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太遺憾,用這樣的方式遇見你

文章來源:有束光

上周,

一位臺灣姑娘的名字數次登上了熱搜榜。

她是才結婚一年的新婚妻子,

3個月前剛發表處☆禁☆女作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的美女作家。

卻選擇了上吊自殺,年僅26歲。

更讓人震驚的是,美女作家的父母之後發表聲明裡說:“女兒這些日子以來的痛苦、糾纏著她的夢魘,

讓她不能治療的主因是發生在8-9年前的誘☆禁☆姦,書是女兒在年輕時,被補習班名師誘☆禁☆姦後引發痛苦憂鬱的真實記錄。

一時間“房思琪式的悲劇”

震驚了整個臺灣,並蔓延到海峽這邊來。

就在15天前,在電視上的她還是鮮活的,

沒想到這是她留給世界的最後一次見面。

不少網友慨歎:太遺憾了,用這樣的方式遇見你。

姑娘名叫林奕含,

1991年出生在台南的一戶醫生世家。

不止模樣生得漂亮可愛,

而且成績一直優秀,

高中時曾拿下台南女中唯一的滿級分,

被媒體稱為“滿級分漂亮寶貝”。

高中畢業之後考上臺北醫學院,原本所有人都覺得奕含會像哥哥和爸爸那樣成為一名醫生,

未來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時。

不料,僅開學兩周奕含就因精神病惡化休學了,醫生之路也戛然而止。

之後她曾三度自殺沒有成功,

一度進過精神病院,所幸是後來病情好轉,

但再次考上大學已是三年以後,

念的是政大中文系。

然而,大三那年姑娘又因病休學了。

兜兜轉轉又治病好幾年,

姑娘終於邂逅愛情,在2016年結婚。

就在漸漸感覺人生

要走上正常的生活軌道時,

才新婚一年,女孩還是自殺了。

女孩自殺前出版了一部長篇小說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那個數次把姑娘拉扯出

正常人生軌跡的魔鬼事件終於浮出水面。

“這個故事它折磨、摧毀了我的一生。”

在女孩自殺前八天的一次訪談中,她這樣說道。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可以簡單概括為一個老師利用職權誘☆禁☆姦、強☆禁☆暴、性虐待女學生的故事。但這不是一本受害者的控訴書,而是一個關於女孩子愛上了誘☆禁☆姦犯的故事。”——林奕含

只是,這樣的愛可以說是畸形的。小說中的房思琪在13歲那年被語文老師“李國華”誘☆禁☆姦,之後長達五年的時間被這位老師性虐待,後來她瘋了。

夢魘的開始是那天,當思琪下樓拿作文給李老師改,結果卻被老師逼到了牆角性侵。女孩第一反應是“不行,我不會。”事後還對老師說了句“對不起”,有一種功課做不好的感覺。

“這是老師愛你的方式,你懂嗎?”

“一切都是因為你太美了。”

“你現在是曹衣帶水,我就是吳帶當風。”——語句源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如果這些話發生在真正的情侶之間,或許也可以稱之為“美好”,但這是一位狼師面對一個從未受過性教育的女學生說的。

書中刻畫了女孩的心理活動,

“我心想,他搞錯了,我不是那種會把性☆禁☆器官誤認成棒棒糖的小孩。

老師問我隔周還會再拿一篇作文來吧。我抬起頭,覺得自己看透天花板,可以看見樓上媽媽正在煲電話粥,粥裡的料滿滿是我的獎狀我也知道,不知道怎麼回答大人的時候,最好說好。”

——語句源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想了幾天思琪很苦惱:

“為什麼是我不會?為什麼不是我不要?為什麼不是你不可以?直到現在,我才知道這整起事件可以化約成這第一幕:他硬插進來,而我為此道歉,雖然也不是我的功課。”——源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她想為自己尋一個答案,於是在飯桌上感歎道:

“媽,我們的家教好像沒有性教育。”——源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媽媽則是這麼回答:

“什麼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源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女孩一時間明白了,在這個故事中父母將永遠缺席,他們曠課了,卻自以為是還沒有開學。”

思琪也曾經試探地跟媽媽說學校裡有老師和其他同學發生性侵這種事,想以此辨認“李國華”跟自己的關係,沒想到媽媽說了一句:

“哪個女生這麼小就這麼騷?”——源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女孩馬上封住了自己的嘴巴,不再多言。冥思苦想之後她得出這樣的結論:

“我想出唯一的解決之道了,我不能只喜歡老師,我要愛上他。你愛的人要對你做什麼都可以,不是嗎?思想是一種多麼偉大的東西!

我是從前的我的贗品。我要愛老師,否則我太痛苦了。”——情節源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年幼的女孩不知道對方在做什麼,她惶恐害怕到不敢向別人說。幾番糾結,終於尋得一個牽強的藉口可以消解身體和內心的痛苦:“我必須得愛上老師”。

因為即使說了結果可能和曉奇一樣——小說中一位少女曉奇被李國華性侵後拋棄,曉奇跟家裡一說馬上卻遭遇父母的謾駡,甚至被趕出家門。

之後少女的父母還約李國華和氣地談條件,考慮的不是女兒被侵犯了。曉奇在網路上發帖揭露李國華,網友的留言直戳少女的心:“拿了多少錢”“這麼丟臉的事還在這裡說”“第三者去死”......

姑娘終有一天會長大,當她恍然明白這些經歷意味著什麼的時候,時光已經無法逆流。

林奕含就在8、9年前經歷了一場夢魘般的誘☆禁☆姦,從此人生軌跡徹底發生了改變。

最開始她患上了嚴重的憂鬱症,幾乎每週都需要到精神科治療,她始終無法想通:“一個讀李杜詩的國文老師,怎麼會做出這樣骯髒的事情?”

後來她開始厭食,不想吃飯睡覺上學,什麼事都不想做,她形容自己“失去了快樂的能力。可是依然要努力做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高三那年她成為學校唯一的滿級生,她的眼裡卻只有褒獎招來的閒話,“閒話讓我快速老去。”

長期的憂鬱症無法治癒,因為已經發生的永遠不可逆轉,陰影伴隨女孩兩年,她漸漸失去了生命的熱情,只剩下幻覺、幻聽、自殘行為......在上大學那一年病情升級,憂鬱症成了精神病。

頭一次是優異成績考上臺北醫學院,才上學兩周就休學了。

不上學的日子裡,她除了去醫院,就是待在家裡的書房,瘋狂地看各種文學書。“整個生命都建立在思索那件骯髒的事情上。”

後來再次考上了大學,她卻依然格外敏感,偏執,“我就沒有長大過,別人經歷過的大學社交、社團活動、戀愛,我都沒有。大學那個黃金時期,我可能永遠都錯過了,毫無辦法......”

“精神病真的是,很荒蕪。生病的期間做了很多荒唐事,父母對我不能理解,失去健康、親情、愛情、友情,一無所有,很痛苦,反復自殺很多次......”

林奕含的精神醫生一開始跟她說:“你是經歷過越戰的人”,後來變成“你是經歷過集中營的人”,最後變成“你是經歷過核爆的人”。

集中營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屠殺,

但林奕含說:

“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屠殺,

是房思琪式的強☆禁☆暴。”

故事發展到後來,

“覺得世界上沒有什麼是可以相信的”。

因為疾病,文學成了林奕含唯一的慰藉,她沒事就待在書房裡。

結婚前,她開始書寫在心頭醞釀了N年的故事。

“婚宴和婚宴的前一天晚上,我媽媽以為我在睡美容覺,實際上我關著房間的燈,一個人悶在廁所裡用iPad,一指一指地流著眼淚寫著這個小說。”

婚後,她雖然對未來抱著嚮往,

但陰影始終困擾著她,

永遠也放不下的內疚感也包裹著她。

她親密的朋友就只有三兩個,

和她說話最多的是老公,

但是卻也無法原諒自己,

總覺得自己是老公的累贅。

“每次精神病發作完,哭泣、囈語、癲癇、咆哮的鬼魂還在家裡灰階斜體地浮游,我會想如果不是我,他是不是能繼續他明媚、全勤的人生?

是否我一直在將他折磨?我好心碎,而他看起來還是那樣清潔。”

和老公相處不到一年,她決定和丈夫協議分居,傻傻地想著這或許對老公是一件好事。

或許在與丈夫分居的那一刹那,

姑娘就已經預料到自己的結局,

可是在離開這個世界之前,

那個毀掉她人生的人卻依然活得好好的,

她試圖對自己的人生有個交代。

直到2017年2月,

那部名為《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終於出版,

她在前言寫到“改編自真人真事”,

因為這真人真事就發生在她的身上。

林奕含最後一條公開的facebook狀態上,

她寫道:“走投無路,出此下策,不是搞笑文。”

好像所有的事情就這麼結束了,她把全部的內心對這個世界敞開,然而環顧四周,一敗塗地的婚姻、家人和朋友都與她漸行漸遠。

無數個夜晚的掙扎,她不能夠和自己的心和解,10年前,她並沒有錯,為什麼如今感到羞恥的卻是她?

“寫這個小說的時候,我會有一點看不起自己,我很確定,這樣的事情仍然會繼續發生,我寫的時候會有一點恨自己,有一種屈辱感。”

在自殺前一周,她還在Facebook上說“好多人說太苦了讀不下去,我多麼羡慕,只是小說就讀不下去,我還有人生,人人都要我活下去啊。”

在和老公分居不久後的那個夜晚,奕含撕下常用的筆記本其中的一頁,寫下遺書,末尾寫上“我對不起家人和朋友”,姑娘平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就是“抱歉”,如今和世界告別仍是一場道歉。

內心無數次掙扎,還是抵不過魔鬼。她離開了所有的親人、朋友、寵愛的貓咪......上吊自殺了,年僅26歲。

去世之後,丈夫情緒相當激動,

多次失控當眾崩潰大哭。

當媒體採訪到林奕含的父親,

林父說:“我幾乎要崩潰了,

可是我不能夠崩潰,因為我還要保護活著的人,

起初也打算提告,但對方語帶恐嚇:

事情鬧上法院,吃虧的還是林奕含!

因顧及女兒當時已滿16歲,

對方有機會脫罪,被師母反控妨礙家庭,

林母雖心有不甘,也只隱忍。

林父說女兒曾說還有3位女生也遭遇過性侵,

不過林奕含為了保護同伴,

直到離開也沒有說出她們的名字。

美女作家自殺後臺灣一片譁然。

各方網友開始人肉搜索嫌疑犯,

高雄市議員曾直接點名

涉嫌狼師是陳星(原名陳國星),

甚至強調如果自己說錯,願意退出政壇。

兩天前,涉嫌輔教名師陳星

才出聲說他不是狼師,

但承認確與林奕含交往過約2個多月,

之後林家父母要求分手就分開了。

雖然不知真相究竟如何,但是關注此事的網友決定在5月13號進行反性侵反特權的“不要再有下一個房思琪”的悼念會。

事件仍在繼續發酵,但香消玉殞的生命永遠無法再回來了。

“童年發生這樣的噩夢,

即使走出來也會被糾纏一生。”

不多久前,明星林依晨就曾經談及

年少時騎腳踏車時被人用手甩過胸部,

直到成年依然留有陰影。

性侵這件事,讓林奕含的花季變成了噩夢,甚至整個人生被蒙上陰影,最終釀成輕生這樣的悲劇。

細細想來,“性教育”這個話題在姑娘的童年裡一直是缺失的。所以當狼師說出花言巧語時,“都是因為是你太美了,是你的錯,才讓我這樣對你。”姑娘無法辨認。

在世界觀還未完全構建起來的時候,一個女孩面對一個“權威”的逼迫,內心的羞恥感和歉疚感,幾乎壓過了披上虛幻愛情外衣的“性暴力”。

更有甚者,對被性侵的女孩這樣的留言還在:“如果外人知道的話對女孩名譽不好,只能忍了”“是女孩穿的太少了吧”“漂亮才被騷擾,還是醜一點好”“第三者該死”。

司馬想,美麗沒有錯,青春更沒有錯。真正應該受到懲罰的是施暴者。

最後想借姑娘父母聲明中的一句話作為今天的結尾:“她寫書的目的,是希望社會上不要再有第二個房思琪,希望天下的父母、善良的男孩、女孩和男人,都能用溫柔和溫暖的心靈來一起保護房思琪們。”

本文主要圖片源自facebook@林奕含

其他圖片源自google,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雖然已經發生過的,

不可能無痛還原。

但如果對黑暗面保持沉默,

對暴行隱忍,甚至勸誡受害者,

這何曾不是另一種暴力。

-End-

而是一個關於女孩子愛上了誘☆禁☆姦犯的故事。”——林奕含

只是,這樣的愛可以說是畸形的。小說中的房思琪在13歲那年被語文老師“李國華”誘☆禁☆姦,之後長達五年的時間被這位老師性虐待,後來她瘋了。

夢魘的開始是那天,當思琪下樓拿作文給李老師改,結果卻被老師逼到了牆角性侵。女孩第一反應是“不行,我不會。”事後還對老師說了句“對不起”,有一種功課做不好的感覺。

“這是老師愛你的方式,你懂嗎?”

“一切都是因為你太美了。”

“你現在是曹衣帶水,我就是吳帶當風。”——語句源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如果這些話發生在真正的情侶之間,或許也可以稱之為“美好”,但這是一位狼師面對一個從未受過性教育的女學生說的。

書中刻畫了女孩的心理活動,

“我心想,他搞錯了,我不是那種會把性☆禁☆器官誤認成棒棒糖的小孩。

老師問我隔周還會再拿一篇作文來吧。我抬起頭,覺得自己看透天花板,可以看見樓上媽媽正在煲電話粥,粥裡的料滿滿是我的獎狀我也知道,不知道怎麼回答大人的時候,最好說好。”

——語句源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想了幾天思琪很苦惱:

“為什麼是我不會?為什麼不是我不要?為什麼不是你不可以?直到現在,我才知道這整起事件可以化約成這第一幕:他硬插進來,而我為此道歉,雖然也不是我的功課。”——源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她想為自己尋一個答案,於是在飯桌上感歎道:

“媽,我們的家教好像沒有性教育。”——源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媽媽則是這麼回答:

“什麼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源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女孩一時間明白了,在這個故事中父母將永遠缺席,他們曠課了,卻自以為是還沒有開學。”

思琪也曾經試探地跟媽媽說學校裡有老師和其他同學發生性侵這種事,想以此辨認“李國華”跟自己的關係,沒想到媽媽說了一句:

“哪個女生這麼小就這麼騷?”——源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女孩馬上封住了自己的嘴巴,不再多言。冥思苦想之後她得出這樣的結論:

“我想出唯一的解決之道了,我不能只喜歡老師,我要愛上他。你愛的人要對你做什麼都可以,不是嗎?思想是一種多麼偉大的東西!

我是從前的我的贗品。我要愛老師,否則我太痛苦了。”——情節源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年幼的女孩不知道對方在做什麼,她惶恐害怕到不敢向別人說。幾番糾結,終於尋得一個牽強的藉口可以消解身體和內心的痛苦:“我必須得愛上老師”。

因為即使說了結果可能和曉奇一樣——小說中一位少女曉奇被李國華性侵後拋棄,曉奇跟家裡一說馬上卻遭遇父母的謾駡,甚至被趕出家門。

之後少女的父母還約李國華和氣地談條件,考慮的不是女兒被侵犯了。曉奇在網路上發帖揭露李國華,網友的留言直戳少女的心:“拿了多少錢”“這麼丟臉的事還在這裡說”“第三者去死”......

姑娘終有一天會長大,當她恍然明白這些經歷意味著什麼的時候,時光已經無法逆流。

林奕含就在8、9年前經歷了一場夢魘般的誘☆禁☆姦,從此人生軌跡徹底發生了改變。

最開始她患上了嚴重的憂鬱症,幾乎每週都需要到精神科治療,她始終無法想通:“一個讀李杜詩的國文老師,怎麼會做出這樣骯髒的事情?”

後來她開始厭食,不想吃飯睡覺上學,什麼事都不想做,她形容自己“失去了快樂的能力。可是依然要努力做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高三那年她成為學校唯一的滿級生,她的眼裡卻只有褒獎招來的閒話,“閒話讓我快速老去。”

長期的憂鬱症無法治癒,因為已經發生的永遠不可逆轉,陰影伴隨女孩兩年,她漸漸失去了生命的熱情,只剩下幻覺、幻聽、自殘行為......在上大學那一年病情升級,憂鬱症成了精神病。

頭一次是優異成績考上臺北醫學院,才上學兩周就休學了。

不上學的日子裡,她除了去醫院,就是待在家裡的書房,瘋狂地看各種文學書。“整個生命都建立在思索那件骯髒的事情上。”

後來再次考上了大學,她卻依然格外敏感,偏執,“我就沒有長大過,別人經歷過的大學社交、社團活動、戀愛,我都沒有。大學那個黃金時期,我可能永遠都錯過了,毫無辦法......”

“精神病真的是,很荒蕪。生病的期間做了很多荒唐事,父母對我不能理解,失去健康、親情、愛情、友情,一無所有,很痛苦,反復自殺很多次......”

林奕含的精神醫生一開始跟她說:“你是經歷過越戰的人”,後來變成“你是經歷過集中營的人”,最後變成“你是經歷過核爆的人”。

集中營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屠殺,

但林奕含說:

“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屠殺,

是房思琪式的強☆禁☆暴。”

故事發展到後來,

“覺得世界上沒有什麼是可以相信的”。

因為疾病,文學成了林奕含唯一的慰藉,她沒事就待在書房裡。

結婚前,她開始書寫在心頭醞釀了N年的故事。

“婚宴和婚宴的前一天晚上,我媽媽以為我在睡美容覺,實際上我關著房間的燈,一個人悶在廁所裡用iPad,一指一指地流著眼淚寫著這個小說。”

婚後,她雖然對未來抱著嚮往,

但陰影始終困擾著她,

永遠也放不下的內疚感也包裹著她。

她親密的朋友就只有三兩個,

和她說話最多的是老公,

但是卻也無法原諒自己,

總覺得自己是老公的累贅。

“每次精神病發作完,哭泣、囈語、癲癇、咆哮的鬼魂還在家裡灰階斜體地浮游,我會想如果不是我,他是不是能繼續他明媚、全勤的人生?

是否我一直在將他折磨?我好心碎,而他看起來還是那樣清潔。”

和老公相處不到一年,她決定和丈夫協議分居,傻傻地想著這或許對老公是一件好事。

或許在與丈夫分居的那一刹那,

姑娘就已經預料到自己的結局,

可是在離開這個世界之前,

那個毀掉她人生的人卻依然活得好好的,

她試圖對自己的人生有個交代。

直到2017年2月,

那部名為《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終於出版,

她在前言寫到“改編自真人真事”,

因為這真人真事就發生在她的身上。

林奕含最後一條公開的facebook狀態上,

她寫道:“走投無路,出此下策,不是搞笑文。”

好像所有的事情就這麼結束了,她把全部的內心對這個世界敞開,然而環顧四周,一敗塗地的婚姻、家人和朋友都與她漸行漸遠。

無數個夜晚的掙扎,她不能夠和自己的心和解,10年前,她並沒有錯,為什麼如今感到羞恥的卻是她?

“寫這個小說的時候,我會有一點看不起自己,我很確定,這樣的事情仍然會繼續發生,我寫的時候會有一點恨自己,有一種屈辱感。”

在自殺前一周,她還在Facebook上說“好多人說太苦了讀不下去,我多麼羡慕,只是小說就讀不下去,我還有人生,人人都要我活下去啊。”

在和老公分居不久後的那個夜晚,奕含撕下常用的筆記本其中的一頁,寫下遺書,末尾寫上“我對不起家人和朋友”,姑娘平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就是“抱歉”,如今和世界告別仍是一場道歉。

內心無數次掙扎,還是抵不過魔鬼。她離開了所有的親人、朋友、寵愛的貓咪......上吊自殺了,年僅26歲。

去世之後,丈夫情緒相當激動,

多次失控當眾崩潰大哭。

當媒體採訪到林奕含的父親,

林父說:“我幾乎要崩潰了,

可是我不能夠崩潰,因為我還要保護活著的人,

起初也打算提告,但對方語帶恐嚇:

事情鬧上法院,吃虧的還是林奕含!

因顧及女兒當時已滿16歲,

對方有機會脫罪,被師母反控妨礙家庭,

林母雖心有不甘,也只隱忍。

林父說女兒曾說還有3位女生也遭遇過性侵,

不過林奕含為了保護同伴,

直到離開也沒有說出她們的名字。

美女作家自殺後臺灣一片譁然。

各方網友開始人肉搜索嫌疑犯,

高雄市議員曾直接點名

涉嫌狼師是陳星(原名陳國星),

甚至強調如果自己說錯,願意退出政壇。

兩天前,涉嫌輔教名師陳星

才出聲說他不是狼師,

但承認確與林奕含交往過約2個多月,

之後林家父母要求分手就分開了。

雖然不知真相究竟如何,但是關注此事的網友決定在5月13號進行反性侵反特權的“不要再有下一個房思琪”的悼念會。

事件仍在繼續發酵,但香消玉殞的生命永遠無法再回來了。

“童年發生這樣的噩夢,

即使走出來也會被糾纏一生。”

不多久前,明星林依晨就曾經談及

年少時騎腳踏車時被人用手甩過胸部,

直到成年依然留有陰影。

性侵這件事,讓林奕含的花季變成了噩夢,甚至整個人生被蒙上陰影,最終釀成輕生這樣的悲劇。

細細想來,“性教育”這個話題在姑娘的童年裡一直是缺失的。所以當狼師說出花言巧語時,“都是因為是你太美了,是你的錯,才讓我這樣對你。”姑娘無法辨認。

在世界觀還未完全構建起來的時候,一個女孩面對一個“權威”的逼迫,內心的羞恥感和歉疚感,幾乎壓過了披上虛幻愛情外衣的“性暴力”。

更有甚者,對被性侵的女孩這樣的留言還在:“如果外人知道的話對女孩名譽不好,只能忍了”“是女孩穿的太少了吧”“漂亮才被騷擾,還是醜一點好”“第三者該死”。

司馬想,美麗沒有錯,青春更沒有錯。真正應該受到懲罰的是施暴者。

最後想借姑娘父母聲明中的一句話作為今天的結尾:“她寫書的目的,是希望社會上不要再有第二個房思琪,希望天下的父母、善良的男孩、女孩和男人,都能用溫柔和溫暖的心靈來一起保護房思琪們。”

本文主要圖片源自facebook@林奕含

其他圖片源自google,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雖然已經發生過的,

不可能無痛還原。

但如果對黑暗面保持沉默,

對暴行隱忍,甚至勸誡受害者,

這何曾不是另一種暴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