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光明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護士的一天

入戶走訪結束後錄入健康檔案。

測量身高時動作輕柔。

幫老人量血壓。

上門給居民講解健康知識。

給孩子接種疫苗。

測量頭圍也是查體項目之一。

陳菲、張莉是市立二院垎塔埠光明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護士,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2人要為附近居民23796人服務。

5月10日早晨8點,陳菲、張莉換上了工作服、戴上護士帽,準備開始一天的工作。

8點30分,來接種疫苗的孩子擠滿了屋子,陳菲、張莉和同事們便忙碌起來。先是開窗通風,然後仔細核對接種單和疫苗是否吻合,疫苗有沒有變質,然後把疫苗放在手裡揉搓2分鐘,等疫苗恢復常溫後,才可以進行接種,一上午的接種工作開始了。

“今天來接種的人還算少的。昨天一屋子都坐得滿滿當當的,一上午能接種50人左右。今天來的人不多,我們要挨個打電話,不懂的還要解釋,有時候,我們打電話打得嗓子都啞了!”陳菲說。

一名4歲的小男孩不配合打針,不停地哭鬧,護士張莉拿起手中的玩具陪他一起玩,“我們把它拼成飛機好嗎?快看,小飛機開動了。”小男孩的注意力被吸引,停止了哭鬧。“你要勇敢打針,

等會阿姨再給你拼個東西好嗎?”張莉笑著對孩子說。“沒辦法,孩子不願意打針,我們總要想盡辦法哄著,有時候感覺自己不是護士,像幼稚園阿姨。”張莉說。

9點30分,兒童查體室需要人手,陳菲、張莉又趕去幫著給孩子量頭圍、測體重、量身高、記錄資料……“來查體的都是一歲甚至半歲的孩子,他們的身體還不是很硬實,對待他們一定不能用力,動作要柔、要輕。”陳菲說。

11點,在給32個孩子接種完疫苗,

給12個孩子查完體後,陳菲、張莉準備入戶走訪,這也是社區工作的一部分。

“李大娘的腿不太好,不能走路,我們就去她家。張大娘的血壓高,必須得帶著血壓計。”談起附近的這些老人,陳菲、張莉都熟悉得很。此時,室外溫度已經接近30攝氏度,兩個女孩穿著隔離衣,帶著護士帽,背著五六斤重的藥箱,步行1公里來到了張大娘家裡,她們擦了擦額頭上的汗,就開始了工作,量血壓、測血糖、詢問健康狀況、登記記錄……

登記完畢,兩個女孩又馬不停蹄地趕到另一家。

中午12點,陳菲和張莉已經走訪了5棟樓、5位老人。簡單吃了頓午飯後,下午2點,走訪繼續,3點走訪結束。

下午3點30分,陳菲、張莉又開始將收集的40多位元老人的健康資料輸入電腦。張莉說:“我們會不定期的進行入戶走訪,特別是對於一些行動不便的老人,這樣採集到的資料就可以作為診療依據。”

下午6點,陳菲、張莉仍在電腦前忙碌,她們說,“我們下班沒有時間點,今天的工作必須要忙完。”

量血壓、測血糖、詢問健康狀況、登記記錄……

登記完畢,兩個女孩又馬不停蹄地趕到另一家。

中午12點,陳菲和張莉已經走訪了5棟樓、5位老人。簡單吃了頓午飯後,下午2點,走訪繼續,3點走訪結束。

下午3點30分,陳菲、張莉又開始將收集的40多位元老人的健康資料輸入電腦。張莉說:“我們會不定期的進行入戶走訪,特別是對於一些行動不便的老人,這樣採集到的資料就可以作為診療依據。”

下午6點,陳菲、張莉仍在電腦前忙碌,她們說,“我們下班沒有時間點,今天的工作必須要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