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癌症患者如何避免過度治療?淋巴瘤為例

作者:歐陽學農 吳志

對於淋巴瘤患者而言,一個普通的感染可能都有可能造成嚴重後果。因此,臨床上所有的治療方法,都應當對潛在危害進行綜合評估,如果對身體的創傷明顯增加了感染的風險,

肯定就是不足取的。即使是對中醫等替代治療抱有開放的心態,但也應該仔細評估過這些治療方案的危害。

“寧可錯殺一千,絕不能放過一個”,這就是臨床上常見的“過度治療”。

癌症是一個全身性疾病,有些時候,“高難度”手術或新技術濫用,

對患者幾乎沒有什麼好處,甚至導致“瘤去人亡”的後果。對於對身體有傷害,又沒有明確證據證明其有效的方法,應該堅決摒棄。長期臨床實踐表明,癌症病

灶的完全緩解有時並不等於患者有良好的結局。

癌症並不是絕症,患者應多灌輸“與瘤生存”、“適度治療”的觀點,將其當成高血壓、糖尿病一樣,只是一種慢性病。腫瘤發展到晚期,大多患者不能再企求根治,應進行規範、適度治療,

使癌症在體內與人“和平共處”。

不僅能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提高生存品質,還能延長生命,甚至可獨立工作和生活。特別是,隨著分子靶向藥、微創外科、細胞療法等各種新技術的運用,以提高患者生活“舒適度”為治療目的之—,讓一些癌症患者的生存期得到延長。

現在腫瘤治療已經進入“有分到合”時代,綜合局部、藥物、生物、心理等治療手段,運行姑息療養式、家居化病區、心理支持的“整合醫學”治療,是今後的腫瘤治療新模式。整合醫學將注重“規範化”、“一人一方案”,按照腫瘤基本治療原則,採用“雞尾酒”理念,把現代的新技術與化療、放療、傳統的中醫等結合起來,制定合理、經濟的治療方案,回歸到醫療存在的價值本原。

此外,參加新藥臨床研究也是合理“理財”的重要方法。有些晚期惡性癌症沒有更好的治療方法,新藥臨床試驗不僅給患者提供了一個免費治療的機會,又也增加了患者可能治癒或提高療效的機會,新療法可能比標準療法更安全或更有效。

因此,建議這類患者積極參與臨床試驗,從新療法中得到目前國際上最新的治療,或者是可能比常規治療更先進的治療,得到治癒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