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股市分析:一念天堂一念地獄:銀行股王者歸來?

前言

上證指數(SH000001)已經連續19天低開,市場人氣低迷到極點。許多空倉者抱著幸災樂禍的態度,希望在接下來的“五窮六絕”大屠殺中撿便宜貨,甚至喊出“不要國家隊救市”。

資料顯示,

A股過往歷史上僅有兩次連續17日低開的情況,上一次則要追溯到2002年1月29日。

曾經有一個機會放在我的面前,但是我卻沒有珍惜,等到漲到天上的時候,我才後悔莫及。如果上天再給我一次重新來過的機會,我一定會說:買買買。如果非要加上一個期限的話,我會說,愛他一萬年。

比如貴州茅臺(SH600519)、格力電器(SZ000651)、美的集團、小天鵝A、華東醫藥、恒瑞醫藥(SH600276)、中國平安、招商銀行……

空倉者萬萬沒想到:5178點買的銀行股 在3083點解套了。

銀行股似乎王者歸來!

主力聲東擊西出手低估值股票,銀行股和保險股本周集體爆發,部分股票創出2015年以來反彈新高。中國平安(SH601318)、新華保險、中國人壽等保險股一周均大漲超7%;招商銀行(SH600036)大漲8.19%,寧波銀行、南京銀行、中信銀行等個股均大漲超5%,北京銀行(SH601169)、民生銀行(SH600016)等安邦舉牌個股也止跌回暖。更牛的是,招商銀行(SH600036)、工商銀行股價已經超越了5178點時期水準。

(一)主力資金的流向代表著短期市場趨勢。

目前是存量資金市場,主力的動向左右了短期市場漲跌的格局。和前期雄安新區概念股抽血一樣,其他個股立即撲街,前期活躍的次新股也不例外。

本周,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僅銀行和非銀金融2行業實現資金淨流入,分別累計淨流入72.42億元和46.5億元。

很明顯,招商銀行和中國平安等金融股主力資金流入更多。主力資金在大盤藍籌股的動向從來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目前需要考慮的是,“五窮六絕”中哪個板塊才是最佳避險的選擇。

從今年以來的各行業板塊漲跌幅來看,

前期最受寵的是格力電器為代表的白電和小家電行業、貴州茅臺為代表的白酒行業。銀行板塊總體漲幅比並不大,甚至遠遠低於保險股。

其實大家可以發現,今年漲得好的,去年就不怎麼漲。也正好回應了空倉者:既然你能躲過大跌,憑什麼你不會錯過上漲?

今年一季度證金退出十大股東行列的包括三一重工、格力電器、中國聯通、瀘州老窖、福耀玻璃、東阿阿膠、招商輪船、華東醫藥等。

減持的則包括上汽集團、海信電器、美的集團、中國中鐵、雙匯發展、南方航空、萬華化學等。特別是白馬股總龍頭貴州茅臺,一年以來,證金持續減持,需要投資者足夠重視。 筆者已經把市場各方對於銀行股的動向總結如下,供投資者備考。

(1)國家隊。國家隊的動向目前已經成為市場的風向標。低估值的銀行股具有一定價格優勢,是目前市場中的“價值窪地”。那麼,今年第一季度,證金公司重倉買了什麼呢?答案是銀行股。而且銀行股也是社保基金、公募基金、QFII的最愛。

據國金證券統計,截至2017年一季度,“國家隊”的22個帳戶合計持有A股7196.1億股,涉及個股1138只,持有市值合計達到3.75萬億元,占A股總市值的6.44%(前值6.43%),體量之大,是A股不可忽略的特殊力量。

證金公司在今年第一季度買入及增持工商銀行、貴陽銀行、北京銀行、民生銀行等13家上市銀行,合計5.66億股。按照上述13家銀行一季度股價平均值,證金公司合計花費約60億元。

資料來源於介面新聞

證金公司對最近活躍的次新銀行股也有所佈局。最新一季度報告顯示,證金公司持有江蘇銀行2157萬股,成為其第二大流通股股東。持有1683萬股貴陽銀行,成為第一大流通股股東。

(2)社保基金。在市場風雨飄搖之際,傳來令人振奮的消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表示,截至3月底,北京、上海等7省市的1370億元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已經到賬,並開始投資運營。養老金啟動投資無疑將對A股市場產生積極的影響,而養老金的性質決定了其投資偏好,應與社保基金相類似,因此有必要考察近期社保基金的持倉動向。

具體來看,全國社保基金一零一組合也在一季度增持上市銀行。對南京銀行、寧波銀行合計持股數量分別增加0.1億股,並繼續增持江蘇銀行368.79萬股,一舉成為第一大流通股股東。

總體來看,今年一季度報告中有6只銀行股出現社保基金身影,與去年底社保基金持有的銀行個股數持平。按社保基金持股數占其流通股比例從高到低排序,6家銀行分別是江蘇銀行(600919.SH)、常熟銀行(601128.SH)、寧波銀行(002142.SZ)、貴陽銀行(601997.SH)、南京銀行(601009.SH)、上海銀行(601229.SH),占比分別為3.29%、2.08%、1.92%、1.84%、1.68%、1.32%。

(3)公募基金。今年一季度投資占比最高的為醫藥生物板塊,第二名就是銀行股。2017年一季度基金公司持有醫藥生物板塊的流通股市值為870.16億元,占股票投資市值比例的10.30%。不過,醫藥生物板塊在基金的股票資產占比中有所下降。 對比2017年一季報和2016年年報來看,公募基金一季度在銀行、食品飲料和家電等行業的投資比例有較大幅度的提升,分別較去年末提高了2.49、2.28和1.96個百分點。 白酒和白電已經大幅上漲,銀行股顯然漲幅落後。

(4)QFII。作為投資理念相對成熟的機構投資者,其倉位變動值得關注。

從持股市值來看,銀行佔據約36.2%的市值權重,其次為食品飲料、家用電器、電腦等行業。

從上市公司流通市值占比來看,上述十大重倉股前三名都是銀行股,QFII持股比例都超過了10%,但是與2016年末相比,持股無變動。新進前十名的也是銀行股,是次新股上海銀行(SH601229)。

證金、社保基金、QFII都玩次新銀行股,是不是有點顛覆夾頭們的三觀了?

(5)保險公司。對待銀行股的態度值得玩味。

中國平安集團公司自身持有近50%的平安銀行(SZ000001)股權,既沒有增持也沒有減持。前段時間小道消息滿天飛的安邦保險,仍然重倉銀行股。

(6)遊資。更偏愛次新銀行股。雖然國家對於區域性城市商業銀行異地擴張仍然限制,但是因為估值仍然低於大部分A股公司,並且流通市值小,具有未來成長性的想像空間。

在過去的一周中,儘管一些個股跌破熔斷以來新低,但次新銀行股卻表現“耀眼”。 以張家港行為例,截至5月12日,在一周之內,張家港行(601229.SH)從16.45元一路上漲,週五收盤報收20.16元,周漲幅超過22%,無錫銀行(600908.SH)更是從5月2日起連續4個交易日日漲幅9個點以上,不得不於4月9日停牌自查。

在銀行股的整體上行趨勢中,銀行股似乎成了各大資金合力的方向。記住,這一點超乎尋常重要。今年以來,市場共同認可的熱點並不多。

(7)散戶。當A股中所有主力都試圖盈利時,最悲催的肯定是散戶。大多數散戶都還沉浸於“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美國股市中科技股獨佔鰲頭‘’,卻已經深深套牢不能自拔。

科技板塊中散戶占比最高,籌碼相對也更分散,而金融板塊中散戶占比最低,機構和法人占比相對較高,籌碼相對也較為集中。今年以來的行情冷暖投資者已經親身體會到了。

散戶重倉的科技創業板過去一年更是暴跌19.10%,屢屢受傷後的散戶大部分選擇了離場。雖然散戶持有流通市值份額最大,但是“裝死持股”的更多。根據金融界估算,65%的股民已離場,30%套牢,只有5%還在交易。

市場中的待收割的韭菜越來越少,新增投資者也被嚇得不願意開戶。

根據中登公司公佈的資料,上周新增投資者數為23.62萬,再降至近兩年低點。

另外,需要特別留意的是,2017年2月3日,期末投資者數量為11911萬,期間參與交易的投資者數量為1186萬(占10%)、期末持倉投資者數量為4994萬(占42%)。參與交易投資者資料、以及持倉投資者數量均創下2015年股災以來新低,當時參與交易的投資者只有1/10,將近60%的股民已經離場。此後,中登公司沒再公佈交易投資者資料、以及持倉投資者資料。

2017年5月12日市場行情

從週四週五的市場行情來說,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股成了市場的獨舞者。大家把銀行股看成只是指數的遮羞布,看作救市的工具,是犯了屁股決定腦袋的主觀主義錯誤。

其實是弱市環境下,主力資金的自然選擇低估值個股。熊市重質的避險情緒的再次體現在銀行股上了。主力抱團避險行情,我們今年已經在白酒家電上看到,銀行股和保險股只是情景再現而已。正確投資思路就是一念天堂,錯誤投資思路就是一念地獄。

所以,筆者認為,以不變應萬變沒有前途,識時務者為俊傑。投資者該清醒了:銀行股王者歸來,誰與爭鋒?(作者:十九19)

那麼,今年第一季度,證金公司重倉買了什麼呢?答案是銀行股。而且銀行股也是社保基金、公募基金、QFII的最愛。

據國金證券統計,截至2017年一季度,“國家隊”的22個帳戶合計持有A股7196.1億股,涉及個股1138只,持有市值合計達到3.75萬億元,占A股總市值的6.44%(前值6.43%),體量之大,是A股不可忽略的特殊力量。

證金公司在今年第一季度買入及增持工商銀行、貴陽銀行、北京銀行、民生銀行等13家上市銀行,合計5.66億股。按照上述13家銀行一季度股價平均值,證金公司合計花費約60億元。

資料來源於介面新聞

證金公司對最近活躍的次新銀行股也有所佈局。最新一季度報告顯示,證金公司持有江蘇銀行2157萬股,成為其第二大流通股股東。持有1683萬股貴陽銀行,成為第一大流通股股東。

(2)社保基金。在市場風雨飄搖之際,傳來令人振奮的消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表示,截至3月底,北京、上海等7省市的1370億元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已經到賬,並開始投資運營。養老金啟動投資無疑將對A股市場產生積極的影響,而養老金的性質決定了其投資偏好,應與社保基金相類似,因此有必要考察近期社保基金的持倉動向。

具體來看,全國社保基金一零一組合也在一季度增持上市銀行。對南京銀行、寧波銀行合計持股數量分別增加0.1億股,並繼續增持江蘇銀行368.79萬股,一舉成為第一大流通股股東。

總體來看,今年一季度報告中有6只銀行股出現社保基金身影,與去年底社保基金持有的銀行個股數持平。按社保基金持股數占其流通股比例從高到低排序,6家銀行分別是江蘇銀行(600919.SH)、常熟銀行(601128.SH)、寧波銀行(002142.SZ)、貴陽銀行(601997.SH)、南京銀行(601009.SH)、上海銀行(601229.SH),占比分別為3.29%、2.08%、1.92%、1.84%、1.68%、1.32%。

(3)公募基金。今年一季度投資占比最高的為醫藥生物板塊,第二名就是銀行股。2017年一季度基金公司持有醫藥生物板塊的流通股市值為870.16億元,占股票投資市值比例的10.30%。不過,醫藥生物板塊在基金的股票資產占比中有所下降。 對比2017年一季報和2016年年報來看,公募基金一季度在銀行、食品飲料和家電等行業的投資比例有較大幅度的提升,分別較去年末提高了2.49、2.28和1.96個百分點。 白酒和白電已經大幅上漲,銀行股顯然漲幅落後。

(4)QFII。作為投資理念相對成熟的機構投資者,其倉位變動值得關注。

從持股市值來看,銀行佔據約36.2%的市值權重,其次為食品飲料、家用電器、電腦等行業。

從上市公司流通市值占比來看,上述十大重倉股前三名都是銀行股,QFII持股比例都超過了10%,但是與2016年末相比,持股無變動。新進前十名的也是銀行股,是次新股上海銀行(SH601229)。

證金、社保基金、QFII都玩次新銀行股,是不是有點顛覆夾頭們的三觀了?

(5)保險公司。對待銀行股的態度值得玩味。

中國平安集團公司自身持有近50%的平安銀行(SZ000001)股權,既沒有增持也沒有減持。前段時間小道消息滿天飛的安邦保險,仍然重倉銀行股。

(6)遊資。更偏愛次新銀行股。雖然國家對於區域性城市商業銀行異地擴張仍然限制,但是因為估值仍然低於大部分A股公司,並且流通市值小,具有未來成長性的想像空間。

在過去的一周中,儘管一些個股跌破熔斷以來新低,但次新銀行股卻表現“耀眼”。 以張家港行為例,截至5月12日,在一周之內,張家港行(601229.SH)從16.45元一路上漲,週五收盤報收20.16元,周漲幅超過22%,無錫銀行(600908.SH)更是從5月2日起連續4個交易日日漲幅9個點以上,不得不於4月9日停牌自查。

在銀行股的整體上行趨勢中,銀行股似乎成了各大資金合力的方向。記住,這一點超乎尋常重要。今年以來,市場共同認可的熱點並不多。

(7)散戶。當A股中所有主力都試圖盈利時,最悲催的肯定是散戶。大多數散戶都還沉浸於“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美國股市中科技股獨佔鰲頭‘’,卻已經深深套牢不能自拔。

科技板塊中散戶占比最高,籌碼相對也更分散,而金融板塊中散戶占比最低,機構和法人占比相對較高,籌碼相對也較為集中。今年以來的行情冷暖投資者已經親身體會到了。

散戶重倉的科技創業板過去一年更是暴跌19.10%,屢屢受傷後的散戶大部分選擇了離場。雖然散戶持有流通市值份額最大,但是“裝死持股”的更多。根據金融界估算,65%的股民已離場,30%套牢,只有5%還在交易。

市場中的待收割的韭菜越來越少,新增投資者也被嚇得不願意開戶。

根據中登公司公佈的資料,上周新增投資者數為23.62萬,再降至近兩年低點。

另外,需要特別留意的是,2017年2月3日,期末投資者數量為11911萬,期間參與交易的投資者數量為1186萬(占10%)、期末持倉投資者數量為4994萬(占42%)。參與交易投資者資料、以及持倉投資者數量均創下2015年股災以來新低,當時參與交易的投資者只有1/10,將近60%的股民已經離場。此後,中登公司沒再公佈交易投資者資料、以及持倉投資者資料。

2017年5月12日市場行情

從週四週五的市場行情來說,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股成了市場的獨舞者。大家把銀行股看成只是指數的遮羞布,看作救市的工具,是犯了屁股決定腦袋的主觀主義錯誤。

其實是弱市環境下,主力資金的自然選擇低估值個股。熊市重質的避險情緒的再次體現在銀行股上了。主力抱團避險行情,我們今年已經在白酒家電上看到,銀行股和保險股只是情景再現而已。正確投資思路就是一念天堂,錯誤投資思路就是一念地獄。

所以,筆者認為,以不變應萬變沒有前途,識時務者為俊傑。投資者該清醒了:銀行股王者歸來,誰與爭鋒?(作者:十九19)