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生物技術被市場看好 彌補傳統中醫缺陷功德無量

最近美股當中有不少個股漲得相當不錯,真科生物科技在昨日更是大漲近20%,而且從投資者表現來看,買賣互現,不排除有些投資者獲利離場,但是更多的人看好其未來發展前景,

導致場內投資者持續向這家企業注入資金,股價節節攀升。

結合國內最近頒佈的《“十三五”生物技術創新專項規劃》,可以看到,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市場對於生物技術都抱有極大的熱情。

尤其是當下醫學界各類疑難雜症頻出、癌症高發,在傳統的中醫、西醫治療手段不能取得理想效果的情況下,

生物技術被視為人類健康的最後一道防線。

準確來說,生物技術就是以現代生命科學為基礎,對生物體(植物和動物細胞)進行改造,使之變成人體所需的產品(微生物或者製劑)。由於生物技術生產的產品是直接作用於人體細胞,從根本上進行改造,因此這一技術已經得到了世人的廣泛認可。

從醫療市場來看,凡是標注了“生物製品”字樣的產品,

價格都遠遠高於其他利用化學方法製備的藥品。畢竟在大家的意識中,化學類的產品與人體相容性不好,而生物製品更加親和,人體也不容易出現排異反應。

目前來看,生物技術已經具體到酶工程、細胞工程、發酵工程、基因工程、蛋白質工程等各個細分領域。簡而言之,生物技術製備出來的產品大概包括生物疫苗、基因工程藥物與生物診斷試劑這三類。

生物技術製備的產品在診斷、預防、控制甚至消滅各類疾病、保護人類健康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而且長遠來看,人們在醫療領域的研究方向,必然會越來越精細化,從最開始的研究表像、症狀,逐漸發展到研究致病細胞,進而從細胞這一層面上進行治療。如果將人體比喻成一座建築,那麼細胞就是一磚一瓦,只有保證每一片磚瓦都結實耐用,才能保證這一座建築屹立不倒。

就連中醫,也是講究強本固元的,主張改善人體經絡、氣血等人體基本組成部分的運行狀態,來保證人體的健康。而生物技術更進一步,直接作用於細胞,細胞、迴圈,這兩個是生命健康成長的基本要素,在此背景下,如果中醫醫療手段能夠與生物技術相結合,那麼勢必會迎來醫療領域新的變革。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預測,到2020年我國生物技術行業規模將會達到10萬億元。

而眼下政策的出臺,更是在各地掀起了建設生物產業園區的浪潮,對於投資者來說,這是一個不可錯過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