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新疆兵團職工“兩代人”的堅守(圖)

中新網烏魯木齊5月13日電 (袁晶)“我現在最大的夢想,就是希望能有商家收購或者到本地進行收購加工,將這裡的犛牛肉和羊肉等,這些純天然的畜產品能以更好的價格銷售出去,

增加他們的收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葉城二牧場三連連長劉前東道出了心裡最真實的想法。

近日,中新網記者從新疆兵團第三師葉城二牧場出發,沿著崎嶇的盤山路,歷時4個小時左右,到達該牧場三連時,劉前東正在進行民兵訓練。由於長期呆在高海拔地區,他的臉龐顯得黝黑、嘴唇有些烏紫、眼睛裡充滿了血絲。

劉前東的女兒上山去看望父親,並一起合影。 袁晶 攝

今年45歲的劉前東是新疆兵團第三師葉城二牧場的一名普通的職工幹部,也是一名典型的“知青二代”,現任昆侖山深處海拔3000米的畜牧連——三連連長。

第三師葉城二牧場地處昆侖山北麓,海拔在2200-4850米之間,屬於國家類高寒地區和國家邊境少數民族聚居團場。

葉城二牧場始建於1953年,其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二軍所屬部隊整編。

遵循父親的遺願留守牧場

劉前東的父親是湖北知青,母親是上海知青,他們曾經在這裡墾荒、修渠、築路、建房、造林,經歷了牧場的艱難歲月,也見證了牧場翻天覆地的變化,對這片土地有著難以割捨的感情。

劉前東的母親周鳳珍說:“我和老伴都喜歡這片土地,跟這裡的職工群眾感情很深,因此不願意離開,

也希望子女能留在這裡,陪伴在我們身邊。”

“1992年,他在新疆莎車縣開了一家麵館,生意還不錯。兩年後,他在父親的要求下,開始回到牧場六連承包土地,主要栽培巴旦杏、蘋果樹、還有杏樹,並從外面學習果樹修剪技術和經驗。”周鳳珍回憶兒子劉前東剛回牧場承包土地時的情景,他還把經驗和技術傳給少數民族職工群眾,帶著他們共同致富。

周鳳珍說:“2013年,劉前東的父親因病離世,

生前叮囑了兩件事情,一是在他離世後,將他的骨灰撒在他工作時間最長的二連牙吉蘭乾草場;二是要求已經在牧場工作的劉前東不能離開牧場去別處工作。”

2013年,劉前東遵循著父親的遺願,選擇了離牧場有160公里、海拔3000-4850米之間的邊境連隊——三連工作,那兒也是他父親曾經工作過的連隊。

劉前東的母親、妻子和女兒。 袁晶 攝

堅守邊境連隊 帶領牧民共同致富

由第三師葉城二牧場通往三連的路,崎嶇艱險,每到夏天雨水多,經常會有泥石流山體滑坡,隨時都有塌方危險,160公里的路最快也要走五六個小時。冬天長達五個多月的大雪封山,當地牧民僅靠白菜、土豆等蔬菜維持日常生活,看病就醫也十分不便。

“每次我從場部去連隊,或是從連隊回場部,不管是母親還是妻子,從來不給我打電話,只是在心裡默默地計算著到達或歸來的時間,害怕讓走在山路上的我分散注意力。”劉前東告訴記者,到達連隊,無論多晚,他都要打電話給母親和妻子報個平安。

“剛開始擔任連長時,雖然有些年齡大的牧民認識我的父親,但是他們並不看好我,甚至有些牧民覺得我瘦、矮就想要欺負我。”說起剛來時的情景劉前東苦笑了一下,“看到這樣的環境,再加上當地牧民的不認可,說不想走那都是假話,但這裡是父親曾經工作的地方,我不想就此回去,更不能認慫。”

劉前東說:“只有拉近距離,才能開展工作,我調整好自己的狀態,就開始了入戶走訪,半年的時間,走遍了分散在昆侖山中的52戶牧民的居住點。”

三連的放牧點分佈在大山裡,為瞭解牧民的生產生活情況,劉前東必須在連隊與放牧點之間的山路上穿行,或騎摩托車,或沿羊腸小徑步行,幾乎每個星期去放牧點一次,每次行程約20公里。一年要行走1000多公里。母羊接羔、羊群轉場、防疫,還有羊痘接種、口蹄疫防治、三聯四防工作、小繁畜工作,他都必須到第一線去,一走就是幾個小時。

劉前東與第三師葉城二牧場三連職工群眾一起合影。 袁晶 攝

在入戶走訪中,劉前東得知三連牧民內部存在草場糾紛,部分群眾沒有草場,年輕的牧民養殖積極性不高,整體收入偏低。為此,他帶領連隊工作人員,挨家挨戶給老一輩牧民做思想工作,將原來10戶的草場承包權劃分到27戶家庭。如今,牧工養殖積極性提高,牲畜存欄數也明顯提高,人均年收入已從2013年的7000元上漲至萬餘元。

“三連是邊境連隊,擁有37公里的邊境線,離周邊國家僅幾十公里,牧民不只是放牧,還肩負巡邊護邊任務。”劉前東說,在帶領當地牧工群眾巡邊護邊的同時,他還要改變他們的思想觀念。首先,幫助他們引進良種羊,逐漸改良羊的品種;其次要鼓勵年輕人就近打工、學習技術,幫助他們搞運輸、修手機、電腦,開照相館和商店。

“羊也多了,牛也多了,我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怎樣打開市場幫他們銷售?”劉前東在帶領當地牧民致富的路上,又開始了下一個想法。

記者問劉前東,如果讓他再選一次,還會留在山上嗎?劉前東說:“現在山上的職工群眾就是我的兄弟姐妹,他們有困難需要我的説明,就不能不管。”

現如今,劉前東正如當初父親希望的那樣,堅守在第三師葉城二牧場最偏遠、最艱苦的邊境連隊,逐步帶領職工群眾摘掉“貧困帽子”,實現勤勞致富。

“每次我從場部去連隊,或是從連隊回場部,不管是母親還是妻子,從來不給我打電話,只是在心裡默默地計算著到達或歸來的時間,害怕讓走在山路上的我分散注意力。”劉前東告訴記者,到達連隊,無論多晚,他都要打電話給母親和妻子報個平安。

“剛開始擔任連長時,雖然有些年齡大的牧民認識我的父親,但是他們並不看好我,甚至有些牧民覺得我瘦、矮就想要欺負我。”說起剛來時的情景劉前東苦笑了一下,“看到這樣的環境,再加上當地牧民的不認可,說不想走那都是假話,但這裡是父親曾經工作的地方,我不想就此回去,更不能認慫。”

劉前東說:“只有拉近距離,才能開展工作,我調整好自己的狀態,就開始了入戶走訪,半年的時間,走遍了分散在昆侖山中的52戶牧民的居住點。”

三連的放牧點分佈在大山裡,為瞭解牧民的生產生活情況,劉前東必須在連隊與放牧點之間的山路上穿行,或騎摩托車,或沿羊腸小徑步行,幾乎每個星期去放牧點一次,每次行程約20公里。一年要行走1000多公里。母羊接羔、羊群轉場、防疫,還有羊痘接種、口蹄疫防治、三聯四防工作、小繁畜工作,他都必須到第一線去,一走就是幾個小時。

劉前東與第三師葉城二牧場三連職工群眾一起合影。 袁晶 攝

在入戶走訪中,劉前東得知三連牧民內部存在草場糾紛,部分群眾沒有草場,年輕的牧民養殖積極性不高,整體收入偏低。為此,他帶領連隊工作人員,挨家挨戶給老一輩牧民做思想工作,將原來10戶的草場承包權劃分到27戶家庭。如今,牧工養殖積極性提高,牲畜存欄數也明顯提高,人均年收入已從2013年的7000元上漲至萬餘元。

“三連是邊境連隊,擁有37公里的邊境線,離周邊國家僅幾十公里,牧民不只是放牧,還肩負巡邊護邊任務。”劉前東說,在帶領當地牧工群眾巡邊護邊的同時,他還要改變他們的思想觀念。首先,幫助他們引進良種羊,逐漸改良羊的品種;其次要鼓勵年輕人就近打工、學習技術,幫助他們搞運輸、修手機、電腦,開照相館和商店。

“羊也多了,牛也多了,我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怎樣打開市場幫他們銷售?”劉前東在帶領當地牧民致富的路上,又開始了下一個想法。

記者問劉前東,如果讓他再選一次,還會留在山上嗎?劉前東說:“現在山上的職工群眾就是我的兄弟姐妹,他們有困難需要我的説明,就不能不管。”

現如今,劉前東正如當初父親希望的那樣,堅守在第三師葉城二牧場最偏遠、最艱苦的邊境連隊,逐步帶領職工群眾摘掉“貧困帽子”,實現勤勞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