帝在六個月後為高歡舉哀發喪的原因。

高歡死後,高澄繼承老爹的全部職務,令段韶留守晉陽。自己大張旗鼓進京輔政,以前高歡和孝靜帝一個在晉陽,一個在鄴城,一年到頭也見不上幾次面,矛盾還算不上尖銳。如今高澄進京住下不走了,倆人抬頭不見低頭見,難免磕磕碰碰。而且高澄一改老爹的寬厚作風,改用強硬手段在孝靜帝面前立威,絲毫不把孝靜帝放在眼裡,這樣一來倆人的矛盾不可避免的激化了。

為了控制孝靜帝的一舉一動,高澄將大將軍中兵參軍崔季舒調任中書黃門侍郎,專門負責監視皇宮裡的動靜。因此孝靜帝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高澄的眼睛。

孝靜帝雖然身為傀儡,但絕非昏庸無道之輩。《魏書》對他的評價非常高,要知道《魏書》作者魏收是北齊大臣,而孝靜帝后來又是被他主子高洋謀殺的,如此讚揚肯定孝靜帝,就不怕主子翻臉嗎?

《魏書》評價孝靜帝說他喜愛文學,容貌俊美,身強體壯,能夾住石獅子跳牆,箭術也很好,百發百中,宮廷裡舉行宴會時,經常命大臣當場賦詩助興,深沉儒雅,氣度非凡,有他曾祖父孝文帝的風範。“帝好文學,美容儀。力能挾石獅子以逾牆,射無不中。嘉辰宴會,多命郡臣賦詩,從容沉雅,有孝文風。”——《魏書·孝靜紀》

正因為孝靜帝不甘心淪為傀儡,這才引起高澄的忌憚,派崔季舒嚴密監視。高澄三天兩頭寫信給崔季舒詢問孝靜帝的情況。那個傻子最近怎麼樣了?是不是傻得更厲害了?(癡人複何似?癡勢小差未?——《北齊書·文襄紀》)

有一次,孝靜帝和高澄到鄴城東門外打獵,孝靜帝玩得興起,就把高澄忘到腦後了,策馬揚鞭,一路飛奔。高澄見狀,臉馬上就拉了下來,手下人趕緊去追趕,邊追邊喊話:陛下不要跑那麼快,大將軍生氣了!(天子莫走馬,大將軍怒!——《北齊書·文襄紀》)

可想而知,孝靜帝被迫回來時的心情。又有一次在宮廷宴會上,醉醺醺地高澄端著一杯酒踉踉蹌蹌走到孝靜帝面前,粗聲粗氣說:臣澄敬陛下酒!——《北齊書·文襄紀》孝靜帝已經喝了很多了,不想再喝了就拒絕了高澄。高澄覺得孝靜帝在大庭廣眾之下不給他面子出他洋相,心裡很不爽,便執意要孝靜帝喝。孝靜帝推辭不掉,忍無可忍,心中的悲憤終於爆發了,他突然厲聲說:自古以來沒有不亡的國家,朕又何必如此苟活!(自古無不亡之國,朕亦何用此活!——《北齊書·文襄紀》)

此時,大殿裡死一般寂靜,在場的文武百官目瞪口呆,氣氛非常尷尬。他們不敢相信一向溫順寬厚、逆來順受的皇上居然……發飆了!高澄也愣住了,可能他沒想到孝靜帝竟敢當眾頂撞他吧。過了好一會兒才勃然大怒罵道:朕!朕!狗腳朕!——《北齊書·文襄紀》

罵完還不解恨,又讓崔季舒打了孝靜帝三拳,這才怒衝衝拂袖而去,留下一屋子瞠目結舌的大臣……諸君可想而知孝靜帝此時的心情。第二天酒醒後的高澄回想起昨天的舉動,不免有一絲愧疚。畢竟他老爹高歡在世時是絕對不敢如此放肆的,高澄是聰明人,為了平息朝臣們的義憤,他派崔季舒代表自己向孝靜帝謝罪。

孝靜帝也不想和高澄澈底撕破臉,既然高澄先低頭了,那就就坡下驢,原諒了這件事。事後賞賜給崔季舒一百匹絹,沒有高澄同意崔季舒哪敢收孝靜帝的東西,後來征得高澄同意才勉強收了一段。孝靜帝一怒之下將一百匹絹打開綁在一起賞給崔季舒,說這也是一段!有心人不難聽出這話裡的悲憤之情。

望著崔季舒遠去的背影,孝靜帝念了一首詩:韓亡子房奮,秦帝魯連恥。本自江海人,忠義動君子。.

這是南朝詩人謝靈運的作品,站在旁邊的常侍侍講荀濟聽出了孝靜帝的心思。他私下和華山王元大器、元瑾等忠義志士密商救駕。他們以修假山為掩護,在皇宮中向外挖地道。有人說他們是為了刺殺高澄,也有人說他們是為了幫助孝靜帝逃出鄴城。

地道一路向北城挖去,當挖到千秋門下面時,上面的守軍聽到了動靜,馬上報告高澄,高澄火冒三丈,領兵入宮興師問罪:陛下為何要造反呢!臣父子盡忠報國,再造社稷,哪裡對不起陛下!(陛下何意反邪!臣父子功存社稷,何負陛下邪!——《北齊書·文襄紀》)

說完就要誅殺宮中的妃嬪侍從,孝靜帝也豁出去了,厲聲反問:你自己想造反,卻反責問於我?我尚且不怕死,更何況妃嬪!(王自欲反,何關於我?我尚不惜身,何況妃嬪!——《北齊書·文襄紀》)說到這裡,小編認為元善見真的算是古往今來第一傀儡皇帝了,這個第一是第一憋屈和第一有想法有能力!可惜的是這個年代,他遇到了一個更硬骨頭——高澄

高澄理屈詞窮,不得不從胡床上起身叩頭,假惺惺地大哭謝罪,孝靜帝也給了他面子,並設宴款待,高澄一直喝到深夜才出宮回府。三天后高澄下令將孝靜帝軟禁在含章堂,元大器、元瑾等一幫忠臣都被殘忍地烹殺於市。保皇派至此被一網打盡,孝靜帝徹底淪為孤家寡人,處境岌岌可危。

至此,高澄已經做好了篡位的一切準備。就在他準備和孝靜帝攤牌時,一個突發事件打亂了他的計畫,迫使他不得不暫時擱置篡位計畫。

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令高澄惱怒地事呢?這件事又會如何影響東魏的政局呢?

關於很多人說高家神經病的問題:東籬君表示可以為北齊高家寧一波不平,北齊高姓皇族大部分還是不錯的,尤其是高澄的兒子們,除了高延宗小時候幹了點變態的事情,不過後來也改正了,甚至差點擒殺北周武帝宇文邕。其實高歡的兒子裡面,婁昭君生的兒子基本上都不怎麼太正常,其他的還是非常值得一說的,不過高家確實有一個非常強的基因,那就是帥!關於高歡,高澄等人的兒子當中,東籬君都忘了有多少人被寫到:美資顏,善容止,帥確實是真的,神經病有點一點蓋面

文/東籬把酒: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前讀萬卷書。

你認為高家有什麼特殊基因 (單選) 0人 0% 帥 0人 0% 神經,不正常,變態 0人 0% 能打 投票

即使言辭激烈的也不加罪責。真正做到了言者無罪(想想今天的嚴禁妄議中央,唯有歎息)。

這一系列的措施使高澄的威望迅速上升,如日中天。高澄在鄴城埋頭苦幹保證了老爹能沒有後顧之憂的和黑獺征戰。

在高澄進京前,鄴城政務由高歡的四個親信孫騰、司馬子如、高岳和高隆之打理。這四人一手遮天,驕橫貪婪,多有不法之事,背著高歡幹了不少見不得人的勾當,而高歡對貪污腐敗的縱容態度使這幫人如魚得水、上躥下跳,被鄴城百姓稱為“四貴”,民憤極大,一些正直朝臣對四人也是深惡痛絕。

高歡應該是聽到了這種呼聲,這才派高澄進京輔政牽制四貴,打壓他們的氣焰。另一方面也是讓高澄入朝歷練一番,為將來接班做準備,畢竟是家族企業嘛。高澄進京後大動作一個接一個,這引起了四貴的恐慌和不滿。孫騰更是對高澄非常傲慢無禮,坐在胡床上見高澄,一下子激怒了高澄,命人將孫騰拉下來用刀背打他,讓他站到門外思過。除此之外高澄對付司馬子如、高隆之、侯景、元坦等驕橫權貴也是鐵腕壓制,很快便樹立了自己的權威。

在打壓元老派的同時,高澄又大量起用漢族官吏,培植少壯派幫助他整肅朝綱。隨後高澄又一手主導了經濟改革,發行新貨幣改革戶籍制度,使東魏迅速步入正軌。也最終穩固了高澄的接班人地位。由此看高澄的功勞是非常大的。

難怪呂思勉先生在他的著作《兩晉南北朝史》一書中總結道:“北齊基業,雖創自神武(高歡),而其能整頓內治,則頗由於文襄(高澄諡號)。”

正當高澄在鄴城幹得熱火朝天之時,晉陽送來了密信,高歡玉壁慘敗,病危速回!高澄當即留下二弟高洋鎮守鄴城,自己火速趕回晉陽。

武定五年(547)正月,高歡病死于晉陽,高澄擔心各地不穩,尤其是那些心懷異志的將領,比如侯景。因此嚴密封鎖消息,自己親自到各地去巡視,穩定人心。到鄴城朝見孝靜帝時為了不引起懷疑,高澄甚至在宴會上親自跳舞,絲毫看不出悲傷的樣子,成功的蒙蔽住了東魏君臣。

高歡是春節死的,一直到了夏天,晉陽方面才公佈死訊。這也是為什麼孝靜帝在六個月後為高歡舉哀發喪的原因。

高歡死後,高澄繼承老爹的全部職務,令段韶留守晉陽。自己大張旗鼓進京輔政,以前高歡和孝靜帝一個在晉陽,一個在鄴城,一年到頭也見不上幾次面,矛盾還算不上尖銳。如今高澄進京住下不走了,倆人抬頭不見低頭見,難免磕磕碰碰。而且高澄一改老爹的寬厚作風,改用強硬手段在孝靜帝面前立威,絲毫不把孝靜帝放在眼裡,這樣一來倆人的矛盾不可避免的激化了。

為了控制孝靜帝的一舉一動,高澄將大將軍中兵參軍崔季舒調任中書黃門侍郎,專門負責監視皇宮裡的動靜。因此孝靜帝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高澄的眼睛。

孝靜帝雖然身為傀儡,但絕非昏庸無道之輩。《魏書》對他的評價非常高,要知道《魏書》作者魏收是北齊大臣,而孝靜帝后來又是被他主子高洋謀殺的,如此讚揚肯定孝靜帝,就不怕主子翻臉嗎?

《魏書》評價孝靜帝說他喜愛文學,容貌俊美,身強體壯,能夾住石獅子跳牆,箭術也很好,百發百中,宮廷裡舉行宴會時,經常命大臣當場賦詩助興,深沉儒雅,氣度非凡,有他曾祖父孝文帝的風範。“帝好文學,美容儀。力能挾石獅子以逾牆,射無不中。嘉辰宴會,多命郡臣賦詩,從容沉雅,有孝文風。”——《魏書·孝靜紀》

正因為孝靜帝不甘心淪為傀儡,這才引起高澄的忌憚,派崔季舒嚴密監視。高澄三天兩頭寫信給崔季舒詢問孝靜帝的情況。那個傻子最近怎麼樣了?是不是傻得更厲害了?(癡人複何似?癡勢小差未?——《北齊書·文襄紀》)

有一次,孝靜帝和高澄到鄴城東門外打獵,孝靜帝玩得興起,就把高澄忘到腦後了,策馬揚鞭,一路飛奔。高澄見狀,臉馬上就拉了下來,手下人趕緊去追趕,邊追邊喊話:陛下不要跑那麼快,大將軍生氣了!(天子莫走馬,大將軍怒!——《北齊書·文襄紀》)

可想而知,孝靜帝被迫回來時的心情。又有一次在宮廷宴會上,醉醺醺地高澄端著一杯酒踉踉蹌蹌走到孝靜帝面前,粗聲粗氣說:臣澄敬陛下酒!——《北齊書·文襄紀》孝靜帝已經喝了很多了,不想再喝了就拒絕了高澄。高澄覺得孝靜帝在大庭廣眾之下不給他面子出他洋相,心裡很不爽,便執意要孝靜帝喝。孝靜帝推辭不掉,忍無可忍,心中的悲憤終於爆發了,他突然厲聲說:自古以來沒有不亡的國家,朕又何必如此苟活!(自古無不亡之國,朕亦何用此活!——《北齊書·文襄紀》)

此時,大殿裡死一般寂靜,在場的文武百官目瞪口呆,氣氛非常尷尬。他們不敢相信一向溫順寬厚、逆來順受的皇上居然……發飆了!高澄也愣住了,可能他沒想到孝靜帝竟敢當眾頂撞他吧。過了好一會兒才勃然大怒罵道:朕!朕!狗腳朕!——《北齊書·文襄紀》

罵完還不解恨,又讓崔季舒打了孝靜帝三拳,這才怒衝衝拂袖而去,留下一屋子瞠目結舌的大臣……諸君可想而知孝靜帝此時的心情。第二天酒醒後的高澄回想起昨天的舉動,不免有一絲愧疚。畢竟他老爹高歡在世時是絕對不敢如此放肆的,高澄是聰明人,為了平息朝臣們的義憤,他派崔季舒代表自己向孝靜帝謝罪。

孝靜帝也不想和高澄澈底撕破臉,既然高澄先低頭了,那就就坡下驢,原諒了這件事。事後賞賜給崔季舒一百匹絹,沒有高澄同意崔季舒哪敢收孝靜帝的東西,後來征得高澄同意才勉強收了一段。孝靜帝一怒之下將一百匹絹打開綁在一起賞給崔季舒,說這也是一段!有心人不難聽出這話裡的悲憤之情。

望著崔季舒遠去的背影,孝靜帝念了一首詩:韓亡子房奮,秦帝魯連恥。本自江海人,忠義動君子。.

這是南朝詩人謝靈運的作品,站在旁邊的常侍侍講荀濟聽出了孝靜帝的心思。他私下和華山王元大器、元瑾等忠義志士密商救駕。他們以修假山為掩護,在皇宮中向外挖地道。有人說他們是為了刺殺高澄,也有人說他們是為了幫助孝靜帝逃出鄴城。

地道一路向北城挖去,當挖到千秋門下面時,上面的守軍聽到了動靜,馬上報告高澄,高澄火冒三丈,領兵入宮興師問罪:陛下為何要造反呢!臣父子盡忠報國,再造社稷,哪裡對不起陛下!(陛下何意反邪!臣父子功存社稷,何負陛下邪!——《北齊書·文襄紀》)

說完就要誅殺宮中的妃嬪侍從,孝靜帝也豁出去了,厲聲反問:你自己想造反,卻反責問於我?我尚且不怕死,更何況妃嬪!(王自欲反,何關於我?我尚不惜身,何況妃嬪!——《北齊書·文襄紀》)說到這裡,小編認為元善見真的算是古往今來第一傀儡皇帝了,這個第一是第一憋屈和第一有想法有能力!可惜的是這個年代,他遇到了一個更硬骨頭——高澄

高澄理屈詞窮,不得不從胡床上起身叩頭,假惺惺地大哭謝罪,孝靜帝也給了他面子,並設宴款待,高澄一直喝到深夜才出宮回府。三天后高澄下令將孝靜帝軟禁在含章堂,元大器、元瑾等一幫忠臣都被殘忍地烹殺於市。保皇派至此被一網打盡,孝靜帝徹底淪為孤家寡人,處境岌岌可危。

至此,高澄已經做好了篡位的一切準備。就在他準備和孝靜帝攤牌時,一個突發事件打亂了他的計畫,迫使他不得不暫時擱置篡位計畫。

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令高澄惱怒地事呢?這件事又會如何影響東魏的政局呢?

關於很多人說高家神經病的問題:東籬君表示可以為北齊高家寧一波不平,北齊高姓皇族大部分還是不錯的,尤其是高澄的兒子們,除了高延宗小時候幹了點變態的事情,不過後來也改正了,甚至差點擒殺北周武帝宇文邕。其實高歡的兒子裡面,婁昭君生的兒子基本上都不怎麼太正常,其他的還是非常值得一說的,不過高家確實有一個非常強的基因,那就是帥!關於高歡,高澄等人的兒子當中,東籬君都忘了有多少人被寫到:美資顏,善容止,帥確實是真的,神經病有點一點蓋面

文/東籬把酒: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前讀萬卷書。

你認為高家有什麼特殊基因 (單選) 0人 0% 帥 0人 0% 神經,不正常,變態 0人 0% 能打 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