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細數“半邊天”的節日福利 哪國女性最幸福?

【歐洲時報網】昨天(3月8日)是國際“三八”婦女節,儘管有不少女同胞對“婦女”這一稱謂頗有微詞,

但依然享受自身女性的地位和權益所獲得的來自全世界的認可與尊重。在這只屬於“半邊天”的日子裡,除了熱情洋溢的祝福,不同的國家和地區也少不了送上了實打實的節日福利。是暖心的小禮物,還是貼心的半天假?不妨一塊來比一比,看看這一天,哪個國家的女性最幸福。

最感人的婦女節禮物:義大利男子捐腎為女友治病

真正的愛情一定都是掏心窩子的,為了證明你的愛,就要讓女孩看到你的心,如果掏不出來,還可以掏出你的腎。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前夕,一名義大利男子為愛人送上一份特殊的禮物:為挽救患病女友,他捐出了自己的一顆腎。

新華社援引義大利《郵報》7日報導,

這名男子現年52歲,女友44歲。大約兩個月前,醫院診斷,這名女子患有多囊腎,這是一種嚴重的遺傳病,需要接受腎移植手術。她的男友表示,願意為女友捐出一個腎臟。醫院隨後對男友腎臟的匹配度進行檢驗,確定男友可以給女友捐腎。當地時間6日,北部城市都靈的莫利奈特醫院給這對情侶實施了腎臟移植手術,手術順利,持續約3小時。這對情侶眼下處於術後觀察中,
狀況良好。

莫利奈特醫院員工向媒體講述了這個故事,沒有公開兩人的姓名。醫院員工說,這名男子在三八節來臨之際展示了對女友偉大的愛情。

高昂的房價和日益嚴重的社會不平等卻讓越來越多的人流離失所,只能露宿街頭。能夠優先分房是一項很實際的福利。

圖為法國,有一個名叫“住房權協會”(Droit Au Logement)的組織看不慣越來越多的人無家可歸,爬上法國商務局大樓屋頂示威。

法國的婦女節“福音”:遭暴力侵害女性優先分房

國際婦女節是婦女創造歷史的見證,婦女為爭取與男性平等所走的鬥爭道路十分漫長。時至今日,仍有不少國家和地區的婦女依然生活在家庭暴力的陰影之下。在法國,每年仍有21.6萬名婦女受家暴侵害。

在婦女節這一天,法國人決心額外送上一份“福音”。據法新社報導,法國住房部和婦女權益部在國際婦女節之日聯合簽署一道致各省長通函,要求他們加快審理遭暴力侵害的婦女或陷入困境的婦女的申請材料,為其入住福利房提供便利。通函可以廣泛調動相關機構的關注度,使其更好地考慮受暴婦女的處境,使她們能夠優先地緊急地入住福利房,盡可能讓她們避免臨時住房。

婦女權益部長羅西紐爾女士指出,擁有一套長期住房對於受家暴婦女的重建以及重新獲得獨立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新華網)

最高調的婦女節禮物:澳大利亞把交通燈都給改了

男女平等是婦女權益運動中最為核心的要素,對於女性來說,來自社會全方位的尊重要比所謂的“照顧”來得更為實際。為了實現這一點,在今年國際勞動婦女節前夕,澳大利亞墨爾本市的部分街道把行人信號燈上的“小人”從男性形象改為女性,借此“減少人們潛意識中存在的偏見”,促進男女平等。

據新華社援引英國《衛報》報導,這項試點計畫涉及墨爾本市中心斯旺斯頓和弗林德斯十字路口的10處人行橫道信號燈。7日,這10處信號燈上的男性“小人”形象被換為身著裙裝的女性形象。團體負責人馬丁·萊茨表示,信號燈形象的更換是一種“實際且有意義的方式,以顯示我們有50%的人口是女性”……“這有助於減少潛意識中的偏見”。

儘管此類做法也被一些網友質疑為“表面文章”,但至少表明了一個明確的態度。據悉,紐西蘭威靈頓、德國部分城市以及奧地利維也納市區也曾通過在公共場合增加女版紅綠燈的方式提高社會對女性的認可。

俄羅斯婦女的“燒錢節”:讓男人銘記女人在社會中的重要性

婦女節在俄羅斯是個盛大的節日,不但全國人民都可以放假,連休4天,男同事還要負責給女同事準備禮物和慶祝活動。在女同胞們歡欣鼓舞的同時,俄羅斯的男人們卻進入了緊張的“備戰”狀態,不少男人還抱怨過婦女節太“燒錢”。

據法新社報導,在俄羅斯各地的辦公室,婦女節的臨近意味著最後關頭的緊急會議和跑來跑去地買禮物,因為俄羅斯男人要爭分奪秒地為女同事們準備婦女節的慶祝活動。據悉,1965年婦女節在前蘇聯成為公休假日,自那以後,3月8日就成為俄羅斯男人“銘記女人在社會中的重要性”的一個機會。

作為一項傳統,俄羅斯男人為女同胞們組織慶祝活動的壓力從小就開始了,男生在小學就要開始為班裡的女同學慶祝節日。

英國財相哈蒙德:我的小紅箱裡有婦女節“大禮包”

在全世界都忙著過婦女節的時候,英國財政大臣哈蒙德也沒有忘記表現自己的“紳士風度”。作為主管經濟與金融的重要官員,哈蒙德也拎著自己的“小紅箱”,為英倫三島的女性們送上了一份實打實的婦女節“大禮包”。

據英倫圈報導,英國政府將額外增投2000萬英鎊自助抵抗家庭暴力的相關機構,並撥款500萬英鎊幫助由於兒女生育和撫養而暫停職業發展的女性尋找工作。

新華社)

婦女節在中國都被嫌棄了?人家現在叫“女王節”

問:什麼人嫌棄自己的節日?

答:婦女嫌棄婦女節。

3月8日這天,在中國現實和網路上卻少見“婦女節”身影。在搜尋引擎中搜索“婦女節”三個字,結果滿螢幕都是“女神節”、“女王節”。“婦女節”這個稱呼已經赤裸裸地被嫌棄了。據中新社報導,當今的中國女性,無論是未婚還是已婚,最愛說的是“少女心”,最愛當的是“小公舉”,聽到有人喊自己“婦女”,有些竟會覺得是在罵自己。

總而言之,一句話,婦女節這天,全球的女性不分國籍、種族、語言、文化、經濟和政治的差異,都很開心。至於哪個國家的女性最幸福,只能由看完這篇文章的女同胞們自己來決斷啦。

婦女權益部長羅西紐爾女士指出,擁有一套長期住房對於受家暴婦女的重建以及重新獲得獨立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新華網)

最高調的婦女節禮物:澳大利亞把交通燈都給改了

男女平等是婦女權益運動中最為核心的要素,對於女性來說,來自社會全方位的尊重要比所謂的“照顧”來得更為實際。為了實現這一點,在今年國際勞動婦女節前夕,澳大利亞墨爾本市的部分街道把行人信號燈上的“小人”從男性形象改為女性,借此“減少人們潛意識中存在的偏見”,促進男女平等。

據新華社援引英國《衛報》報導,這項試點計畫涉及墨爾本市中心斯旺斯頓和弗林德斯十字路口的10處人行橫道信號燈。7日,這10處信號燈上的男性“小人”形象被換為身著裙裝的女性形象。團體負責人馬丁·萊茨表示,信號燈形象的更換是一種“實際且有意義的方式,以顯示我們有50%的人口是女性”……“這有助於減少潛意識中的偏見”。

儘管此類做法也被一些網友質疑為“表面文章”,但至少表明了一個明確的態度。據悉,紐西蘭威靈頓、德國部分城市以及奧地利維也納市區也曾通過在公共場合增加女版紅綠燈的方式提高社會對女性的認可。

俄羅斯婦女的“燒錢節”:讓男人銘記女人在社會中的重要性

婦女節在俄羅斯是個盛大的節日,不但全國人民都可以放假,連休4天,男同事還要負責給女同事準備禮物和慶祝活動。在女同胞們歡欣鼓舞的同時,俄羅斯的男人們卻進入了緊張的“備戰”狀態,不少男人還抱怨過婦女節太“燒錢”。

據法新社報導,在俄羅斯各地的辦公室,婦女節的臨近意味著最後關頭的緊急會議和跑來跑去地買禮物,因為俄羅斯男人要爭分奪秒地為女同事們準備婦女節的慶祝活動。據悉,1965年婦女節在前蘇聯成為公休假日,自那以後,3月8日就成為俄羅斯男人“銘記女人在社會中的重要性”的一個機會。

作為一項傳統,俄羅斯男人為女同胞們組織慶祝活動的壓力從小就開始了,男生在小學就要開始為班裡的女同學慶祝節日。

英國財相哈蒙德:我的小紅箱裡有婦女節“大禮包”

在全世界都忙著過婦女節的時候,英國財政大臣哈蒙德也沒有忘記表現自己的“紳士風度”。作為主管經濟與金融的重要官員,哈蒙德也拎著自己的“小紅箱”,為英倫三島的女性們送上了一份實打實的婦女節“大禮包”。

據英倫圈報導,英國政府將額外增投2000萬英鎊自助抵抗家庭暴力的相關機構,並撥款500萬英鎊幫助由於兒女生育和撫養而暫停職業發展的女性尋找工作。

新華社)

婦女節在中國都被嫌棄了?人家現在叫“女王節”

問:什麼人嫌棄自己的節日?

答:婦女嫌棄婦女節。

3月8日這天,在中國現實和網路上卻少見“婦女節”身影。在搜尋引擎中搜索“婦女節”三個字,結果滿螢幕都是“女神節”、“女王節”。“婦女節”這個稱呼已經赤裸裸地被嫌棄了。據中新社報導,當今的中國女性,無論是未婚還是已婚,最愛說的是“少女心”,最愛當的是“小公舉”,聽到有人喊自己“婦女”,有些竟會覺得是在罵自己。

總而言之,一句話,婦女節這天,全球的女性不分國籍、種族、語言、文化、經濟和政治的差異,都很開心。至於哪個國家的女性最幸福,只能由看完這篇文章的女同胞們自己來決斷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