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天禧航空:為服務“三農”插上科技翅膀

“飛手”操作植保無人機飛防作業。 記者王露攝

□本報記者王露本報通訊員秦玉廣

在成片的麥田裡,一架天禧植保無人機往返穿梭,均勻播撒農藥……5月11日,在武城縣甲馬營鎮後曹村,小麥飛防作業吸引了不少農民的目光。

這架植保無人機直徑2.8米,像長有8條腿的蜘蛛,每條“腿”上各有一個螺旋槳。在“飛手”劉業帥的遙控指揮下,無人機在空中前行、後退、旋轉……做著各種高難度動作。無人機還可自動起降,根據設定的路徑飛行。

這架植保無人機來自位於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山東天禧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經理王德良介紹說:“我們是一家專門從事智慧無人機製造及農業大資料資訊平臺建設的高科技資訊技術企業,產品暢銷山東、河北、河南、湖南等省,已佔據國內大載重無人機市場的半壁江山。同時還積極開拓國際市場,產品銷往俄羅斯、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紐西蘭、泰國等。 ”

讓農業植保更專業有效

最近幾天,武城志遠糧棉種植合作社社長牛文忠正在為防治小麥蚜蟲病犯愁:人工治蟲效率低,而且村裡青壯年勞力都出去打工了,要找七八個人一起治蟲不容易。

正趕上天禧航空的工作人員來到他們村進行飛防作業。“有了無人機,在地頭就可以操作了,我們不用到田裡去噴藥,避免了中毒,既安全效率又高。 ”牛文忠說。

據瞭解,天禧航空推出的植保無人機專為農村作業環境和條件設計,

可裝載10公斤、15公斤、20公斤、30公斤等各個量級藥水起飛,每天噴灑作業面積最多可達1500畝,相當於150個農民的作業效率。

如今生產無人機的廠家不少,使用天禧無人機有什麼優勢?王德良進行了解答。

天禧農用無人機是天禧航空的拳頭產品之一,經過10多年的技術積累,該公司已經形成一套嚴密、高效的研發、生產及售後服務體系,並獲得ISO9001:2008品質管制體系認證。

天禧航空是國內最早的農用無人機研發廠家之一,經驗豐富、產品成熟、售後服務及時,在業內形成了良好的口碑。

目前,天禧航空已經率先實現了載荷40公斤級農用無人機的研發,這是目前國內最大載重的電動無人機,每天作業可達2千畝,日收入可達2萬元,突破了傳統無人機載重小、效率低的瓶頸。該公司30公斤、20公斤、10公斤載荷的農用無人機,均已通過農業部的鑒定,並已在全國開展大面積推廣,

產品具有投入小、回報快、性能穩的特點,投放市場兩年來,經過用戶實際考驗,年回報可達20萬元以上。

天禧航空成為農民家門口的飛行器專家:無論從質保、維修、培訓等方面,都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不但能提供更加規範、便捷的售後服務,還能針對客戶需求,委派專家到現場進行指導,方便農民快速上手操控。

提供全程優質服務

“這高科技好是好,我們這些大老粗學得會嗎? ”牛文忠說出村民們心中的疑問。

“您放心,天禧植保無人機專為農民提供全程服務。買植保無人機,要到公司來接受培訓,培訓不合格還不賣給您呢。我們還可以派‘飛手’上門服務,包教包會。 ”王德良介紹說。

天禧植保無人機打藥效率是人工的40倍,效果也比人工好,它有一個下壓風場,通過下壓風把藥液往下壓,能夠打到葉片的正面、反面以及植物根部。

王德良說,目前,在農業生產中的耕、播、收環節已經實現了機械化,唯有植保防治仍然是傳統作業。植保無人機應用到農業生產領域符合現代農業發展需求,有利於實現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

植保“飛手”可月入1.5萬元

植保無人機的“錢景”可觀。據瞭解,中國現有約10萬名專業無人機“飛手”,大部分選擇從事植保產業。使用者有需求,“飛手”上門服務,有錢可賺。目前,一畝地的植保價格在10元左右,扣除成本,1畝地按最保守收入1元算,每天就收入達四五百元,1個月可收入1.5萬元以上。可以說,植保無人機既是農業生產的好幫手,又為部分農民在家門口創業找到出路。

一組資料更具說服力,截至去年上半年,全國完成土地流轉為4.6億畝,植保無人機服務規模為500億元。世界範圍內大量使用植保無人機的國家有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以美國為例, 2015年,美國耕地面積為20億畝,植保無人機覆蓋面積達到總耕地面積的42%。據此推算,我國植保無人機成熟後可覆蓋的耕地面積大約在8億畝左右,每年植保無人機服務的市場規模為1000億元。

在這個利好之下,無人機“飛手”將迎來廣闊的發展空間,將由此產生一大批職業“飛手”,讓農民真正通過無人機賺到錢。

目前,天禧航空聯合齊魯職業學院,共同舉辦植保無人機“飛手”免費訓練營,為有需求的農民提供專業培訓。

“您放心,天禧植保無人機專為農民提供全程服務。買植保無人機,要到公司來接受培訓,培訓不合格還不賣給您呢。我們還可以派‘飛手’上門服務,包教包會。 ”王德良介紹說。

天禧植保無人機打藥效率是人工的40倍,效果也比人工好,它有一個下壓風場,通過下壓風把藥液往下壓,能夠打到葉片的正面、反面以及植物根部。

王德良說,目前,在農業生產中的耕、播、收環節已經實現了機械化,唯有植保防治仍然是傳統作業。植保無人機應用到農業生產領域符合現代農業發展需求,有利於實現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

植保“飛手”可月入1.5萬元

植保無人機的“錢景”可觀。據瞭解,中國現有約10萬名專業無人機“飛手”,大部分選擇從事植保產業。使用者有需求,“飛手”上門服務,有錢可賺。目前,一畝地的植保價格在10元左右,扣除成本,1畝地按最保守收入1元算,每天就收入達四五百元,1個月可收入1.5萬元以上。可以說,植保無人機既是農業生產的好幫手,又為部分農民在家門口創業找到出路。

一組資料更具說服力,截至去年上半年,全國完成土地流轉為4.6億畝,植保無人機服務規模為500億元。世界範圍內大量使用植保無人機的國家有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以美國為例, 2015年,美國耕地面積為20億畝,植保無人機覆蓋面積達到總耕地面積的42%。據此推算,我國植保無人機成熟後可覆蓋的耕地面積大約在8億畝左右,每年植保無人機服務的市場規模為1000億元。

在這個利好之下,無人機“飛手”將迎來廣闊的發展空間,將由此產生一大批職業“飛手”,讓農民真正通過無人機賺到錢。

目前,天禧航空聯合齊魯職業學院,共同舉辦植保無人機“飛手”免費訓練營,為有需求的農民提供專業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